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7
- 2
- 2
- 2
- 1
- 10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明 高长青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12年92卷32期 2261-22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总结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160例接受机器人辅助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矫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4例,女86例;年龄1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丹 陈其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年23卷1期 68-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封堵术后传导阻滞发生及转归情况.方法 2004年4月-2006年12月介入治疗PMVSD患儿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1.3~12.0岁.采用AGA公司偏心型Amplatzer VSD和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凌翔 陈胜喜 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年22卷21期 1670-16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患儿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分析13例14岁以下VSD并中重度AI患儿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的临床资料.其中VSD为干下型9例,膜周部型4例;中度AI 4例,重度AI 9例.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鲜阳 刘玉昊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35卷7期 633-63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VSD)介入治疗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2年8月至2006年2月用介入法治疗358例PVSD患者,男性161例,女性197例,年龄3~54(10.9±8.1)岁,体重12~90(32.8±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瀚旻 华益民 等 《中华儿科杂志》 2006年44卷8期 611-61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回顾性总结伴膜部瘤的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病例,对如何选择封堵器的型号和安放位置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进一步规范.方法 对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入院治疗的伴膜部瘤形成的室间隔缺损患儿进行造影、超声和介入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万峰 张国培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33卷3期 232-23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室间隔缺损(VSD)是先天性心脏病中发病率最高的先天畸形,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其他畸形合并发生.国内自2001年应用镍钛合金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以来[1],由于提高了对VSD解剖形态的认识,以及封堵器的不断改进,使VSD的封堵治疗在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智伟 曾国洪 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33卷3期 228-23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我们研制的一种国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膜周部VSD封堵器的结构设计为 "工"字形,有对称型及非对称型两种,金属材料选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阻流体选用聚四氟乙烯.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对该装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田昌 胡大一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5年85卷40期 2846-284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非对称型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伞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中远期效果.方法对采用偏心型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伞治疗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68例患者中65例封堵成功(95.6%).左心室造影测得缺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振辉 刘延玲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5年14卷2期 89-9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封堵术前进行形态学分型的方法及其应用意义.方法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51例VSD患者行Amplatzer法封堵术前诊断筛选,根据VSD粘连形成瘤样程度,形态学上将VSD分为3型.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建 张镜芳 等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4年25卷3期 248-25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近5年间外科手术治疗婴幼儿期室间隔缺损(VSD)的结果和经验.方法对1998~2002年的668例婴幼儿VSD修补术进行总结.年龄1~36个月(平均15.8个月),体重3.0~15.5 kg(平均8.1 kg).膜周部VSD56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燕 宋海波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4年13卷10期 781-7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观测不同分型的室间隔缺损的最佳实时三维显示平面.方法离体猪心6只,造成干下型、膜周部及肌部三种不同分型的室间隔缺损,用耦合剂高压灌注后,以二维、双平面及三维超声的不同切面进行观察,通过半定量的显示评分量化:4分,非常清晰...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实时三维;室间隔缺损;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卫萍 秦永文 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2年11卷11期 645-64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 4例经导管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缺损部位1例位于肌部,3例为膜周部.封堵器为Amplatzer式双盘片结构.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和X线的引导下,选择封堵器型号比VS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建屏 张怀军 等 《中国循环杂志》 1999年14卷4期 230-2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心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的外科矫治方法.方法:总结106例VSD合并AI的外科治疗经验.主要有干下型VSD 66例(62.3%),膜周部VSD 22例(20.8%).主动脉瓣以单叶右冠状动脉瓣脱垂为主(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鞠樑 钱炜 等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15卷10期 1735-1737,1801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国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2014年1月一2016年7月104例无锡儿童医院住院适合用介入方法封堵治疗的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49例,女55例,年龄10个月5天~15岁,平均年龄(3.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飞 李红昕 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7年33卷1期 28-31页ISTICCSCD
【摘要】 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 VSD )是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出生后活产儿的3‰[1]。多发孔膜周部VSD是其中的常见类型。传统的治疗方法有体外循环下修补术和经皮介入封堵术,前者创伤大、出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浩 杨荣 等 《江苏医药》 2012年33卷5期 522-5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对称型和不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术后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成功植入106例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AVSDO)和122例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SVSDO)的PMVSD患者,于术前、术后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冰 刘煜昊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25卷7期 685-687页ISTIC
【摘要】 目的:比较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治疗前、后三尖瓣反流量的变化.方法:45例成功封堵手术治疗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前超声检查证实合并三尖瓣反流,并依据来源分为单纯瓣膜型(A组)31例和左心室右心房通道型(B组)14例,封堵术后观察三尖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璘 任梅宏 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0年27卷3期 309页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篇首> 例1 男,36岁.其妻4次自然流产,均于妊娠70天左右.第5次妊娠18周,B超提示胎儿脐膨出.在我院产前诊断中心行羊膜腔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18,+t(3;18)(q22;p11).本次妊娠孕25周再次检测B超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