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2
- 1
- 3
- 2
- 1
- 1
- 15
- 11
- 11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明轩 《山东畜牧兽医》 2023年44卷7期 47-49页
【摘要】 羊口疮病毒感染可引起病羊口唇、外阴等处出现水泡和溃疡,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羊脑包虫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该病原主要寄生于牛羊脑部,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严重威胁居民健康.2022 年 8 月,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某羊场部分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姣 富国文 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3年38卷7期 580-586页
【摘要】 [目的]分析内脏和口唇感染羊传染性脓疱病病毒主要致病因子F1L和B2L基因和蛋白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对内脏和口唇感染株F1L和B2L基因进行PCR扩增后克隆测序,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及编码蛋白的二级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永杰 刘健新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22年53卷2期 588-596页
【摘要】 羊口疮病毒(ORFV)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不仅严重危害养羊业,而且威胁人类健康.干扰素刺激基因(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作为细胞的DNA感受器,在机体天然免疫中起重要作用.为探索ST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圆圆 张帆 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1年33卷5期 86-92页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 virus,ORFV)可引起动物口唇等黏膜上皮异常角化,导致严重的增生性病变.由于临床存在复杂的患病风险,使ORFV感染早期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因此,研究病毒对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有助于筛选抗病毒路径.研究表明,角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前瑞 李杰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3年34卷6期 36-38页
【摘要】 为检测羊口疮病毒,本研究设计了针对羊口疮病毒B2L、F1L和VIR 3个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针对羊口疮隐性感染的三重PCR检测方法,并分别对其最佳反应条件、特异性及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对羊口疮病毒的最低检测下限可达到1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英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1年41卷5期 15-15页
【摘要】 羊的传染性脓疱的名称很多,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区大不相同,本病最初称为羊口疮,后来经研究证明本病是由一种副痘病毒引起的绵羊、山羊传染病,现在大多数地区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本病主要侵害周岁绵、山羊和2~3周龄的羔羊,多在冬、春季节发生。以在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达香 导师:罗树红 南方医科大学 生物学 应用生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羊口疮病毒(orfv virus;ORFV)可引起山羊和绵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也可感染人、牛和其它脊椎动物,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由于其安全性高、短期内可反复感染并且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活性,因此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病毒载体用于多种感染性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留君 陈佳乐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5年41卷7期 697-7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为明确安徽省肉羊主产区羊口疮病毒(ORFV)感染情况及流行毒株的遗传演变特征.方法 使用荧光定量PCR(qPCR)对2021-2023年从安徽省主要肉羊养殖地市采集的303份临床样本进行ORFV检测;采用常规PCR扩增阳性样本中OR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家云 何伟 《吉林畜牧兽医》 2025年46卷4期 139-141页
【摘要】 羊口疮病又称作羊传染性脓疱病,是一种由口腔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该疾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在疾病出现后,病羊的舌头和口腔等部位会出现水泡、脓疱等,之后水泡裂开形成溃疡,引发强烈的痛感,影响患病羊的进食和生长发育.因此,养殖户应该高度重视这种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楚依 《河南畜牧兽医》 2025年46卷2期 45-46页
【摘要】 羊口疮病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类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能力,危害较大,会严重影响到羊群的健康生长,短时间内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羊口疮病和口蹄疫的症状十分相似,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少坤 《河南畜牧兽医》 2025年46卷4期 47-48页
【摘要】 羊口疮病又名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所引发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不同品种、日粮、性别的羊群均可感病,以羔羊发病最多.羊口疮病为羊养殖期间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各养殖区均有发生.羊群感病后会表现出口腔黏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文章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46卷8期 43-45页
【摘要】 羊口疮病是由羊口疮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是对绵羊和山羊具有危害性,可以导致病羊在口、鼻等部位出现丘疹、水泡、脓疱以及结痂,导致病羊疼痛,而且蹄部也会出现病变,导致病羊出现跛行,病羊还会因不能采食而出现消瘦、精神不振,严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伶 郭玉凤 等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40卷1期 11-13页
