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3
- 10
- 5
- 1
- 40
- 24
- 23
- 9
- 8
- 13
- 13
- 13
- 12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侯宁 吴郁文 等 《遗传学报》 2000年27卷4期 325-330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粗厚山羊草(Aegilops crassa)细胞质小麦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水培、模拟盐池等方法,研究细胞质对小麦耐盐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可以不同程度地诱发小麦耐盐性产生变异.不同核质组合细胞质效应有一定差异,表现出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守才 张改生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0年20卷6期 949-95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单体分析和多亲本常规杂交,研究了小麦多子房性状基因遗传传递规律和细胞质效应.结果表明:小麦多子房性状有显、隐性两种基因类别,均位于6B染色体;粘果山羊草和偏凸山羊草细胞质对F1杂合显性多子房性状具有抑制表达作用.多子房小麦对K、Ven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公平 戴小军 等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8期 1808-1813页
【摘要】 以起源于美国北部、美国南部、日本和菲律宾的普通野生稻,栽培稻作为细胞质供体.以株1S、准S为细胞核供体,经连续回交12次,构建两套1种核9种细胞质的同核异质温敏核不育系,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比较对照不育系与新质源不育性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细胞质;细胞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晨旦 《生物学教学》 2022年47卷5期 95-96页PKU
【摘要】 本文通过一道遗传题分析介绍椎实螺的母性效应,并简要分析母性效应与细胞质遗传的差异,基于理论知识归纳遗传试题的特点并得出对教学的启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牟凤娟 张树华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2年3卷3期 47-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三系杂交水稻生产中,不育系的细胞质对杂种一代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效应.同一种不育细胞质对不同性状的效应是不同的;不同的不育细胞质对同一性状的效应也存在着差异;且对大多数性状表现为负向效应.可通过扩大不育细胞质源以选用优质细胞质或选用强优恢复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自力 徐乃瑜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0年6卷4期 307-31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以稳定的同核异质和同质异核杂种小麦为材料,对小麦属和山羊草属的细胞质遗传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异源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特点,并初步筛选出了一批在小麦雄性不育性应用中以及在小麦核质杂种优势利用中有价值的细胞质材料.表1 参1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民 《生物学通报》 2009年44卷7期 19-21页ISTICCA
【摘要】 从基因位置的判定、核质遗传的判定、显隐性状的判定、细胞质遗传与母性效应的区别4个方面剖析了"隐φ×显ф "在遗传定律中的作用,说明"隐φ×显ф "这种杂交方式在高考中的地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自成 丁永乐 等 《生物数学学报》 2005年20卷3期 339-344页ISTIC
【摘要】 将Cockerham广义遗传模型的建模原理应用于双交方式的交配设计,针对二倍体种子和三倍体胚乳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提出了2个适用于分析种子品质性状的加性-显性-细胞质-母体模型,介绍了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并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分析.
【关键词】 双交设计;种子性状;加性-显性-细胞质-母体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杰 李保云 等 《华北农学报》 2008年23卷4期 217-222页
【摘要】 为探明不同胞质背景对杂种小麦面包JJD-r品质的影响,测定了4个强筋品种与4个中弱筋品种按NCⅡ设计配制的32个正反交组合及T型、K型、AL型、A型4种胞质背景的14个组合的F2籽粒的硬度、GMP含量,Zeleny沉淀值、面团流变学参数和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存鹏 王兆晓 等 《植物学报》 2017年52卷5期 560-5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棉花(Gossypium hirsutum)雄性不育不仅可以培育优质的杂交种,还能提高棉花制种效率并降低制种成本.该研究以冀2658系及其同核异质不育系冀2658A为母本,以6个恢复系为父本配制12个杂交组合.利用F1代研究棉花细胞质对...
