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1
- 3
- 17
- 17
- 11
- 3
- 1
- 10
- 10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伟国 钟捷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5年12卷1期 37-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肠造口在术后危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22例外科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危重病人进行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并总结其手术指征、相关并发症、操作过程和临床疗效等. 结果:22例病人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术(PEG/PEJ)均获得成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崎 王艳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3卷21期 30-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及瑞能在预防有营养风险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年龄≥60岁,禁食及卧床时间≥5 d,经Waterlow压疮危险评估表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为压力性损伤且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汪志明 第十届全国临床营养支持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术自20世纪80年代始用于临床以来,替代了传统的手术胃/肠造口,在国外已被广泛接受使用,但在国内仅有少数小样本报道。本文通过总结本研究所自2001年7月开展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术以来登记、监测和随访的266例病人的一般资...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术 ; 临床应用 ; 病例分析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黄红健 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2003年
【摘要】 本文介绍应用PEG进行长期胃肠减压的新技术,其优点是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费用低,患者恢复时间快,长期使用引流效果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志英 彭南海 等 《护理学杂志》 2007年22卷8期 42-43页ISTICPKUCSCD
【摘要】 总结278例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患者的护理经验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提出严格选择患者,排除严重营养不良、凝血功能异常及腹水患者,是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基础.术前适当使用抗生素、保持造口周围清洁干燥、固定松紧适宜,防止缺血、渗液,定期松动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志伟 汪志明 等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4年11卷2期 77-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重点探讨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3年12月间85例恶性肿瘤病人共行88例次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和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PEJ),回顾性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所有PEG/J均采用拉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建富 赵志强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 2013年42卷6期 283-284页ISTICCA
【摘要】 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PEG/PEJ)是一项微创胃肠造瘘新技术,胃瘫是胃切除术后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4%[1],为了有效地维持胃癌术后胃瘫患者人体正常营养代谢和预防肠道内菌群失调,并促进正常胃功能恢复,需较长时间的肠内营养及胃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穗岩 徐小琳 等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12卷24期 2497页ISTIC
【摘要】 <篇首> 2005年2月~2006年7月,我院对60例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置管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培 黄迎春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5年9期 66-68,71页ISTICPKUCSCD
【摘要】 Gauderer等[1]于1980年首次介绍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 rostomy, PEG),1984年,Ponsky等[2]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rcutan...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管;护理会诊;导管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烽 程英升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0年19卷1期 79-82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不能经口进食维持营养的患者,过去一直尝试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胃造瘘置管,包括外科手术.内镜下以及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经皮影像引导等方法,不管是经内镜还是经影像进行胃造瘘置管都优于外科手术置管,这些操作减少创伤,降低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在一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显仓 屠玲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0年16卷4期 375-37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1979年Ponsky等首先开展的,在国外已广泛应用[1].对于长期不能经口进食而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患者,全胃肠内营养更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玲 刁强 等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9年22卷7期 712-714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针对口咽部和食道上段狭窄不能进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和支架置入的患者,透视下经皮胃造口是一个合理选择.文中研究总结25例X线导引下经皮胃造口术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选择25例因多种原因导致口咽梗阻、食道狭窄,不能进食,又无法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维明 于健春 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8年30卷3期 253-2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0例行PEG/J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指征、操作要点、围手术期处理、手术相关并发症和临床疗效进行总结. 结果 29例危重患者PEG/J...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经皮内窥镜引导下空肠造口术;危重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堃 郑斯杰 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年28卷3期 227,2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危重患者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肠道营养支持,以利于有效地维持人体正常营养代谢和预防肠道内菌群失调及细菌移位,从而防止全身性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以往,我们通过放置鼻饲胃管来解决胃肠营养,但长时间使用鼻饲胃管会造成患者鼻咽部黏膜糜烂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民 李幼生 等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8年15卷1期 59-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0 引言1980年,自Gauderer等[1]介绍了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后,PEG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EN支持和胃肠减压.与传统的剖腹胃造口术相比,PEG具有简便、创伤小和病人痛苦少等优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发明 徐昉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33卷7期 891-8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和空肠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25例危萤病...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危重病人;肠内营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龙滨 杜建华 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7年7卷5期 497-497页ISTICPKUCSCD