【摘要】 羊口疮病属于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是由口腔病毒感染而生成的一种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又被称为羊传染性脓疱病.主要是在患病羊的舌头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痘疹和脓疱,当水泡裂开以后便生成了溃疡病变,这会使羊有强烈的痛感,而且患病的羊无法正常进食,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建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11期 134-136页
【摘要】 羊口疮全称为羊传染性脓疱口炎,该疾病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所诱发的疾病类型,也是一项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同时疾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不仅会在羊群中传播,也会威胁饲养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羊在患病后,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且疾病通过有效防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成 田芯源 等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51卷10期 33-37,40页
【摘要】 为建立一种羊口疮病毒(ORFV)、山羊痘病毒(GTPV)、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三种病原的联合共检方法,以ORFV、GTPV和PPRV基因序列为模板,克隆得ORFV-B2L、GTPV-p32、PPRV-N基因序列,并构建三种病原核酸标准...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ORFV);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羊痘病毒(GTP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光奇 《畜禽业》 2023年34卷3期 75-77页
【摘要】 羊口疮病由口疮病毒感染所引起,是一种急性、接触性黏膜皮肤病,病羊以感染部位出现丘疹、脓疱、溃疡、血痂等为主要特征,羔羊易感,除了口唇外,乳房、蹄部、外阴等处也是重点感染部位.应激对该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发病期间病羊采食量下降,机体衰竭,对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如意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25卷9期 48-49页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感染性强、传播迅速,羊群一旦感染很难彻底清除,给世界养羊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威胁人类健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小华 金艳冬 等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19卷3期 121-125页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宁化县羊群感染羊口疮病毒的情况,该研究采用PCR方法对随机采自宁化县6个乡镇各1个羊场(户)的样品进行检测,根据羊口疮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诊断是否患羊口疮病,对确诊患病的羊只及时治疗.结果6个被检羊场中4个为阳性场,场阳性率为6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华珍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45卷5期 102-103页
【摘要】 2023 年 4 月初,福建省武夷山市某羊场羔羊疑似感染羊口疮,采集病料送第三方实验室进行病原检测,结果表明该羊群发病是由羊口疮病毒感染引起.通过对羊群采取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龙飞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4期 131-133页
【摘要】 山羊口疮病又称传染性脓疱,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具有传染性强、死亡率不高的特征.为了提高山羊养殖效益,务必要加强对山羊口疮病的认识,了解其成因与诊断,全面落实预防工作,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并把握注意事项,保证山羊健康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兵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2期 136-138页
【摘要】 羊口疮病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病几率较高,传染性较强,对羊群的正常生长会产生不利影响.该病多发于春、秋两季,幼年羊群易感,大部分羊口疮病病程约2~3周,此时患病羊群无法正常进食,病羊脏器会发生病变.为提高羊口疮病的防治水平,养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斯热格林 佐·德力格尔 等 《养殖与饲料》 2022年21卷7期 101-103页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疱病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引起,病原是一种嗜上皮性病原,所有日龄、品种和性别的山羊或绵羊都能感染,主要呈地方散发流行,每年秋季是发病高峰期,病毒依靠羊与羊之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根据病毒引发的病灶部位不同分为口唇型、乳房型、蹄型、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相宇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0期 130-132页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疾病,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春夏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期,虽然该病的病死率不高,但是发病后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羊的正常采食,制约其生长发育,也会给养殖场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重视做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温玉 贾怀杰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9年35卷8期 751-7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痘病毒是一类普遍存在的病原,各种属间表现出很大的宿主差异.在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中,如天花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和猪痘病毒等一些痘病毒,表现出狭窄的宿主范围,而如牛痘病毒、痘苗病毒和羊口疮病毒等其他痘病毒却能够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尽管当前对痘病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海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1999年9卷3期 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本病亦称羊口疮,为副痘病毒属的口疮病毒[1]引起的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见于绵羊、山羊,临床上以口唇等处皮肤、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疣状厚痂为主要特征[2].近年来我市东郊坝桥镇洪庆乡及兰田县部分山区乡镇发生该病流行,疫情呈扩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达香 陈瑜 等 《生物技术通讯》 2017年28卷2期 182-187页ISTICCA