【关键词】 胞质雄性不育(CMS);棉花;细胞质效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妍圆 HUSSIN Abid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25年47卷2期 621-62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爪哇虫草菌Cordyceps javanica是一种广谱性生防真菌,可防治多种农林害虫.效应因子在真菌致病寄主昆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公布的爪哇虫草菌全基因组信息,对其中预测的11 142个蛋白序列进行筛选,以寻找其候选效应因子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平 导师:陈良碧 湖南师范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利用已大面积应用的株1S、准S、培矮64S、7001S等两用不育系与17个常规稻R1、R11、R16、R32、成恢210、先恢207、颜111R、R968、蜀恢527、 R402、9311、广陆矮四号、南京11号、秋光、日本晴、巴西陆稻、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慧珍 李卫东 等 《遗传学报》 2005年32卷11期 1199-1204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采用双子叶植物种子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了大豆品种双列杂交F1和F2种子的粒重、粒宽、粒厚和粒长/粒宽、粒长/粒厚、粒宽/粒厚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7种粒形性状同时受制于种子直接遗传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的受制于母体和细胞质效应.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春海 吴建国 等 《遗传学报》 2002年29卷1期 56-61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采用条件和非条件数量遗传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籼稻稻米透明度的发育遗传规律.稻米4个发育时期两年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开花受精后第8~21天的灌浆中期和后期遗传效应表达对稻米透明度的影响最大.控制稻米透明度性状表现的三倍体胚乳核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名位 郭宝江 等 《遗传学报》 2002年29卷8期 688-695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了籼型黑米稻品种双列杂交F1和F2种子的粒重、粒长、粒宽和粒长/粒宽等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米粒中矿质元素Fe、Zn、Mn和P含量的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粒形性状同时受制于种子直接遗传效应、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学余 黄凡美 等 《遗传学报》 2000年27卷10期 866-869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对泰和鸡、仙居鸡、固始鸡、北京油鸡、萧山鸡、狼山鸡(N系)进行肤色伴性遗传观察,结果表明:泰和鸡常染色体上含有1对黑色素基因PP,仙居鸡、萧山鸡、北京油鸡性染色体上含有Id抑制色素基因,狼山鸡、固始鸡、泰和鸡性染色体上含有id基因,泰和鸡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龙江 石春海 等 《遗传学报》 2000年27卷10期 870-877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应用包括3套遗传体系基因效应的数量性状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12个籼稻亲本在4个不同稻米发育时期的糙米厚性状。结果表明,三倍体胚乳、二倍体母体植株基因的加性和显性效应以及细胞质效应均可以明显影响各个稻米发育时期的糙米厚度,其中灌浆始期以二倍体...
【关键词】 糙米厚;发育遗传;遗传方差和条件遗传方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岳根华 H Bartenschlager 等 《遗传学报》 2000年27卷10期 858-865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为了找出猪12号染色体上的数量性状位点,在2个家系中测定了10个遗传标记,并记录了51个重要经济性状。该2家系,一个由欧洲野猪与皮特兰杂交而成,另一个由梅山与皮特兰杂交建成。 应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同时进行了生长激素基因型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名位 杜应琼 等 《遗传学报》 2000年27卷9期 792-799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胚乳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黑米稻品种双列杂交F1和F2种子的Fe、Zn、Mn、P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4种矿质元素含量同时受制于种子直接遗传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作用影响.其中,Fe、Zn、Mn含量的种子直接效应比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克飞 黄路生 等 《遗传学报》 2000年27卷10期 853-857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猪产仔数是重要的经济性状,产仔数的提高将会大大地增加商品肉猪的产量,给现代养猪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ESR基因是影响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而且与猪的生长发育性状及酮体性状之间不存在负的基因多效性影响。