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9
- 10
- 3
- 44
- 25
- 5
- 2
- 2
- 9
- 6
- 5
- 5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叶梅荣 甘立军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6年14卷5期 421-42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离体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花茎切段为材料,通过外源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和赤霉素A3(GA3)处理,结合内源激素分析,研究了这两种激素对水仙花茎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芳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年39卷23期 61-68页
【摘要】 以西兰花茎为原材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西兰花茎的硫苷,研究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浓度和料液比对硫苷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清 王英 等 《江西农业学报》 2015年27卷11期 51-54页
【摘要】 以西兰花茎为原料,研究了自然发酵和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过程中pH值、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对发酵结束时VC含量、还原糖含量、硬度、色泽和感官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兰花茎发酵周期为7d,发酵过程中pH值,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发酵结束时V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晓静 双荣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33卷4期 101-102页
【摘要】 红花是蒙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材之一.本药性凉,味微苦,具有重、钝、软、柔、固等性能和封闭血管、月经不调、消除肝热、滋补、止痛及消肿之功能.蒙医认为“肝脏之好”,对肝脏疾病的治疗作用较突出.长期以来,该药物应用部位仅限于“花”,其他部位被弃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爽 胡静洁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13年10期 99-101页
【摘要】 以大叶水芹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移栽方式(整株移栽、花茎移栽)对其可食用部位的部分营养保健成分含量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叶水芹不同部位间相比,总体以叶中的黄酮、蛋白质、总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和膨胀力高于茎,而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嗣凡 李冬杰 等 《中药材》 2018年41卷8期 1801-1803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物质对地榆不同性质芽体诱导分化及增殖的影响,建立地榆无性系快繁技术体系.方法:采以地榆叶茎和花茎为外植体,接种到添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分别进行丛生芽途径和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的组培快繁.结果:花茎在MS+ 1.0 mg/L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池琴 胡恩明 等 《云南化工》 2025年52卷5期 38-43页
【摘要】 对凤尾兰花、茎、叶挥发性成分分析研究,为其后续的应用及开发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通过保留指数和对比标准谱库定性,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从凤尾兰花、茎、叶中共鉴定出141种挥发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莉 程刚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33卷8期 33-36页
【摘要】 目的:探讨文王一支笔不同药用部位(花序、花茎、根茎)水煎液的止血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云南白药组,文王一支笔根茎、花茎、花序三个不同部位给药组(每个部位再分为高、低剂量组),连续给药5d后,采用断尾法测定小鼠出血时间,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少雄 王李俊 等 《广西植物》 2021年41卷11期 1767-17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淫羊藿属是分类学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类群发表和修订均较频繁.为更清晰掌握淫羊藿属的性状变异,该文在查阅该属研究成果和标本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组野外调查和分析,对该属重要性状进行系统梳理.花瓣式样是淫羊藿属分类的最重要依据,但并非绝对稳定,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斌 史士强 等 《中国药业》 2022年31卷2期 45-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优选鸡蛋花茎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李院 刘经伦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年43卷8期 124-132页
【摘要】 试验以西兰花茎为原料,通过微波辅助酸法研究料液比、提取液pH值、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西兰花茎果胶多糖得率的影响,并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4个因素对果胶多糖得率的影响均显著(p<0.05),其中提取液p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练志峰 满华盛 等 《食品科学》 2022年43卷16期 344-350页
【摘要】 为实现食品中敌敌畏的快速、准确检测,以废弃的西蓝花茎叶作为前体,水热碳化法绿色制备了氮、硫、硅掺杂的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Ds),采用动态光散射、X射线衍射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以及元素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云光 王仲朗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4年26卷5期 487-492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中甸鸢尾(Iris subdichotoma Y.T.Zhao)最初被置于野鸢尾亚属(Subgen.Pardanthopsis (Hance) Baker)中,这是基于中甸鸢尾(Iris subdichotoma Y.T.Zhao)的植株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戚 赵婷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8年26卷2期 191-19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鹰爪花(Artabotrys hexapetalus)的化学成分,采用各种柱层析和色谱方法从鹰爪花茎中分离鉴定了12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光千金藤定碱 (1)、四氢非洲防己碱 (2)、四氢药根碱 (3)、前莲碱 (4)、奥可梯木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昂 王成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21年50卷8期 85-93页
