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67
- 12
- 1
- 288
- 217
- 154
- 55
- 52
- 262
- 123
- 94
- 75
- 4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丽 朱明瑶 等 《护理学杂志》 2011年18期 87-8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月嫂护理对足月分娩婴儿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4名有月嫂陪护及82名无月嫂陪护的足月正常分娩健康婴儿进行比较,包括出生后42d喂养方式、脐带感染、患病(腹泻、肺炎、鹅口疮、消化不良)、意外伤害(呛奶、窒息),出生第42天体质量、身长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娅娟 唐晓英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7年22卷5期 487-4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748例新生儿使用脐带夹与气门芯套扎法结扎脐带的效果.方法 两种断脐法使用时将其放入产包,对脐带进行常规处理后,将脐带夹或(气门芯)套入脐带,在距离脐轮0.5cm处夹紧,用灭菌剪在距脐带夹0.5cm处剪除脐带,断面进行常规消毒,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宇轩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4年2期 63-64页
【摘要】 目的:观察二次剪脐对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的影响以及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2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2组新生儿出生后均按照常规进行脐带的结扎处理。对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俊莲 李庆飞 《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31卷5期 112-112页
【摘要】 新生羔羊急性肾盂肾炎是由致病菌经脐带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7日龄羔羊。本病发病急,病程短,若诊治延迟失误,常引起病羔死亡。有关新生羔羊急性肾盂肾炎的报道少见,笔者在长期的羔羊疾病诊疗中,曾收治过68例,治愈56例,治愈率为82.3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连珍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09卷7期 162-163页CA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断脐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出生先后顺序分为脐带夹组和气门芯组,各300例.脐带夹组用一次性脐带夹在距脐轮0.2~0.5 cm处夹上脐带夹,在夹上0.2 cm处平行切断脐带,安尔碘消毒脐带残端及夹下脐带周围皮肤,无需无菌纱布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伟 郗晶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1期 166-166页
【摘要】 1流行病学病畜(禽)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排出病菌,散布于外界,污染水源、饲料,以及母畜的乳头和皮肤,经消化道而感染。此外,牛可经子宫内或脐带感染,鸡也可经呼吸道感染,或病菌经入孵种蛋裂隙使胚胎发生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根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32卷14期 2357页
【摘要】 目的通过加强对新生儿脐部护理,减少脐部感染,缩短脐带脱落时间.方法将在我院出生的160名新生儿分为两组,观察其脐带感染、出血、脱落时间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脐郝感染率1%,脐带脱落时间7~14 d;观察组脐部感染率0.1%,脐带脱落时间5~...
【关键词】 新生儿;脐带感染,脐带脱落时间;脐带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莉芳 曹丽华 等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年2期 122-123页
【摘要】 总结了防治新生儿脐带感染的处理措施和莫匹罗星软膏的应用效果.包括用双氧水涂擦、生理盐水擦洗、5%活力碘消毒后,脐带根部和脐轮处皮肤涂擦莫匹罗星膏2次/天,处理新生儿脐周潮红、脐带潮湿等异常脐带和预防剪去脐带后脐肉芽的发生.1~3天后脐带及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宏洋 岳修杰 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31卷15期 85-8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脐带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胎儿纤维连接蛋白原(FFN)、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对新生儿宫内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珠海市香洲区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冬梅 潘云 等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36卷4期 514-516页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等.孕妇感染后所分娩的胎儿是否在宫内存在垂直传播和关于新生儿的病毒防控成为产科医生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1-2]/近几年国内外发表的孕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期限短暂,还需要对孕妇及分娩时脐带血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琪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11卷4期 479-481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脐带护理法对新生儿脐带感染和脱落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出生符合研究要求的新生儿85例为研究对象,经盲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验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新生儿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琴 黄咏欣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21年37卷4期 534-53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院内综合护理联合微信延续干预在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产科足月经阴道分娩出生的新生儿6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素艳 孙夫强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20年23卷27期 3422-342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 新生儿败血症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早发型败血症(EOS),因此早诊断、及时治疗尤为重要.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但新生儿外周血采血量有限,而脐血作为新生儿出生后最早的血液标本,血量充分,且收集方便.目的 探讨EO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艺敏 张茜 等 《全科护理》 2022年20卷22期 3099-3101页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理念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脐带脱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5月123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脐带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脐部护理法,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梅芳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26卷8期 136-138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脐带暴露法对脐部感染和脐带残端脱落的影响.方法 选取泉州台商投资区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0例新生儿,按照脐带扩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0例)与对照组(500例),对照组行脐带包扎法,观察组行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静 樊珍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20卷3期 51-53页
