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6
- 4
- 1
- 21
- 11
- 10
- 10
- 8
- 47
- 11
- 8
- 7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丽春 《海峡药学》 2020年32卷10期 79-82页
【摘要】 目的 运用CF-G-2-900g臭氧发生器进行制药企业洁净区的灭菌研究,优化臭氧对洁净区灭菌的条件,建立合适的洁净区灭菌方法.方法 针对臭氧对洁净区灭菌率的影响因素:臭氧浓度、臭氧作用时间、环境相对湿度,采用正交试验寻找最佳臭氧消毒灭菌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Oguntimehin I ; Sakugawa H ; 《Ecotoxicology》 2009年18卷1期 100-109页SCISCIEMEDLINE
【关键词】 Air Pollutants;Fluorenes;Fumigati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婻婻 导师:王睿勇 南京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饮食环境中餐具表面微生物污染状况及臭氧杀菌过程中臭氧浓度-作用时间与杀菌率的相关性。对采集自群体性饮食场所、家庭饮食环境、实验室控制环境中的餐盘、碗、筷子、勺子等餐具共280份进行细菌总数检测和细菌种类分析结果表明:1、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春旺 导师:刘金锋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麻醉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探讨超短期(20min)臭氧对椎间盘髓核组织的作用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取猪新鲜椎间盘髓核组织,随机分为18组,用不同浓度的臭氧充分接触不同表面积的髓核组织,在接触后第5、10、20min测量髓核组织与基础质量的差占髓核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玫 导师:时清 首都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内科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
1.检测M-7200臭氧水发生仪产生的臭氧水浓度及其半衰期。
2.比较臭氧水与临床常用的根管消毒剂2%氯亚明(chloramine,CR)及3%双氧水(hydrogenperoxide,H2O2)对4种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丽娟 导师:丘泰球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制糖工程(硕士) 2007年
【摘要】 灭菌是果汁饮料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对延长货架期,保持食品安全,减少腐败菌和微生物污染有决定性的意义。传统的灭菌方法是加热灭菌法,若加热灭菌的温度较低,则会因灭菌不足而导致产品的腐败变质;若加热灭菌的温度过高,则会使果汁中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鑫鹏 王晓航 等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1期 29-33页
【摘要】 试验探究了臭氧在体外对代表性盾纤毛虫病原海洋尾丝虫(Uronema marinum)的杀灭效果.试验通过向人工海水通入不同时间的臭氧获得不同浓度的臭氧海水,并对海洋尾丝虫进行杀灭.结果显示,盐度30‰、臭氧浓度0.54 mg/L的海水溶液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建亮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31卷6期 47-49页
【摘要】 目的 比较臭氧联合神经妥乐平局部注射与单独使用神经妥乐平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每组各42例,参考组患者采用神经妥乐平局部注射治疗,研究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超 何亚兰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39卷5期 655-6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臭氧水(OW)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的细胞毒性.方法:体外培养HGFs,按干预臭氧水浓度分为5组:1、2、4、6 mg/L和空白对照组,在作用的不同时点(1、5、10、20 min)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岚 杨洋 等 《重庆医学》 2022年51卷11期 1871-1875,1880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型电解式臭氧机制备的臭氧溶液在不同条件下对3种牙周致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以碘量法检测臭氧机产生的臭氧溶液浓度,通过定量悬液杀菌法测定其在不同浓度(1.12、1.96、2.85 mg/L)、不同温度(10、15、20℃)下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陇宁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2年10期 67-68,73页
【摘要】 目的:分析阴道炎患者采取克霉唑阴道片、臭氧妇科治疗仪联合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均为院内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阴道炎患者,利用计算机进行分组,研究组30例以常规治疗联合臭氧妇科治疗仪进行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远鸣 李嘉琅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9年22卷24期 2924-292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类颈椎病,其主要症状是由于神经根受压导致的神经根性疼痛,臭氧联合射频消融术是治疗CSR常用的方法,但是关于臭氧注射的浓度,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臭氧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C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彦凤 鄢建勤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9年25卷4期 298-3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慢性疼痛是一种持续时间长、并常伴随各种心理症状的慢性疾病,其给个人、家庭、社会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臭氧是一种安全环保、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的新型治疗手段,且大量国内外文献研究证明其均可不同程度的缓解炎性疼痛、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志强 周利君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9年40卷4期 518-5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椎旁注射臭氧对SD大鼠盘源性疼痛模型的镇痛规律,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镇痛作用机制.[方法]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臭氧组.