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6
- 5
- 1
- 21
- 16
- 14
- 5
- 2
- 13
- 10
- 7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虹 李雪霜 等 《中国临床研究》 2016年29卷7期 940-94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溃疡型胃癌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与胃镜检查,评价MSCT对溃疡型胃癌诊断及术前评估的价值,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溃疡型胃癌患者150例,术前均行胃M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秀鹏 朱峰波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29卷9期 61-62页
【摘要】 本文将胃黏膜疾病分脾胃湿热证、肝气郁滞证、瘀血阻络证、饮食伤胃证、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寒证6个证型,分别论述其胃镜下黏膜表现及治则治法.总结胃镜下黏膜辨证规律,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风芝 导师:刘冬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旨在遵循中医理论,研究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唇象、舌象、胃镜象之相关性,并探讨其中医辨证分布规律,以期提高BRG中医辨证客观化,并指导其临床辨证、用药,丰富和发展BRG中医辨证诊疗体系.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俞玲 导师:王秀丽 吉林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胃癌病理分型是以组织形态结构和细胞生物学特性为基础的,不同类型的胃癌,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学行为各异,流行病学和分子机制亦不同,以致现有的胃癌病理分型系统众多.目前,常用的是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和WHO分型.本文收集吉林大学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晓晗 导师:路广晁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通过对VG患者的临床资料的调查,总结本病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及其与发病因素、胃镜象、病理学及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疣状胃炎患者180例进行临床资料调查,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后,得出本病的证候分布、证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洪明 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镜下镜像表现,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胃镜下镜像表现的相关性,拓展中医望诊在辨证中的应用.方法:对276例门诊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辨证分型记录,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和胃镜像特征分类进行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婕 导师:林玉梅 吉林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职业、吸烟、饮酒、病史时间、首发症状、发生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与Borrmann分型的关系,从临床特征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角度探讨其发生、发展及转移的机制.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蒋旭荻 导师:黄立中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内科(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舌象、中医证型与胃镜像的相关性.方法:观察100例消化性溃疡病人的舌象、胃镜像,检测幽门螺杆菌,并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运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它们的相关性.结果:1.中医辨证分型与溃疡病分类无统计学意义(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卫东 美丽克扎提 等 《中华消化杂志》 2018年38卷4期 222-2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 H.pylori感染在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之间的分布.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的胃炎住院患者45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H.pylori抗体分型检测、胃镜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鄢曹鑫 黄品同 等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8年33卷1期 20-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比较超声双重造影(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DCEUS)与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MDCT)对胃癌术前大体分型...
【关键词】 胃肿瘤;超声检查;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学敏 叶必星 等 《中华消化杂志》 2012年32卷5期 303-3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罗马Ⅲ和罗马Ⅱ标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诊断的临床特点、分型的差异,以及FD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1600例消化科门诊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进行问卷调查,按罗马Ⅱ和罗马Ⅲ标准诊断分型并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东 陈淑梅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0年27卷3期 158-1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弥漫浸润性胃癌又称皮革胃,临床分型Borrmann Ⅳ型,由于病变部位在胃黏膜下,故常规胃镜检查常漏诊,一旦明确诊断,往往已失去手术机会,故早期明确诊断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大的影响.我们回顾总结1年多来内镜超声诊断并术后病理(8例)和细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星 刘变英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年21卷5期 336-3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1983年幽门螺杆菌(Hp)发现以来,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等许多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逐渐明确.除菌以后引起的胃黏膜病理的组织学改变也已得到公认[1].但是,由除菌引起的内镜下改变的报道还不多.我们利用金宣真的胃炎分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志诚 赵振刚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2年19卷4期 236-2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近几年,笔者在超声内镜(EUS)应用中,发现5例少见的外生型胃腺癌,不能列入沿袭已久的Borrmann's进展期胃癌分型中的任何一型.常规胃镜诊断困难,活检病理通常为阴性结果,直至确诊多已腹腔广泛转移.为引起重视,特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春娣 郑洁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02年40卷3期 144-14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儿童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具有cagA、vacA基因幽门螺杆菌感染(HP)的感染状况以及cagA、vacA基因的存在与不同种类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生的关系. 方法对124例有消化道症状,年龄在4~13岁的儿童行胃镜检查,并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伟英 钱新瑜 等 《中华内科杂志》 2001年40卷12期 8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例1 患者女,38岁.因上腹不适2个月伴发热5 d,于1997年7月2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因上腹不适作胃镜检查,发现胃窦癌,遂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胃小弯部溃疡为3.5 cm×1.5 cm,病理活检证实为胃近幽门后壁溃疡型管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楼雅依 林富增 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1年18卷6期 363-36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我院自1994年1月至1999年6月期间,经胃镜检查并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早期胃癌33例,现将其手术后病理检查的TNM分期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一、胃镜检查:根据1962年日本内镜学会提出分型的标准,本组33例早期胃癌中Ⅰ型3例(9.