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7
- 12
- 1
- 15
- 12
- 9
- 8
- 7
- 24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紫珩 马霄云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39卷12期 39-45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EBT3胶片对重离子射束的响应特性,探索其在重离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对EBT3胶片分别使用6 MV光子与不同能量重离子束进行刻度,引入标准净光密度分析方法,研究EBT3胶片对重离子射束的剂量响应.使用EBT3胶片对重离子射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兆玉 贺俊芳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12期 1237-1242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叶绿体中捕光色素复合体 (LHCⅡ) 荧光的时间特性和光谱特性.用脉宽为120 fs、波长为400 nm的倍频钛宝石激光激发LHCⅡ样品;原始荧光信号由Boxca...
【关键词】 捕光复合体(LHCⅡ);能量传递;时间常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屠振力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8期 5098-51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解明重离子射线的生物影响,调查了氖、碳及氦(20Ne8+,LET=300 keV/μm;12C5+,LET=116 keV/μm和4He2+,LET=16.2 keV/μn)等重离子射线照射家蚕(Bombyx mori)后的存活率及形态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平 谢洁 等 《生物物理学报》 2001年17卷4期 767-77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以蛋白亚基复性技术和皮秒级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海洋红藻多管藻中R-藻蓝蛋白(R-PC)单体和三聚体内能量传递过程.利用亚基复性技术对分离后的β亚基复性,以R-藻蓝蛋白单体和β亚基之间的差谱获得α亚基的吸收光谱.皮秒级时间分辨三维谱图(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盛才 杨琪 《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 2012年9期 32-33页
【摘要】 目的:分析能量传递的种种形式;方法根据系列实验资料及理论资料;结果初步阐明能量传递的几种形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春英 刘瑞华 等 《光谱实验室》 2011年28卷5期 2357-2361页
【摘要】 通过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以稀土离子Eu3+为激活剂的硅基发光材料,并考察了Na2WO4的掺杂对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主要通过研究三维荧光光谱,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分析探讨了Na2WO4的掺入对发光中心Eu3+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三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方明 聂青 等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8年21卷3期 153-159页
【摘要】 重粒子束的高线性能量传递射线突破了常规放射肿瘤的发展瓶颈,是肿瘤放射治疗最尖端技术.重粒子束作为难治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尤以碳离子是这一研究领域的亮点.①碳离子是迄今最佳的治疗肿瘤用重粒子射线;②碳离子突出的特点是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允凯 王虎 等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2006年24卷5期 335-342页
【摘要】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红色荧光粉---Ca4GdO(BO3)3:Eu3+.研究了它在X射线、真空紫外和紫外激发下的发光性能,研究表明,样品无论是在X射线、真空紫外还是在紫外的激发条件下,样品都能发出很强的红光.它的主发射峰在61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菊芳 王水才 等 《光子学报》 2005年34卷3期 395-399页
【摘要】 采用飞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在室温下用波长为495nm的光激发,研究了假根羽藻LHCⅡ的同质三聚体和异质三聚体这两种不同聚集形式蛋白复合物的光谱特性和传能特性.将实验获得的两样品的荧光光谱分别进行高斯解析,各得到5条亚谱带,并分析得出同质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菊芳 周光明 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1年19卷1期 36-39页
【摘要】 以中国仓鼠肺V79细胞为材料,利用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产生的碳离子,研究了不同线性能量传递(LET)的重离子对体外培养细胞的存活效应,并与γ射线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LET碳离子引起细胞失活效应由大到小的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晁爽 孙淑艳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5年52卷3期 153-156页ISTIC
【摘要】 随着老龄化加剧,冠状动脉钙化的高危人群持续增加.血管内碎石术提升了能量传递的精确度,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还能改善术后并发症,在治疗冠状动脉复杂、重度钙化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前景.该文介绍血管内碎石术的作用机制和操作流程,以及其在治疗冠状动脉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木怡 林欢 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4年22卷1期 130-13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姿势下颅内压(ICP)变化对中耳能量传递的影响,探寻一种基于中耳功能的无创ICP监测指标.方法 于2023年3月—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招募的听力正常,无耳部疾病史的高校在读青年受试者30例(60耳),其中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良超 孙佳新 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4年31卷12期 764-774页ISTIC
【摘要】 放射治疗的核心原则在于提升肿瘤剂量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质子治疗作为目前最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之一,能够更好地体现这一原则,并显示出日趋增长的应用趋势和临床价值.高能质子因高线性能量传递和独有的布拉格峰特点,具有较光子放疗显著的剂量学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跃明 陈彩辉 等 《手术电子杂志》 2024年11卷4期 61-65,70页
【摘要】 质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一种先进的放射肿瘤学技术,能够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提供精确照射,特别适用于颅脑和体部等多个部位的治疗.质子立体定向放射(SRS)外科/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的技术特点,包括精确定位、多角度照射、笔形束扫描(PB...
