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9
- 5
- 27
- 6
- 4
- 1
- 1
- 7
- 5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风花 《中国妇幼保健》 2019年34卷2期 375-3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复方黄柏液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小儿脾虚湿蕴型湿疹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 12例脾虚湿蕴型湿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56例.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涛 施家希 等 《中医杂志》 2016年57卷16期 1421-142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总结慢性乙型肝炎各中医证型中药配伍规律.方法 收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相关文献,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瘀血阻络、肝肾阴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霞 董明灿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37卷4期 67-69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三伏贴治疗不同证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胃脘痛患者179例分为脾胃虚寒型组(60例)、脾虚湿蕴型组(65例)及脾胃虚弱型组(54例),分别予以健脾温胃暖肠贴、健脾和胃化湿贴和健脾益胃固元贴穴位敷贴治疗,并在初伏、中伏、末伏各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承楼 胡大庆 等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6期 1018-102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血小板检测参数的关系.方法:将162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检测其肝功能和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以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廉凤霞 祝向东 等 《新中医》 2014年46卷9期 24-25页ISTICCA
【摘要】 介绍高如宏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经验.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病因病机为血热、血燥、血瘀、血虚,治疗从血论治.高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尚有湿毒蕴阻、滞络损肤,可从湿毒论治.临床上可分邪阻肌表、寒湿困脾、湿毒蕴肤、脾虚湿蕴几种证型辨证论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瑞南 《河南中医》 2012年32卷1期 43-44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各中医证型与血清GLO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GLO检测 .结果:常见的证型依次为温热内蕴型、肝气郁结型、脾虚湿盛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GLO水平在肝肾阴虚型中最低,与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饶美荣 魏跃钢 《中医学报》 2010年25卷2期 327-328页ISTICCA
【摘要】 特异性皮炎多发于儿童,其特征为瘙痒剧烈,反复发作,并常有家族史.中医认为与先天禀赋有关,涉及脾、心脏腑,治疗以清热利湿止痒,清心培土,祛风润燥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灵金 刘矗 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6卷17期 1-3页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饮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的临床疗效,通过比较血液CD4+、CD8+、CD4+/CD8+的变化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收治的57例脾虚湿蕴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28例,另设20例健康体检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倩倩 导师:耿立东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外科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调查及实验研究,观察二妙除湿饮对于治疗脾虚湿蕴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IL-25及TSLP的影响,探讨二妙除湿饮内服对脾虚湿蕴型湿疹患者的治疗作用,评价其临床疗效,以期提供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且方便服用药物,旨在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卫卫 导师:梅笑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探索观察中医综合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条件的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口服、中药溃结方灌肠配合温和灸,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雨浩 导师:柏树纲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以健脾祛湿,调理气血为治则,给予脾虚湿蕴型的UC患者自拟方剂健脾助运汤,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口服,观察对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对比患者肠黏膜、临床症状和体征及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的变化,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泥吉娟 导师:张晓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除湿饮治疗中老年脾虚湿蕴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对患者进行体外过敏原食物特异性IgG的检测,为湿疹患者的预防与日常生活的调护提供参考及指导.方法:将80例脾虚湿蕴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40例,内服健脾除湿饮、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燕萍 导师:梅笑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观察导师自拟中药蒲及汤保留灌肠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疗效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60例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口服美沙拉秦肠溶片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蒲及汤保留灌肠治疗.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蒋开平 第二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2014年