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天舒 王吉耀 等 《中华消化杂志》 2001年21卷1期 15-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清除与否与胃黏膜病理转归的关系。方法 191例Hp感染的胃炎或溃疡病患者分别随机给予抗Hp或非抗Hp治疗,1年后复查胃镜,病理分型根据悉尼系统。结果 191例患者中,慢性炎症1年后的炎症程度较1年前减轻(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奇如 孟刚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9年15卷3期 205-20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切除术标本切缘癌残留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术中大体标本观察与术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分析,讨论切缘癌残留的原因.结果:癌灶部位与切缘癌残留间无统计学差异;癌的大体类型和组织学类型与切缘癌残留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奕奇 许国铭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19卷5期 448-4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在幽门螺杆菌(Hp)菌株中的分布, 并初步探讨其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Hp cagA的297 bp片段, 对74株临床分离Hp菌株进行PCR分型, 并与直接检测胃粘膜中cagA结果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佳艺 丁杰 等 《中医学报》 2019年34卷12期 2570-2575页ISTICCA
【摘要】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应关注以下几点:各医家从自身认识和经验总结用药,在治则治法上不尽相同,多在经方的基础上衍生经验方和自拟方;既往研究往往缺乏大样本微观辨证及相应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导致结果缺乏说服力和可信度;既往研究中的疗程长短、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伟琴 贾立涛 《中国医师杂志》 2019年21卷2期 300-3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Hp感染在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之间的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住院和门诊且确诊为胃炎18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及胃镜检查,并行14C尿素呼气试验.通过Hp抗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师梦 谢庆芝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25卷9期 1432-143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分型检测在儿童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140例因RAP于本院就诊,高度怀疑胃炎的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安民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10卷10期 1658-1659页ISTIC
【摘要】 胃石症多发于农村地区,临床少见,极易误诊.现结合手术治疗典型病例,论述胃石症的病理分型、诊断和治疗方法.1病例介绍病例1,男性,24岁,以“持续性上腹疼痛3月余”入院.疼痛为持续性钝痛或针刺样疼痛,无放射.初起无明显规律,逐渐出现于饥饿时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元海 薛萌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35卷12期 60-6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总结胃镜诊断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发生部位、肿块形态与病理分型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胃镜及病理确诊的31例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46 ~ 83岁,肿瘤主要位于降部(70.97%,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艳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21期 5245-52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放大染色胃镜对胃癌及病变的诊断分析.方法 将81例患者病灶用0.2%靛胭脂溶液染色,观察胃小凹分型并活检,送组织学检查.结果 81例患者肠上皮化生33例,异型增生7例,胃癌18例.结论 病变越接近肿瘤,胃小凹分型越高,放大染色胃镜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振荣 田宁 等 《中国临床研究》 2011年24卷12期 1158-11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热敏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均经胃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应用热敏灸与口服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热敏灸治疗组的总疗效及上腹痛止痛效果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浩 吴金术 等 《中国内镜杂志》 2011年17卷8期 795-797,80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幽门螺旋菌感染的疗效及其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用药1周后单用奥美拉唑抑酸3周的方案治疗65例经胃镜证实的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幽门螺旋菌( Hpylor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飏 马树华 等 《中国基层医药》 2010年17卷7期 889-8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胃癌的CT表现.方法 对83例胃癌患者进行CT检查.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纤维胃镜病理证实,CT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3%.结论 早期胃癌CT检查一般不能发现,进展期胃癌CT易于发现,并进行分型、分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毅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年10卷10期 2390-23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津市市人民医院近10 a误诊的青年人胃癌36例临床资料.结果:女性多发,临床症状无特征性,误诊率38.7%;病理分型以低分化腺癌为主,91.7%为进展期胃癌,61.1%伴有转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萍香 王荣 等 《热带医学杂志》 2010年10卷2期 229-231页ISTICCA
【摘要】 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是异位血吸虫病中的一种类型.本文综述了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内镜下特点、临床分型以及诊断标准,并对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与胃癌之间的关系以及所存在的争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有待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血吸虫病;胃镜;病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雷鸣 CHEN Hui-fang 等 《中国内镜杂志》 2008年14卷7期 673-675,67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联合应用放大胃镜和超声胃镜检查,提高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 pit分型pitⅢ以上患者124例,随机分成两组,放大染色胃镜及超声内镜组62例,放大染色胃镜组62例.行常规黏膜活检,标本送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放大染色胃镜及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来华 茅育蕾 等 《中国内镜杂志》 2007年13卷11期 1127-1129,11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 应用电子胃镜观察肠上皮化生的表现特点.收集同期病理诊断肠上皮化生的病例,将内镜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应用黏液组织化学AB/PAS及HID/AB染色,对肠上皮化生进行分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言伟强 杨伟洪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06年8卷11期 1468-14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非低张法螺旋CT扫描对胃癌的检出效果及其Borrmann分型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经病检证实的41例胃癌患者的非低张法螺旋CT影像资料,其中增强扫描23例,平扫18例,36例作了胃镜检查,18例作了气钡双对比钡餐检查.比较CT与胃镜...
