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
- 3
- 1
- 8
- 6
- 5
- 3
- 2
- 6
- 6
- 5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林琳 范潇予 等 《癌变·畸变·突变》 2018年30卷4期 275-278,2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利用小鼠直接胭窝淋巴结(D-PLNA)和报告抗原胭窝淋巴结(RA-PLNA)对脉络宁、生脉、丹香冠心3种中药注射液的免疫毒性进行评价.方法:D-PLNA模型中设脉络宁、生脉、丹香冠心3种中药注射液,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阳性药物苯妥英钠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钦 郭金铭 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4年46卷16期 1849-18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不同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动物模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取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60只,采用4T1乳腺癌细胞悬液注射小鼠不同部位等人工移植方法构建6种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n=10),另采用小鼠乳腺肿瘤病毒介导多瘤病毒中间T抗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靳洪涛 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2017年)学术交流大会 2017年
【摘要】 目的 过敏反应是中药注射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常规的过敏方法对于小分子的过敏原并不敏感,因此对于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评价应该从评价方法和过敏原物质基础两个角度着手进行研究,发现真正的过敏原,并积极寻找有效的去除方法,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
【关键词】 5-HMF ; OMBF ; 报告抗原腘窝淋巴结模型,过敏反应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林铌 中国毒理学会第七次全国毒理学大会暨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 2015年
【摘要】 [目的]建立用于评价小分子药物(LWMC,low molecular-weight compound)致敏性的敏感模型-小鼠直接腘窝淋巴结模型和报告抗原腘窝淋巴结模型的建立.[材料和方法]选用雄性SPF级Balb/c小鼠,共分为5组,每组1...
【关键词】 直接腘窝淋巴结模型 ; 报告抗原腘窝淋巴结模型 ; LWMC(小分子药物)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振鹏 导师:尚伟 青岛大学 临床医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应用新型靶向淋巴造影剂Dextran-DTPA-Gd,行兔大腿VX2移植瘤腘窝淋巴转移间质核磁共振淋巴造影实验,探讨其靶向强化转移淋巴结及淋巴管的显影情况。为进一步了解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淋巴转移规律及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淋巴转移的诊断、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春江 首届国际医学影像学暨介入医学学术会议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造影显像途径及自制表面活性剂类造影剂对正常兔淋巴结的增强效果. 方法:1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经足底皮下注射自制表面活性剂类造影剂,剂量0.5ml,并按摩足底,用谐波显像方式观察腘窝淋巴结造影效果。 结果:注射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宏宇 孙楠 等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44卷4期 404-40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静脉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诊断小鼠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小鼠4T1乳腺癌细胞足垫种植成瘤的方法构建50只Balb/c小鼠腘窝淋巴结肿瘤转移模型,接种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泽然 李继承 《实验生物学报》 2003年36卷2期 99-10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通过单细胞分离(克隆)培养和局部淋巴结转移灶筛选的方法,建立两种不同淋巴转移能力HepA肝癌细胞亚系,分别命名为HepA-H和HepA-L,并比较其生长、游走和贴壁能力等生物学特性.瘤细胞接种于小鼠足垫后,同侧腘窝淋巴结转移率,HepA-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崇麟 孙晓 等 《中国癌症杂志》 2016年26卷7期 569-5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与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已成为临床腋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标准处理模式,并对疾病的分期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该研究将吲哚菁绿和利妥昔单抗进行偶联作为新型示踪剂,采用小鼠后肢引流作为动物模型,模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探索其定位效...
【关键词】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新型示踪剂;吲哚菁绿-利妥昔单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彩霞 陈志喜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13年29卷13期 2099-210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考察羧甲基壳聚糖超小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OCMCS-USPIO-NPs)在兔肿瘤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价值,为该MRI对比剂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新西兰大白兔为模型动物,分别建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VX2肿瘤淋巴转移模型,MRI平扫后,组...
【关键词】 磁共振淋巴结成像;羧甲基壳聚糖超小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磁共振对比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宏 刘兆华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2年26卷2期 183-1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构建直接和间接腘窝淋巴结试验(d-PLNA和s-PLNA)模型,并用其检测清开灵注射液(QKLI)的致敏性.方法 雌性BALB/c小鼠右侧后肢足趾一次性分别sc给予50μl盐酸D-青霉胺(D-Pen) 12.5,25.0,37.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琢 薛华丹 等 《磁共振成像》 2011年02卷5期 349-3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以兔腘窝淋巴结动物模型,利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三种不同的半自动方法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分布的临床价值.方法 21只兔被随机分为炎症和肿瘤转移两组,在动物模型建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文 王建 等 《四川动物》 2010年29卷4期 633-63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建立适用的VX2淋巴癌转移模型.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14只,对照组10只.模型组在兔右股二头肌肌腹中部注射VX2细胞悬液0.5 mL,对照组在相同位置注射0.5 mL生理氯化钠溶液,观察淋巴结的变化,第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晶 薛华丹 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9年31卷2期 182-18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USPIO)在兔炎性淋巴结中的增强磁共振特征,建立USPIO淋巴结显像的常规注射及扫描方案.方法 12只健康新西兰兔于足垫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腘窝淋巴结的炎性增生模型.静脉注射不同剂量(45、90...
