-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8
- 3
- 19
- 13
- 13
- 7
- 5
- 5
- 5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小娟 向尹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21卷3期 299-3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TB)游离DNA(cfDNA)检测技术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高度疑似肺外结核患者2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肺外结核组117例和非结核组14...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游离脱氧核糖核酸;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快速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恒 李世芳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20卷19期 2846-28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正五聚蛋白3(PTX3)、游离脱氧核糖核酸/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cf-DNA/NETs)联合检测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皓 许顶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24卷2期 210-212页ISTICPKUCA
【摘要】 细胞游离DNA(cf-DNA)是通过细胞死亡或主动转运从细胞中产生,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的DNA.其主要有游离核DNA(cf-nDNA)和游离线粒体DNA(cf-mtDNA)2种类型[1].cf-DNA水平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全因病死率独立预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亚平 王倩 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2年37卷5期 100-10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原发性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血浆中游离脱氧核糖核酸(circulating free DNA,cf-DNA)/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
【关键词】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游离脱氧核糖核酸;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东来 张鑫媛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8年27卷21期 2490-24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肺癌相关基因突变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试剂参考品并制定其质量标准,用于NGS技术以细胞游离脱氧核糖核酸(cell free DNA,cfDNA)为待测样本的肺癌相关基因突变检测...
【关键词】 肺癌;细胞游离脱氧核糖核酸;参考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明心亮 刘雪芳 等 《检验医学》 2019年34卷7期 667-671页ISTICCA
【摘要】 肝细胞肝癌(HCC)是在慢性肝病或肝硬化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发展、恶化过程.由于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HCC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或发生肝外转移,常预后不良.随着基因组学研究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循环游离核酸(c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晓锋 王全楚 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8年27卷8期 931-9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hepatitis B virus,HBV)患者血清中游离mtDNA含量与其患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风险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HCC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15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晓燕 章杭 等 《现代肿瘤医学》 2017年25卷1期 160-163,164页ISTICCA
【摘要】 随着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在肺癌领域中的发展,对肿瘤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实时监测的要求越来越高。“液体活检”以其标本获取简便、创伤小、重复性高的特点在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所有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 cell lu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付雅菲 导师:李伶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细胞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是指循环于血液中游离于细胞外的部分降解了的机体内源性DNA。其已被认为是多种疾病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分析的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如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经前综合征、产前诊断和癌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欣 导师:郭建红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
通过病毒转染、建立细胞模型等方法,探讨槲皮素(Quercetin,Que)是否通过影响MicroRNA-33(miR-33)改善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其相关机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泽明 导师:常明 江苏大学 临床医学 儿科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新生儿中是否存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extracellulartraps,NETs)的形成,以及动态观...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 游离脱氧核糖核酸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平 房艳 等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38卷11期 19-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27a(miR-27a)、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120例HT患者作为HT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微小核糖核酸-27a;白细胞介素-2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苏晴 田佳梅 等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5年40卷5期 557-5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促进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II)分泌炎性介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出生7d的30 只SD大鼠为研究对象,抽取心脏血液,提取中性粒细胞,按处理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Control组)、LPS组及LP...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细胞凋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卫东 《福建中医药》 2025年56卷5期 13-17页
【摘要】 目的 基于miR-34a/STAT3信号通路探讨丹瓜方对高糖高脂诱导的Caco-2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和丹瓜方组20只,丹瓜方组按体质量6.67 mL/(kg·d)给予丹瓜方药液灌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威 段高羊 等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4年45卷11期 1046-10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形成在川崎病(KD)急性期中的变化,探讨其参与KD血管损伤的可能和相关药物的保护机制.方法 留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KD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前、后与对照组40...
【关键词】 川崎病;血管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海 王雅妮 等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22卷33期 171-175页
【摘要】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其可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到细胞外空间来防御病原体.NETs是由游离脱氧核糖核酸(cf-DNA)和抗微生物蛋白组成的大型网状结构,其通常起到杀灭病原的作用,然而过量释放的NETs也会导致组织...
【关键词】 细胞外DNA;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哮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闵婕 李红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56卷12期 27-33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miR?155对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炎症进展的调控作用.方法 收集SAT患者39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分别设为SAT组、正常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清miR?155表达水平及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娟 郭志浩 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14卷12期 1462-1465,146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小核糖核酸-34a(miR-34a)靶向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促进THP-1人巨噬细胞的脂质蓄积并降低胆固醇流出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THP-1细胞,分别将miR-NC、miR-34a inhibitor和miR-3...
【关键词】 miR-34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THP-1人巨噬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洋 张梦雅 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2年43卷4期 67-7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在不同预产年龄孕妇中的筛查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于北京市贝瑞和康基因诊断实验室进行NIPT检测的牡丹江地区孕妇的临...