【摘要】 为给兰花茎腐病的绿色防控提供新的微生物资源,从湖北省孝感市健康的兰花幼苗根围土壤中分离筛选拮抗菌,并评估其生防潜力.结果表明,分离到8株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生长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拮抗菌.16S rDNA测序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新红 黄日明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3年6期 572-57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讨山茶科(Theaceae)柃木属植物米碎花(Eurya chinensisR. Brown)茎枝的化学成分,从米碎花茎枝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文献对照,鉴定其结构分别为:高根二醇(1)、白桦酸(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培 姜艳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2年43卷2期 120-1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蝴蝶戏珠花(ViburnumPlicatum Thunb.Var.tomentosum Miq.)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4,5-三甲氧基苯酚-1-0-β-D-葡萄糖苷(1),isotachioside (2),tac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跃进 季景玉 《西北植物学报》 2010年30卷6期 1277-12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记载了陕西天麻属一新变种--卵果天麻(Gastrodia elata var.obovata Y.J.Zhang).新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花螺旋排列,果实短圆锥型偏斜,花茎多为3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戈畅 樊赛军 《中国肺癌杂志》 2009年12卷9期 1044-10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在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中化疗仍是主要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现有化疗药物副反应大、难以耐受等缺点,因此迫切需要发现高效、低毒、乃至天然的化疗成分.吲哚-3-甲醇(indole-3-carbinol,I3C)广泛存在于十字化科蔬菜中,包括花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晓东 李继红 《植物研究》 2008年28卷2期 136-1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报道了鸢尾属植物一新种,即哈巴鸢尾(Iris habanesis X. D. Dong).该种以植株矮小,花茎单一不分枝,具鸡冠状附属物与尼泊尔鸢尾不同,同时又以花期花茎长15~20 cm而与高原鸢尾有所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志宇 李建希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年43卷2期 311-3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植物名称 克里克特寿(Haworthia bayeri J.D.Venter & S.A.Hammer).2 材料类别 成年克里克特寿的春生花茎子房部位.实验材料来源于日本奈良多肉植物研究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丽 金欣庆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年43卷1期 129-1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植物名称 大花萱草新品种'奶油卷'(Hemerocallis middendorfii Trautv.et Mey.cv.Betty Wods).2 材料类别 花托、花茎和花瓣3 培养条件 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及增殖培养基:(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晓涛 沈萌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年43卷5期 883-8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植物名称 十二卷属植物西山寿(HaW0rthiamutica var.nigra M.B.Bayer)2 材料类别 成年西山寿的春生花茎子房部位.材料来自日本奈良多肉植物研究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锡宏 蒋欣梅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年43卷1期 89-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适当的低温有利于青花菜的花芽分化,14℃处理下的早熟青花菜植株可以完成花芽分化的各个过程,18℃处理下的植株花芽虽能分化,但花芽分化的各个过程不能完成,22℃处理下的植株一直处于营养生长状态而花芽未分化.叶中GA3和IAA含量伴随着花芽分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双利 郜玉钢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7年32卷14期 1462-146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covia divaricata (Turz.)Schisck未抽花茎植株的干燥根.迄今为止,已从生药防风中分离出来的各种化学成分达100种以上[1],但主要以升麻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双利 张春红 等 《中草药》 2007年38卷5期 776-7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c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k.未抽花茎植株的干燥根,主产于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防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辛、甘、温,归膀胱、肝、脾经,解表祛风、渗湿、止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瑞麟 范敏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年42卷4期 6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植物名称耳叶补血草(Limonium otolepis Kuntze).2材料类别花茎.3培养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1)MS+6-BA0.5 mg·L-1(单位下同);(2)MS+6-BA 1.0;(3)MS+6-BA 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长日 朱国元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5年30卷21期 1660-166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海南狭瓣鹰爪花茎的生物碱成分.方法:生药用70%乙醇提取,提取物酸水溶解,酸水液氨水碱化后氯仿萃取,氯仿部位用硅胶柱色谱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NMR等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8个生物碱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为spinos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颖强 刘雅莉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5年25卷12期 2535-253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3种不同保鲜液对郁金香品种"摩力"的切花保鲜效果及其花瓣中蛋白质、丙二醛含量及膜相对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保鲜液均能维持切花瓶插期间较高的保水能力,增大花径,使花茎挺直、延长花朵每天开放时间和盛开期天数.进一步试验表明,在切花瓶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文权 梁宗锁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5年25卷6期 1208-121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天麻开花时,对略阳红秆、绿秆、乌秆天麻3种变型的花果期,花茎、花被筒及子房的长度,果实、种子及胚的长度、宽度等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天麻的这3种变型在每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乌秆天麻花茎最高,果实和种子最长,开花、结果日期最晚;红秆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世磊 徐鸿华 等 《中草药》 2004年35卷3期 315-3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揭示山银花茎、叶及花中绿原酸的分布状况,为确定金银花药材合理的药用部位及良种选育特征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山银花茎、叶及花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分布规律.结果绿原酸在花中主要分布于萼筒-子房壁外表皮细胞及其下3~5层细胞、花冠外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涛 金蕊 等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年39卷3期 232-2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植物名称康平寿(Haworthia comptoniana).2 材料类别成年康平寿的春生花茎(其中大部分花蕾已出现,但尚未开放).供试植株来源于日本カクタヌ专门家联盟.3 培养条件 (1)启动培养基:MS+6-BA 2 mg*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涛 李德森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2年38卷6期 5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植物名称截形十二卷(Haworthia truncata),俗称玉扇.2 材料类别成年玉扇的春生花茎(其中大部分花蕾已出现但尚未开放).