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
- 24
- 3
- 8
- 5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郑林 陆振举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2年37卷4期 320,后插1-后插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缓释微丸作为缓控释药物制剂的一种形式,属于多单元型给药系统,具有一单元型给药系统不可比拟的优点,近年来随着现代制备工艺的逐渐成熟及辅料的发展,微丸已成为缓控释制剂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重点综述了骨架型微丸及膜控型微丸的特点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涓涓 谢俊 等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1年19卷1期 42-46页ISTIC
【摘要】 微丸作为多单元给药系统的代表,特别是膜控型微丸凭借其良好的释放可调节性,则逐渐成为缓控释微丸制剂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综述了膜控型微丸缓控释制备技术和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缓控释微丸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盛君 朱家壁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4年31卷3期 177-181页ISTICCA
【摘要】 缓控释微丸制剂是一种多单元型给药系统,具有一单元型给药系统不可比拟的优点,成为目前缓控释制剂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缓控释微丸制剂包括骨架型微丸、膜控型微丸和骨架膜控两种技术结合制备的微丸的特点、所选用的材料及调节药物释放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晖 《北方药学》 2009年06卷2期 25-28页
【摘要】 从膜控型微丸削剂的特点、所用材料及调节药物释放的方法等方面介绍膜控型微丸制剂的研究进展.普通缓释微丸、脉冲微丸、肠溶微丸及结肠靶向微丸等膜控型微丸制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释药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春生 梅兴国 《中国药学杂志》 2006年41卷3期 163-1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微丸压片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已有文献,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归纳.结果与结论膜控微丸的压片是制备口服缓控释制剂难度很大的工艺技术,需要对处方和工艺参数进行系统优化,使微丸经过压片后仍能保持其固有的药物释放特征.影响微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静静 钱勇 等 《军事医学》 2014年5期 351-35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琥珀酸美托洛尔( MS)缓释微丸处方工艺。方法采用蔗糖丸芯,以乙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模型药物MS为致孔剂,通过流化床底喷工艺制备MS缓释微丸。以致孔剂比例和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自变量),微丸1,4,8,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媚媚 韩珂 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08年35卷2期 128-132页ISTICCA
【摘要】 口服缓、控释多单元型制剂因其具有多方面的优点而在药剂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微丸压制成片剂已成为一种具有缓、控释优点和多单元型制剂优点的剂型.本综述就微丸压片工艺的研究进展做一个回顾和总结.影响微丸压片的因素主要有聚合物衣膜,微丸丸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道元 孙萍 等 《江西中医药》 2022年53卷6期 50-53页CA
【摘要】 目的:制备磷酸川芎嗪骨架型和膜控型缓释微丸,考察其释放度及释药机制.方法:用挤出滚圆机制备骨架型缓释微丸和膜控型缓释微丸含药丸芯,并以流化床底喷方式对膜控型缓释微丸含药丸芯进行缓释包衣,乙基纤维素和surelease分别作为骨架和膜控缓释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毓婷 程永凤 等 《广州化工》 2022年50卷13期 8-10,19页
【摘要】 膜控微丸作为多单元型制剂,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已成为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热点之一.膜控微丸可分为普通缓释微丸、脉冲微丸、定位微丸三类,其最终剂型一种是装入空心胶囊制成胶囊剂;另一种是压制成片剂.因片剂具有剂量可分割的优点,对膜控微丸而言已成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生 姜伟化 等 《医药导报》 2014年11期 1520-152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制备依托贝特膜控型微丸胶囊并对其体外释放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液相层积法及固相层积法制备依托贝特载药微丸,再用包衣锅方法对载药微丸包衣。以虫胶为包衣材料,考察包衣增重对释放度的影响。采用相似因子法比较自制胶囊与市售胶囊释放曲线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桂华 杨晓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5年40卷23期 1801-1803,182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琥珀酸美托洛尔脉冲控释微丸并考察体外释放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使用水溶胀性材料为内包衣溶胀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外包衣控释层制备脉冲控释微丸,并考察溶胀层材料类型,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增重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春丽 郭涛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3年38卷2期 111-11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双氯芬酸钠脉冲控释微丸并考察体外释放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以水溶胀性材料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内包衣溶胀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外包衣作为控释层制备脉冲控释微丸,并考察溶胀层材料类型、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增重、介质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良春 胡海燕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4年15卷3期 177-178页PKUCSCDCA
【摘要】 从薄膜衣的特点、类型、辅料、成型工艺及其在中药微丸上的应用进行综述.采用新型优质的包衣材料及辅料、成熟的微丸成型工艺、先进的包衣设备,制备具有缓、控释作用的中药微丸,以促进中药剂型的改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春生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4年6期 611-616页ISTICCA
【摘要】 膜控微丸作为一种新型的剂量分散型调释制剂,具有比常规制剂更佳的治疗效果。它的粒径大多分布在0.5~1.0 mm,终剂型为胶囊剂或微丸压片剂,可实现药物的恒定释放、定时脉冲释放或肠道定位释药等。膜控微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优势显著。随着新型释药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薇 李玲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4年45卷7期 690-696页ISTICCSCDCA
【摘要】 包衣微丸型片剂作为一种特殊的口服缓控释制剂,可快速崩解出包衣膜完整的微丸,并可通过调整微丸比例,灵活控制药物剂量与释药行为.由于此类片剂具有包衣膜完整性要求高、放大后含量均一性控制难等诸多问题,制备过程中需对丸芯、包衣及缓冲辅料进行筛选,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艳 钱勇 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3年40卷4期 460-463,4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制备膜控型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微丸并进行体外释放特性的研究.方法 采用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作为包衣材料,利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微丸,以累积释放度为指标,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结果 蔗糖丸芯预包衣、致孔剂比例增高均会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燕敏 冯耀荣 等 《中国药师》 2013年16卷5期 764-767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随着制药工业与制剂装备的不断发展,缓释给药系统的研究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口服缓释固体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当今医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新辅料的开发、生产,微丸在缓控释领域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被公认为是理想的缓释剂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奚泉 金方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2年43卷1期 25-29页ISTICCSCDCA
【摘要】 以盐酸左旋沙丁胺醇为模型药物,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Eudragit NE30D为包衣材料,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缓释微丸.以释放度和释药性能稳定性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固化条件对微丸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固化温度和加湿固化均有助于促进衣膜愈合....
