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47
- 13
- 7
- 3
- 688
- 240
- 84
- 52
- 34
- 178
- 110
- 107
- 71
- 6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以康 杨洋 等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44卷7期 728-73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冠心病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
【关键词】 冠心病;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隋洪刚 王亚松 等 《临床军医杂志》 2023年51卷3期 227-230,2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腹主动脉瘤(AAA)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08年12月至2021年10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EVAR的51例AAA合并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并记录患者基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学强 潘金玉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3年31卷11期 835-841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对通过360°迂曲(环状迂曲)桡动脉完成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操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5例环状迂曲右桡动脉的患者成功经桡动脉路径完成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对经环状...
【关键词】 桡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造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珮 《江西医药》 2022年57卷7期 759-762页CA
【摘要】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Totational Atherectomy,PT-CRA)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
【关键词】 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晨艳 《辽宁医学杂志》 2021年35卷2期 19-21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成形术对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用2019年7月-2020年6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成形术;心功能指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滴 吴辉 等 《巴楚医学》 2021年4卷1期 126-128页
【摘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以及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形成而导致冠状动脉阻塞,最终减少或阻断病变远端心肌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官兵 苏杨 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41卷2期 68-7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CAD)患者口服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腺苷负荷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压力/温敏导丝检查确定心肌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检出伴有CMD的CAD患者[≥50%狭窄、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莉萍 刘成伟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年30卷19期 63-6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术(PTCRA)联合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损伤、远期再狭窄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实施PCI治疗的...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术;经皮冠脉介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文凯 李明琰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2年28卷15期 2557-255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置入不同时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严重心衰患者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彬 白玫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9年18卷12期 923-9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对比采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60和ICRP 103组织器官权重因子计算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CAG)及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所致有效幅射剂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在ART仿真人体辐照体模(fluke biomedi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国璋 沈向前 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32卷1期 163-1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后即刻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与择期PCI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探讨即刻PCI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希立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9卷3期 166-167,17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研究冠心病介入治疗时"正常"参考段的病变情况.方法 120例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术中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造影显示正常的参考血管段.结果 (1)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的参考段仅10.8%经IVUS证实无明显病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琳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25卷1期 4-8页ISTIC
【摘要】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我国居民心血管疾病(CVD)出现低龄化、低收入人群快速增长的特点,且CVD死亡人数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人数的首位.1977年,世界上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由An...
【关键词】 心脏介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心房勯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平 《健康必读》 2020年12期 45,47页
【摘要】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对NSTEMI患者PCI术后应激状况及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口服氯...
【关键词】 替格瑞洛;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高科 易欣 等 《广西医学》 2017年39卷9期 1398-1402页ISTICCA
【摘要】 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以其安全性、微创性、简单化的特点成为冠状动脉治疗发展的重点.从1977年第一次进行的冠心病球囊扩张治疗开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至今已过40年.40年间,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方法日新月异,其中经历了4次主要的革命性发展.本文就4...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超 武越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35卷4期 256-2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对完全闭塞的冠状动脉病变,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错过时间窗至少有1支或以上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10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照Rentrop分级法将102例患者分为两组,侧支循环...
【关键词】 侧支循环;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铁楠 王雅 等 《临床军医杂志》 2016年44卷5期 492-49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后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14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EVAR治疗5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统计筛选出...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永臻 黄河 等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42卷6期 412-41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口服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影响. 方法:入选以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并拟行择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50例,加拿大心脏病学会的劳力性心绞痛分级<Ⅳ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n=2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敬 吕树铮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33卷1期 133-135页ISTICCA
【摘要】 无复流现象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定义为PCI治疗后,已解除心外膜冠状动脉机械性梗阻,但血流仍持续减低或相应区域心肌仍然灌注不足,表现为造影剂排空延迟并伴随心肌缺血表现[1].无复流总体发生率约2%.在大隐静脉...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无复流;冠状动脉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阳 王效增 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8期 492-496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评价胸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02年4月至2013年10月完成的40例主动脉腔内隔绝术联合PCI治疗胸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患者,首先完成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宇 梁梅冰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年24卷23期 59-6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对冠状动脉微循环及冠状动脉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该院择期PCI患者32例,于冠状动脉造影(CAG)前后、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PTCA)后及支架置...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微循环阻力系数;高敏C反应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娇 王效增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20卷6期 707-712,7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胸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2002年4月至2013年10月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胸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患者449例,其中男349例,女100例,年龄(54.3±11....
【关键词】 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莺 吴凤兰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22卷1期 20-22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欣舒注射液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VEGF、bFGF、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PCI术后再狭窄的机制.方法 将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欣舒注射液组、阿托伐他汀组.正常组未经手术...
【关键词】 欣舒注射液;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再狭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彦方 刘建英 等 《山东医药》 2013年53卷31期 68-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对角支病变的疗效.方法 使用球囊导管对28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对角支进行扩张.术前口服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片、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术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氢氯...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冠状动脉病变;冠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莺 吴凤兰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22卷2期 221-22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欣舒注射液药物血清对原代培养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pCI术后再狭窄的机制.方法 含药血清的制备,平滑肌细胞培养,平滑肌细胞鉴定.观察药物血清对平滑肌细胞作用24 h的影响:MTT比色法测定平滑肌细胞存活率,筛选合适药...
