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7
- 160
- 80
- 5
- 2
- 142
- 69
- 20
- 12
- 5
- 263
- 161
- 124
- 114
- 1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倪广健 郑琪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25年58卷5期 441-451页
【摘要】 人工耳蜗(CI)作为一种先进的神经假体,为重度至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提供了听力恢复的可能性.然而,目前 CI 患者植入后临床听觉康复评估结果呈现显著差异性.这种差异可能源于植入后大脑功能的重新组织及其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脑机接口关键科学问题、关键核心技术及其布局研究》项目组 肖松 等 《科学与社会》 2024年14卷3期 1-25页
【摘要】 本文回顾了脑机接口技术(BCI)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20年代的科学幻想期到21世纪的技术爆发期,概述了 BCI技术在各个阶段的关键进展和成就.文中阐述了 BCI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分类方式,包括不同类型的BCI系统(输出式、输入式、双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欣 李伟 等 《数字中医药(英文版)》 2024年7卷3期 264-273页
【摘要】 目的 评估脉图分析技术在识别健康人群、冠心病(CHD)患者不伴以及伴缺血性卒中病史的三类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人群的应用潜力.方法 于 2021年 4 月 15日至 9 月 15 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以及上海市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力新 周鸿展 等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24年46卷3期 790-797页
【摘要】 脑机接口(BCI)能将受试者意图相关的大脑活动转化为外部设备控制指令,在神经疾病治疗、运动康复等方面具有较高应用潜力.BCI的实现需从人脑获取有意义的信号,而脑电图(EEG)可以反映神经电活动,主要用于对反映实时性要求较高的BCI系统;近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逸 宗宁宁 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3年49卷8期 492-4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通路的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及临床诊疗.脑机接口由信号采集、特征提取、模式分类解码、外部控制及反向调节模块组成,按信号采集方式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志伟 杨晓宇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20卷9期 192-194页ISTIC
【摘要】 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麻醉深度监测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别阐述传感器电极、信号采集器、处理主机和显示器的结构和功能特点,通过信号检测、干扰噪声、校准处理等典型故障的原因分析和排查处理,形成故障识别规范、排查内容全面、电路部件检测准...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BIS);脑电图;麻醉深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梦林 严荣国 等 《软件导刊》 2023年22卷9期 96-102页
【摘要】 为了让医护人员尽早了解临床脑损伤患者术后的脑血氧变化情况,及时做出诊断和治疗,研究一款无创、实时、连续的监测脑血氧装置.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设计了 一款双波长光源(730 nm、850 nm)和双探测器的脑血氧监测装置;选取小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昊洋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37卷5期 42-46页
【摘要】 脑机接口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用思维活动控制外部设备,常用于中风患者康复训练中.然而,传统的脑机接口系统往往忽视了运动执行的序贯信息和大脑与肌肉的关联.本文通过引入肌电这一动作执行的直接体现,设计了一个基于脑肌电混合脑机接口的中风康复系统.该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巫嘉陵 高忠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21卷1期 3-8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脑机接口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本文从脑机接口信号采集、特征提取、特征分类和外部控制设备4个关键技术引入,介绍深度学习和复杂网络两项前沿技术在脑机接口系统中的作用与应用,重点归纳脑机接口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神经科学;脑电描记术;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娜 张晔 等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2年39卷9期 168-174页
【摘要】 采用案例教学法,将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案例引入课堂,并根据课程内容将案例分解为四个子任务:生物医学信号预处理、生物医学信号谱估计、生物医学信号时频分析及生物医学信号模式识别.每个子任务与理论知识教学同步进行,且逐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小玲 向往 等 《广西科学》 2022年29卷2期 269-276页
【摘要】 精确量化检出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并对病理因素进行追溯分析,是临床心理治疗和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环节,而基于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EEG)信号的深度学习是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种诊断方法.本研究对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on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欣 陈志堂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9年38卷1期 84-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运动想象 (MI) 的脑-机接口 (BCI) 作为一项新的运动损伤康复手段, 在帮助改善和恢复丧失的身体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 目前MI-BCI走向实用化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包括MI诱发生理信号空间分辨率低、使用者训练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韬 柯余峰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9年38卷5期 599-6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优化数据处理算法来提高脑-机接口系统的分类正确率已成为研究热点.近年在多种脑-机接口范式中都发现空间滤波能够提高脑电信号的信噪比并优化特征提取,从而提升脑-机接口系统的分类正确率.空间滤波在基于脑电的脑-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凌 张婷婷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1年38卷5期 631-637页ISTICCSCD
