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6
- 15
- 3
- 92
- 10
- 10
- 4
- 2
- 47
- 22
- 16
- 15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含 蔡薇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33卷1期 87-92页
【摘要】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与脑卒中、死亡风险有关.目前房颤的发生和发展可通过心房结构重构、电重构、炎症、自主神经系统障碍、非编码RNA等病理生理学机制来解释.房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凝、转复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威 王雪梅 等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56卷4期 448-451页
【摘要】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射频消融已经成为公认的治疗AF的有效手段.自主神经核素显像技术可精确定位心脏神经重构区,评价神经重构程度.术前应用核素显像对患者进行评估,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还可以对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学文 柯元甲 等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3年44卷7期 645-648页ISTICCA
【摘要】 研究早已显示自主神经对免疫系统具有调控作用.交感神经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激活β2 肾上腺素受体,可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和效应功能,通过p38 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及p53 信号通路调节心肌炎性反应,从而增加心房颤动的易感性;迷走神经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泊遥 谢淳凡 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46卷8期 877-88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通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是临床上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针对AF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存在不良反应.射频消融较传统的药物治疗更有效,但这种侵入性操作伴有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艳丽 单青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9卷23期 53-56,7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碎裂QRS(fQRS)波与自主神经功能及左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收治的114例AMI患者,根据是否存在fQRS分为fQRS组(51例)和无fQRS组(6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 王静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2年20卷12期 1120-11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CBS)干预慢性心力衰竭(CHF)自主神经重塑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38只雄性比格犬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 分为正常对照组(CON)、CHF组、CHF伴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低水平强度刺激组(LL-CBS)和慢性...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电刺激;自主神经重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那丞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20年33卷8期 879-883页ISTICPKU
【摘要】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约占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1/3.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心脏自主神经及其重构参与了房颤的发生与维持,是房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房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及射频消融术,众所周知,药物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甲坤 郑黎晖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1年19卷5期 459-463页ISTICCA
【摘要】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炎症和心脏自主神经重构是房颤触发和维持的重要机制,主要表现为心房的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星状神经节或心脏表面神经节丛的神经放电增加.研究表明,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抑制星状神经节或心脏表面神经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棣文 谢轲 等 《医学研究杂志》 2021年50卷8期 32-3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短链脂肪酸丙酸盐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心脏重构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I组(模型组)、MI+丙酸盐组(丙酸盐组),每组各20只,其中模型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模型,丙酸盐组在建立MI模型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勇 田晓燕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6年31卷12期 1219-122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观察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对长期右心耳快速起搏诱发心房颤动(房颤)犬心房自主神经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心房肌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心房自主神经重构中的作用。
方法:18只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HTEB组。对照组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阙冬冬 宋旭东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1年30卷6期 404-407页
【摘要】 房颤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与心房的重构(包括电学重构、解剖重构和自主神经系统重构)密切相关.房颤可诱导离子通道蛋白表达和(或)功能异常,进而反馈性地促进心房功能性折返基质的形成,发生电学重构;循环往复的电学重构造成心房基质的改变,失活的心房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 姜萍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4年9期 1320-1324,13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观察桂枝汤对4-甲基邻苯二酚(4-MC)诱导的心脏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方法10 mg · L-1的4-MC (10μg·kg-1体重)腹腔注射30d诱导建立心脏交感神经芽生模型,分别给予美托洛尔和不同桂芍比例的桂枝汤(桂芍比分别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思瑶 钟江华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0年41卷1期 34-38页ISTICCA
【摘要】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并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流行率预计在未来几年会进一步增加.尽管在过去十年中出现了心房颤动病理生理学的新分子概念,但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法仍存在主要局限性,包括效果差和严重的副作用,如心室恶性心律失常等.心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少华 张玉娇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51卷12期 7-10,3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定量研究持续性快速右心房起搏后犬肺静脉-左心房(PV-LA)连接处自主神经重构的情况.方法 12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起搏组,每组各6只,起搏组以400次/min的速率快速起搏犬右心房,持续4周.起搏结束后立即测定所有犬左...
【关键词】 自主神经重构;肺静脉-左心房连接处;心房颤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少华 张玉娇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51卷12期 7-10,3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定量研究持续性快速右心房起搏后犬肺静脉-左心房(PV-LA)连接处自主神经重构的情况.方法 12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起搏组,每组各6只,起搏组以400次/min的速率快速起搏犬右心房,持续4周.起搏结束后立即测定所有犬左...
