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5
- 60
- 12
- 188
- 86
- 24
- 9
- 7
- 124
- 42
- 34
- 27
- 2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俊国 潘朝晖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年16卷25期 4576-4580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磷酸钙骨水泥是一种新型骨替代材料,但具有降解慢、力学性能差等缺点.目的:探讨磷酸钙骨水泥结合自体带血运骨膜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72 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数字法均分为4 组:保留/不保留骨膜的不用磷酸钙骨水泥修复组、保留/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晓峰 陈海宁 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2年18卷12期 1071-10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①观察依替膦酸二钠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缺损修复的影响.②探求双膦酸盐类药物影响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缺损修复的靶基因.方法 取6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选取20只加入空白对照组(N组),余下40只药物干预组(D组)、模型组(M组).D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林 赵震宇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年16卷6期 574-575,封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价可调式单边外固定器下骨内移位技术治疗胫骨创伤后节段性骨缺损的临床结果以及功能情况.方法 分析12例胫骨创伤后节段性骨缺损的病例,缺损长度6~10 cm,均采用可调式单边外固定器下骨内移位技术治疗,根据ASAMI评定标准进行骨修复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辉 许亚军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7年27卷8期 109-11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线捆绑游离皮质骨块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胫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治疗胫骨节段性骨缺损35例,其中采用线捆绑游离皮质骨块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15例设为试验组,采用传统方法植骨或ILIZAROV技术治疗2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费伟 李铮 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17卷4期 246-248页ISTIC
【摘要】 目的从小牛骨基质中提取并部分纯化bBMP,以促进节段性骨缺损的愈合.方法通过SDS-PAGE电泳及生物活性鉴定实验,证实bBMP保留了其活性蛋白成分,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活性.在此基础上,合成一种新型复合人工骨材料即HA-bBMP-Co,用以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至秀 季俣辰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5年29卷22期 4621-462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三周期最小表面的多孔结构是最有前景的骨科生物结构之一,其中的Gyroid结构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渗透率、均曲率为零等特点.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结合力学压缩实验测试,筛选出与下颌骨松质骨弹性模量范围相匹配的4 mm单胞Gyroid结构T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汉祥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3年34卷13期 2006-2008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骨搬运技术联合诱导膜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合并节段性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收治的90 例胫骨骨髓炎合并节段性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5 例.对照组用传统植骨术治疗,试验组用骨搬运技术联合诱导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启润 周东明 等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19卷23期 30-36页CA
【摘要】 目的: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蛋白复合支架修复兔尺骨16 mm的缺损,并探讨其对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国产家兔30只(2月龄,体重2~2.5 kg,不限雌雄),随机分为空白组、单纯支架组、实验组,每组10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胡贵 覃建国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1年40卷2期 203-208页ISTIC
【摘要】 四肢节段性骨缺损,尤其是临界尺寸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仍然是骨科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人工骨材料逐渐取代自体骨及同种异体骨成为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为评价人工骨材料作为骨缺损修复替代物的发展前景,有必要建立可重复且有效的节段性骨缺损动物模型,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潇 杨若男 等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9卷22期 68-70页
【摘要】 目的:研究用诱导膜技术联合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合并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贵州省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胫骨骨髓炎合并节段性骨缺损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采用传统的植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天宇 纪振钢 等 《骨科》 2020年11卷4期 287-2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Masquelet膜诱导技术治疗肢体肿瘤切除后长节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应用膜诱导技术治疗的5例骨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为15~60岁,平均为35.8岁.病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晓峰 陈海宁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年37期 6847-6850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目前国内的报道仅对正常骨质情况下骨缺损的愈合原理及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研究,对骨质疏松情况下发生骨缺损的愈合原理及可能采取的方案几乎空白.目的:观察骨质疏松症大鼠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修复过程中骨保护素在缺损边缘区域的表达情况.方法:S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万淼 《健康必读》 2020年19期 112-113页
