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59
- 52
- 4
- 150
- 36
- 19
- 7
- 4
- 102
- 101
- 96
- 87
- 7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潇啸 刘阳 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9年18卷4期 351-3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对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 方法 选择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至2018年行双侧STN-DBS治疗的PD患者17例.术前1周及术后1年分别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危 苏闻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9年52卷8期 659-6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脑深部电刺激(DBS)对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改善已得到广泛公认,而对非运动症状的影响尚不明确.文中总结了近年来DBS的相关研究,对DBS对包括嗅觉、抑郁、认知、睡眠、疼痛在内的非运动症状的影响进行综述.目前研究发现,DBS对于嗅觉、抑郁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沄晅 李殿友 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8年17卷10期 1024-10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脑深部电刺激植入式脉冲发生器(IPG)更换手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手段. 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自2012年至2016年为211例患者行285次IPG更换术,其中帕金森病患者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旭升 张世忠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8年17卷4期 428-4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脑深部电刺激(DBS)是目前外科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有效手段,其通过神经调控手段可逆性地调控大脑神经环路,可以显著改善PD症状.本文现围绕DBS治疗PD的术前评估、靶点核团选择、手术干预方法、术后程控随访以及目前最新技术进展综述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洋 姚晨 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7年16卷5期 473-4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帕金森病患者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临床疗效预测模型,探究不同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和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双侧STN-DBS治疗的3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思泉 Antonio De Salles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28卷8期 802-80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丘脑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 VPL/VPM)脑深部电刺激(DBS)联合导水管周围灰质/脑室旁下丘脑核团(PAG/PVG) DBS治疗神经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对24例神经性疼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除早期2例只使用PVG作为靶点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伯民 李殿友 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28卷4期 378-38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方法 4例经过心理及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接受磁共振导向立体定向双侧伏隔核DBS植入,术后给予持续慢性高频电刺激.采用身体质量指数(BMI)及其他精神科量表如Yale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宝锋 金义超 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1年20卷5期 397-3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脑深部电刺激双侧伏核核心部对吗啡成瘾大鼠复吸行为的影响.方法 手术前筛选大鼠,筛选后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电刺激组、吗啡组、吗啡假手术组、吗啡电刺激组.电极植入7d后采用隔日递增原则皮下注射吗啡(5mg/kg起始,每次递增5m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浦政 陆丽霞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29卷7期 817-8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对帕金森病异动症大鼠纹状体区多巴胺和cAMP调节的磷蛋白(DARPP-32)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帕金森病异动症大鼠模型,经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刺激组)后,测定大鼠损伤侧及损伤对侧纹状体区DARP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宇清 李勇杰 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25卷3期 245-24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对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 102例PD病人接受STN-DBS手术,手术前后分别进行非运动症状(NMS)量表评估,随访时间6个月至6年.结果 PD患者术前有NMS症状3~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丽 王桂松 等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8年17卷9期 783-7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伏核对吗啡成瘾依赖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通过DBS电极刺激吗啡成瘾依赖大鼠双侧伏核,于吗啡注射第10天和刺激结束后第1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比较假刺激组、DBS组、生理盐水组(NS组)大鼠学习记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秦川 高国栋 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6年5卷11期 1129-11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PD)合并抑郁障碍的长期疗效并探讨其神经机制.方法 对15例合并抑郁障碍的PD患者实施STN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和临床评价. 结果 术后运动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凯 张建国 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22卷12期 711-71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丘脑底核(STN)的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继发性肌张力障碍的可行性、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 5例行双侧STN-DBS,1例行单侧STN-DBS.结果 术中利用微电极记录的电信号获得STN的准确靶点定位,电刺激后患者肌张力有不同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依群 周晓平 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22卷9期 564-56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显像研究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 DBS)对纹状体多巴胺系统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2只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猴及4例临床PD患者在施行单侧STN DBS手术前后给予SPECT检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国 王忠诚 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18卷1期 4-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对原发帕金森病(PD)的治疗作用及手术方法.