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2
- 4
- 2
- 33
- 24
- 9
- 2
- 2
- 53
- 15
- 12
- 12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崔家康 朱泽林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5年37卷5期 957-9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探索了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分子机制,并揭示了其治疗作用与毒副作用的辨证统一性.通过转录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志强 孙治粤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22卷24期 47-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毒理学、分子对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附子中毒性成分诱导心脏毒性的潜在机制,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通过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筛选附子中毒性化学成分,预测潜在作用靶点.整合GeneCards、OMIM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丛惠 鞠建峰 等 《安徽医药》 2025年29卷3期 501-506,后插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毒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雷公藤有效成分中可能引起肝毒性的化合物进行预测及机制探讨.方法 2023年1-2月,借助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雷公藤活性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静 雷莉 等 《中国急救医学》 2025年45卷8期 663-66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毒理学探究一氧化碳(CO)致神经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网络毒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分析CO的神经毒性机制.从PubChem获取CO的三维结构,并在ProTox平台查询其毒性信息.通过Venn包分析CO的靶基因集,结合Gene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馨蓓 梁宁娟 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63卷19期 6-11页
【摘要】 目的 探索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utyl benzyl phthalate,BBP)毒性机制对防治肺纤维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网络毒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通过PubChem、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BBP的作用靶点及肺纤维化相关靶点,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路梅 杨玲芳 等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5年31卷4期 642-647页CA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毒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半夏致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平台查询半夏的主要成分,并通过CTD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到半夏的毒性成分;将毒性成分的3D结构输入Swiss Targets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毒性靶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钰静 袁洁 等 《食品科学》 2025年46卷12期 49-56页
【摘要】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网络毒理学和斑马鱼模型,探讨10-羟基-2-癸烯酸(10-hydroxy-2-decenoic acid,10-HDA)减轻吡虫啉(imidacloprid,IMI)诱导肝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首先,利用ADMET数据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昭萱 王锦雯 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46卷13期 1201-1215页
【摘要】 目的 使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动力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索芍药苷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靶点和机制.方法 使用 ADMETlab 2.0 和 ProTox-Ⅱ预测芍药苷的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特性.从Pharmmapper、SEA、SuperPr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沛祥 田铄琪 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45卷3期 244-253页
【摘要】 基于网络毒理学的方法研究异烟肼治疗肺结核时引发超敏反应的分子机制,通过ChEMBL、STITCH、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查询,获得了与异烟肼和超敏反应相关的45个潜在靶点.进一步利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进行筛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力 李明 等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5年45卷8期 9-14页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毒理学探讨痔瘘洗剂对混合痔术后创面促愈的作用及安全性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中检索并整合痔瘘洗剂组成药物玄明粉、黄柏、花椒、苦参、冰片和樟脑的有效成分,在STRING数据库中获取靶点,导入Cytoscape 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慧霖 宋石盛楠 等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45卷1期 1-7页
【摘要】 目的:马兜铃酸作为一种已知的潜在肝毒性化合物,其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及复发之间的关系仍未得到充分阐明,本文意在探讨马兜铃酸促进肝细胞癌复发的可能机制.方法:首先挑选出马兜铃酸的毒性基因、复发性肝细胞癌中上调基因,二者的交集基因聚焦于"有丝分裂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溪 吴德玲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4年40卷9期 83-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网络毒理学筛选雷公藤致肾毒性靶点,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黄芪减雷公藤肾毒性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在OMIM、PharmGKB、GeneCards收集肾毒性相关靶点,在CTD检索雷公藤肾毒性靶点,Venny2....