【摘要】 目的:探析诱导膜技术联合骨搬运技术在胫骨骨髓炎并节段性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50例胫骨骨髓炎并节段性骨缺损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接收,所有患者均接受诱导膜技术联合骨搬运技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骨愈合速度.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鹏 刘冰 等 《北京口腔医学》 2009年17卷4期 195-198页ISTICCA
【摘要】 子细胞的归宿.同时设自体髂骨移植组及单纯材料植入组作为对照.结果 术后6个月,下颌骨缺损区被nHAC/PLA+BMSCs复合形成的组织工程骨完全修复,形态恢复良好,大量成熟的骨组织充满缺损区的全层,材料大部分被吸收.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看...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骨髓基质细胞;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材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莘香 张晓南 等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3年2卷5期 282-285,3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索治疗长骨纤维结构不良(FD)降低复发率的新途径.方法从1988年7月至2001年8月采用节段性切除,一期骨重建治疗四肢FD27例29个骨.术式包括:(1)瘤段骨切除,离体切刮灭活再植,行自家骨或同种异体骨移植(ATBG,ALB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祖兵 尚政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1年17卷2期 157-159页ISTIC
【摘要】 牵引成骨术是源于矫形外科的一种全新的治疗观念,近年来引入颅颌面外科领域.本文介绍了牵引成骨术的生物学基础、牵引成骨术治疗颅颌面畸形和节段性颌骨缺损的最新进展,以及种植技术在牵引成骨术中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少伟 导师:史占军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22年
【摘要】
第一章:具有成骨能力的工程多功能TEOS/GEL水凝胶在临界尺寸节段性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和机制
背景:
治疗临界尺寸的节段性骨缺损是临床工作中的一项艰巨挑战。制备具有显著骨诱导特性的骨移植替代物是治疗临界尺寸骨缺损的可行...
【关键词】 临界尺寸节段性骨缺损 ; 原硅酸四乙酯水凝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成凯 导师:丁焕文 华南理工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目的:
外伤、炎症、肿瘤等原因所造成的节段性骨缺损愈发常见,临床治疗方案以骨移植最佳,但植入材料的来源有限、免疫排斥与结构匹配不良等缺陷严重影响其修复效果,CAD、3D打印与生物活性陶瓷的出现为骨缺损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拟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钟鸿志 导师:梁凯路 重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外科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应用Masquelet技术重建因各类原因导致的四肢节段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并介绍我们使用Masquelet技术的方法及早期结果。
方法:系统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各类原因致四肢...
【关键词】 四肢节段性骨缺损 ; Masquelet技术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鹏 2020中国显微外科传承与创新论坛 2020年
【摘要】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及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交通事故和工业事故的发生也逐年增多,高能量、复杂性创伤越来越常见,导致四肢开放性骨折或合并广泛软组织损伤、甚至节(大)段性骨缺损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据统计,美国每年560万例骨折患者,骨缺损患者占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史伟 导师:王志强 华北理工大学 临床医学 骨外科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本实验通过X线、组织形态学(石蜡切片、硬组织切片、扫描电镜)、Micro-CT观察筋膜包裹的国产多孔钽植入骨缺损后“钽—骨”界面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修复能力,探讨筋膜包裹的国产钽-骨界面的成骨能力,从而为国产多孔钽在骨缺损修复、关节置换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章莹 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 2012年
【摘要】
背景:异种松质骨具有天然多孔结构、有利于新骨长入,经处理可完全消除抗原性,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能。
目的:评价异种骨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将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3组,制作单侧15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曹乐 导师:蒋垚 上海交通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外)(博士) 2012年
【摘要】 节段性骨缺损一直是骨科临床治疗的难题。目前主要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和骨迁徙手术治疗,尽管有成功报道,但仍存在诸多不足。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用基因方法复合成骨细胞、外源性生长因子和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骨,在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均显示了较好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东进 导师:周东生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骨科)(博士) 2012年
【摘要】
研究背景:
由严重创伤、肿瘤切除、先天性疾病、人工关节翻修术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大段骨缺损在临床上常见,其治疗周期长,难度大,并发症多,致残率高,这无疑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和花费。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游离或吻合血管)、异体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魏冀荣 导师:章莹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骨外科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
随机对照动物实验研究,探讨生物型异种松质骨(广州冠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与同种异体骨(深低温冷冻辐照兔骨)对于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效果以及对宿主机体和周围组织的影响,为异种生物型骨移植材料的进一步临床试验提供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崔旭 2009年全国骨与关节损伤新技术研讨会 2009年
