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83
- 5
- 5
- 235
- 58
- 37
- 11
- 7
- 42
- 36
- 33
- 30
- 2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郑玉云 张朝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03年19卷12期 1080-108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后血液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33例行PTCA的患者,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5分钟、1、3、24小时分别取股动脉血,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49卷5期 432-45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一种血小板P2Y 12受体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是预防冠心病患者心脏及全身缺血事件的基石。近年来,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更新迭代、强效P2Y 12受体抑制剂的推广应用、其他合并用药策略的不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国飞 郭大静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0年39卷9期 1743-1748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心肌首过成像早期评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疗效的价值.方法 搜集行PTCA治疗的患者30例,PTCA术前、术后1周内均行心脏磁共振(CMR)心肌首过成像,将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回旋支作为独立血管,测量各供血区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平 余宏伟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20年40卷14期 1565-157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老年糖尿病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心肌保护效应.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并STEMI患者124例,均符合直接PCI适应证,按照分层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
【关键词】 老年人;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彬 王萍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年32卷6期 1366-13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探讨益气活血方对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后再狭窄的干预机制.方法:随机将16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益气活血方大、中、小剂量组.首先自左颈外动脉球囊损伤大鼠左颈总动脉,...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益气活血;大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思武 王伯良 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2年18卷5期 600-60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K469E基因多态性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冠状动脉支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益花 严建华 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年31卷1期 87-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联合使用两种生活质量问卷SF-36和QOL-35,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后3个月生活质量变化,探讨PCI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连续观察2008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61例,按照是否行PC...
【关键词】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生活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树仁 齐晓勇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6年15卷4期 251-25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需行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经血管内超声指导的介入治疗组和经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指导的介入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选择支架的直径及个数、支架扩张时最...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玉国 张运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6年15卷6期 401-40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价值.方法对3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7处病变行IVUS检查,指导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置入后再行IVUS,对未达到理想释放者进行高压球囊后扩张.观察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首次常规高...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支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玉娟 刘凤岐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5年17卷3期 1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我院采用心区交感神经阻滞成功抢救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支架术后心力衰竭患者,报告如下.
【关键词】 心肌梗死,急性;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平 宋玮 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25卷10期 1057-1059,10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IABP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19例患者IABP使用时间平均为93.6 h,其中13例成功地进行介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忠 Lo Sidney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年13卷5期 293-2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PTCA术后应用血管闭合装置与常规压迫对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483例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PTCA术,术后穿刺部位处理接受常规压迫装置(Femo-Stop)298例,血管闭合装置185例(Angio-SealTM162例...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脉血管成形术;血管闭合装置;Femosto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建军 胡大一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4年13卷9期 622-6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spontaneous recanalization , SR)的临床意义.方法自1996年1月至2002年9月共有61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了急诊冠脉造影,其中符合SR定义者共118例.118例患...
【关键词】 自发再通;急性心肌梗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晏沐阳 胡大一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3年12卷5期 264-26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内超声(intracoronary ultrasound, ICUS)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冠脉)重塑的类型及可能的原因.方法于经皮冠脉内介入(PCI)前,对65例AMI患者行ICUS评价,急诊PCI组28...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心肌梗塞;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力 李广平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年15卷8期 465-4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确定尿激酶(UK)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和随访期死亡和再发心肌梗死(心梗)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观察190例AMI患者住院期和随访期的临床结果.将死亡和再发心...
【关键词】 心肌梗死,急性;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绍良 周陵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3年12卷6期 329-3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血管重构类型对单纯球囊扩张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内超声对76例心绞痛患者(不稳定型37例,稳定型39例)在球囊扩张前、扩张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时连续观察.对发生再狭窄的患者进行切割球囊成形术和血管内放射治疗.结果 76例患者中具...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心绞痛;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蔚 盖鲁粤 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年11卷2期 133-1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应用普适性量表-健康状况问卷评价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接受PTCA治疗的成功病例62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用健康状况问卷和自行设计的针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情况的随访表.术前资料于手术前一晚采...