【关键词】 黄芪;雷公藤;网络毒理学和网络药理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敏 王渝凯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年49卷12期 1368-13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对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关注不断增加,为实现中药的毒理风险可评估性,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刘昌孝院士等于2007年提出网络毒理学(network toxicology)的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繁佐 欧阳银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4卷8期 1448-14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毒理学方法和体内实验验证探讨槟榔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SMP和Swiss数据库筛选槟榔潜在活性成分对应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得到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ral submu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晓 刘敏 等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43卷1期 1-6,68页
【摘要】 网络毒理学是对中药多个"成分—靶点—通路"进行分析,从而预测毒性成分和探究毒性机制的方法.近年来,网络毒理学应用广泛,对其研究方法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网络毒理学在中药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倩倩 刘畅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3年39卷4期 766-7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毒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山豆根潜在肾毒性机制.方法 网络毒理学预测山豆根毒性成分作用靶点,定位肾毒相关靶基因,取两者交集靶点,导入STRING平台构建靶点互作图,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KEGG分析,BioGPS数据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璐璐 袁祯爽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3年25卷12期 3808-382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毒理学和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青蒿琥酯致心脏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网络毒理学挖掘青蒿琥酯致心脏毒性关键靶点及信号通路;选用C57BL/6J健康小鼠灌胃给予青蒿琥酯后,观察经毒性暴露小鼠的心脏病理形态和血清生化指标以评价其毒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磐 孙德志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20卷4期 473-479页ISTIC
【摘要】 目的 了解中药毒性预测研究现状,为全面深入认识中药毒性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文献检索和阅读,对近年来有关中药毒性预测思路和方法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结果 根据不同的预测理念,中药毒性预测方法大致可分为3类:基于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网络毒理学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娟 汤新乐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46卷4期 500-5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毒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初步探究准噶尔乌头炮制减毒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毒理学数据库(TOXNET)、反向药效团匹配数据库(Pharmmapper)和文献筛选准噶尔乌头的毒性成分和潜在靶点,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霖煊 杨沁媛 等 《中医药通报》 2023年22卷12期 42-48页ISTIC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毒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天南星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搜索天南星的活性成分,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毒理数据库(CTD),筛选天南星的有效毒性成分,采用Swiss Targets Predic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时潇丽 杨德超 等 《中成药》 2022年44卷8期 2744-27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含淫羊藿、 补骨脂中成药的用药特点.方法 收集2020年版 《中国药典》 和 《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淫羊藿、补骨脂的中成药,采用频数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网络毒理学分析两药配伍的潜在肝毒性成分及机制.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珂 樊黎丽 等 《中医药通报》 2022年21卷3期 33-38页ISTIC
【摘要】 目的:使用网络毒理学的方法预测苍耳子主要毒性成分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国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得到7种苍耳子的有毒活性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群 姚景春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19卷1期 62-6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毒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川乌生物碱类成分心脏毒性的作用靶点和机制,为其安全用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检索川乌中有毒生物碱类成分,利用SwissTarget数据库收集成分靶点,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利用比较毒物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博文 王海燕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2年29卷6期 29-3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整合网络药理学和网络毒理学探究雷公藤治疗免疫性肝损伤的药理机制和导致肝毒性的毒理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中医"有故无殒"思想内涵.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搜集雷公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3.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洁 曾宪彪 等 《广西科学》 2022年29卷2期 349-359页
【摘要】 本研究拟探讨鬼画符(Breynia fruticosa)致大鼠肝毒性损伤的潜在作用机制,以高、低剂量鬼画符提取物(5 g/kg、2.5 g/kg)连续3个月和6个月对大鼠灌胃给药,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以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吉芊竹 陈基快 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14卷11期 1-4页
【摘要】 网络授课方式作为互联网技术的新兴产物,不仅弥补了线下教学的缺失,更给予了传统授课方式新的生命力.我校的卫生毒理学教学初次尝试网络授课,得到了学生优秀的反馈.课程通过网络授课方式进行时,使上课的空间不再受到传统物理距离的限制;课程资源有了极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莹 张彧 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47卷11期 980-984页ISTICPKUCABP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毒理学方法研究百草枯作用靶点,构建百草枯-多靶点网络,探究百草枯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为整合医学模式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 通过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获得百草枯靶基因,通过DAVID数据库综合比较分析百草枯靶点基因的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波 黄维 等 《世界中医药》 2017年12卷11期 2585-2597页ISTICPKUCA
【摘要】 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仅是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中医药服务于世界人民健康事业的根本前提.因此多学科交叉融合、整合分析中药毒效的物质基础、作用原理、毒效关系,揭示“有故无殒、中病即止”的科学内涵,是中药进入国际医药市场亟待解决的关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远洋 张晨宁 等 《中草药》 2025年56卷4期 1394-14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合理使用有毒中药是保障中药安全的关键,配伍是中药减毒有效措施之一.通过对当前中药配伍减毒的评价模型、减毒方法、减毒技术及减毒机制进行梳理,同时针对目前中药配伍减毒存在的西医模式化研究思路的既定困局及如何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开展有毒中药配伍减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苏日古嘎 乌日拉嘎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25年48卷9期 2518-252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通过整合血清代谢组学和网络毒理学,探究大青叶肾毒性成分及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连续90 d给药评价大青叶肾毒性作用.通过血清代谢组学寻找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采用网络毒理学分析大青叶潜在肾毒性成分和靶点;整合血清代谢组学和网络毒理学,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艳丽 陶泽华 等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5年42卷2期 238-244页ISTICPKUCSCD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新型化学品持续涌现,由此对于化学品的风险评估以及安全性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传统的毒理学研究方法在快速、高效、准确评估众多化学品毒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通过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模型来实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娜 刘传鑫 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20年47卷5期 370-3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鉴定大鼠灌胃补骨脂(FP)后肝中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毒理学初探FP致肝毒性潜在毒性机制.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及UNIFI数据筛查平台,快速鉴定灌胃FP后大鼠肝中的化学成分,运用多...
