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4
- 27
- 2
- 1
- 1
- 1
- 14
- 6
- 5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晓明 于海洋 等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28卷7期 577-58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矫形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危险因素及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行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师州 钱邦平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8年28卷8期 675-6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矫形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危险因素及表现形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辰君 朱震奇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8年28卷2期 158-1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及矢状面平衡进行影像学分析,探讨其代偿机制.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影像学上表现为腰椎退变性后凸7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30例,女性47例,年龄48~82岁,平均65.8±8.0岁.根据胸腰椎...
【关键词】 退变性胸腰交界区后凸;退变性腰椎后凸;骨盆后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海东 邱承玺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40卷9期 2407-24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胸腰段形态及不同术式对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骨科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经皮椎体成形...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矢状位参数;胸腰交界后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军 《中国实用医刊》 2020年47卷2期 70-73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矫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表现形式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162例行矫形术的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晓明 导师:于海洋 安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
脊柱胸腰段是胸椎和腰椎的衔接部位,其承接活动度较大的腰椎及活动度稍小的胸椎,是脊柱骨折易发生的部位。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其骨折椎体高度难以恢复,常在局部产生后凸畸形(即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oldthoracolum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子轩 导师:张春秋 杨强 天津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硕士) 2022年
【摘要】 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junctionalkyphosis,PJK)是脊柱侧弯患者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PJK发生后会导致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改变,甚至会造成运动功能丧失,而且患者往往需要经历二次翻修手术,大大增加了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辉 导师:丁文元 河北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第一部分胸腰段脊柱椎弓根钉固定后近端椎间盘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目的:建立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术后有限元模型,分析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危险体位,为此类畸形患者术后的合理功能锻炼提供指导。
方法:选取接受后路椎弓根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师州 导师:钱邦平 南京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硕士) 2019年
【摘要】
第一章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危险因素及表现形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晨宇 钱邦平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23年33卷2期 97-1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椎后凸畸形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术后机械并发症与 GAP(global alignment 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长峰 杨乐 《武警医学》 2023年34卷5期 369-372,3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MU-PVCR)联合改良后路经椎间隙截骨术(TIO)治疗老年多节段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 选择武警江苏总队医院2011-03至2020-01应用MU-PVCR联合改良TIO组合截骨矫形技术治...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卫国 鲁世保 等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2年11卷11期 804-8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合并矢状面失衡症(sagittal imbalance syndrome,SIS)手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健 王小健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年24卷3期 460-46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对于实施脊柱畸形矫形的患者,近端交界性后凸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成年人和青少年脊柱畸形患者多种不良临床预后.因此,有必要对可能导致矫形术后患者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扩大对近端交界性后凸的认识并为预防其发生提供指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波 王飞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年23卷5期 607-6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研究腰椎退行性疾病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患者118例,至少随访1.5年,在X线片上观察PJK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近端交界性后凸;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清义 周强 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5年25卷9期 820-8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原因分析.方法:200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31例12岁以下儿童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男20例,女11例,年龄8.1±2.3岁(4~12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耀 李淳德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45卷5期 732-73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腰椎长节段融合术后,发生胸腰段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危险因素.方法:PJK组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年龄≥60岁、行腰椎长节段(≥4节)后路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学光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年21卷4期 338-3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休门氏病(Scheuermannn's disease)又称休门氏后凸畸形,是由于椎体楔形变导致的脊柱后凸畸形,也是青少年结构性胸椎/胸腰椎后凸畸形最常见的病因[1].多在10岁左右发病,男性多于女性,随着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加快而逐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定均 贺宝荣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年17卷13期 980-9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照性研究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青少年胸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效果.[方法]按照同一标准,从1998年1月~2006年1月手术治疗的231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中选出胸腰段脊柱侧凸61例.A组前路手术28例.B组后路手术33例.[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淼 罗小辑 等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39卷1期 203-207页ISTICCA
【摘要】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及经皮...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术椎再次塌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阳 张兵 等 《颈腰痛杂志》 2019年40卷5期 673-675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其预防提供理论依...