【关键词】 质子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鑫 许波华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23年32卷16期 1644-16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25Ac是α粒子靶向治疗(targeted alpha therapy,TAT)中最有前景的放射性核素之一,225 Ac衰变产生的α粒子具有较高的线性能量传递、较短的组织作用距离、较小的不良反应等特性.因此,通过225 Ac标记的小分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宇辰 导师:赵丽丽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 2023年
【摘要】 恶性肿瘤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不断上升.治疗肿瘤的传统技术有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法.但这些传统的方法在破坏肿瘤的同时,也会引起正常细胞的凋亡,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并产生耐药性.近几年来,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
【关键词】 纳米材料 ; 上转换-介孔二氧化硅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士远 林坤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2期 9383-93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鱼类种间互作及其生态网络特征视角研究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对解析多鱼种共存机制和基于群落水平的多鱼种资源管理均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鱼类资源利用的竞争互作对群落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根据2016—2018年8个航次的雷州湾海域底拖网调查的鱼类数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超 陈杰 等 《人工晶体学报》 2023年52卷4期 604-612页
【摘要】 为了获得具有明亮红光发射的上转换发光材料,采用简单的化学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Yb3+、Er3+、Mn2+掺杂的Gd2 O3微晶,并对其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d2 O3:10%Yb3+,1%Er3+微晶呈花状,平均粒径为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程 刘文静 等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21卷2期 4-25页
【摘要】 空间环境中宇航员受到的高能辐射主要来源于太阳粒子事件、银河宇宙射线和地球捕获带中的高能离子及其次生放射性粒子.太空辐射暴露具有低剂量率、多品质辐射和高线性能量传递(LET)等特点,是宇航员在深空执行长时间太空探索任务时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雪荣 李晓丽 《安徽医药》 2022年26卷11期 2175-2178页ISTICCA
【摘要】 肠道微环境是指肠道微生态环境,由大量微生物菌群组成并参与机体肠道黏膜保护、能量传递及营养代谢等生理机制,微环境发生改变时会引起肠道病理性反应.随着微生物学理论研究的不断突破,肠道菌群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表明肠道微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宏伟 张瑜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19卷12期 176-180页ISTIC
【摘要】 碳离子因其独特的物理学(高剂量Bragg峰分布特性)及生物学(高线性能量传递特性)属性,已成为一种国际认可的尖端放射治疗技术,近年来逐步应用于临床.目前,对于碳离子放射治疗后照射剂量沉积精准性的验证,国际上尚未有成熟可靠的方法.正电子发射断...