【关键词】 补骨脂;肝毒性;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伟 秦柯 等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17卷12期 849-855页ISTIC
【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毒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补骨脂肝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系统检索补骨脂文献,借助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和admetSAR数据库筛选毒性成分,通过Pharmmapper服务器和GeneCards数据库预测潜在肝毒性靶点,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彪 张静 等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52期 375-376页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教学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网络教学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技术,依托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实行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文章以临床毒理学网络教学的实施过程为例,采用直播的方式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英 聂继红 《新疆中医药》 2020年38卷3期 65-67页
【摘要】 中药毒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中药是中药学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药毒理学概论教学中应加强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讲解;构建中药药理学、毒理学的知识网络图;引入案例式教学法;合理使用信息资源.通过以上课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翔永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年20卷94期 32-36页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采用网络毒理学方法研究莠去津作用于人体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查询CTD毒理学数据库,选择的物种为人类,剔除重复靶点信息,得到莠去津作用于人类的靶点;查询GeneCards数据库,得到与精子顶体反应相关的靶点信息,并与CTD数据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东宇 赖靖江 等 《毒理学杂志》 2025年39卷3期 190-2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艾绒燃烧经呼吸道吸收的入血成分(艾烟血清)对人体产生的毒性以及引发疾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为施行艾灸时规避艾烟血清毒性成分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 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以及艾烟熏灸组,每组6只.艾烟熏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奥斌 陈子龙 等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5年40卷9期 2188-219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毒理学及分子对接的研究方法,探究鬼臼毒素导致肺损伤的致毒机制.方法 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ChEMBL、STITCH数据库收集鬼臼毒素潜在作用靶点;在OMIM、PharmGKB、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德奇 黄云飞 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39卷11期 1478-1479页ISTICCA
【摘要】 本文对新疆医科大学卫生毒理学课程网络平台的框架设计、内容设置与建设更新、网站的推广与使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就网络平台建设与推广进行了深入的探实践索,为我校课程中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曼 荆黎 等 《医学教育管理》 2017年3卷z1期 7-9页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已建立网络课程,同时网络试题库的建设也成为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之一.本文以毒理学基础为例,探索了试题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进行了试题库建设的一些实践,并对试题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为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洋婷 杜鹃 等 《中国新通信》 2017年19卷24期 142页
【摘要】 实验教学是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纽带.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一项具体内容,是社会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卫生毒理学实验教学为例,阐述传统实验教学的缺点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实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莹 于佳 等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25年42卷1期 13-18页CA
【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毒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吉非替尼致肝毒性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网络毒理学,通过多种数据库进行吉非替尼致肝毒性靶点的收集;对相关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系统性预测吉非替尼致肝毒性关键靶点与作用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德奇 黄云飞 等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25期 222-223页
【摘要】 从网络双语教学的准备、实施、教学效果动态监测、今后双语教学的思考四个方面阐述了利用网络进行毒理学双语教学的方法,利用毒理学课程网站为支撑,即时通讯软件为工具,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利用网络及新媒体进行双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景锋 党永辉 等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17卷4期 748-750页
【摘要】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普及,使传统的教学形式、内容、方法及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通过对目前法医毒理与毒物分析学教育层次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网络教育重要性的阐述,指出及时开展网络教学的意义和具体措施,并重点对该专业常用的网络资源进行了引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佰轩 郭康雅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24年47卷1期 179-190页ISTICPKUCA
【摘要】 针对现阶段的网络毒理学研究,系统梳理了网络毒理学在中药安全性研究中的方法特点,实践应用及发展现状,总结了网络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与依托工具,对网络毒理学在预测中药不良结局、毒性机制分析、有害成分预判、多学科交叉运用、组学技术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硕 栾相佳 等 《中医杂志》 2024年65卷22期 2347-235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挖掘导致药物性急性肾损伤(DI-AKI)的潜在中药成分/中药并分析其致DI-AKI的可能机制,进一步探索中药导致DI-AKI与免疫系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网络毒理学研究方法,通过DisGeNET、MalaCards、TTD、OMIM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秀欢 雷艳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23年46卷1期 37-4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分析商陆水提物的化学成分,并结合网络毒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预测商陆致肝损伤的毒性成分和潜在的作用靶点及通路.方法 根据色谱峰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二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娇 田悦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2年47卷2期 511-52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首次提出"量-权-证"网络毒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将毒性成分含量及成分作用靶点的频次赋予靶点权重,将传统定性网络转为定量网络,不断提高获取数据的信度,为系统性评价中药安全性及毒理学研究提供研究思路.首先,给予大鼠灌胃八角莲50%醇提物,...
【关键词】 "量-权-证"网络毒理学;八角莲醇提液;大鼠肝毒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成龙 姜欣洋 等 《药物评价研究》 2022年45卷2期 251-25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毒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补骨脂酚致肝毒性的潜在机制.方法 通过TCM-BATMAN挖掘补骨脂酚靶点,DisGeNET挖掘肝毒性基因;Cytoscape 3.7.0分别构建补骨脂酚靶点和肝毒性基因蛋白互作关系(PPI)网络,并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