【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与脐带血中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及产妇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近年来在西安市高陵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0例无脑损伤的早产儿设为对照组,将其中30例脑损伤早产儿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早产儿脐带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丽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20卷1期 127-130页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血中炎性标志物检测在诊断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发生感染的新生儿与50例未发生感染的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50例发生感染的新生儿设为病例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景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13卷1期 136-139页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脐带血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本院接诊的98例有宫内细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并按照新生儿感染的结局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景妹 符爱贞 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29卷5期 1037-1040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孕妇合并产前不同病型阴道炎患者脐带血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水平与宫内感染关系.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122例孕妇纳为研究对象,发生宫内感染34例,检测研究对象脐带血血清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秋英 刘珏 等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23卷2期 189-19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脐带血25(OH)D水平与婴儿期呼吸道感染发生方面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新生儿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0例28周<胎龄<37周早产儿,按照脐带血25(OH)D水平,25(OH)D<20?ng/ml为试验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玉琼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31卷8期 248页
【摘要】 在文献中已经报道,在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中,感染的上部代表并且厌氧感染的最常见部位是脐部.新生儿脐带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做好新生儿脐带护理工作一直是护理人员研究的方向.本文采用文献方法,实验方法,数理统计方法,观察比较自然脐带干燥法和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继 童辉纯 《右江医学》 2021年49卷7期 521-524页
【摘要】 目的 分析脐血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5~12月出生的新生儿2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临床确诊为宫内细菌感染87例(感染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园香 周秀燕 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8卷8期 161-163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脐带暴露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出生的120例新生儿病历资料,随机分组(每组样本容量数据共计6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的脐带包扎,实验组从新生儿出生第二天,以75%的酒精擦拭残端及脐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冬梅 王志东 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年22卷4期 1084-10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对肺部感染的影响,以期明确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调节免疫同时有无升高感染的发生率.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对83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了监测,其中单纯单倍...
【关键词】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肺部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星 安妍 等 《贵州医药》 2020年44卷2期 244-24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早产儿脑损伤与产妇宫内感染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于我院分娩的160例早产儿,取所有早产儿产后胎盘、胎膜、脐带血进行检测,对胎盘、胎膜行病理检查,明确其是否发生宫内感染,检测脐带血IL 6、IL-10、TNF-α水平.早产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霞 陈华萍 等 《浙江医学》 2020年42卷7期 720-7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延迟脐带结扎(DCC)对早产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胎龄<32周、住院时间≥7d的253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生后15s内断脐(常规脐带结扎)196例,为对照组;60s断脐57例,为DCC组.比较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鹏 姚娟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47卷7期 813-81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以巢式PCR检测新生儿脐带血中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gD基因和HSV-2 gG基因并用测序确认的结果为参比,分析利用新生儿咽拭子检测相应病毒基因在诊断新生儿HSV先天性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顺产新生儿抗凝脐带血35份,同时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敬欣 张茜真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年14卷1期 42-47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目前所报道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条件及培养效率不尽相同,尚缺乏统一标准.而且由于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尚有一定差异,因此建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简便、高效的培养体系十分必要.目的:观察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不同培养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菊兰 宋红 等 《护理学杂志》 2009年24卷21期 82-8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带套的安全有效灭菌方式.方法 将由气门芯、索线制作成统一规格的脐带套800根均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改良组采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8 min,传统组煮沸15 min后置75%乙醇溶液浸泡备用,两组有效期均为2周.结果 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伟芳 朱晨霞 等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年5卷3期 57-58页
【摘要】 目的 探析延迟断脐和早断脐在母婴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对两组分别采用早断脐和延迟断脐的护理方法.结果 和早断脐组相比,延迟断脐组产妇产后2 h的出血量减少突出,新生儿出生72 h之后的血红蛋白水平更高,脐带残端在更短的时间内脱落,发生脐周发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伟桃 乔萍 等 《吉林医学》 2020年41卷1期 175-176页CA
【摘要】 目的:分析脐血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探究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有效方法和指标,为临床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抽取产科具有高危感染因素的新生儿32例进行观察,根据感染的结局将宫内感染患儿分为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的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10月在我院足月出生的90例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新生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脐部护理消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延玲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8卷18期 184-185页
【摘要】 目的:探析对新生儿宫内感染应用脐带血清PCT诊断的效果及准确率.方法:择取2017年8月至2019年了月间在我院分娩的57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本次研究,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感染的高危因素和是否发生感染分为对照组(无高危因素、未发生感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诗军 陈晓 等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8年27卷2期 107-1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基因修饰的人脐带源性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s)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H226克...