【摘要】 2003年3月~2005年4月治疗胰头癌致胃十二指肠梗阻7例,局麻下胃镜引导拖出法完成一次内镜引导经皮胃造瘘减压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与内镜引导下十二指肠置管营养术(percut...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梗阻;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术;胃空肠吻合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志伟 汪志明 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6年26卷1期 40-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作为胃肠减压途径,在晚期不能手术的癌性肠梗阻病人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1~2005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对65例不能进行手术治疗需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的晚期癌性肠梗阻病人,局麻下采用拖出法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志伟 汪志明 等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5年12卷3期 150-1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报道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在2例放射性肠炎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经验.方法:2例放射性肠炎病人,术前因肠梗阻需肠外营养支持及长期胃肠减压,手术时切除大段小肠导致术后发生短肠综合征,需长期肠内营养支持.2例病人均行PEG治疗,术前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志伟 黎介寿 等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4年11卷1期 48-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0 引言充足地营养支持可以减少危重病人的并发症及改善其预后,当胃肠功能正常时,肠内营养(EN)是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肠内营养可以经鼻胃管、鼻肠管、胃造口和空肠造口等多种途径进行,其中插入鼻胃管或鼻肠管简便易行,但长期使用易造成病人不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启仪 刘婉薇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2年18卷4期 365-36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方法及有关临床问题.方法:对需胃肠营养而无法经口进食的62例病人行PEG术.结果:行PEG术后,42例病人置管时间在3个月以上,另20例病人置管时间在3个月以内.所有行PEG术的病人中,仅8例出现造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 吴宏博 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27卷12期 910-91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经皮胃造瘘术(PEG)术后瘘在内镜下的几种封闭处理方式,为临床寻求更有效、简便的方法 以封闭PEG术后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3例PEG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1为72岁男性晚期食道癌患者、病例2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红梅 程兆明 等 《中国内镜杂志》 2017年23卷12期 111-112页ISTICCA
【摘要】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应用于因各种原因无法经口进食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如神经系统疾病、吞咽困难、胃肠道功能紊乱及危重症患者等.与传统外科造口术相比,PEG 有操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冰 陈钢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年13卷z1期 284-2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 )在喉癌术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对9例喉癌术后考虑无法经口进食但胃肠功能正常的患者行PEG ,9例PEG术均置管成功,8例已拔管,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培 黄迎春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31卷22期 2111页ISTICCSCD
【摘要】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是在内镜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胃和空肠造瘘管,以达到胃肠营养和/或减压的目的.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能自行进食、需要长期营养支持及留置鼻胃管超过1个月或无法耐受鼻饲导管等患者[1].PEG/J管体外长...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造瘘管;管道固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德平 肖凤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26卷12期 146-148页
【摘要】 运动神经元病( 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病因未明以侵害脊髓前角、桥延脑神经运动核及锥体束的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改变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1]. 运动神经元病的常见症状:肌肉无力、萎缩,肌束震颤,肌张力增高,吞咽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薇 陈自力 《浙江医学》 2013年15期 1438-1439页ISTICCA
【摘要】 医院获得性肺炎(以下简称肺部感染)是指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于入院48h后在医院发生的肺炎,是ICU常见的感染并发症,该并发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和病死率[1]。危重病患者肺部感染反复发作,很重要的原因是留置的鼻胃肠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勇 《四川医学》 2013年34卷10期 1528-15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11月采用PEG术给予33例患者(研究组)行胃肠内营养,同期选择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的31例患者行常规鼻胃管饲(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返流、吸入性肺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桂琴 樊超强 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22卷1期 40-4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对长期全胃肠内营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PEG组65例,鼻饲(NGF)组46例,比较2组患者置管前和置管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同时比较置管前后患者吸入性肺炎、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水蓉 杨小青 《临床荟萃》 2011年26卷4期 312-3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鼻胃镜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9例头颈部疾病或食管癌致张口困难、吞咽困难的患者,需通过鼻胃镜行胃造瘘(transnas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艳红 张宏 等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23卷z1期 110-11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和全身麻醉的造瘘技术,在胃镜室或床边局麻下即可进行,为许多吞咽困难或吞咽功能丧失但胃肠道功能尚可的患者提供了一条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胥基泰 《华北国防医药》 2010年22卷4期 349-35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胆镜保胆取石术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皮胆镜保胆取石术后成功施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7例,既往手术类型:经皮胆镜保胆取石术17例,经皮胆镜保胆取石术+胆囊造口术10例;经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大新 马延山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19卷22期 2794-279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内窥镜下胃造口术(PEG)在外伤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例外伤后昏迷患者采用PEG实施肠内营养,对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操作要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3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于术后24 h开始肠内营养.未发生大出血、胃液...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下胃造口术;肠内营养;昏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春 李士敏 《齐鲁护理杂志》 2009年15卷8期 50-51页ISTIC