【关键词】 自主神经重构;肺静脉-左心房连接处;心房颤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纪瑞华 张邵博 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年26卷10期 880-8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高位脊髓横切(SCT)大鼠慢性期自主神经反射异常(AID)的可能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暴露脊髓,横切T4节段,术后2、8周分别选取发生AD的大鼠作为实验组(AID组),采用组织病理学、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和电镜超微结构技术对大鼠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修仁 张丽媛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7年28卷z1期 53-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心血管系统重构密切相关的有关超声心动图指标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25例原发性高血压连续病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分叉处内径(CAD),充血后肱动脉内经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朝汉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7年38卷5期 520-522页ISTICCA
【摘要】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心房颤动在中国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它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对其发生及维持机制进行研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虽然大量研究表明心房颤动的发生及维持与心电重构和心房结构重构密切相关;但是其具体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国内外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劲松 杜荣增 等 《重庆医学》 2017年46卷36期 5055-5058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对p75NTR、炎性反应、免疫调节、氧化应激的作用,以及对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对糖尿病兔给予颈动脉外膜剥除建立动物模型,然后进行血管损伤处理,同时给予t-PA控释微球后,免疫荧光染色分别观察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家立 李平 等 《环球中医药》 2015年8卷2期 162-1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连夏配方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梗周围区心肌组织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 mRNA与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0只健康雄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家立 李平 等 《环球中医药》 2015年3期 303-3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连夏配方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梗周围区心肌组织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mRNA、酪氨酸激酶受体A(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A,TrKA) mRNA表达的影响。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耿星 方丁芬 等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12年32卷6期 508-5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采用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指标的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评价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性重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涛 商丽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26卷5期 383-385页ISTIC
【摘要】 心肌梗死后早期即出现交感神经重构,交感神经的重构加重了心肌梗死后心肌的电生理异质性,从而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增多,干预交感神经重构可影响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铎 《医学信息》 2018年31卷9期 91-93页
【摘要】 目的 研究β受体阻滞剂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塞(AMI)介入治疗患者心室重构、自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AMI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明华 葛郁芝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17卷5期 413-415,419页ISTICCA
【摘要】 心脏内广泛分布着交感神经并受其支配,交感神经在调节心率、心脏传导、心肌收缩和舒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在很多心脏疾病中,交感神经的分布、密度、功能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即我们所述的交感神经重构.心律失常在临床很常见,长期以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俊 刘兴鹏 等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1年32卷3期 305-307页ISTICCA
【摘要】 心肌梗死后心脏不同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去迷走神经支配、去交感神经支配以及交感神经过度再生.这种心脏自主神经的不均一重构加重了心肌梗死后心肌的电生理异质性,导致了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增加.多种针对自主神经重构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及治疗心肌梗死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晶洁 于彦伟 等 《中医药信息》 2011年28卷6期 98-100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养心颗粒对犬心肌梗死(MI)后心脏局部交感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21只犬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7)、MI组(n=7)与MI+养心颗粒组(n=7),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左心室前侧壁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壹伍 元奎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1年09卷5期 395-39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下壁心肌梗死占全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40%~50%,急诊直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是开通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罪犯血管的有效治疗措施.既往研究显示,常规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occluded infarct-related arte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涛 商丽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16卷3期 244-247页ISTICCA
【摘要】 自主神经重构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是目前电生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心脏自主神经损伤后可出现神经重构,重构的自主神经可通过一系列变化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运华 严中亚 《安徽医学》 2009年30卷10期 1247-1250页ISTIC
【摘要】 <篇首> 近十几年来,随着外科迷宫术、内科射频消融、植入式心律转复起搏器与生理性起搏等技术的发展,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根治已不再是难题.但房颤的发病机制仍未清楚,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房颤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昌明 郑强荪 等 《心脏杂志》 2006年18卷2期 159-1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阻断自主神经系统对经肺静脉快速起搏造成的急性电重构的影响.方法成年杂种犬2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阿托品组、美托洛尔组和阿+美组.首先测量起搏周长(PCL)分别为350 ms、400 ms时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以能够1:1起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东东 马小川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 2013年4期 57-59页
【摘要】 心房颤动(以下称房颤)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容易形成血栓及左心功能不全,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2].故对房颤的治疗研究已经成为心血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传统的治疗房颤的方法是把药物及电复律不能转复窦性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东东 马小川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3年11卷1期 50-52页
【摘要】 心房颤动(以下称房颤)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容易形成血栓及左心功能不全,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故对房颤的治疗研究已经成为心血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传统的治疗房颤的方法是把药物及电复律不能转复窦性心律的患者,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馨亮 陈晓亮 《浙江实用医学》 2002年7卷5期 263-264页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重构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状况.方法以动态心电图中的时域分析(HR、SDNN、Index、SDANN、rMSSD、PNN50)、频域分析(能量谱)等各项指标对115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和117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24小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毅 杨培丽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22卷16期 2943-2946页ISTIC
【摘要】 心房颤动(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探寻新的治疗策略变得越来越必要.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 200 nt的非编码 RNA,其在多水平调控基因表达.一些 lncR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嬿燕 王海燕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48卷6期 18-22页
【摘要】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CMVD)可显著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西医治疗仍以传统预防性药物为主.吴以岭院士提出的脉络学说营卫理论认为,CMVD属于"孙络-微血管"病变,与孙络、营卫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营卫不通、血凝不流"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应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莹莹 杨双 等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3年44卷9期 858-8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究嘌呤能配体门控离子通道3 受体(P2X3R)信号转导对心肌梗死(MI)后交感神经重构和结构重构以及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 组:(1)sham组;(2)MI组;(3)MI+A317491(MI+...