【摘要】 目的:探讨Fibroscan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湿热蕴结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按照CHB临床诊断依据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选择CHB湿热蕴结证患者180例、肝郁脾虚证患者159例.根据FibroScan硬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国厚 导师:耿立东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止痒方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健脾利湿止痒方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的作用机理.方法:统计2013年7月至2013年11月间门诊亚急性湿疹患者56例.其中服用健脾利湿止痒方的患者为治疗组,治疗28例;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梅 导师:严炜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祛湿方联合LEEP术对脾虚湿蕴型CINⅡ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s Ⅱ)合并高危HPV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HR-HPV)感染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杜含光 导师:邱英明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芪精丹兰汤对脾虚湿蕴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芪精丹兰汤的新药研发奠定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选取的80例脾虚湿蕴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1例,采用生活方式干预、西药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的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春素 导师:陈锦芳 福建中医学院 中医学 中医临床基础(硕士) 2005年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T淋巴细胞、NK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变化,了解各免疫学指标对该证病理机制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免疫功能的变化与慢乙肝的关系.同时以肝郁脾虚证为对照组,揭示慢乙肝两证型免疫表达的特点,探讨慢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华 《中国针灸》 2011年10期 901-90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辨证取穴配合刺络拔罐法与单纯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辨证取穴配合局部刺络拔罐治疗,分为肝胆湿热型、脾虚湿蕴型、气虚血瘀型,穴取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平 王娟 《河南中医》 2011年31卷12期 1409-1410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熙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口服多西环素,每次0 1g,日2次,外用0.025%迪维霜日2次,疗程为1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志楷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6年1期 25-26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湿疹的诊治表现及临床疗效。方法:依据中医辨证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86例湿疹患者分为风湿热证型、血虚风燥型及脾虚湿蕴型3种,以中药汤方对不同证型的湿疹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观察并分析上述8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柏平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03卷12期 164页MEDLINE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性疾病.我科通过对近年来采用中医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回顾与分析,埘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进行概括,采用巾医辨证分型把溃疡性结肠炎分为:大肠湿热蕴结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珉 魏跃钢 《中外健康文摘》 2009年6卷1期 49-50页
【摘要】 <篇首>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湿疹,是伴有显著瘙痒的急性及慢性炎症混合存在、并以反复发作为特点的湿疹性皮肤病.其特应性特征表现为:常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族性倾向;对异种蛋白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南 许二平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20期 1721-1723,1731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介绍张磊辨治运动神经元病的经验.运用“审证求因”的中医思维,总结运动神经元病病因病机为湿热蕴毒、内外合邪,风痰阻络、浊瘀互结以及五脏虚损、元气败衰;通过详辨湿、瘀、痰、风之病邪性质,细察脏腑经络之病位深浅以及精审虚、实、盛、衰之邪正关系,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明 霍达 等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9期 769-7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分布及证型演变规律. 方法 纳入糖尿病前期患者360例,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其症状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结合专家意见判定为相应证型,并根据患者意愿纳入其中77例患者进行证型演变规律研究.77例患者根据干预情况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晴 《中医杂志》 2010年51卷12期 11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功用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用薏苡仁治疗脾虚湿阻型的皮肤病,可收到良好效果.湿疹:王某某,女,21岁.于2009年5月20日初诊.主诉左手前臂内侧长湿疹3年余,感瘙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亚楠 方明治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41卷9期 1020-1021页ISTIC
【摘要】 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多出现以排便次数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排便功能失调,常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认为本病常见的病机为脾虚、肾阳虚、湿热蕴结,临床多见脾肾阳虚及湿热蕴结2种证型.本文分析相关验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丽丽 赵向丽 等 《河南中医》 2018年38卷8期 1189-119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中医治疗用药特点.方法:收集、整理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48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辨证论治,采用SPSS 24.0统计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乐鑫 池晓玲 等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5期 820-823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证型与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49例诊断为NAFLD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湿浊内停、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痰瘀互结4组间BMI、血压、肝功能、血脂及空腹血糖等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志军 丁辉 等 《河南中医》 2012年32卷3期 303-304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各中医证型与ALT、AST、HCV-RN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病例,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LT与中医证型关系为: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正虚邪恋型>肝肾阴虚型>肝郁脾虚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凌峰 赵红兵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33卷2期 146-14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证侯特点及病机特点.方法 观察103例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经两名主治中医师判断中医证侯及辨证分型,分析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侯特点.结果 103例患者的证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红兵 《河南中医》 2010年30卷9期 870-871页ISTIC