模型组和臭氧组大鼠经皮穿刺L5-6椎间盘全层纤维环制作SD大鼠盘源性疼痛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英 曾德敏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9期 699-7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腰脊神经后支痛的病人越来越多,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约有60%~80%的成年人在生活中有过腰痛的经历.引起腰痛的病因,除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外,腰椎管外的解剖结构对腰脊神经后支的卡压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1~3].脉冲射频 (p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炎 吴大胜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9期 712-713,7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在疼痛科诊疗中,主诉颈椎病合并交感神经症状(指病人主诉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心悸、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胃肠道不适、面部潮红等)病人有逐年增多趋势,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国内学者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铭 王喜连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年22卷7期 519-5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臭氧化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对CCI(chronic constrictive injury)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造模前将大鼠分成臭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三个组,右侧CCI手术处理成功后每组分配20只.连续21天进行药物和生理盐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泽 王鹏云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3期 796-8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揭示高浓度O3对冬小麦籽粒发育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通过OTC设置了活性碳过滤空气(CF,4-28 nL/L)、不通风(5H,15-68 nL/L)、环境空气(NF,7-78 nL/L)、100nL/L O3(CF100,96-108 n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芳芳 郑有飞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4期 7679-76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开顶箱(open top chambers,OTC)法设置3个臭氧浓度梯度,连续4a对小麦生长季土壤进行臭氧增加试验.测定小麦拔节、孕穗、抽穗、灌浆和成熟期的根际土壤微生物量氮、氨氧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以及硝化和反硝化强度.结果显示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振华 陈丹丹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2年18卷4期 205-2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臭氧皮下注射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Wistar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链脲菌素65 mg/kg,同时给予高糖高脂饮食复制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造模2周后,将20只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组(DNP...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臭氧;神经传导速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春旺 邓超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1年17卷5期 270-2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超短期(20min)臭氧对椎间盘髓核组织的作用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取猪新鲜椎间盘髓核组织,随机分为18组,用不同浓度的臭氧充分接触不同表面积的髓核组织,在接触后第5、10、20min测量髓核组织与基础质量的差占髓核基础质量的百分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文庭 郑宝森 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0年16卷5期 293-2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臭氧在不同时间段对体外培养的家兔髓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家兔髓核细胞体外培养系统,经传代后,分四组分别给予100%纯氧、30μg/ml臭氧、60μg/ml臭氧、90μg/ml臭氧15分钟和30分钟时,肉眼下观察培养液颜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勤业 余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30卷4期 929-9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医用臭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杀灭作用,为医用臭氧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取实验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于无菌牛理盐水中制备菌悬液,麦氏比浊法调整含菌量,以不同浓度医用臭氧在不同时间点分别作用于两种菌悬液.计算两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泽智 姚辉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8年35卷18期 3642-3643,365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连台手术中室内空气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及对连台手术前对臭氧空气消毒机消毒的相对湿度与作用时间,及消毒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对手术室内空气进行手术前、手术中、手术结束时、常规连台手术中(对照组)及第1台手术结束后经臭氧空气消毒机消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洪峰 任淑华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7年34卷23期 4556-455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床单位消毒器增加臭氧输出浓度,缩短消毒时间对床单位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肯格王KS-BFJ.A被服消毒机输出浓度500 mg/m3及增加到1 000 mg/m3时的杀菌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在负载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鹏伟 张启明 等 《中成药》 2006年28卷6期 901-9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臭氧(OZONE)气体属强氧化剂,因具有广谱的杀灭微生物作用,杀菌速度比氯快300~600倍,被国际食品界开发为一种安全、高效、无残余污染的灭菌新技术而广泛应用.