【摘要】 目前随着骨科的发展,对于骨替代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同种异体骨、异种骨来源仍不足,还有传播爱滋病等传染病以及抗原性消除不彻底等缺陷;羟基磷灰石、磷酸钙等降解十分困难。硫酸钙因其满意的降解速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得到了骨科医生的青睐。国外已有外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皓月 杨明辉 等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33卷10期 922-926页ISTIC
【摘要】 骨缺损是指骨感染、骨肿瘤、先天性疾病或严重创伤导致的骨结构缺失.由于高能量损伤发生率增加和自身解剖结构特点,下肢骨缺损尤其常见,成为创伤骨科领域的研究难点.传统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带血管蒂的腓骨移植技术、开放植骨技术和骨搬运技术等,但这些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浩然 王晗 等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3年12卷9期 666-6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应用 Masquelet 技术治疗下肢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第二阶段植骨时机是否对临床疗效存在影响.方法 回顾收集 2014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在我院就诊的因各种原因导致下肢长骨骨缺损并采取 Masquelet 技术...
【关键词】 骨折;骨移植;Masquelet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迪峰 余霄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年22卷26期 4253-425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由于感染、肿瘤、先天性疾病等原因所致骨缺损修复始终是骨科医师面对的难题,其中大部分不能自身愈合,因此产生了骨移植修补的需要.自体骨由于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骨诱导性及骨生成作用,在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但其使用受许多条件限制.支架材料作为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欣 陶周善 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7年23卷7期 864-8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联合骨膜修复大段兔尺骨骨缺损的研究.方法 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宁 张文韬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年25期 3952-395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生物陶瓷具有理想的孔径及高的孔隙率、通孔率,能为骨修复细胞提供了理想的生理活动空间,可明显提高骨传导性。目的:探索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在阶段性骨缺损修复中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方法: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等分为生物活性玻璃组和仿生双...
【关键词】 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宪利 杨春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年29期 4717-4723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针对修复临界节段性骨缺损组织工程骨仍处在研究阶段,理想的构建方法较少。
目的:回顾分析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构建形态以及对种子细胞负载影响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寻求适合种子细胞能够大量有效负载于特殊形态的工程骨支架,可能为修复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敏 陈国奋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年43期 7624-7629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长骨节段性骨缺损修复重建方法众多,各有优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仍是一个未完美解决的骨科难题。目的:综述近年国内外长骨节段性缺损的修复重建进展研究。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PubMed数据库、中国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华清 张明宇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年34期 6061-606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作为骨支架材料,β-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性及生物力学性能。目的:探讨β-磷酸三钙复合同种异体成骨细胞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建立45只兔单侧桡骨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缺损区植入复合同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莹 刘笑涵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3年23卷4期 44-47,5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对节段性骨缺损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直径12 mm长20mm泡沫TiC/Ti植入6只Beagle犬的左侧胫骨节段性骨缺损区.随机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超声组采用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辐照(频率1.5 MHz、强度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冀荣 章莹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年16卷29期 5379-5383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异种松质骨具有天然多孔结构,有利于新骨长入,经处理可完全消除抗原性,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能.目的:评价异种骨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6 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3 组,制作单侧15 mm 桡骨节段性骨缺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金凤 李晓宇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年16卷16期 2851-2855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应用不外加生长因子或细胞而具有骨诱导性的生物材料,在非骨部位构建骨移植物,即体内组织工程骨,其在修复箱状及节段性骨缺损方面,具有更可行的前景.目的:采用骨诱导性钙磷陶瓷材料构建体内组织工程化类骨移植物,探索其应用于修复实验动物下颌骨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毅 梁晓军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38期 7036-7040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组织工程β-磷酸三钙/聚磷酸钙纤维/聚左旋乳酸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评估骨髓基质细胞与β-磷酸三钙/聚磷酸钙纤维/聚左旋乳酸复合体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成骨的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40只,建立桡骨双侧大段骨缺损模型,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舟 邹三明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3期 483-48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动物实验证实骨基质明胶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小,可在早期促进软骨及骨形成.