采用PCR朢FLPs的方法,通过对5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新 陈国平 等 《广西植物》 2012年32卷2期 219-225,2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广西南宁对不同种质来源的棉花材料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越冬耐冷性鉴定,为多年生棉花耐冷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在开展最佳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筛选的基础上,采用5个耐冷生理生化指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和脯氨酸)和露地越冬指标综合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立军 江玲 等 《遗传》 2009年31卷6期 563-57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文章综合分析了水稻垩白与其他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垩白形成机理、经典遗传以及分子遗传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表明垩白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与稻株"源-库"关系、籽粒灌浆动态以及胚乳内淀粉的合成与积累密切相关.垩白属于复杂的数量性状,其遗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梅德圣 王汉中 等 《遗传》 2006年28卷7期 851-85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杂种优势的利用,油菜株高增加了20 cm以上,导致油菜生长后期倒伏的风险加大,通过利用特殊矮秆基因来控制株高将是解决倒伏问题的有效方法.在甘蓝型油菜自交多代品系中发现了一个株高85 cm左右的矮秆突变株99CDAM,该突变株具有开花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涛 罗科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年10卷2期 146-1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爪哇稻J15、J21、J20以及J211与不同的籼型杂交稻三系亲本杂交后代不同世代进行了花药培养.结果表明:当同一爪哇稻与三系亲本杂交时,其F1花药培养力高低顺序为:爪哇稻/保持系>爪哇稻/恢复系>爪哇稻/不育系的杂种后代.这种差异可能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玲 张泽民 等 《遗传》 2000年22卷3期 133-1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二倍体胚和三倍体胚乳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以5个玉米自交系及其配制的F1,F2,BC1,BC2世代为材料,研究5个玉米种子性状的胚直接效应、胚乳直接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除粒宽外,各性状的遗传同时由细胞质效应和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永仙 《生物数学学报》 2007年22卷3期 539-546页ISTIC
【摘要】 为研究陆地棉的三个营养品质性状(油分指数,蛋白质指数和赖氨酸指数)的动态发育过程,以三种品种和五个材料的实验数据,利用估算的遗传方差和遗传贡献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发育过程中,蛋白质指数对油分指数的母体效应遗传变异检测到有较大的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康迳 林文雄 等 《生物数学学报》 2007年22卷1期 100-106页ISTIC
【摘要】 采用包括种子、细胞质、母体植株三套遗传体系的种子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和统计方法,分析了食用稻米汞、砷、铬、镉和铅等5个重金属积累特性遗传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结果表明,5个重金属积累除了受制于种子、细胞质和母体植株三套遗传效应外,还明显受到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建荣 石春海 等 《生物数学学报》 2003年18卷1期 116-122页ISTIC
【摘要】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遗传模型,对粳型杂交稻稻米碾磨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各碾磨品质性状除了受制于种子直接效应、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效应等遗传主效应外,还明显受到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影响.其中糙米率性状以遗传主效应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玲 江洪勋 《生物数学学报》 2002年17卷4期 435-439页ISTIC
【摘要】 采用三倍体胚乳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研究了4个爆裂玉米膨爆特性的胚乳直接效应、母体效应和细胞质效应.结果表明,百粒重、膨化体积的遗传同时由3套遗传体系所控制,百粒重的细胞质、膨化体积的母体和细胞质遗传率较高.爆花率和膨化倍数受胚乳和母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清连 张宝红 等 《生命科学研究》 2001年5卷4期 345-350页ISTICCA
【摘要】 选用不同来源的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号和新棉33B、转tfdA基因抗除草剂棉花材料TFD,通过与不同主栽推广品种正反交,研究了外源Bt基因和tfdA基因在棉株体内的遗传和分离行为.结果表明,由于外源基因提供给转基因棉花的抗虫和抗除草剂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宝红 郭腾龙 等 《生命科学研究》 2000年4卷2期 136-142页ISTICCA
【摘要】 选用不同来源的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号和新棉33B、转tfd A基因抗除草剂棉花材料TFD,通过与不同主栽推广品种正反交和回交研究外源Bt基因和tfd A基因在棉株体内的遗传和分离行为.结果表明,由外源基因提供给转基因棉花的抗虫和抗除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童 吴磊 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5年3期 269-276页
【摘要】 研究油菜新种质12WH318咪唑啉酮抗性,为其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对亲本、F1、F2和 BC1世代研究结果显示,油菜种质12WH318的咪唑啉酮抗性由1对核基因控制,无细胞质效应,呈完全显性遗传。已有研究显示,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的作用靶标是乙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石华 谭学林 《西南农业学报》 2014年27卷5期 1806-1813页
【摘要】 以耐冷性极强的粳稻老品种小麻谷与具有籼稻细胞质背景的改良粳稻品种南34为亲本,将正反交杂合体在4个海拔产生的F2群体种植在2200m海拔点对其生物学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两亲本在低温下种植其生物学性状存在极为明显的差异,而正反交F1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磊 王旺华 等 《棉花学报》 2011年23卷4期 323-328页