【摘要】 羊口疮病毒(ORFV),也称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为痘病毒科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副痘病毒属中的成员,是世界各地绵羊和山羊的常见病原体.ORFV可通过多种不同的策略来影响免疫细胞,进而操控宿主的免疫应答.灭活的ORFV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博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9年40卷9期 44-45页
【摘要】 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羊口唇、鼻镜、乳房和外阴等处丘疹、水疱、溃疡和结痂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发病率一般为2.2%~17.7%,病死率为0~51.4%.无论品种、性别、年龄的绵羊或山羊均可感染发病,哺乳羔羊和90日龄内羔羊高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霞霞 《中兽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68页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疱又被成为“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绵羊和山羊.1 病原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羊口疮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病毒粒子呈砖形或椭圆形,排列比较规则.羊口疮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勇 陈小云 《中国兽药杂志》 2019年53卷5期 74-79页
【摘要】 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不仅给全球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危害相关从业人员的健康.目前免疫防治羊口疮的方法主要是疫苗接种.从传统疫苗与新型疫苗的角度对羊口疮疫苗研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慈强 《中国动物保健》 2019年21卷1期 19-20页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传染性口疮, 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对羊群的致死率极高.同时本病不仅会交叉传染给其他牲畜, 也会导致人的感染, 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本文分析了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 并对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清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年10期 121页
【摘要】 2017年10月福建省龙海市一家庭农场饲养的山羊发现多头羔羊嘴角结痂、口腔糜烂、呼吸困难、咳嗽,并且出现多头羔羊死亡,农场老板将患病羔羊送至我站进行咨询,通过对患病羔羊的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以及农科院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羊口疮病毒和绵羊肺炎支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宏权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年4期 79-80页
【摘要】 本文介绍以羊的消化道黏膜糜烂、坏死为共症的二种传染病,即羊传染性脓疱和小反刍兽疫,以利区别和防治.1 羊传染性脓疱传染性脓疱又称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主要危害羔羊,以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依次形成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佟美华 《兽医导刊》 2019年6期 149页
【摘要】 羊的传染性脓疱病是由传染性脓疱病病毒引起,俗称羊口疮,多发生羔羊,主要特征为口唇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及疣状痂.属痘病毒科传染性脓疱病毒,在上皮细胞的浆内繁殖.多由引种带入病毒,通过皮肤、黏膜损伤处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楠 吴岩 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年9期 98页
【摘要】 羊传染性口疮是由病毒引起的的接触性传染病,以病羊口、唇、等部位破溃为特征;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可引起病羊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现将延边地区一羊场的发病和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婷婷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5期 34页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疱又名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羊传染性脓疱口炎,俗称羊口疮,是羊的一种主要以口腔黏膜发生脓疮、烂斑和疣状增生为特征的病毒性传势病.本病常继发坏死杆菌感染,主要危害幼龄羔羊,在很多养羊地区流行比较普遍.1 流行病学1.1 自然易感动物 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冲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10期 67-68页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脓疱,又称传染性脓疱皮炎,病原体为羊口疮病毒,病毒为痤疮病毒属,其特点是在患病羊的口腔粘膜和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泡、脓疱和溃疡.幼羊容易患病,多为群发,羔羊感染此病后,采饲困难,衰竭而死,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雄如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5期 66页