【关键词】 IFN-β;人脐带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慢病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3期 69-7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比较三种断脐时机对新生儿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18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新生儿等分成A,B,C 3组。各组均使用气门芯法进行断脐处理,A组断脐时机为脐带搏动停止之后进行;B组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芳 周坤先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5卷2期 139-14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30例足月分娩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给予对照组新生儿脐部皮肤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观察2组新生儿脐部感染、脐窝内分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欢 王强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6期 49,51页
【摘要】 目的:探讨脐带血降钙素原对早期新生儿宫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572例,将选取的新生儿分为足月宫内感染组28例、早产宫内感染组35例、足月非感染组509例.对三组新生儿的脐带血PCT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艳欣 严勤 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498-5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脐血来源的CD34+造血干细胞对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易感性。方法留取健康产妇的脐血,分离纯化CD34+造血干细胞,加入细胞因子和高载量HBV阳性血清(107 IU/mL)共同培养。于培养12天时提取细胞进行免疫组化、免疫荧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育青 《山东医药》 2013年53卷43期 66-6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羊水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和IL-6含量检测在快速诊断绒毛膜羊膜炎和脐带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早产分娩和自发流产前48 h内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患者56例,经组织学检查确诊绒毛膜羊膜炎25例、脐带炎16例;56例患者均进行羊水中性粒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鹏 姚娟 等 《微生物与感染》 2012年07卷2期 95-98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为了解健康产妇顺产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情况,2010年11月~2011年6月于某地妇幼保健院采集顺产新生儿抗凝脐带血51份.提取新生儿脐带血单核细胞DNA后,利用HSV-1gD基因和HSV-2 gG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套式聚合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翠 《饮食保健》 2018年5卷21期 137-138页
【摘要】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新生儿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案进行护理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例数合计为2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动态随机化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常规临床方案为主护理(称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镜文 和月生 等 《吉林医学》 2018年39卷3期 470-472页CA
【摘要】 目的:探讨脐带急性炎性反应病变与早产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胎儿及其胎盘资料共756例进行统计分析,按照脐带有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分为感染组(45例)及非感染组(711例),分析脐带急性炎性反应与新生儿感染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治东 葛常辉 等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009年33卷6期 522-52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慢病毒包装、浓缩及感染脐带血CD34~+细胞的条件方法.方法:采用第3代慢病毒系统包装病毒上清,结合超滤和超速离心两种方法对病毒进行浓缩.联合应用体外扩增培养,促进静止期细胞进入细胞周期、感染过程中促进细胞黏附和固定及重复感染等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丽东 唐鸿玉 《护理学报》 2009年16卷9期 51-53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彻底清除脐带残端内的血管和华通胶的脐带残端处理方法与传统方法对脐带脱落和脐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800例正常新生儿按出生单双日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彻底清除脐带残端内血管和华通胶的处理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维霞 王萍 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9年16卷3期 180-18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播途径复杂,流行甚为广泛,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疾病预防的重要问题之一.乙型肝炎患者无男女性别差异,我国约有1千多万HBV携带者妇女涉及到生育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贤杰 刘敏 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年16卷18期 2061-20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检测慢性HBV感染产妇胎儿脐带血单核细胞PD-L1表达情况,探讨脐血清HBeAg与PD-L1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3l例HBsAg阳性产妇和10例健康产妇胎儿脐带血单核细胞PD-L1的表达,微粒子免疫荧光法(MEIA...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慢性HBV感染;脐带血单核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辉娟 罗远莎 等 《中国妇幼保健》 2008年23卷6期 788-7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气门芯结扎脐带二次剪脐术的最佳时间和方法,减少新生儿二次剪脐术后出血和脐部感染,缩短脐部愈合时间.方法:经筛选出的新生儿240例行气门芯结扎脐带后,随机分成4组:明胶海绵组(A组)、云南白药组(B组)、残端未包扎组(C组)三组剪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阳 黄群 等 《护理学报》 2008年15卷7期 18-21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新生儿脐断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1].在新生儿败血症中,脐部感染占66%~87%;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华琴 宋均亮 《山东中医杂志》 2007年26卷3期 168页ISTIC
【摘要】 <篇首> 2005年10月~2006年7月,我们应用护脐散结合脐带保护带,防治430例新生儿脐部感染,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60例新生儿均来自健康产妇,产妇年龄21~29岁,胎次1~2胎,胎龄37~40周;新生儿经阴道分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继华 叶军 等 《实用预防医学》 2006年13卷6期 1532-15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所生的婴儿脐带血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了解婴儿乙肝感染率及乙肝两对半模式情况,为控制母婴垂直传播,降低乙肝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结果 ...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脐带血;乙肝两对半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