【关键词】 胃肿瘤/放射摄影术;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雷鸣 陈惠芳 等 《中国内镜杂志》 2005年11卷2期 119-1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放大染色胃镜和普通胃镜检查对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将230例患者分成2组,放大染色胃镜组115例,普通胃镜组115例.放大染色胃镜组用0.2%靛胭脂染色后放大,观察胃小凹分型并活检,标本送组织学检查.普通胃镜组行常规黏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欢 伍仁毅 《中国内镜杂志》 2004年10卷2期 36-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的胃镜及临床特点.方法将胃镜及病理证实的104例胃印戒细胞癌与同期756例其他类型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印戒细胞癌好发于青年女性(P<0.05),内镜下胃印戒细胞癌侵犯胃体或2处以上部位者明显多于其他类型癌(P<0.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星 岑戎 等 《中国内镜杂志》 2002年8卷3期 37-38,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为研究放大内镜的新胃炎分类法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富士能EG-485ZH对30名随机抽取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在完成常规检查后,对胃窦部黏膜实行色素喷洒,启动变焦放大功能,按照金宣真等的新胃炎分类法对黏膜进行分类,并在同部位取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易 韩盛玺 《中国内镜杂志》 2002年8卷1期 42-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的异同点,加深对食管腺癌的认识.方法:对631例经胃镜诊断的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就其发生率、好发年龄、男女比、主诉、发病部位和内镜下分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占食管癌的百分比分别为:6.50%、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悦丰 刘景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2000年5卷1期 47-48页ISTIC
【摘要】 <篇首> 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1994~1995年经胃镜证实的HP相关性Pu 50例,其中胃溃疡12例(2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8例(56%),复合性溃疡7例(14%),吻合口溃疡2例(4%);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大于20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桂安 张万岱 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2000年5卷2期 32-3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vac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胃病的关系.方法经胃镜检查活检胃粘膜标本.分离鉴定Hp,酚氯仿方法抽提DNA,聚合酶链反应检测vacA基因的信号区(s)和中间区(m).结果 92例Hp临床分离株中,sla/ml型14株(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小方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 169-170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2例HP相关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三联疗法:奥美拉唑肠溶片40mg/d;克拉霉素分散片1000mg/d;阿莫西林分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倩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5年3期 63-64页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胃镜和病理检查对胃癌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102例胃癌的患者进行研究。在基础的理化检测的基础上,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比较不同检测手段对于胃癌检出率、早期和中晚期的判断以及胃癌的分型的结果。结果:胃镜检查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朝庆 刘建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年23卷1期 85-8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胃镜与外科病理对胃癌诊断的对比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过的胃癌患者85例,选取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胃镜诊断,分型为溃疡的患者所占比例比平坦型以及隆起型的患者明显要高,且经统计学方法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健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年23卷3期 1099-1100页
【摘要】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手术前胃镜活检的病理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的差异,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对2009年9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51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前采用胃镜活检做病理检查,并在手术后再次进行病理检查,观察术前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进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04卷4期 289页MEDLINE
【摘要】 目的:对80例不同证型的GERD患者就中医辨证分型与食管24小时pH值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为进一步正确运用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予以行食管24小时pH监测和胃镜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志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4卷23期 137,139页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食管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为疾病确诊提供帮助.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118例,按病情发展情况将其分类,处于早期23例,处于中晚期95例,整理其病例及病理检查资料.结果:①临床特点:78.3%(18例)的就诊原因为食管异常;发病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晓辉 邓小东 等 《国医论坛》 2012年27卷2期 33页
【摘要】 笔者2010年3月-2011年6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实习期间,在导师张晓云教授指导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1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9例均为我院急诊科住院病例,均有呕血、便血症状,年龄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小芹 曹绍岐 等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2年22卷8期 2445-244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Barrett食管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 对经胃镜及病理检出的65例Barrett食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BE病人中有烧心、胸骨后疼痛或不适、反酸、梗阻及异物感等反流性食管炎症状者各占53.9%、52.3%、43.1%、3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缪巍 张成武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03卷15期 132页MEDLINE
【摘要】 目的:分析对比胃溃疡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8例胃溃疡患者,38例患者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且根据影像学检查分型,将38例患者根据病情所需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