【关键词】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胎儿游离脱氧核糖核酸;高龄孕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星 刘勇 等 《中国癌症杂志》 2014年6期 469-4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循环游离核酸是指存在于人体血液循环中,游离于细胞外的微量内源性或外源性核酸片段。肿瘤患者的血液中游离核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并具有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的特征性改变,如基因突变、甲基化、杂合性丢失、片段完整性改变、microRNA的异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庆琳 张荣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年29卷3期 307-31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血中游离DNA指血中游离于细胞之外的一类DNA,简称循环核酸,于1947年由Mandel和Metais发现.肿瘤患者外周血DNA水平高于正常人且血中游离DNA具有肿瘤细胞DNA的特征,如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微卫星改变、甲基化异常和线粒体D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凌 孟文彤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9年17卷5期 1144-11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血浆游离DNA FLT3内部串联重复序列(internal tandem duplication,IT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提取235例AML患者血浆游离DNA并以PCR扩增看家基因globin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发荣 连世军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8年24卷2期 236-2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沙樱桃黄酮对人A-704(肾癌)细胞毒性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为沙樱桃的应用和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人A-704细胞沙樱桃黄酮,用台盼蓝法检测对细胞毒性作用;用克隆形成法测定对细胞分裂增殖的影响;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焜和 宋荣峰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07年34卷15期 888-8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有研究显示,体液中的游离核酸可直接用于肿瘤的分子诊断,且效果优于以体液中的脱落细胞为实验材料[1].近年来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上升,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比例不断升高,但部分恶性积液的诊断一直困扰人们.ras基因第12密码子突变广泛存在于多种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永健 周兴文 等 《高血压杂志》 2005年13卷5期 292-2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细胞内钙信号的变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作用的影响及其对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的变化.方法以培养的大鼠VSMC为模型,用雷尼丁(RY)刺激VSMC内贮Ca2+释放入胞浆,用3H-亮氨酸及3H-胸腺嘧啶掺入量作为反应VSM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红莉 严励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19期 111-11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构建游离脂肪酸(棕榈酸)诱导胰岛细胞凋亡模型,并观察球形脂联素对胰岛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15/2005-30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林百欣医学研究中心完成.构建游离脂肪酸诱导胰岛细胞凋亡模型及分组:采用小鼠胰岛素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小茹 王淑秋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5年21卷6期 1220-12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EVC)大鼠附睾细胞凋亡及其显微、超微结构的变化. 方法: 采用青春期雄性Wistar大鼠复制左精索静脉曲张模型,以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常规制作附睾体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静 邓兵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27卷3期 289-2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从孕妇外周血细胞中检测胎儿基因组DNA和血浆中捕获胎儿游离核酸方法的实用性.方法:在SRY基因高保守区设计两对性别特异性引物,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PCR)分别对50例孕妇外周血胎儿基因组DNA和血浆中游离核酸进行特异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林 石小玉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0年16卷6期 498-5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了探明内皮素(ET)在输卵管组织中的分布及来源,以便进一步探讨内皮素-1(ET-1)与输卵管功能调节之间的关系.方法: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地高辛精标记的ET-1cRNA探针核酸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观察了兔输卵管组织ET-1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亮 李保义 等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0年7卷1期 41-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阐明胃癌生长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以及对某些氨基酸的特殊需求. 方法:采用RP-HPLC技术检测12例胃癌病人肿瘤组织20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且与肿瘤体积进行相关性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胃癌组织游离谷氨酰胺、精氨酸、蛋氨酸含量较正常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梓毓 王子同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9年17卷12期 1088-1092页ISTICCA
【摘要】 动脉血管的炎症反应和胆固醇的积累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高危因素,因此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和促进胆固醇流出已成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途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1,ABC...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流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音洁 王晰程 《癌症进展》 2019年17卷2期 131-136页ISTIC
【摘要】 血浆游离DNA(cfDNA)即血液中存在的游离DNA片段,来源于良性细胞、白细胞和病毒核酸等.肿瘤细胞通过坏死、凋亡、分泌向血液中释放的游离DNA即为循环肿瘤DNA(ctDNA),属于cfDNA的一种.ctD-NA存在于肿瘤患者的血液循环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炜捷 黄昊华 等 《广东医学》 2017年38卷5期 797-800页ISTICCA
【摘要】 1963年经研究发现DNA和RNA具有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但是约40年之后才逐渐意识到有核酸感受器的存在[1-2].2000年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被发现具有可识别核酸并激活相关免疫系统的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芳腾 欧阳喜 等 《广东医学》 2016年37卷11期 1734-1738页ISTICCA