【关键词】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炎症淋巴结;磁共振成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兆华 刘兆平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09年23卷1期 70-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免疫介导药物超敏反应(IDHR)是一种最常见、也最为复杂的药物不良反应.迄今为止,尚无可靠的动物模型可以有效预测IDHR.已有研究发现,腘窝淋巴结试验(PLNA)操作简单,省时,灵敏,特异性高,可靠性和重复性好,实验动物用量少.尽管其反应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元魁 许乙凯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08年24卷1期 107-109,11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初步探索皮下应用Gd-DTPA-白蛋白的阳性磁共振淋巴造影检测隐匿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 建立腘窝隐匿转移性淋巴结新西兰兔模型,分析隐匿转移性淋巴结在平扫及皮下注射0.10 mmol/肢Gd-DTPA-白蛋白后24 h时的MRI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浩 黄广建 等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7年34卷4期 518-5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载阿霉素的纳米活性碳在治疗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右后肢脚掌皮下接种Walker256瘤细胞悬液后形成淋巴结转移模型,分别在肿瘤部位注射载有阿霉素的活性碳混悬液、阿霉素水溶液和生理盐水.注射后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洪超 王胜裕 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10卷2期 96-98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新西兰大白兔炎性和转移性腘窝淋巴结模型弥散加权成像图像质量定性和定量评价,选择合适的成像参数即b值.方法 分别建立炎性和转移性淋巴结新西兰大白兔动物模型12只,分别选择b值=300、600、900对两组进行弥散加权成像,计算信噪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飞春 安广全 等 《河北医药》 2011年33卷6期 807-80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能获取淋巴结微转移细胞株的结肠癌动物模型.方法 将小鼠结肠低分化腺癌Colon26细胞株接种于同源基因鼠BALB/c小鼠爪垫25 d后,摘取腘窝淋巴结,用RT-PCR方法检测淋巴结CD44V和CK20基因表达,并将淋巴结粉碎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宜军 董启榕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28卷4期 549-5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32P-磷酸铬胶体注入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膝关节腔后,其各主要组织、器官在不同时间内放射性活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 12只新西兰兔诱导成关节炎模型后,分为6组,右膝关节腔各注入32P-磷酸铬胶体44.4 MBq,间隔不同时间各处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向荣 张丹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24卷6期 464-465页ISTIC
【摘要】 利用小鼠腹水型肝癌H22淋巴管转移模型,观察了加味血府逐瘀汤对荷瘤鼠淋巴管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爪垫接种瘤细胞第16天时,血清唾液酸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肺部出现转移瘤结节,转移率为77.8%。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组与肿瘤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为 李婧 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4年36卷4期 164-166页
【摘要】 目的:使用H22肝癌细胞株建立小鼠自发淋巴道转移模型.方法:4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左后肢爪垫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建立动物模型,各组小鼠接种细胞浓度分别为:1×106·只-1、5×105·只-1、2.5×105·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元魁 许乙凯 等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杂志(电子版)》 2014年3卷1期 23-26页
【摘要】 目的 利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模型,观察两种对比剂(Gd-DTPA和HSA-Gd-DTPA)进行MR淋巴造影效果比较.方法 制作新西兰兔腘窝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模型16只,完全随机法分成Gd-DTPA组(A组)和HSA-Gd-DTPA组(B组).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正扬 俞海平 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0年44卷4期 434-4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分子阳性亲淋巴对比剂在间质MR淋巴成像中对肿瘤转移、炎性增生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18只纯种新西兰大白兔,体质量2.0~2.5 kg.在其中9只兔一侧后肢各趾蹼处注射完全型免疫佐剂,用于建立腘窝淋巴结炎性增生模型(炎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乙凯 吴元魁 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年41卷2期 205-2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初步探索组织间隙应用钆喷替酸葡甲胺-白蛋白(HSA-Gd-DTPA)的阳性MR淋巴造影在鉴别良、恶性淋巴结中的价值.方法 新西兰兔12只,体重2.0~2.5 kg.6只兔单侧后腿肌肉注射蛋黄乳胶,用于建立腘窝淋巴结的反应性增生模型(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