【摘要】 依托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利用三维虚拟现实开发技术(Unity3D),以C#为脚本语言,开发了脑电图检测与分析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通过交互式的实验流程、可视化的数据分析、生动形象的结果展示,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课程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敏 王盛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1年40卷4期 331-336页ISTIC
【摘要】 目的 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和肌电(electromyography,EMG)的组合是广泛使用的混合BCI模式.而对于那些只能控制面部肌肉的使用者,咬合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超 陈国仙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47卷1期 51-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PeriCam PSI血流灌注成像系统指导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构建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70只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n=6)、PSI监测组(n=34)和传统方法组(n=30).参照改良Z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磊 许晶晶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46卷5期 487-49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平扫T1加权像脑内核团信号强度变化与钆对比剂注射次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头颅磁共振增强检查至少三次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选取右侧苍白球、右侧丘脑、右侧齿状核、桥脑、右侧额叶白质作为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振利 王红一 等 《高技术通讯》 2021年31卷2期 207-213页
【摘要】 本文基于脑机接口(BCI)设备Emotiv EPOC+设计了机器人辅助脑瘫康复面部表情训练系统.系统在Python开发环境中使用WebSocket通信协议设定服务器与客户端用来完成获取设备信号和对信号进行处理以及应用的工作,使用小波变换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先红 刘范林 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22卷4期 310-312,3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M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远端高信号血管征(HVS)对急性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脑梗死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MCA供血区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35例,分为HVS阳性组13例和HVS阴性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DWI上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伟 黄清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17卷9期 221-223页ISTIC
【摘要】 通过介绍SIRIUS BB 32型脑电图结构原理,分析电极盒、信号采集器及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特点,通过电极检测、干扰伪迹、信号处理等方面的典型故障分析和维修,制定操作规范、硬件故障、电路检测的排查策略,常见故障均已恢复正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亚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4期 749-75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脑-机接口是在人脑与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交流和控制通道,通过这种通道,人就可以直接通过脑来表达想法或操纵设备,而不需要语言或动作,这可以有效增强身体严重残疾的患者与外界交流或控制外部环境的能力,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岸青 陆裕奇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7年28卷1期 56-60页ISTICPKUCA
【摘要】 脑电信号在外围设备采样后,由计算机通过软件系统以波形图形式进行实时播放.本文以脑电波监护与分析的系统给出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首先介绍涉及的脑电生物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背景知识,然后讨论软件体系结构、子系统划分及功能模块,包括脑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伍亚舟 吴宝明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1期 147-15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脑-机接口系统的研究近况,探讨脑-机接口系统框架结构及其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6-01/2005-08脑-机接口方面的文献,检索词"brain-comput...
【关键词】 脑电描技术;康复;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磊 童隆正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13期 113-11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通过脑血流导纳信号的熵特征分析,揭示脑血管功能状态.方法:选择2004-09/2005-0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患者各30例.选择2002-09/2003-01首都医科大学正常者30人作对照.①利...
【关键词】 脑导纳信号;熵;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洋 王秀河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10期 184-185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表观弥散系数对脑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已被临床证实.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人脑不同部位的表观弥散系数的影响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目的:探讨人脑不同弥散梯度方向弥散加权像上纹状体、顶叶皮层及放射冠的表观弥散...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脑;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继东 陈小平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6年10卷13期 110-11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基于脑电图信号的脑-计算机接口是近年来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脑机接口为残疾人士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对外交流的方式.设计一种仅使用进行简单思维任务时脑电信号(脑电图)的高准确率脑机接口.方法:脑机接口的构架可以简单划分为两部分,前端为...
