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
- 1
- 16
- 3
- 2
- 1
- 1
- 9
- 6
- 4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华国 蒋世煜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21年23卷4期 594-5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分析,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高邮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92例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 于群 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30卷10期 15-16页
【摘要】 目的:分析在单孔胸腔镜下行肋间神经阻滞达到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75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海云 汪小海 等 《中国妇幼保健》 2018年33卷24期 6004-60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分别行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单纯全身麻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亚建 方军 等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7年11卷3期 228-2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肋间神经阻滞运用于乳腺区段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择期行乳腺区段手术的患者112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8例.对照组仅采用肋间神经阻滞,低剂量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珂青 肖梅 等 《中国基层医药》 2013年20卷24期 3759-37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局麻药物肋间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差异.方法 选择120例行择期开胸术患者应用完全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40例,A组患者接受复方盐酸利多卡因薄荷脑注射液(克泽普)肋间神经阻滞,B组患者接受左旋布比卡因肋间神经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海霞 张东育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年30卷18期 29-30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剖胸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肋间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48例单侧择期剖胸手术患者(ASA Ⅰ一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Ⅰ组术前行术侧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Ⅱ组术前行硬膜外阻滞复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金龙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5年12期 65-65页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全身麻醉与肋间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乳腺肿块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实行乳腺肿块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18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9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心琳 导师:谢红 苏州大学 临床医学 麻醉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肋间神经阻滞是日常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神经阻滞麻醉,在国内应用较广,常用于胸腹部手术的麻醉、术后镇痛和门诊疼痛治疗.穿刺点的正确定位是阻滞成功的关键,传统盲法穿刺主要依靠体表解剖标志的定位.随着超声技术的引入,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技术也逐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光琼 李寿田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8年36卷3期 241-24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对人腹外斜肌的神经入肌点定位和肌内神经染色观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成尸11具定位神经入肌点和5具行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结果 腹外斜肌受下8对肋间神经外侧肌支支配,各个肌齿的神经入肌点距离相应肌齿起端中点(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志祥 李春雨 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7年35卷5期 490-49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测量前锯肌间隙美兰溶液扩散范围及神经分布,为该间隙神经阻滞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用4具尸体,应用超声引导技术,采用Blanco穿刺入路,在胸壁两侧腋中线4、5肋间,注入含美兰染料的液体(0.4 ml/kg)至前锯肌间隙,约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超 孙莉 等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9年29卷8期 767-7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肋间神经阻滞是开胸手术围术期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阻止伤害性刺激传人及其所导致的外周和中枢敏化,发挥镇痛效应,减少镇痛药用量[1].传统肋间神经阻滞需借助于体表解剖标志、动脉搏动、针刺异感及神经刺激器探查定位技术寻找神经,而在体表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峥 韩晓东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9年89卷23期 1617-161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喉罩通气-七氟醚吸入全麻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10至11月ASA 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喉罩通气-七氟醚吸入全麻组(Ⅰ组)和喉罩通气-七氟醚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玉 吴伯娟 等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8年28卷11期 1039-10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乳腺癌根治术要求镇痛完善,而对肌肉松弛程度要求较低.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时,在保证感觉阻滞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局麻药的浓度与剂量,以避免运动神经(膈神经和肋间神经)阻滞,抑制呼吸功能.低浓度罗哌卡因具有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的特点.有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瑞 晁花绒 等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3年23卷5期 381-3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胸段硬膜外阻滞易致膈神经和肋间神经阻滞,影响通气功能和呼吸方式,主要与所用局麻药的浓度和容积以及穿刺点的位置有关[1].罗哌卡因具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慢、强度弱、运动与感觉明显分离等特点.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胸段硬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计根林 曾毅 等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1年21卷11期 6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高位硬膜外阻滞易致膈神经和肋间神经阻滞,影响肺通气功能和呼吸方式,罗哌卡因为一新型酰胺类局麻药,运动与感觉明显分离,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运动神经阻滞较布比卡因轻,为此,本研究以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行比较研究,旨在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耀斌 朱俊红 等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16卷9期 1575-157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对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镇痛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所有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雨 常毅 《社区医学杂志》 2019年17卷9期 521-524页CA
【摘要】 目的 区域阻滞镇痛因近年来超声技术临床应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常用方法包括胸椎旁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和前锯肌平面阻滞等.其中前锯肌平面阻滞作为一种新兴的胸壁神经阻滞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主要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在前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涛 赖学文 等 《热带医学杂志》 2012年12卷3期 321-3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联合肋间神经阻滞的多模式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40例胸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多模式组(A组)和传统组(B组),每组各20例.A组于麻醉诱导前连接镇痛泵行PCIA,术中持续输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艇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3期 559-5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肋间神经阻滞在乳腺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20例,观察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术后VAS评分.结果 B组、C组较A组镇痛效果满意,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小,术后V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燕丽 张三红 等 《中国基层医药》 2010年17卷12期 1690-169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静脉麻醉已广泛应用于短小手术,但存在一定程度不良反应[1].乳腺主要由T2~5肋间神经支配,并有明显节段性,故阻滞乳腺所在节段的肋间神经可用于乳腺肿块区段切除术.研究表明,肋间神经阻滞对血压、心率和呼吸影响甚微,无呼吸抑制及术后恶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玉红 于佳丽 《中国基层医药》 2009年16卷9期 1601-16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基础麻醉复合乳腺阻滞麻醉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手术的镇痛效果和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ASA Ⅰ~Ⅱ级患者,年龄20~65岁,拟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n=30),A组:静吸复合麻醉;B组:基础麻醉+局部麻醉;C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项海飞 王均炉 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8年31卷32期 49-51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辅助手术对患者拔管后肺通气功能影响及镇痛情况.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辅助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静吸全麻复合肋间神经阻滞组(复合组)和静吸全麻组(全麻组),每组各20例,复合组在全麻组基础上切皮前行肋间神经阻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毅卓 罗琪 等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7年6卷7期 432-433页ISTICCSCD
【摘要】 对90例在门诊行乳腺区段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局部浸润、乳腺后间隙局部区域阻滞、肋间神经阻滞3种方法的局部麻醉(各30例),比较其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肋间神经阻滞麻醉实施时间最短;乳腺后间隙局部区域阻滞麻醉镇痛时间最长,注射麻醉药物量最大,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雪松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5年11卷1期 14-16页ISTIC
【摘要】 目的为乳房局部手术提供乳房神经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5具(30侧)成年女性标本胸部进行解剖,观测第2~6(T2~T6)肋间神经前支外侧皮支(LCAIN)及前皮支(ACAIN)分布情况.结果T2~T6穿出点至前正中线的距离逐渐增大,穿出点横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大鹏 陈静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3年11卷8期 101-102页
【摘要】 全脊髓麻醉是椎管内麻醉的严重并发症,在椎管内麻醉实施过程中,大剂量局麻药进入蛛网膜下腔,在脑脊液分布的影响下,局麻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引起全脊髓麻醉.通常臂丛神经阻滞、椎旁神经根阻滞、肋间神经阻滞均可促使全脊髓麻醉发生.但随着医学的进步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伟 《中原医刊》 2005年32卷17期 24-25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肋间神经阻滞对复合麻醉的影响.方法将5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0.75%、0.5%、0.375%、0.1875%、0%浓度罗哌卡因手术前在手术刀口处上下三个肋间行神经阻滞,运用脑电双频指数(BIS)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