供试植株来源于日本的カクタヌ专门家联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阎凤鸣 《昆虫学报》 2000年43卷3期 297-3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刺吸电位技术(EPG)记录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在芥菜Sinapis alba不同部位上的取食行为,同时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析芥菜相应部位的芥子油苷(glucosinolates)含量,据此分析芥子油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濮社班 许翔鸿 等 《中草药》 1999年30卷5期 375-3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道了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不同单株生长状况(叶片数、花茎数、根茎重、须根重、叶片重、花茎重),生物碱 (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含量及叶片性状(裂片质地、花斑、光泽、叶形)的个体差异,为选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普天磊 邓红山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年41卷10期 178-183页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种源辣木叶、花、茎中的异槲皮苷及新绿原酸的含量,并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辣木叶花茎中均存在异槲皮苷及新绿原酸,2种活性成分含量分布特征均为:叶>花>茎(叶中含量显著高于花及茎).异槲皮苷在辣木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树侠 《生物学教学》 2013年38卷5期 63-64页PKU
【摘要】 1 有关生长素作用的实验有人以水仙花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其生长的作用[1],过程和结果如下.1.1 材料和试剂 一批生长一致的水仙花茎基部2cm切段及吲哚乙酸(IAA)和1/15mol/L磷酸缓冲液(PBS)(pH=6.24).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昭君 何燕平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2年23卷8期 1866-1867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茉莉花茎黄酮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以95%乙醇为溶剂,超声辅助法提取茉莉花茎中的黄酮;采用比色法测定茉莉花茎黄酮对DPPH·和O-2·两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还原能力.结果 茉莉花茎黄酮对两种自由基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继鑫 王克霞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19卷9期 2121-2122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加拿大一枝黄花不同部位挥发油含量及提取时间与出油高峰.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技术.结果 加拿大一枝黄花茎、根部挥发油含量较低,叶部含量最高.提取时间和出油高峰时间与挥发油含量近似成正比.结论 水蒸气蒸馏技术是一种提取挥发油的有效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锁义 罗建华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19卷3期 592-593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充分利用茉莉花茎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茉莉花茎总黄酮的提取、鉴别及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茉莉花茎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用茉莉花茎总黄酮对羟自由基清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家伟 严寒静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7年33卷2期 181-18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蛇菰科植物杯茎蛇菰的显微鉴别特征.方法 采用水合氯醛透化法对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观察,并分别对花序、花茎、鳞苞片、根茎等器官进行常规石蜡切片观察.结果 花序中部横切面可见附属体与子房;花茎横切面维管束环状排列,髓部具异型维管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小琴 《时珍国医国药》 2001年12卷4期 300页PKUCSCDCA
【摘要】 <篇首>谷精草,别名珍珠草,为常用中药。性味辛,甘,平。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风热头痛等证。谷精草来源于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的干燥带花茎的头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渝 《时珍国医国药》 2000年11卷10期 903页PKUCSCDCA
【摘要】 <篇首>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rurcz.) Schischk.未抽花茎植株的干燥根[1].具解表祛风、胜湿、止痉之效.近来,我们在检验中发现一种样品,经鉴定为防风的已抽花茎植株的根.二者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健欣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9年43卷6期 48-52页
【摘要】 地方志中的药物记述,是重要的药学历史资料.上海地方志的编纂历史悠久,版本丰富.本文以《上海县志》为例,总结整理了明清至民国时期上海县的常见药物与偶见药物,以及药物出产、使用等相关概况.上海地方志中的药物记述,呈现出连续纂修、体例不断改进、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越 王娅欣 等 《生物学通报》 2010年45卷6期 54-55页ISTICCA
【摘要】 以毛玉露花茎子房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毛玉露启动与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 mg/L+KT 1 mg/L;继代与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KT 0.5mg/L+NAA 0.01 mg/L,增殖倍率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菁瑛 张丽梅 等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7年21卷1期 3-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种子成熟度对泽泻种子萌发与植株生长的影响.方法 取不同成熟度泽泻种子分别在光照培养箱中做发芽试验和田间植株生长观察.结果 泽泻花茎不同部位的花序发育时期差异较大,种子成熟度不同,其形态特征和萌发率及植株生长情况明显不同.生产上收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咏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35卷2期 216-21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未抽花茎植株的干燥根.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主产于东北和华北等地.防风是传统中药,其功效祛风解表,除湿止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防风作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永泰 《山东食品科技》 2004年6卷4期 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其嫩苗、花茎和鳞茎等均可食用.大蒜含丰富的蒜氨酸,它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形成一种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即大蒜素,具有特殊的辛辣味,有增进食欲和抑菌、杀菌作用.我国是大蒜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其含丰富的营养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欣梅 于锡宏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4年30卷4期 421-427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低温(0~2℃)处理萌动种子可使青花菜的花芽分化提前.种子萌动时期经低温处理10 d(T10)和20d(T20)的青花菜植株花芽分化开始时的节位分别比对照(CK)低0.86个节位和1.03个节位.花芽分化临界期、第1级侧花茎原基分化期和第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宝娣 万山红 《中医药信息》 2003年20卷4期 23-23页ISTIC
【摘要】 <篇首>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nikovia divaricata(Turcg)Schischk]未抽花茎植株的干燥根,产于东北及华北等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尤其是从事北药开发的研究者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其研究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