方法应用微电极导向技术和手术计划系统进行靶点定位,对20例PD病人的丘脑底核(STN)进行电极植入,术后至少6个月的评价和随访.结果 15例单侧和5例双侧STN的D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伯民 刘康永 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18卷1期 8-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应用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难治性帕金森病(PD),并对其疗效作出评价.方法对7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磁共振导向立体定向及术中电生理验证方法,将刺激电极分别植入丘脑底核,采用同期或分期植入刺激发生器.术后1周用程控计算机在体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惠娟 史燕薇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35卷35期 2721-272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究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定位中行改进型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常规护理的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的肌张力障碍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宇昆 王学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23卷5期 193-1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追踪齿状-红核-丘脑束在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震颤症状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诊断为伴震颤症状的原发性帕金森病的病例资料,结合手术前后MRI和CT等影像数据,通过软件追踪齿状-红核-丘脑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浩 裴明阳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年35卷4期 683-68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对帕金森(PD)大鼠认知记忆的影响.方法 取60只健康SD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15),PD组(n=15),假刺激组(n=15),刺激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军红 顾晶晶 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23卷1期 14-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丘脑前核脑深部电刺激(ANT-DBS)对癫(间)病人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行ANT-DBS的癫(间)病人的临床资料,运用McHugh分级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并运用韦氏智力量表(WAIS-Ⅳ)、蒙特利尔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发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22卷1期 43-45页ISTICCA
【摘要】 Meige综合征是一种以颅颈部肌肉不自主收缩为主要特征的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可造成病人功能性失明以及咀嚼、吞咽、言语等功能障碍,给病人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极大困扰.尽管Meige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明确,早期发现和诊断,并予以系统治疗对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春梅 王会文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23卷17期 2289-229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回顾性调查帕金森病患者施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后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及时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6年6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帕金森病施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的患者869例,分析其麻醉恢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宁 王林 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22卷7期 293-2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苍白球内侧核脑深部电刺激(GPi-DBS)联合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BAIC)治疗Meige综合征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Meige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行GPi-DBS联合BAIC治疗,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3、6、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惠娟 贺娟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23卷34期 4369-437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医家护"APP应用于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连续入组的便利抽样方法,以2016年1—6月在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丽娜 王洪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32卷11期 978-9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对帕金森病大鼠丘脑底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方法 应用6-羟基多巴胺制备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在其丘脑底核区插入刺激电极进行高频电刺激,采用细胞外单位记录的方法记录刺激前和刺激过程中丘脑底核神经元的放电.结果 电刺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骐 周洪语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5年5期 466-468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及研究现状。方法使用关键词“deep brain stimulation”、“epilepsy”在 PubMed、Ovid Medline 数据库查阅2000—2014年国外有关 D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烁 孟楠 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48卷34期 4255-425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 DBS)治疗帕金森病( PD)患者手术配合的要点,以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行DBS手术的187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缜密、细致的手术配合,并对部分手术方法进行改进。结果1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尔松 季耀东 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17卷3期 107-10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从蛋白组学的角度探索脑深部电刺激(DBS)与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是否类同.方法 采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DIGE)技术,测定3例行双侧丘脑底核DBS治疗的帕金森病病人脑脊液中蛋白,在手术前(未干预组)、手术7d后但未刺激前(微毁损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岸超 马羽 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16卷2期 56-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Leksell 三维手术计划系统(Leksell SurgiPlan System)联合3.0T MRI辅助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进行靶点定位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例采用STN-DBS治疗的运...