【关键词】 欣舒注射液;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再狭窄平滑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玉兰 《河北医药》 2012年34卷5期 786-787页ISTICCA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的严重疾病,尽快恢复AMI梗死相关血管的前向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可以挽救濒死心肌和降低病死率,急诊PCI治疗被认为是AMI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血小板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盐酸替罗非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飞 李文华 等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1年17卷2期 105-107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术(PCI )后对比剂所致肾损伤时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变化.方法:选择105例术前肾功能正常的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检测其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血肌酐(Scr)、尿NGAL水...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术;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脂质运载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毓勤 吴士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09卷11期 1290-129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应用速效心痛滴丸治疗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患者,探讨其对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方法予以速效心痛滴丸口服,每次10粒,每日服用3次,疗程为4周.结果 治疗后心...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心绞痛;速效心痛滴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万林 《中国医刊》 2011年46卷11期 56-5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合并糖尿病(DM)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151例急诊入院STEMI行急诊PCI患者,分为观察组(替罗非班+ PCI+ DM7...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阚振 袁争百 等 《安徽医学》 2011年10期 1719-1720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术(PCI)患者手术前后血中胱抑素C( CysC)水平变化.方法选择接受PCI术的患者80例,检测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血CysC水平.结果80例患者术前和术后24h及...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术;胱抑素C;造影剂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卫国 陈开红 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年19卷10期 1717-171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3月进行PCI治疗的4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20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60例,不稳...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健 颜红兵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29卷4期 277-27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Endeavor支架治疗选择性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6年9月至2008年1月,共84例经选择的冠心病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年龄37~78岁,平均(59.6±14)岁,其中男性60例(71%),有糖尿病...
【关键词】 左主干病变;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Endeavor支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敏 徐冬梅 《齐鲁护理杂志》 2010年16卷13期 10-1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生化参数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介入术(PCI)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0例AC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PCI,分别测定介入前、介入后12 h和介入后2周的生化项目,包括CK-MB、cTnI和hs...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介入术;生化参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京芳 《齐鲁护理杂志》 2010年16卷11期 44-4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效果、安全性及相关护理问题.方法:选择50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除有禁忌证),为盐酸替罗非班组.对...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洁 高蕊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7卷8期 72-7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入选标准的患者83例,按时间顺序分为未应用替罗非班组(对照组,37例)及急诊室应用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组,46例).观察两组患者住...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焱 阚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年3卷10期 605-60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38例患者IABP治疗的平均时间为(80±2)h,其中28例进行经皮冠状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强 郭来敬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7年26卷1期 21-23,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65例急诊入院STEMI行急诊PCI患者,分为试验组(盐酸替罗非班+PCI)36例...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忠江 张远慧 《新医学》 2007年38卷12期 823-82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引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可采用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介入治疗以其疗效显著、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总体疗效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相同,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效增 韩雅玲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13卷6期 394-3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外周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peripheral intervention,P...
【关键词】 冠心病;外周动脉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杭靖宇 魏盟 等 《上海医学》 2006年29卷9期 614-6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射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安全性及其对近期临床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3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美托洛尔组分别...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润霖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6年1卷1期 3-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977年Gruntzig进行了世界上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开创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在此后的20多年中,以PTCA为...
【关键词】 介入心脏病学;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潮 刘映峰 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6年14卷3期 224-2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冠状动脉循环中肾上腺髓质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浓度变化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7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冠状动脉造影后、球囊扩张后采集冠状静脉窦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肾上腺髓质素、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现涛 陈韵岱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6年25卷3期 138-14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近10年北京安贞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现状,评价AMI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变化趋势及其疗效.方法:1993年至2001年接诊的AMI患者1165例的临床诊治资料和819例随访结果,评价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以及A...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基华 侯爱洁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11卷2期 123-1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6例无保护左主干狭窄超过50%以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46例患者中,12例左主干开口狭窄,13例是左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峰 白文伟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21卷12期 718-7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二尖瓣口舒张早期的血流峰值速度(E)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的比值(E/Ea)作为评价冠心病(CHD)左心舒张功能较敏感的指标.方法:CHD组患者52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分析2组间E/Ea的情况.CHD组患者分为经皮腔...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多普勒组织成像;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春燕 《天津护理》 2017年25卷3期 236-237页
【摘要】 总结60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严密术后的病情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做好便秘护理,指导患者康复运动,合理膳食,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中西医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锋 王家玉 《实用医药杂志》 2017年34卷2期 110-11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对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在笔者所在医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常规随访管理及进行日常活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康...
【关键词】 运动康复;冠心痛;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力 李广平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03年23卷8期 515-518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对比直接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及静脉尿激酶(UK)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费用效果比.方法采用观察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93例AMI病人采用UK溶栓,59例AMI病人采用直接PCI治疗,比较两组住院及随访期的超声...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耀明 何作云 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3年11卷1期 57-59页ISTICCA
【摘要】 评价血管内低频高能量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融作用.将30例冠状动脉血管狭窄≥75%的冠心病患者分为超声消融组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组,测量消融及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前后靶血管的狭窄程度变化,检测手术前后心肌型肌酸激酶、心电图ST段及...
【关键词】 内科学;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新方法;低频高能量超声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传昶 蒲晓群 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3年11卷4期 359-361页ISTICCA
【摘要】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选择62例未经静脉和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后即行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另外选择5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后不再接受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