【关键词】 后路长节段固定融合术;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亮亮 孟园园 等 《颈腰痛杂志》 2018年39卷6期 797-79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脊柱后方肌群肌力对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4-06-2016-06于行长节段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64例DS患者,术前测试腰背力量,根据能否完成"小飞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红蕾 韦葛堇 等 《颈腰痛杂志》 2017年38卷1期 14-1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明确矢状面骶骨后上角铅垂线与远端融合椎的距离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融合节段选择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65例从2005至2008年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手术的AIS患者.排除标准:非特发性脊柱侧凸,下端融合椎低于L4.前后路联...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矢状面骶骨铅垂线;远端融合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长志 孙旭 等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7年6卷1期 27-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胸椎及胸腰椎后凸型休门病患者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 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 PJK )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接受后路内固定矫形融合手术治...
【关键词】 脊柱后凸;Scheuermann病;脊柱融合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钒 吴华珍 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1卷20期 101-10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椎体骨折PKP术后再次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179例绝经后妇女椎体骨折行PKP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随访结果是否再次发生椎体骨折,将其分为骨折组与对照组.根据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关键词】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保仓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8年18卷34期 118-119,122页
【摘要】 胸腰段骨折是骨科的常见损伤,通常指发生于T11-L2节段的骨折,该节段是胸椎后凸与腰椎前凸的转折点,位于相对固定的胸椎和活动较多的腰椎的交界区,是整个脊柱最易发生损伤的部位[1].胸腰段的骨折常导致相应节段后方韧带复合体(posterio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 王静杰 等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8年7卷2期 84-8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胸腰段脊柱侧凸行后路选择性矫形融合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畸形的状况,并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接受后路选择性融合手术的42例胸腰段脊柱侧凸患者,观察其矢状面上近端交界区后凸角度的变化情况,观察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 倪建强 等 《脊柱外科杂志》 2007年5卷6期 330-33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比较选择性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或腰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 1998年3月~2004年9月,共64例胸腰段或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接受手术,其中36例采用选择性前路手术(A组),28例采用选择性后路手术(B组),随访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正军 梁益建 等 《现代临床医学》 2011年37卷2期 116-117页
【摘要】 目的:评价经T12或L1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交界段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后凸畸形位于胸腰交界段的静止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后路行T12或L1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手术前后测量胸腰交界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韶华 马维虎 等 《浙江实用医学》 2009年14卷1期 35-36,8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AIS)胸腰段交界性后凸的预防方法.方法 选择58例AIS患者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侧凸的矫形,对胸腰结合部首先将矫形棒塑形成直的或略微前凸的形状,并进行单独置钉,采用先压缩矫形后撑开矫形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勇兄 梁昌详 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年27卷8期 687-6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 (PVP/PKP) 、后路Ponte截骨椎板间融合术和后路短缩椎弓根截骨术 (PSO) 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伴有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8月~2017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胸腰交界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文 李博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9年40卷4期 367-3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测量成人脊柱侧凸患者脊柱矢状位参数和骨盆参数,探讨矫形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5例成人脊柱侧凸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近端交界角(PJA)是否>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邦平 邱勇 等 《中华骨科杂志》 2011年31卷7期 754-7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Risser征的胸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行前路矫形术后胸椎及远端腰椎矢状面的重建模式.方法 分析2002年6月至2006年11月行胸弯前路矫形内固定术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涛 王辉 等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6年21卷5期 485-488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脊柱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PJK)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以 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incidence、spine 和近端交界性后凸、发病率、脊柱为关键词,分别在 PubMed、万方数据库查阅20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宝荣 许正伟 等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4年4期 280-28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 PJK)的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月西安市红会医院收治的87例脊柱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年龄11~20岁,平均14.8岁,均行后路截骨矫形术,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