【关键词】 放射治疗;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蒙特卡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方俊 郭江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48卷1期 25-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离子通道介导离子的跨膜运转,在生物体内的物质交换、能量传递和信号传导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离子通道结构生物学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离子通道的离子选择性和门控机制的认识.电压门控钾通道结构生物学研究阐明了钾离子选择性的结构基础和电压门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鸿雁 杨超杰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1期 3926-39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2014-2016年青岛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的生物资源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构建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系统分析了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和结构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郁飞 唐崇钦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7期 686-692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表面活性剂在光合膜色素蛋白复合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功能研究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为了探讨表面活性剂与光系统Ⅰ(psⅠ)的相互作用机理,选择了两种具代表性的表面活性剂trit on x-100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选取一系列浓度值研究了它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舒 贺俊芳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8期 795-800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结合近年来对光系统Ⅱ中捕光复合体(LHC Ⅱ)的结构、光谱和动力学研究成果,提出一个四能级模型来模拟能量从LHC Ⅱ向反应中心的传递过程,并根据这个模型建立了一组速率方程,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高等植物光系统Ⅱ LHC Ⅱ中的能量传递过程.根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郁飞 唐崇钦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12期 1243-1249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用不同品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京411"和"小偃54"中分离纯化的PSⅠ颗粒为材料,研究了小麦PSⅠ光破坏过程的光谱特性,并比较了两者的异同.结果表明,强光导致PSⅠ中色素的破坏,特别是683 nm状态的Ch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红 程凤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8年42卷4期 865-87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湖北省13个湖库悬浮物和中型浮游动物群体碳氮磷比的分析, 探讨了浮游动物与食物之间的元素耦联和不平衡性是如何随食物质量的改变而变化, 以及这种不平衡性对生态系统浮游动植物间能量传递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 中型浮游动物C∶N比和C∶P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梅兴国 杨臻博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4年2期 154-1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尽管针对纳米毒性已经进行大量的研究分析,但纳米材料产生毒性的机制仍然未被系统的阐明。本文依据生物学、化学与物理学原理以及大量实验研究数据资料,基于纳米毒性的特点并且从新的视角来审视纳米毒性产生的机制。首先指出纳米毒理学目前面临的3个困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露玉 《护理研究》 2014年21期 2650-2651页ISTICPKU
【摘要】 胫腓骨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约占9.45%,其中以胫腓骨双骨折最多,占全身骨折的5.10%,胫骨次之,占全身骨折的3.85%,腓骨干骨折最少,占全身骨折的0.59%。由于骨折后骨髓腔出血,血管或肌肉损伤出血均可引起下肢局部组织肿胀、疼痛,甚至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天方 导师:蔡雪 牡丹江师范学院 生物学 生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中心是一个蕴含很多光致电荷转移,同时具有电荷分离效率的多步的电荷转移体系,这个体制是由一系列依照一定空间顺序排列的分子组成。因此,对于模拟生物光合作用中心的电子转移和能量传递过程引起广大关注,利于改善太阳能的捕捉、储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欢 何亮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4期 7630-76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食物链长度(Food chain length,FCL)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它通过改变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影响着生物多样性,群落的结构以及稳定性;它是反映食物网物质转换与能量传递的综合指数,食物链及其动态特征是生态学许多重要理论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冯盛才 第十四届全国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暨针灸医学由基础到临床的转化学术交流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观测研究HCG与抗HCG抗体相结合时所产生的电位波动.方法:用HCG水溶液与抗HCG抗体水溶液混合,两不锈钢针灸针作引导电极,引导混合液体产生的电位波动经放大显示.结果:当HCG水溶液与抗HCG抗体水溶液混合时,在示波器观测到明显的电...
【关键词】 中医养生 ;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雪 导师:徐琦 华中科技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 2014年
【摘要】
研究表明,将硬膜外脊髓电刺激与减重跑台相结合的训练方式有利于患者行走功能的恢复,但其控制原理及合理的选择刺激参数,还不清楚,因此需要通过搭建相关的实验平台开展相关研究,然而临床上用于硬膜外脊髓电刺激的刺激装置很少。
因此,本文在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梁源 导师:陈敏 烟台大学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以自行培养的蓝隐藻(Chroomonas placoidea)为材料,对其活体细胞以及类囊体膜的吸收光谱、室温和低温(77K)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蓝隐藻活细胞中部分藻蓝蛋白(PC)为游离存在,且与类囊体膜之间动态结合的观点;发现C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桂灵 《西北植物学报》 2011年31卷6期 1203-120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单半乳糖甘油二脂(MGDG)相对含量比野生烟草显著降低的突变体(M18)及野生型烟草为材料,通过对转基因烟草叶绿体类囊体膜的低温荧光、放氧活性以及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分析,研究MGDG部分缺失对烟草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下(7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文军 导师:陈敏 烟台大学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本文以源于海生蓝隐藻(ChroomonasplacoideaT13)的藻蓝蛋白PC-645为材料,经分离纯化后,对其亚基构成、复合物组装、活性构象、能量传递和抗氧化性质进行了研究。
经二维电泳分离、蛋白转印、N末端序列测定、质谱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勇 王艳刚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0年34卷4期 872-87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纤毛虫原生动物在海洋微食物网及近岸生态系的物质流动与能量传递过程中起枢纽作用.由于种类多样性极高,长期以来,有关该类群种类鉴定之因难仍是制约相关微生态研究的一个瓶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旭林 彭逸生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4期 3752-37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型底栖动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消费者,在红树林的营养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设置室内模拟饲喂实验,研究了华南沿海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的常见种--无齿相手蟹(Sesarma dehaani)和双齿相手蟹(S.biden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曹东磊 导师:颜范勇 天津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 2012年
【摘要】
近年来识别重金属离子的荧光探针已经成为化学传感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众多的重金属离子中,由于Hg2+的高毒性和Cu2+作为生物体内必需微量元素,开发新型的可以识别环境和生物系统中的Hg2+和Cu2+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常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晓 龚丽丽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1期 119-12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链格孢菌毒素是从杂草紫茎泽兰中分离的天然致病真菌产生的植物毒素.以莱茵藻为实验材料,采用氧电极法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方法,研究链格孢菌毒素的作用位点.结果表明,该毒索对莱茵藻光系统Ⅱ有多重影响:(1)阻断受体侧QA到QB的电子传递;(...