但未见有利用臭氧灭菌技术或设备对中药粉进行灭菌的报道.参考文献[1~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峰 李庆军 《植物生态学报》 2005年29卷3期 487-4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生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Biologic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研究现状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侧重介绍了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排放BVOCs的种类、生物学功能及其对大气化学过程的影响.B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春英 薛广波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4年31卷1期 33-3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沿面放电等离子体臭氧对微生物的杀灭机理.方法:从超微结构、DNA链的断裂和蛋白质漏出三个方面研究等离子体臭氧对物体表面上大肠杆菌的杀灭机理.结果: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等离子体臭氧作用后大肠杆菌胞壁结构不完整,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东平 汪信 《微生物学通报》 2004年31卷3期 59-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灵芝菌丝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臭氧发生器放电时间、臭氧浓度、灵芝菌丝致死率之间的曲线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放电时间延长,臭氧浓度变大,致死率明显上升,到一定时间后趋缓,在生物显微镜下认真观察了正常菌丝和被破坏菌丝形态上的差别,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东平 卢平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01年1期 29-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根霉,黑曲霉,青霉,酵母菌等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放电时间与致死率的曲线关系,并观察了与空白对照后其菌落形态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放电时间的增长,致死率明显升高,且能够达到完全杀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师生波 贲桂英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1年25卷5期 520-52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地区以太阳短波辐射为背景,建立了人工增强UV-B辐射的实验装置,每天增补15.8 KJ@m-2的辐射剂量,模拟平流层臭氧破坏约5%时近地表面太阳UV-B辐射的增强.观测表明:UV-B辐射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士成 马靖雯 等 《西部医学》 2019年31卷11期 1736-1739,174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臭氧水对四种牙周致病菌的作用.方法 采用定量悬液法测定不同浓度臭氧水溶液(0ppm、1.05ppm、2.11ppm、3.91ppm)及3%过氧化氢溶液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g)ATCC33277、中间普氏菌(P.i)ATCC256...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平光 赵继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15卷1期 12-1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臭氧水对骨科感染性创面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体外灭菌效果.方法 制取2.5μg/ml、5μg/ml和10μg/ml臭氧水对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体外定量灭菌一定时间,经中和作用后再培养24h,计算灭菌率;10 μg/ml臭氧水对...
【关键词】 臭氧水;产超广谱β-ESBLS大肠埃希菌;透射电子显微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玫 时清 等 《北京口腔医学》 2016年24卷5期 265-2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臭氧水与2%氯亚明、3%双氧水对感染根管细菌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定量悬液法,分别将臭氧水、2%氯亚明、3%双氧水3种冲洗剂作用于牙龈卟啉单胞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 g)、具核梭杆菌( Fus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光 徐亚非 等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29卷2期 220-22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医用臭氧护理皮支链皮瓣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200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后行皮支链皮瓣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110例,在预防感染、补充血容量、抗凝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容量1 L的臭氧袋包裹伤手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跃 陈明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11年08卷7期 8-11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消毒灭菌设备,和目前使用的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器以及臭氧灭菌器比较,有高效、低压、无放射、安全、无毒、无污染、不损坏被消毒物品、使用时间短等特点.方法:研发产品的作用机理是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的高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显凯 王韬 等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13卷3期 228-23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局部氧疗及臭氧治疗对创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09年8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胸腹壁、背部、四肢严重皮肤及软组织损伤病人,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6~58岁,平均35.8岁.平均创面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林凤 李辰 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2卷2期 54-57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作用时间的臭氧对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的灭活作用.方法 用碘滴定法测定打开臭氧发生器的1档、2档、3档至15、30、45 min时的臭氧浓度.按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法,将分别经臭氧和未经任何作用的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伟建 梁小明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10年7卷5期 5-7页ISTIC
