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
- 4
- 13
- 5
- 4
- 1
- 1
- 8
- 6
- 6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丽萍 陈欣欣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1年38卷11期 1379-13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自拟益气健脾化湿方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患者纳入研究,按照就诊时间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昕炜 李冠汝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年35卷1期 458-4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客观评价加减除湿胃苓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赵炳南教授经验方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收治的114例脾虚湿蕴型特应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蔚志仁 石晶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年25卷5期 63-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亚急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其对炎症因子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176例脾虚湿蕴型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萍 陈珍 《新中医》 2020年52卷12期 20-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慢性宫颈炎合并HR-HPV感染(脾虚湿毒蕴结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静文 《新中医》 2020年52卷6期 65-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结合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单纯以美沙拉嗪治疗,结合组以健脾止泻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慧峰 《中医儿科杂志》 2019年15卷2期 56-60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健脾除湿法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小儿湿疹脾虚湿蕴型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湿疹脾虚湿蕴型患儿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晨帅 《中医儿科杂志》 2019年15卷4期 21-23页
【摘要】 任勤教授认为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主要病因为脾胃虚弱,外邪内侵.临床将其辨证分为风热夹湿型、脾虚湿蕴型、血虚风燥型三型,分别给予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胃苓汤、荆防四物汤加减,并将健脾和日常生活的护理贯穿于各型治疗之中,疗效显著.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齐君宜 导师:唐志鹏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脾虚湿蕴证患者以及健康人肠道菌群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比较UC患者与健康人、大肠湿热证和脾虚湿蕴证患者之间肠道菌群的差异。探讨肠道菌群与UC发病的关系;疾病相关性的中医虚实证型肠道菌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琳 导师:胡义扬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临床常见的证候特征,并从整体论出发,借助转录组学技术和信息分析技术探讨CHB常见证候(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证)潜在生物标志物,同时分析潜在标志物与功能的联系。
方法:规范采集明确诊断的CHB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盈 杨豪杰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2年49卷2期 86-89,后插1-后插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祛瘀生新方对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粪便病毒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分类水平比较UC患者与正常人群粪便中病毒多样性的差异,并进行丰度聚类热图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UC患者粪便样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拯 张华伟 等 《中医药导报》 2017年23卷20期 48-50页ISTIC
【摘要】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引起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重视其缓解期的治疗,可从根本上控制本病的发作.邵瑛教授以小儿推拿并结合食疗的方法来实现对岭南地区小儿CVA缓解期气阴两虚型和脾虚湿蕴型体质的调节.该法易为患儿接受且依从性强、疗效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京谦 伍嘉琪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45卷4期 404-40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痛风患者中医证候及证素的分布规律及特征.方法 4 057例均为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痛风患者,通过对其中医证候类型、中医证候要素等统计分析,探讨痛风的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结果 (1)中医证型分布:痛风患者出现频次最高的前6位中医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美君 葛亚雪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5年40卷4期 1547-15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横断面研究,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3家医院门诊就诊的桥本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通过中医证候量表收集其四诊信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菁 吴超勇 等 《中医杂志》 2024年65卷22期 2332-233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晚期胰腺癌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探讨不同证型及接受不同中药干预时间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136例接受中药治疗≥3个月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发病部位、淋巴结转移、多发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宁 李彦梅 等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1卷5期 20-23页
【摘要】 介绍王思农教授运用角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湿热内生与湿疹密切相关,风邪贯穿于湿疹的始终.湿疹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以湿热为主,亚急性期多与脾虚湿恋有关,慢性期则多病久耗伤阴血,血虚风燥.其临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继宁 项晶 等 《中医儿科杂志》 2024年20卷5期 60-6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中医证型分布与疾病严重程度、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AD评分指数(SCORAD)评分表、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CDLQI)问卷,对嘉兴市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8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超原 李炜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23年39卷1期 78-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西医病证的特点,根据中西医的诊断标准,总结中西医常用模型的造模方法和特点,对现有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证结合模型按照五种证型(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湿浊内停证、湿热蕴结证、脾肾两虚证)进行归纳分析.同时,总结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瑶麒 李合国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2年49卷6期 76-7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结直肠癌前病变的腺瘤性息肉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浊毒理论"在结直肠息肉中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搜集2018年11月-2019年7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镜室240例腺瘤性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格格 白光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2年40卷2期 90-93,后插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中医证型与肠镜象之间的关联,把内镜作为望诊的延伸,为UC的诊治提供思路.方法 研究选取2018年8月—2021年2月辽宁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住院确诊为UC的患者,共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宇 李军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2年33卷7期 1748-1750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介绍郭志强教授治疗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临证思路.方法 通过临床跟师,整理郭志强教授的临床医案,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病因病机、中医诊疗方面总结郭志强教授的临证经验及遣方用药思路,并列举验案一例加以佐证.结果 郭志强教授认为高危型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颖 莫秀梅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8卷12期 2807-2811页ISTICCA
【摘要】 探讨中医药诊治重症难治性特应性皮炎的思路.儿童及成人的重症难治性特应性皮炎在基本病机上存在差异,儿童多为脾虚为本,心火为标,两者交互主导;成人病机复杂,以脾肾两虚为本,湿邪为标,二者互为因果,且多见兼夹证.因患者年龄、病期及病程的不同,临床...
【关键词】 重症难治性特应性皮炎;脾虚;心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国 姜韩雪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10期 4713-47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NAFLD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9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和评价.结果:出现频次前5位的证型分别为痰瘀互结、湿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毅 刘艳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7年28卷5期 1149-1151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素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 采集503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相结合对61项变量进行分析,结合证素辨证体系寻找该病的中医证素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结果 证素辨证学研究结果得出本组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珊珊 李军祥 等 《北京中医药》 2019年38卷11期 1135-113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郁脾虚证与湿热内蕴证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方法 选择北京中医健康乡村(社区)项目方庄试点2017年1-10月确诊为肝郁脾虚型NASH患者10例(肝郁脾虚组)、湿热内蕴型NASH患者24例(湿热内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逄冰 刘文科 等 《北京中医药》 2017年36卷6期 505-507页ISTIC
【摘要】 “六郁”理论为金元医家朱丹溪系统提出.通过回溯经典,认为糖尿病前期的核心病机和重要病理基础是食、气、血、火、痰、湿六郁与虚(脾虚、气阴两虚)共同作用的结果.糖尿病前期实胖型患者以食郁为核心,六郁相兼为病;虚胖型患者以脾虚胃郁为根本;中等体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连雅君 王庆国 等 《中医药导报》 2017年23卷5期 28-31页ISTIC
【摘要】 目的:总结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中医证型、证素在临床中的常见规律,为临床辨证治疗NAFLD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近5年与临床证型、证素的相关文献,将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分析,并进行中医理论分析.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亚丽 周扬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1卷4期 28-3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候肝硬化患者精神心理状态的差异,探讨肝硬化患者不同精神心理状态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他评量表的方式,对符合研究要求的肝硬化患者填写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淑静 金小晶 《山东中医杂志》 2014年7期 537-538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B超征象间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B超检出的72例胆囊息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结合超声检查的肝胆图像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72例胆囊息肉患者中,痰湿内蕴证和肝胆湿热证男性多于女性,肝气郁结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运刚 《中医药导报》 2014年7期 59-6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CT定量诊断脂肪肝严重程度及血液生化指标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脂肪肝病例及健康对照者各100例,对脂肪肝病例进行中医证候分型,测定各组中的肝、脾CT值,同时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郁脾虚、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