【关键词】 光系统Ⅱ;链格孢菌毒素;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桑敏 李爱芬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9期 1033-10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实验测定了7种杂色藻包括:4种硅藻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牟氏角毛藻(Cheatoceros mulleri)、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梅 导师:汪联辉 复旦大学 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 2010年
【摘要】 量子点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颗粒,是纳米生物光子学重要的工具之一。量子点作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信号探针,与传统有机荧光染料相比,具有宽而有效的激发谱,窄而对称的发射谱,高的荧光量子效率,优异的光化学稳定性,方便灵活的表面可修饰性,以及发射波...
【关键词】 量子点-生物分子复合探针 ; 荧光强度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飞勇 何平 《广西植物》 2004年24卷1期 86-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0.857 1 mg/m3 SO2处理油桐后对其光合能量传递效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长期低浓度SO2熏气处理引起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下降,类胡萝卜素与总叶绿素比值升高,这导致了色素分子所吸收的总的光合能量的下降.引起光系统Ⅱ和光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亮 导师:洪法水 苏州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BMSC—UbP(Bone Marrow Stromal Cell—Derived Ubiquitin—like Protein) UBA结构域(ubiquitin—associated d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爱芬 段舜山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3年27卷2期 214-2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高等植物的PSⅠ复合物在77K条件下有730nm长波发射峰,这个荧光峰是PSⅠ的重要表征.近20年来,在褐藻PSⅠ复合物荧光发射光谱的研究报道中,都没有观察到730nm的荧光峰.最近,测定了8种褐藻叶状体和4种褐藻完整叶绿体的77K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洋 周树夏 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1年22卷12期 1123-11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小口径高速、高能制式枪弹伤的致伤特点.方法:用国产5.80 mm制式枪弹致伤犬下颌,造成犬下颌硬、软组织复合贯通伤,用激光测速靶和高速X线相机等测量弹道学数据,分析该模型的创伤弹道学特点;取伤后不同时间、伤道周围不同部位软组织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树斌 张富铁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1年25卷4期 427-4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藻胆蛋白(Phycobiliprotein)是存在于蓝藻、红藻和隐藻中的一类捕光色素蛋白,可分为藻红蛋白(简称PE),藻蓝蛋白(简称PC),别藻蓝蛋白(简称APC)和藻红蓝蛋白(简称PEC)。藻胆蛋白连有发色团辅基色素—藻胆色素(Ph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治德 导师:孙才新 重庆大学 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博士) 2007年
【摘要】 各类植入电子器件的公共技术问题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向植入电子器件提供足够的电能,维持其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实现其预期的功能。尽管植入电子器件存在多种可能的供电方案,但目前只有电池供电和磁感应供电技术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对电池供电的植入电子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璐 导师:王学敏 第二军医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目前肿瘤一直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放射治疗作为肿瘤的三大主要治疗手段(放疗、化疗、外科手术)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人们发现射线之所以能够杀死肿瘤细胞主要在于它能够损伤肿瘤细胞的DNA分子,引起DNA分...
【关键词】 线粒体DNA ; SMMC-7721细胞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