【关键词】 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嘌呤能配体门控离子通道3受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承霖 刘飞 等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2年30卷5期 391-3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心房颤动(AF)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显著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等风险,严重危害人类健康.T2DM是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可增加AF风险,与AF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相关.T2DM合并AF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心房电、结构及自主神经重构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晓伟 周国锋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3卷1期 46-49页ISTICCA
【摘要】 营卫与心关系紧密.心者主血脉,营卫生血行血.营卫运行失常,血脉瘀滞,内生痰浊水饮,导致心血瘀阻;营卫虚损,伤及心之气血阴阳,均可导致心系疾病的发生.调和营卫法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调和营卫法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一婷 曾建斌 《中国中医急症》 2025年34卷3期 556-559页ISTIC
【摘要】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西医治疗复发率高、不良反应明显,是一项重大的医疗保健挑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引起广大研究者的注意,其可通过抑制心脏电重构、结构重构及神经重构,减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本文从调节离子通道、抑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艺浩 邱伯雍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23卷14期 2152-2155页ISTIC
【摘要】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患病率、致死率逐年升高,成为困扰医学领域的一个难题.张仲景名方炙甘草汤治疗心房颤动应用广泛.综述炙甘草汤治疗心房颤动的机制,从离子通道、结构重构、自主神经系统、氧化应激、自噬及炎症反应方面干预心房颤动的发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荣 丁世芳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5年39卷3期 236-241页ISTIC
【摘要】 炎症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核苷酸结构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作为炎症反应启动及炎症级联反应的重要参与者,它的激活与房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NLRP3炎症小体相关信号通路对心房电重构及...
【关键词】 心房颤动;核苷酸结构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发病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观明 王菁菁 等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5年52卷5期 298-301页ISTIC
【摘要】 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症,其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关注重点.心速宁胶囊有抑制心脏重构、减轻氧化应激、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等功效,在抗心律失常方面可发挥显著作用.该文介绍心速宁胶囊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及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银环 《黑龙江医学》 2025年49卷12期 1432-1435页
【摘要】 目的:探究通心络胶囊与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9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奎屯中医院收治的60例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斯茵 何振多 等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48卷2期 173-17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重构参数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室性心律失常(VA)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4年3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确诊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4例及同期健康者23例的临床资料、心脏磁共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简易 桑婉玥 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4年40卷12期 2210-22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肾去交感神经(renal denervation,RDN)在治疗肥胖相关性大鼠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中的作用.方法:构建高脂饮食喂养的大鼠AF易感模型,对照组以标准饮食喂养,RDN组通过外科加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颖 赵春晓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4年30卷2期 286-289页ISTICCSCDCA
【摘要】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密切相关,因而调节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的活性是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耳穴刺激可以激活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发挥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可以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状态,进一步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活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光 潘玉君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24年33卷1期 107-110页ISTICCA
【摘要】 心率变异性(HRV)是用于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非侵入性指标,该指标已经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评估中广泛应用.慢性心力衰竭(CHF)通过缓慢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继而引发心室重构,HRV随着人体心功能的下降而逐渐下降.本文就CHF与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欣雨 马勇博 等 《中医药学报》 2024年52卷6期 5-10页ISTICCA
【摘要】 本文从君火、相火、肾水的关系探讨水火既济的过程,认为水火既济,体内如环运动,而水亏火旺、水盛火衰、君火不明相火失位皆可使水火失济,影响心神而发为心房颤动(房颤).西医学认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是房颤的重要原因,交感神经绝对或相对兴奋,心房肌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博 赖珩莉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23年39卷17期 2277-2279,2284页ISTICPKUCA
【摘要】 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是一种由错误折叠的淀粉样蛋白在心肌细胞外沉积引起的心肌病.CA与较高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病率相关,心肌淀粉样蛋白浸润可通过血流动力学改变、...
【关键词】 心脏淀粉样变性;心房颤动;cardiac amyloidosi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