目的:观察骨基质明胶吸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将节段性骨缺损病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2组治疗,一组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骨基质明胶充分嵌合于骨断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力 王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42期 7791-7795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近年来有报道提出了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能够抑制成肌细胞体外成肌分化,可保持成肌细胞去分化状态的理论.两者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结合为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提供种子细胞,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在一定条件下促进骨缺损的修复.目的:探讨转染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鹏 张保中 等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1年04卷3期 213-2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估采用交锁髓内钉及骨水泥强化方法治疗肱骨干及近端病理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间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及骨水泥强化方法治疗的15例肱骨病理骨折的治疗情况,其中11例病理骨折,4例濒临骨折.结果 15例中,男1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红芳 赵超勇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42期 7805-780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已有将多孔钛植入小型骨缺损的报道.目的:验证多孔钛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 21只,建立双侧桡骨10 mm缺损模型,骨缺损处分别植入多孔钛和多孔羟基磷灰石材料.结果:材料植入后第4,8,16周取材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红芳 赵超勇 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5期 724-72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多孔钛( titanium,Ti)支架材料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切除兔双前肢桡骨中下段1 cm连同骨膜的骨质造成骨缺损,选择左侧前肢为实验侧,右侧前肢为对照侧.实验侧缺损区植入多孔钛,对照侧缺损区植入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展 周磊 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0年16卷4期 235-2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以找到一种新的促进骨愈合的方法.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双侧桡骨中段制成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自体微小颗粒骨、HGF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肖奇 贺用礼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3期 417-422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生物衍生支架材料具备与自身骨相似的结构和微环境,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生物衍生骨复合成骨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桡骨的节段性骨缺损的可行性,并与单纯生物衍生骨进行比较.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守平 修晓光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34期 6655-665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国外已有将天然牛骨用理化方法处理后制得的天然生物骨衍生产品问世,尚未见用猪椎骨制备的报道.既往实验证实了以猪椎骨为原料制得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有骨诱导性.目的:将仿生双相陶瓷生物骨和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移植于兔桡骨缺损处,确定双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永进 李亚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25卷1期 107-1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应用三维CT重建技术评价自体骨移植在节段性骨缺损中的外形和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4例患者应用非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男性16例,女性8例;其中髂骨移植11例,肋骨移植10例,自体下颌骨移植3例.骨缺损范围5~20 cm,取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晓松 李彦林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8期 1450-1454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课题组制备的双相陶瓷样生物骨符合骨组织工程支架或直接作为植骨材料的要求.实验将材料植入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以进一步了解双相陶瓷样生物骨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目的:用双相陶瓷样生物骨来修复兔桡骨骨缺损.评价双相陶瓷样生物骨的成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亚东 王刚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8期 1463-1467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硼酸盐生物玻璃是一种新型骨替代材料,体外实验显示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以及生物活性.目的:体内实验评价新型硼酸盐生物玻璃材料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4/10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动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吉 马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2008年24卷6期 712-7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992年,McCarthy[1]首次应用牵引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技术成功延长了4例颅面发育不足患儿的下颌骨.由于其具有创伤小、避免植骨、周围软组织同步得以延长等优点,已成为矫治先天性或获得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