【关键词】 生活质量;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心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明洲 王文志 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1年10卷5期 320-3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造影结果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的成功率及半年随访结果.方法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青年人(≤40岁)AMI患者33例,年龄25~40岁,其中12例术前曾接受早期(≤3h)静脉溶栓治疗...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绍良 徐玲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0年9卷10期 585-58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比较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下粥样斑块的特征.方法 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IRA)在成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即刻行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定量和定性比较.结果 ①在PT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毅 黄从新 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年12卷11期 650-65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成分在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过程中的作用,明确纤溶功能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因单支血管病变或多支血管病变仅有单支血管行择期PTCA 的28例患者,男23例,女5例,平均年龄(55.8±9.5...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再狭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东 徐超 等 《心理月刊》 2019年14卷20期 133页
【摘要】 目的 研究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术后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 此项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确诊收治的行径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术后患者,共计100例,统计患者低血压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低血压;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清 方蘅英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年29卷16期 24-2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调查中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性健康的现状和性健康需求,为指导患者术后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性知识现状调查问卷和性健康知识需求调查问卷对214例PTCA+支架植入术后...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天松 冯旭霞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12年28卷12期 1287-129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对吻支架术与单支架术治疗血管直径较大真性分叉病变的远期疗效.方法 380例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吻支架术组190例,单支架术组190例,分别行对吻支架术或单支架术.随访1年,观察再狭窄、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分叉病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杰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年26卷6期 7-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0例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先萍 周莹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16卷10期 1124-112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我院行急诊再灌注治疗(急诊PCI)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按设计好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再...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锦娣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年26卷14期 16-1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9年6月,我院对收治的108例患者(观察组)按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同时与实施传统急诊护理流程的1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2组患者进出急诊...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尚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年28卷6期 807-80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2007年实施急救护理路径以来,我院对116例患者(观察组)按路径实施护理,并与实施传统急诊护理流程的15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急诊室-导管室时间、急诊...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国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年12卷12期 1959-1960页ISTIC
【摘要】 <篇首> 上消化道出血是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抗凝抗栓治疗的常见并发症,虽不及脑出血凶险,但停用抗凝抗栓药将增加术后血管闭塞及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我院2005年1月-2008年4月应用奥美拉唑预防冠心病PTCA后并发上消化...
【关键词】 臭美拉唑;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辉 王新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42卷1期 83-84,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运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分析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壁及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指标,评价其在冠心病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方法 用二维超声及QTVI技术检测...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志浩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08年29卷6期 565-567页ISTICCA
【摘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手段.近来的研究表明术前冠脉介入治疗对于非心脏手术病人(特别是植入了冠脉支架的病人)的预后可能有不良影响,主要的风险在于严重的出血以及支架内血栓形成.术前对病人的详尽评价以及围术期最佳化处理可以改善这类...
【关键词】 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围术期管理;并发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虹 洪且木 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8年27卷8期 800-803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PTCA及支架安置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 QOL-BREF)对50例PTCA及支架安置术后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PTCA及支架安置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中上水...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脉内支架术;生存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江涛 岳鹏波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08年24卷2期 136-13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AMM)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前后左室室壁运动的改变.方法 本组45例,为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PTCA的患者,在手术前72 h、术后72 h以及3个月时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室壁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伶 王风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8年18卷21期 3217-3219,322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1例首次AMI患者按发病到达医院时间不同随机分两组,6h内为A组共30例行急诊PTCA,6h后为B组共31例行延迟PTCA.两组均于术后...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超声心动描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虹 王莉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年23卷1期 57-59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PTCA及支架安置术后患者的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50例PTCA及支架安置术后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PTCA及支架安置术后患者最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为面对,其次为回避,较少使用屈服的应对方式.不同的性...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脉内支架术;应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舜奇 陈平 等 《中国基层医药》 2007年14卷7期 1092-109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急诊PTCA联合脂微球载体前列腺素E1(Lipo-PGE1)治疗青年(≤45岁)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9例发病时间12 h以内,45岁及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TCA(必要时冠脉内植入支架),其中联合应用脂微球载体...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脂微球载体前列腺素E1;心肌梗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舜奇 陈平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年30卷21期 14-1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联合脂微球载体前列腺素E1(Lipo-PGE1)治疗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将84例拟行PTCA治疗的糖尿病合并AMI患者采用配对分组,单纯PTCA组仅行传统治疗和直...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脂微球载体前列腺素E1;糖尿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忠 王东进 等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6年10卷4期 297-298页ISTIC
【摘要】 目的 介绍手术联合介入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临床经验. 方法 联合应用左前外侧小切口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9例病人,其中冠状动脉两支病变者7例,三支病变者2例. 结果 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各植入支架1枚,7...