【摘要】 慢性乙型肝炎常见证型有脾虚湿滞、湿热蕴结、脾虚血瘀、气阴两虚等,但以上证型不能截然分开,大多互相兼夹,湿热、气滞、血瘀三方面因素始终存在于本病的全过程,早期以温毒、气滞为主,后期以正虚为主,健脾化湿、行气活血法应贯穿本病治疗始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永生 《河南中医》 2009年29卷9期 883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肠安散加针灸对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根据病因和临床症状,分为湿热蕴郁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和脾虚湿热壅滞型,分别采用中药肠安散治疗和针灸治疗.结果:25例中,临床治愈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结论:肠安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彦 宋林萱 《双足与保健》 2017年26卷12期 167-168页
【摘要】 目的 对克罗恩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与体质分类关系的研究.方法 收集该院克罗恩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研究探讨.并选出其中病例资料齐全的病例,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重点研究克罗恩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与体质分类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关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4卷3期 206页
【摘要】 <篇首>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证多虚,但虚中常兼滞,疾病多处于滞损交加的病变过程,其虚损要区别气虚与阴虚.气虚病位多偏重于脾,脾气虚运化有所不及,谷不为精便滞食于胃;阴虚病位侧重于胃,"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长久每致热伤阴,形成胃阴亏损而湿热内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秋贤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04卷1期 444页MEDLINE
【摘要】 目的:为了观察中医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诊治的5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分为大肠湿热、脾虚湿蕴、寒热错杂、肝郁脾虚、脾肾阳虚、阴血亏虚6个证型进行辨证施治.结果:5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5例,占61.4%;有效2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双男 张宁 等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03卷20期 92页MEDLINE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chronic hepatitis B,CHB)中医证型与临床及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46例CHB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型,进行临床诊断分度并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结果 CHB患者临床诊断分度及肝脏病理改变均按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晶 曾斌芳 等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24卷1期 167-167页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新疆维吾尔族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证型特征与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表现的相关性,进而总结出本病的证型分布规律,从而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为UC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型;结肠镜下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兵 曾真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02卷3期 152-153页MEDLINE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对2003年以来收治的69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根据其主证,辩证分型,其中脾虚湿盛型17例(24.6%)、湿热内蕴型14例(20.3%)、风热相搏型12例(17.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封宽德 《中国社区医师》 2005年21卷19期 38页
【摘要】 <篇首> 乳糜尿属中医学尿浊范畴,是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蚊虫叮咬有关.症状以小便混浊、尿白如米泔、排尿时无痛为主,分型多为湿热内蕴、脾虚气陷、肾元亏虚之分.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飞廉三妙汤治疗乳糜尿1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于志峰 全国第十三届中医诊断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湿疹中医不同证型脉象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湿疹病人214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脾虚湿蕴型120例,血虚风燥型94例.另选择健康志愿者21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脉象采集系统和临床结合的方法进行脉象的识别分析.结果湿疹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柏亚萍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2007年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0.22*13mm 号面部美容针在色斑周围多针浅部围刺至局部微微泛红,体针:主穴为曲池、合谷、血海、百会、足三里等,辨证配穴:肝郁气滞型颧部褐青色痣加太冲、蠡沟、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欣 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2006年
【摘要】 目的:探讨AD患者外周血清IgE、Th2/Th1型细胞因子分布以及外周血PBMC中GATA-3基因的表达状况;并初步探讨导师健脾渗湿法治疗AD的经验方特应性皮炎方对脾虚湿蕴型AD患者的疗效以及其可能的免疫学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许波 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2003年
【摘要】 带状疱疹中医称"蛇串疮",是一种在皮肤上簇集水疱沿身体一侧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形,伴以痛如火燎为主证的急性疟疹样皮肤病.中医认为,其病因多为肝气郁结,久而化火妄动,脾经湿热内蕴,外溢皮肤而生,偶因兼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临床上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