【摘要】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4位,且呈逐年递增趋势[1]。大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较为隐匿,诊断时大多已为晚期,预后不良。因而,提高大肠癌的早期筛查诊断率,使患者进行及时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海英 许华英 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3卷15期 233-234页
【摘要】 目的 分析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NIPT-plus)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例单活胎孕妇,抽取其外周血,将血浆中胎儿游离体脱氧核糖核酸(DNA)提取后制备文库、测序及数据分析,如性染色存在异常给予羊膜穿刺,分析羊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颖 朱明华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7卷6期 361-366页ISTIC
【摘要】 广义而言,液态活检是指以血液为主的体液标本中细胞及核酸的检测,包括了循环肿瘤细胞和游离DNA两大类.液态活检属于新型的无创性分子病理检测方式,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对于传统病理学而言,液态活检的出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主要从分子检测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世强 王保庆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年36卷9期 1185-118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游离DNA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19和21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并与相应的肿瘤组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外周血游离DNA检测EGFR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晓军 李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年7期 2833-28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 EGFR)在多种肺部肿瘤中的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60例肺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EG-FR基因突变酶切富集PCR法对患者血浆游离核酸EGFR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婷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3年21卷3期 213-216页ISTIC
【摘要】 产前诊断又称宫内诊断,是指在胎儿出生前,通过影像学、生物化学、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了解胎儿宫内的发育状态,对先天性缺陷或遗传性疾病作出诊断.产前诊断是预防严重遗传性疾病或先天性缺陷胎儿出生的一项有效而可靠的措施,是优生和提高人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胥洪鹃 张阳德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年23卷6期 16-20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制备由十六烷甲基溴化铵(CTAB)包覆的阳性二氧化硅(SiO2)纳米粒,研究CTAB@SiO2纳米复合物对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细胞毒性,探讨该复合物与内皮抑素基因结合后对基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微乳法制备SiO2纳米粒,利用静电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宗泰 张灏 《转化医学杂志》 2012年1卷1期 44-48页ISTIC
【摘要】 癌组织DNA甲基化作为一种典型的至关重要的表观遗传事件,已被证实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关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与配对癌组织进行的DNA甲基化研究已初步证明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且相比较手术或活检获得的肿瘤组织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晓曦 武艾宁 等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2年08卷2期 194-196页ISTICCA
【摘要】 传统的产前诊断方法是在妊娠中期通过羊膜腔穿刺获取羊水,从羊水中分离胎儿细胞进行培养,对胎儿的染色体异常进行诊断.近年研究证实在羊水悬液中存在大量游离胎儿核酸,可利用从羊水悬液中提取的游离胎儿DNA和RNA,对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和胎儿发育状况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洪君 《实用癌症杂志》 2012年27卷6期 680-682页ISTIC
【摘要】 <篇首> 循环核酸是指存在于血浆或血清等体液中的细胞外游离状态的核酸.早在1948年,Mandel与Métais[1]首次发现了人类血液中循环核酸的存在,但当时并未引起学术界太大的关注.直到1994年,肿瘤患者血液中RAS基因片段的检测及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彦婷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2年39卷6期 553-556页ISTICCA
【摘要】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全球范围内致母婴或新生儿死亡与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早期的诊断标准.一经检出,母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在PE临床症状出现前做出早期诊断对降低孕产妇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母婴健康具有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伟 李桂霞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08卷32期 23-25,封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刺五加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刺五加高、中、低剂量 (100、50、25 mg/kg) 组,每组各8只.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闵敏 裴晓阳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17卷4期 321-3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短暂(5 s)和持续(50 min)牵张离体大鼠左心室来研究机械牵张对大鼠心室产生的心律失常及心肌细胞间连接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膨胀球囊牵张以Langendorff方法灌流的离体大鼠左心室心脏模型。观察牵张之前和过程中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宇 《癌症进展》 2011年09卷4期 404-407页ISTIC
【摘要】 <篇首> 循环核酸是指存在于血液(血浆或血清)中的细胞外游离DNA和RNA.血液循环联系了全身各个器宫,因此,在物理检查尚不能发现肺癌的时候,血液检测可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和健康人相比,肿瘤患者循环DNA水平相对较高,虽然二者之间也存在交集[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琳娜 方婷 等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11年31卷6期 518-521页ISTICCA
【摘要】 唐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遗传病,出生干预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传统的产前诊断具有创伤等缺陷,无创产前诊断是未来发展的需求.孕妇血胎儿细胞、胎儿游离DNA、胎儿游离RNA及胎儿游离microRNA的分析是新近发展的4种唐氏综合征无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臣 刘明 等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1年10卷3期 273-27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吉非替尼治疗适宜患者筛选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血液中心治疗的170例NSCLC患者,应用EGFR基因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侦 陈嘉昌 等 《广东医学》 2011年32卷17期 2354-235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传统分子诊断的靶点主要集中于检测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存在着取材困难,且对患者有较大程度伤害的局限性,如羊膜腔穿刺和绒毛膜取样进行产前诊断有1%的流产率.肿瘤的影像学检查有设备以及操作人员技术依赖性,最终确诊都依靠活体组织检查,会使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