【摘要】 选择4个棕色棉品种(系)与5个白色棉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得正反交组合各20个,测定了吐絮期正反交组合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分析杂交F1代光合参数的杂种优势表现与正反交之闻的差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石华 谭学林 《西南农业学报》 2010年23卷5期 1393-1396页
【摘要】 本研究利用云南海拔2650 m高寒稻区种植的地方粳稻老品种小麻谷与具有籼稻细胞质背景的改良品系南34为亲本,分析比较了在400、1860和2200 m 3个不同海拔下产生的正反交F2群体形态性状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细胞质和海拔引起杂合体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小宽 《衡水学院学报》 2009年11卷4期 67-69页
【摘要】 采用二倍体胚和三倍体胚乳的种子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以锌含量不同的7个玉米自交系及其间配置的F1、F2,BC1、BC2、RBC1、RBC2世代为材料,研究了7个玉米种子性状的胚直接效应、胚乳直接效应、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效应.结果表明,籽粒锌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文彦 武翠 等 《作物学报》 2008年34卷4期 724-728页
【摘要】 以粳稻三系材料组配的5×5不完全双列杂交亲本及F2、F3种子为试材,应用包括胚乳效应、细胞质效应、母体效应的三倍体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对不同年份、不同穗位两种环境设计下的直链淀粉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环境下,直链淀粉含量的方差组成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翠 邵国军 等 《作物学报》 2007年33卷6期 1041-1044页
【摘要】 本文提出了测定粳稻米糊化温度的改进方法,并利用该方法,以父、母本各3个及按NC-Ⅱ设计配置的9个杂交组合为试材,采用朱军提出的包括种子效应、母体效应、细胞质效应的三倍体种子模型对粳稻糊化温度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粳稻米糊化温度的控制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建国 朱军 《中国农业科学》 1998年31卷4期 0页
【摘要】 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对籼粳交组合的3个外观品质性状(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籼粳交组合中,这3个性状的遗传表达主要受母体加性和直接加性效应控制,以母体加性效应为主.母体加性和直接加性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筱婉 陈建国 《生物数学学报》 2010年25卷4期 693-700页ISTIC
【摘要】 用4个广亲和粳型品种和5个籼型品种为材料,按NCⅡ设计配制杂交组合,获得同一环境下的亲本及F1植株上的籽粒群体(F2),对其稻谷千粒重、糙米千粒重、出糙率、总精米率以及整精米率等粒重和加工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并按胚乳性状遗传模型和混合线性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Tay TW ; Andriana BB ; 等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xicology》 2007年26卷4期 289-295页SCISCIEMEDLINE
【关键词】 Administration;Oral;Animal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Trani M ; Sorrentino A ; 等 《Cell cycle》 2009年8卷2期 306-313页SCI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Shen J ; Zhang L ; 等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07年282卷31期 22544-22550页SCISCIEMEDLINE
【关键词】 Adenosine Triphosphatases;Adenosine Triphosphate;Alternative Splici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Fernandez Chacon-R ; de Toledo-GA ; 等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1999年274卷46期 32551-32554页SCI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Ortiz-Delgado JB ; Segner H ; 等 《Histology and histopathology》 2007年22卷4期 417-432页SCISCIEMEDLINE
【关键词】 Animals;Benzo(a)pyrene;Bil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Sai Y ; Wu Q ; 等 《Toxicology in vitro: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published in association with BIBRA》 2008年22卷6期 1461-1468页SCI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Giordano G ; Li L ; 等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Offic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eurochemistry》 2009年109卷2期 525-538页SCI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Bhadauria S ; Singh G ; 等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7年53卷1期 102-114页SCI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Li Z ; Lai Z ; 等 《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2008年12卷2期 569-579页SCI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Fu Y ; Zheng S ; 等 《Molecular pharmacology》 2008年73卷5期 1465-1473页SCI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