【摘要】 <篇首> 危重或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进食及营养问题,影响其病情恢复.充足的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1].肠内营养(EN)是胃肠功能正常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首选治疗手段,选择正确的管饲途径是保证肠内营养安全有效的基本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迎春 《山西医药杂志》 2008年37卷15期 755-75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随着临床营养治疗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胃肠道仍然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最好途径.近年来,肠内营养在临床营养治疗中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采用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两组资料,对其并发症、排气时间、住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 姚健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28卷2期 117-11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而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患者,全胃肠内营养(total enteral nutrition, TEN)更安全、经济,有利于维护患者肠道功能.建立TEN通道传统的方法是开腹行胃造瘘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志明 江志伟 等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8年13卷2期 144-14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or jejunostomy,PEG/PEJ)在晚期癌性肠梗阻患者应用的可行性、疗效和并发症.方法:83例晚期癌性肠梗阻患者接受P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益平 马龙滨 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29卷4期 615-61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aloscopic gastrostomy,PEG)、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eopic jejunostomy,PEJ)是一项微创胃肠造瘘新技术.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兆林 彭威 等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16卷11期 758-76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营养支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并分析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2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出现症状时间为术后4~18 d,平均(7.5±1.1)d.所有患者均给予胃肠减压、营养支持、高渗盐水洗胃、应用促胃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堂 万斌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年7卷3期 616-61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结核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的常见类型,居其第二位[1],随着全球结核病人的增多,结核性脑膜炎呈上升趋势.目前死亡率为20%~30%[2],婴幼儿死亡率为15%~55%,其预后与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有关.患儿多伴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昏...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治疗;结核,脑膜/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斌 夏建国 等 《江苏医药》 2007年33卷4期 405-4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和空肠造口(PEJ)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6月~9月施行PEG/PEJ共4例.其中,3例行PEG胃肠内营养,1例行PEJ胃减压和空肠营养.结果 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1例肥胖病人因腹壁较厚致穿刺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正 姚礼庆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05年12卷5期 823-8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10月~2004年12月PEG/PEJ共治疗16例患者,其中15例行PEG胃肠营养;1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结果:手术成功率100%.3/16例次出现造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彻 李幼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年9卷9期 43-4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晚期癌症患者,尤其是腹部或盆腔肿瘤的患者,肠梗阻是常见的并发症,此种肠梗阻一般称为恶性肠梗阻(MBO).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肠梗阻的发生率为5%~51%,其中尤以卵巢癌患者常见,且常是致患者死亡的原因[1].晚期结肠癌、直肠癌肠梗阻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柏屏 彭南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年9卷6期 11-1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晚期癌性肠梗阻是腹部及盆腔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手术并非是癌性肠梗阻的主要治疗措施,大多数患者依赖非手术的姑息性支持治疗[1~3].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rcuta 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秀梅 蒋梦媛 《全科护理》 2017年15卷29期 3676-3678页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化疗病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同步放化疗且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80例鼻咽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萍 杜爱卿 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6卷2期 140-141页
【摘要】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病情险恶、并发症多、死亡率高[1].发病期间机体处于高能量消耗以及高分解代谢的负氮平衡状态, 治疗过程中应进行相关的营养支持治疗.常见营养支...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置管术;营养支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惠 刘霞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3年30卷5期 111-113,120页
【摘要】 经皮内镜下行胃造瘘术以其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好、操作方便快捷、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是目前常见的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适用于胃肠功能正常、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经口进食困难,需长期营养支持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延长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凤丽 王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05卷1期 128-129页
【摘要】 <篇首>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临床一种新的内镜介入技术及管饲方法,在电子胃镜的协助下,用套管针经腹壁穿刺入胃腔,置入导丝,引导胃造瘘管经口腔、食管进入胃腔,从而形成胃造瘘,以达到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行胃肠道营养或胃肠道减压的治疗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华 《全科护理》 2012年10卷27期 2534-2534页
【摘要】 <篇首>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临床一种新的内镜介入技术及管饲方法,在纤维内镜的协助下,用套管针经腹壁穿刺入胃腔,置入导丝,引导胃造瘘管进入胃腔,从而形成胃造瘘,以达到对不能经口进食病人行胃肠道营养或胃肠道减压的治疗目的[1,2].P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贞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年24卷12期 860-861页
【摘要】 <篇首> 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lc Gastrostomy,PEG)[1]是一种通过胃镜介导放置胃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且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胃造瘘术.自1980年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