【关键词】 盐酸左旋沙丁胺醇;微丸;Eudragit NE 30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裕炳 涂家生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0年18卷3期 235-238页ISTIC
【摘要】 目的:制备硝苯地平骨架型和膜控型两种24小时缓释微丸,以释放度为指标比较两者优劣,并研究其释放机理.方法:以硬脂酸和乙基纤维素为材料,挤出滚圆法制备硝苯地平骨架型缓释微丸;以液相层积空白丸芯上药法制备载药速释丸芯,以苏丽丝E-7-1904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少平 韩珂 等 《药学进展》 2008年32卷2期 76-81页ISTICCA
【摘要】 综述近年来薄膜包衣微丸在药物制剂中的研究与应用.微丸属于多单元型药物传递系统,具有众多优点.而将微丸制备技术和薄膜包衣技术相结合制成的具有特殊释药性质的薄膜包衣微丸,已经成为缓、控释制剂研究领域的热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阳 王宝华 等 《中国药业》 2007年16卷14期 25-27页ISTICCA
【摘要】 聚丙烯酸树脂是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一类药剂新辅料,既可用作薄膜包衣材料,用于片剂、微丸、颗粒剂等剂型的包衣,又能用于缓控释制剂(如缓控释骨架片剂、微球、固体分散体等)的制备.该文对聚丙烯酸树脂的分类、性质及其在制剂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宝国 李林军 等 《齐鲁药事》 2006年25卷10期 614-616页ISTICCA
【摘要】 本文对丙烯酸树脂系列辅料在微丸的缓释、控释、脉冲给药系统及定位给药系统等药物新剂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随着新型丙烯酸树脂的研究开发和制剂技术的发展,其在微丸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海龙 方芳 等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4年20卷6期 470-4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制备膜控释毛冬青缓释微丸胶囊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用乙基纤维素等辅料包衣材料,以PEG1000为致孔剂,经薄膜包衣制备毛冬青缓释微丸胶囊,并以体外释放度试验来评价.结果实验表明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Q=18.415t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书玲 杨磊 等 《海峡药学》 2017年29卷5期 16-19页
【摘要】 目的 制备布洛芬膜控型和骨架型两种缓释微丸,并对体外释放进行分析,研究两者的释药机理.方法 两种缓释微丸均采用离心制丸机粉末层积法上药,流化床底喷包衣进行制备,采用Eudragit RLPO作为骨架材料和Eudragit RLPO与E1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洪涛 郭涛 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3年20卷2期 97-100,11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制备硫酸沙丁胺醇脉冲控释微丸.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使用水溶胀性材料为内包衣溶胀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外包衣控释层制备脉冲控释微丸,并考察溶胀层材料类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含量、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增重量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天文 徐群为 等 《广西医学》 2000年22卷4期 704-7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制双氯芬酸钾的缓释微丸并建立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在含有主药的丸心外包控释膜,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结果:获得了释药时间持续8小时的缓释微丸。结论:采用缓释微丸剂型,可使药物达到速效和缓释的作用。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钾缓释微丸含量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磊 潘五九 等 《黑龙江中医药》 2014年43卷1期 49-50页
【摘要】 目的:探讨近几年来中药缓控释微丸在包衣,成型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方法:查阅、综述及分析近几年来中药缓控释微丸在包衣材料、制备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文献.结果与结论:合理的包衣材料与成型工艺能使中药缓控释微丸达到理想的释药效果,促进药物吸收,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莉 陈大为 等 《药品评价》 2004年1卷5期 352-355页CA
【摘要】 目的制备以法莫替丁为模型药物的脉冲控释胶囊;探索制备脉冲微丸的方法.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速释微丸.应用有机酸诱导机理制备脉冲微丸,于丸芯中加入有机酸,Eudragit RS100为包衣材料,用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将两种微丸混合后制成脉冲控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茂先 尤孝庆 等 《广东药学》 2000年10卷1期 25-26页CA
【摘要】 采用先制微丸再包控释膜的方法制备头孢氨苄缓释微丸,装入胶囊.体外释放试验表明,所制缓释胶囊在酸性与碱性介质中的释药速度基本一致,均符合Higuchi模型.经加速试验,质量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