【摘要】 多年来,笔者在兽医临床上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了动物的几种杂症,现介绍于此,供同行们借鉴.1 冰硼散配合聚肌胞、维生素B2治疗羔羊传染性口疮羔羊传染性口疮是羔羊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它是由羊传染性脓胞病毒感染引起的,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裕胜 江锦秀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6年2期 91-96页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是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的病原,能够感染山羊、绵羊和野生小反刍动物,也能够感染人,主要引起口腔黏膜、眼睛、外阴、蹄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疣状痂皮,病畜因衰竭和继发感染而死亡。论文对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的特征、致病性、致病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荣敏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18卷7期 53-53,54页
【摘要】 羊传染性口疮是由羊传染性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绵羊和山羊,各品种的羊均可感染,对羔羊、幼羊(特别是3~6月龄的羊)的致病力尤为突出,常呈群体发病可达50%以上,成年的羊只偶有发生但发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亮 郭海龙 等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4期 98-99页
【摘要】 本研究以GenBank上羊口疮病毒(ORFV)保守基因B2L序列,设计1对引物并合成,建立了羊口疮病毒PCR检测方法,运用建立的诊断方法对甘肃省东部地区4种养羊模式下羊采血样检测.结果显示,四种类型养羊场采集的羊血样ORFV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庆军 《兽医导刊》 2016年16期 74-74页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疱病,为羊口疮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接触性疾病。此病目前国内养羊地区均有发生,一旦有感染病例,全群发病率将高达100%。此病典型症状的不同,有唇型——病畜口角、上唇、鼻镜等处小红斑,后期形成脓疱或水疱,溃疡后形成硬性的疣状结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培培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12卷9期 117-118页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引发本病的病原体是传染性脓疱病毒,可感染绵羊和山羊,是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传染病.本文就通过发病特点、临床症状、防治方法等方面对羊传染性脓疱病做一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智 张七斤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16年33卷11期 89-93,107页
【摘要】 为深入研究羊口疮疫苗诱导机体产生免疫效应的分子机理,用羊口疮疫苗免疫兔,并对其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和外周血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将500 mL灭活的羊口疮病毒感染细胞毒液和经超声波破碎的灭活羊口疮病毒感染细胞毒液分别浓缩至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艾哈买提·阿不都拉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8期 103页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疱病也叫做羊口疮,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由于感染传染性脓疱病毒而导致.任何年龄的羊只都能够发生该病,其中6月龄左右幼羊更容易发病.羊场发生该病,会快速传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引起大面积流行,严重损害养羊业的经济效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林方 冯富强 《浙江畜牧兽医》 2016年41卷4期 44页
【摘要】 羊传染性口疮炎,又称脓疱病,主要由传染性口疮病毒感染所致. 羔羊多群发,特征为口唇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后期结成疣状厚痂;成年羊多呈散发,母羊常因乳头感染,导致羔羊群发,患羊多因采食困难而导致衰竭死亡. 因此,必须引起养殖场(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国华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46卷16期 42-42,47页
【摘要】 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常为群发流行。其特征为患羊口腔粘膜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疣状厚痂等。本病主要危害羔羊,患羊和带病毒动物是重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本文对羊传染性脓疱的发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亮 郑四清 等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18卷10期 47-49页
【摘要】 山羊唇型口疮是山羊多发病羊口疮中的一个主要病型.羊口疮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口唇处皮肤黏膜发生红斑、丘疹、水疱、脓疱、开着裂缝的疣状(真皮结缔组织增生)厚痂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遍发于世界上所有养羊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城 陈全胜 等 《四川畜牧兽医》 2016年43卷4期 47页
【摘要】 羊口疮又称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本病潜伏期为2~3d. 引发羊口疮的病毒通常存在于被污染的圈舍、垫草、饲草中,其可通过受损的皮肤、黏膜引起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天照 陈颢 等 《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34卷1期 148,150页
【摘要】 羊口膜炎病全称传染性脓包性口膜炎,俗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包病毒感染所致,人也可受到感染,传染源主要为发病羊只和带脓包病毒者,新生羔羊尤其是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畜牧场和春季产羔正直牧草青黄相接的时候,10~30日龄羔羊最为易发,秋季也容易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池雪林 曾显成 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44卷1期 69-73页
【摘要】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羊口疮病毒(ORFV) YX强毒株感染羊胚胎鼻甲细胞(OFTu)的细胞超微结构和病毒形态发生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成熟的病毒粒子呈椭圆形,有囊膜,大小约为150 nm×250 nm,可见两面凹陷呈哑铃形的核酸芯髓和2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