【关键词】 小波熵;脑电描记术;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斌 马洁铭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28期 254-25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诱发响应信号是由刺激的时间锁定的,对于一些特定的刺激呈现小的个人差距,脑磁图数据中诱发响应的提取对人脑功能的认识很重要.目的:将独立元分析应用于分离混迭的脑磁图多通道信号中的信号源,提出一个简单有效的基于独立元分析的脑磁图数据分析和处...
【关键词】 脑磁图描记术;算法;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小明 董秀珍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32期 240-24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是对人体表施加无害电信号,体表测量其响应,用重构算法得到人体内部的电阻抗或其变化的分布图像.与现有的CT,MRI等技术相比,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具有实时性强、费用低廉、便于连续监测和功能成像等优势.目的:在体测量兔脑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禾 何庆华 等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9卷16期 82-8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传统的眼球跟踪方式是一种比较直接和容易理解的人机接口方式,但实现起来有一定的技术障碍,为此,探索一种可以利用视觉诱发电位信号区分受试者所注视的目标的实验方法.方法:选择2004-06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视力或矫正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祝一虹 狄海波 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34卷6期 518-5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系统研究右利手被试者执行右手手指序列运动时,全脑运动有关区域的一侧化特点.方法:利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结合右手手指的序列运动任务,研究8名右利手被试者脑区激活的一侧化特点.使用AFNI软件的反卷积程序生成激活图,...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方法;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脑/生理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维 刘晓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35卷5期 462-46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应用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儿童在不同年龄和不同生理状态下脑电复杂度的变化特征.方法:对45例健康状态基本正常的0~15岁儿童进行16导脑电连续24 h监测,分析清醒睁眼、闭眼、NREM(非快速眼动期)睡眠Ⅰ~Ⅱ期(浅睡期)、Ⅲ~Ⅳ期(深...
【关键词】 脑电描记术;脑/生长和发育;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卫东 尹立新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1年18卷2期 256-259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在对小波变换及其时频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脑电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给出EEG小波变换的结果,实现EEG在不同频率尺度的分解和重构。针对脑电信号的特点和分析方法,设计了脑电在线分析系统,阐述了系统软硬件结构设计和实现方法。该系统具有良好实时性,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平 杨世勇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0年17卷1期 50-55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睡眠梭形波(sleep spindle)识别方法--离散Gabor谱分解,在研究睡眠脑电波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这一高分辨率的时频分析方法对睡眠脑电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显示,离散Gabor谱方法可有效地从睡眠脑电波中识别出梭形波,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兆源 周龙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20卷2期 189-1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从脑电信号的分析出发,综述了频域分析、时域分析等信号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存在问题,介绍了时频分析、神经网络和混沌理论等现代分析方法,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郁阿丽 郁可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999年18卷2期 142-1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在对子波神经网络及其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对脑电信号压缩表征和痫样脑电棘波识别的新方法.实验结果显示,子波网络在大量压缩数据的同时,能够较好的恢复原有信号.另外,在脑电信号的时频谱等高线图上,得到了易于自动识别的棘波和棘慢复合波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泽龙 谢康宁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16卷12期 151-158页ISTIC
【摘要】 随着脑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脑电信号的分析方法发展迅速.脑电信号的分析分类处理主要包含脑电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3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具有各种不同的处理方法,通过对不同阶段的分类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侧重关注现代脑电信号的预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雪云 潘立平 等 《天津医药》 2018年46卷4期 386-390,451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颞叶癫痫(TLE)共患抑郁的工作记忆障碍神经振荡特征模式.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TLE组、TLE共患抑郁组(根据贝克抑郁自评量表-Ⅱ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评分判定)和正常对照组,各10例.采集3组受试者在视觉工作记忆(WM)任务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健 曾育琦 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52卷5期 294-29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脊髓炎症的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多肽(MOG35-55)诱导雌性C57BL/6小鼠,建立EAE小鼠模型.待小鼠发...