【摘要】 研制一种新型安全有效的消毒灭菌设备,与目前使用的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器以及臭氧灭菌器比较,有常温、常压、无放射、安全、高效、无毒、无污染,不损坏被消毒物品、使用时间短、制造与使用成本低等特点.作用机理是利用瞬时将空气激发成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宏甲 黄健初 《广东医学》 2010年31卷6期 751-7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一定浓度臭氧对人体外和上游液中精子的毒性作用.方法 将人体外精液和经上游法处理后的上游液在试验装置中与设定浓度的臭氧作用一段时间,分别观察精液和上游液在臭氧中暴露后活动率的变化.结果 精液组30 min组与60 min组和90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芳 王小平 等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09年3卷2期 122-1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臭氧水对牙周可疑致病菌伴放线放线杆菌(Aa)的灭活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方法和和化学方法在实验室进行观察.用4、8、15 mg/L的臭氧水分别对悬液中Aa作用1、2、3 min.结果 当臭氧水浓度为4 mg/L对悬液中Aa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霞 《西部医学》 2009年21卷10期 1798-1799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过氧乙酸熏蒸和臭氧消毒法同时使用对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血站采血室,试验分成三组,A组单用臭氧消毒器,B组单用过氧乙酸,C组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分别检测每组消毒前后空气中的细菌数.同时对C组的作用时间与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A组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丽 郑宝森 《中国医药》 2009年4卷10期 792-793页ISTIC
【摘要】 义;不同时间只有中浓度组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臭氧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椎间盘细胞活细胞率呈降低趋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霞 胡雪飞 《护士进修杂志》 2009年24卷8期 725-726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臭氧消毒对烧伤残余创面细菌杀灭作用.方法 对我科2007年1月~2008年9月住院的60例患者按臭氧消毒时间随机分为2 min消毒组、4 min消毒组、6 min消毒组、8 min消毒组,每组15例,每组在臭氧消毒前后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桂君 刘金华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5卷29期 127-127,1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方法:对本组240例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能参与整个治疗过程,术中配合积极,CT定位准确,手术时间平均为30 min,X线曝光一个椎间隙(从第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饶饶 尚光伟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08年17卷1期 92-95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臭氧在不同作用时间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的灭活作用.方法:用碘滴定法测定打开臭氧发生器不同机组及不同时间时的臭氧浓度,按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将经臭氧作用的载体与相同环境下未经臭氧作用的载体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窦永霞 李凤鸣 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8年29卷4期 313-31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椎间盘臭氧分子消融术是近年来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最安全、最先进的治疗技术之一,属第三代椎间盘介入治疗技术,其优点有不用药物、不手术、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懿翀 瑞娜 等 《中国妇幼保健》 2008年23卷3期 420-42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阴道炎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当女性生殖道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源性菌群发生变化或外源性致病菌侵入,均可导致阴道炎症.目前治疗阴道炎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化学药物起效快、疗效好,但存在药物使用时间长、毒副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征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年25卷5期 429-4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臭氧在不同因素的作用下对水中细菌的杀灭情况,为指导臭氧发生器的正确使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以大肠杆菌8099为指示菌,观察作用时间(2.5~30min)、水温(10~40℃)、pH值(6.5~8.5)、臭氧通气流量(1.0~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驭驰 杨圣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22卷2期 150-1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臭氧化水对口腔变形链球菌的体外作用.方法 采用浓度分别为1.93mg/1、2.89mg/1、3.73mg/1、4.82mg/1、6.74mg/1的臭氧化水,分别对变形链球菌作用30s、1min、2min、3min,观察不同浓度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