【关键词】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协辉 王伟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05年21卷9期 774-77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术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狭窄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97例住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单支病变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67...
【关键词】 冠心病;C-反应蛋白;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立慧 郑爱英 等 《中国基层医药》 2005年12卷7期 941-94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血管缝合器止血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卧床时间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178例患者行心导管术后,分为人工压迫止血组(A组,129例)和血管缝合器(B组,49例),术后即刻应用人工压迫止血或血管缝合器止血,观察止血时间、卧床制动时间、并发症、舒...
【关键词】 血管缝合嚣;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舒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瑞田 李春华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05年21卷11期 1008-101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心电图运动试验测定ST/HR指数联合常规ST段标准诊断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成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29例患者,在术后3~6个月进行随访,心电图运动试验测量ST/HR指数及常规ST段阳性标准二者联合诊断...
【关键词】 冠心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ST/HR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克将 单其俊 等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年8卷1期 10-12页ISTIC
【摘要】 目的报道因心脏介入手术所致的12例心脏压塞病例,分析其可能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随访其预后.方法 5 040例心脏介入手术中共发生12例心脏压塞,男性4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6±17)岁,其中8例与导管标测和射频消融术有关,2例与经...
【关键词】 心脏压塞;射频导管消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云 周秀华 等 《现代护理》 2004年10卷9期 799-800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估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1周心功能的改变,为完善PTCA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将60例成功行PTCA及PTCA+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组,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7天每日定时测定心电图缺血性ST段的改...
【关键词】 心绞痛;心肌梗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桂娟 《中国综合临床》 2004年20卷10期 867-86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关系以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其影响.方法选择25例冠脉病变狭窄程度≥80%冠心病患者并对其病变血管实施PTCA术.3支冠脉中1支有病变者归入单支病变组(A组,l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洪飞 《双足与保健》 2017年26卷10期 27-2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后患者介入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此次依不同介入康复治疗方式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后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用常规治疗+早...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术;冠心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延彬 刘淑艳 等 《医师进修杂志》 2003年26卷11期 35-35,39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伴糖代谢异常的冠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41例经皮冠脉成形术证实为心肌梗死的患者分成糖耐量减低(IGT)组47例,糖尿病(DM)组49例,单纯心梗组45例.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C2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玉琴 徐靖华 等 《中国基层医药》 2003年10卷6期 503-50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IC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AMI病人行急诊PTCA及ICS治疗(PTCA及ICS组),62例AMI病人行溶栓治疗(溶栓组),比较两组住院和随诊期间的情况.结果...
【关键词】 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溶栓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利雅 李自成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17卷3期 237-237页ISTIC
【摘要】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內成形术(PTCA)前后QT离散度(QTd)变化的临床意义.对老年AMI患者、老年和非老年健康者各40例进行QTd分析,同时对31例老年AMI患者PTCA前后QTd进行分析.结果:老年AMI患者Q...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学江 李俊勇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02年18卷9期 769-770页ISTIC
【摘要】 <篇首>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在临床冠心病治疗中广泛应用,这项技术采用非外科的机械方法,使急性或慢性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虽然疗效显著,但...
【关键词】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内皮细胞;内皮功能失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堃 傅向华 《中国综合临床》 2002年18卷10期 890-890页ISTIC
【摘要】 <篇首>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及支架术(stenting)能最大限度的开通闭塞或狭窄的冠状动脉,恢复冠状动脉前向血流,挽救存活心肌(顿抑...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心肌病;球囊预扩张后支架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玲玲 常芸 等 《实用护理杂志》 2002年18卷6期 16-16页ISTIC
【摘要】 <篇首> 1999~2001年11月,我院对36例患者采用经桡动脉穿刺法行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和支架植入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32例,女4例,年龄36~77岁,平均61.8岁.冠心病...
【关键词】 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