【关键词】 脑脊髓炎,自身免疫性,实验性;甲基强的松龙;细胞因子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徽 邱维加 等 《重庆医学》 2017年46卷15期 2078-2079,208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脑膜瘤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与DWI序列中的表现,提高良恶性脑膜瘤鉴别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证实各级(Ⅰ级、Ⅱ级和Ⅲ级)脑膜瘤MRI数据,总结各级脑膜瘤的增强方式、水肿范围情况,以及对比分析各级...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脑膜瘤;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少旦 刘娟 等 《天津医药》 2014年1期 74-75,76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颅内血管狭窄程度与脑电功率谱改变的关系。方法将71例MCI患者根据其头核磁血管检查(MRA)分为3组,无血管狭窄(A)组28例、轻度血管狭窄(B)组23例及重度血管狭窄(C)组20例,进行常规脑电图(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得廷 王君霞 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年2期 199-20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中脑脚间区弥散信号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特征及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健康人的横轴位DWI图像[TR/TE=3200 ms/94 ms,4次信号采集,弥散敏感因子(b)值分别取0和1000 s/...
【关键词】 中脑;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磁共振成像,弥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文瑞 陈鑫源 等 《信号处理》 2018年34卷8期 930-942页
【摘要】 同步脑电-功能磁共振(Simultaneous EEG-fMRI)整合了脑电的高时间分辨率和功能磁共振的高空间分辨率,是无创的大脑观测技术.但目前,该技术仍然存在信噪比过低、受试者舒适性差和数据融合困难等问题.本综述在介绍同步EEG-fMR...
【关键词】 同步脑电-功能磁共振;信号处理;噪声去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庆华 石锐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0年27卷1期 1638-1640,1644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在Active One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基础上采用Labview和VC编程实现基于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实时系统.方法:数据采集软件采用Labview编程实现,采用VC编程实现脑机接口人机界面、实时信号处理及动态链接库,Labview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远林 黄家富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07年28卷2期 24-25页ISTICCA
【摘要】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在治疗神经疾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文中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种功能齐全、性能优良的脑电生物反馈系统,提出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实现方案,并研制了该系统的样机,在精神障碍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家富 陈海峰 等 《医疗设备信息》 2006年21卷9期 11-13页ISTIC
【摘要】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在治疗神经疾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种功能齐全、性能优良的脑电生物反馈系统,提出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实现方案,并研制了该系统的样机,在精神障碍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洁 叶盛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03年20卷4期 249-252页ISTICCSCD
【摘要】 脑磁图MEG是在脑电图EEG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个脑功能研究和临床应用设备.现代信号处理理论的应用是脑磁逆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对基于阵列信号处理、信号分解以及维纳滤波等的脑磁逆问题方法,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秀河 黄力 等 《新医学》 2003年34卷4期 222-2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人脑纹状体、顶叶皮层、放射冠在不同弥散梯度方向的弥散加权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变化特征.方法:对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丽莎 张雪宁 等 《天津医药》 2002年30卷4期 216-21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颞叶钩间距测量对诊断Alzheimer病(AD)的价值.方法:对14名可能的AD患者和20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者为对照组,进行MRI扫描,测量两组颞叶钩间距,并全部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检查.结果:AD组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圣军 马函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3期 435-437页
【摘要】 目的探讨多项磁共振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2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及影像诊断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对其行常规MR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脑缺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璐 王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37卷8期 1100-1103页
【摘要】 采用卷积混合模型描述观测脑电信号( electroencephalogram,EEG),提出一种基于盲反卷积的EEG盲分离方法。结合EEG源成分的独立性确定代价函数,并采用共轭梯度法进行迭代寻优。针对EEG仿真实验数据进行方法验证,采用分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