【关键词】 运动障碍;Leksell手术计划系统;磁共振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崇旺 耿宁 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16卷4期 157-1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对帕金森病人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设置双侧STN-DBS组及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组,配对入组,每组有效病例各31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帕金森病生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丽 王桂松 等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15卷1期 29-3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BS)对大鼠双侧伏核多巴胺D1A受体(D1AR)和D2受体(D2R)表达的影响以及多巴胺受体(DAR)在DBS治疗吗啡心理依赖中的作用.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刺激组(ShS组)、电刺激组(DBS组)和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敏芳 和卫星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年9卷6期 1186-1188页ISTICCA
【摘要】 脑深部电刺激是近年来神经中枢疾病治疗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可逆性、参数可调、对组织非破坏性等特点.目前,脑深部电刺激的治疗对象主要有帕金森症患者、癫痫患者以及各种难治性疼痛患者.本文综述了脑深部电刺激的概念、原理、优缺点,并对临床应用现状和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晓平 胡小吾 等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11卷2期 106-10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程控调节.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用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治疗帕金森病126例,其中单侧46例,双侧80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春玉 何俊德 《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 2008年03卷17期 113-114页
【摘要】 目的 对应用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老年中晚期帕金森病(PD)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寻求行之有效、方便使用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4例全麻下将刺激电极分别植入双侧丘脑底核,并同期植入刺激发生器的老年帕金森痛患者重点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信连昌 王景景 等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5年15卷4期 238-245页ISTIC
【摘要】 癫痫是一种严重的、反复发作的、多因素的神经系统疾病,约1/3的患者可发展为难治性癫痫(RE)。神经调控疗法已成为减少RE发作的替代治疗选择,包括迷走神经刺激、脑深部刺激和反应性神经刺激等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以及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和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金兴 林豪鹏 等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4年14卷6期 321-324页ISTIC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脑深部电刺激术(DBS)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法充分控制症状、难以保证良好生活质量的晚期PD 患者,以及因多巴胺能药物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如异动症)的患者。DBS可根据患者的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甄雪克 田宏 等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4年14卷2期 124-126页ISTIC
【摘要】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一种最常见的非基因遗传性、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2019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CP发病率约为2‰~3‰[1]。CP主要表现为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及活动受限,而绝大多数患者的...
【关键词】 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手术机器人;脑深部电刺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星 彭肖肖 等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4年14卷4期 225-229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估联合尾侧未定带脑深部电刺激术(cZI-DBS)与丘脑腹中间核脑深部电刺激术(Vim-DBS)治疗原发性震颤(E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应用双靶点DBS治疗的11例E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党圆圆 赵虎林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3年13卷5期 320页ISTIC
【摘要】 视频导读:小脑齿状核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主要应用小脑性共济失调、震颤、肌张力障碍、癫痫和头痛的治疗。国内外对于DBS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有散在报道,治疗机制是通过对小脑齿状核的刺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海波 章清萍 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36卷4期 279-2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总结脑深部电刺激(DBS)对肌张力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2020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肌张力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DNA,完善患儿DBS术前及术后肌张力障碍评分量表运动评分,完善全外显子测序检测。结果: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妍 陈珏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1年30卷5期 469-4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食障碍因其易慢性化、高致死率、社会负担重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既往研究认为进食障碍患者存在前额叶相关的脑功能异常。近年来兴起的神经调控技术,尤其是无创性调控技术,因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闰成 杨锦霞 等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1年54卷4期 404-4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原发性震颤(ET)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上肢4~12 Hz动作性震颤。目前ET治疗的传统药物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癫痫药物、苯二氮 类药物等,但传统药物改善疾病症状的作用有限。随着医学的发展,国内外对ET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小 林正钰 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1年20卷1期 56-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的短期影响。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中心自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行双侧STN-DBS治疗的39例PD患者,分别于术前、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露 曾昭豪 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1年20卷2期 198-2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左旋多巴替代治疗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长期使用左旋多巴会导致异动症的发生,严重影响着PD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PD异动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改变给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武 姜成荣 等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2年12卷6期 365-369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双侧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梅杰综合征(MS)的2年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1例M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例行双侧丘脑底核-DBS,10例行双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普建 张璟 等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2年12卷5期 298-301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双侧丘脑底核(STN)交叉电脉冲脑深部电刺激(DBS)对帕金森病(PD)步态障碍(GD)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35例行双侧STN-DBS治疗的P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伟斌 李宸辉 等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2年12卷1期 49-53页ISTIC
【摘要】 约40%~60%的强迫症患者对药物、心理疗法和其他治疗方式多模式治疗后反应不佳或无效,最终进展为难治性强迫症。脑深部电刺激(DBS)可调节异常的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回路来减轻强迫症状。本文总结了不同DBS手术策略的最新进展,并对DBS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怡 蒋理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20年42卷5期 517-5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帕金森病患者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ubthalamic nucleus deep brain stimulation,STN-DBS)中,同期植入双侧电极,其先后两侧的精确度是否有明显差异,并分析术后疗效.方法 收集201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宽 詹彦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20年42卷24期 2426-24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估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对伴有异动的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STN-DBS治疗异动症状(levodopa-induced d...
【关键词】 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