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3
- 40
- 22
- 66
- 27
- 17
- 15
- 11
- 54
- 36
- 14
- 13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妍 李丽红 等 《眼科新进展》 2017年37卷9期 824-8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树鼩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房水中Th1/Th2炎性因子的变化,了解Th1/Th2炎性因子与本病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茄病镰刀菌培养7d后收集真菌混悬液,调整孢子密度为10×109 CFU·mL-1.清洁级树鼩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妍 代解杰 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7年25卷4期 420-4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临床分离的茄病镰刀菌感染树鼩角膜,建立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树鼩模型.方法 茄病镰刀菌接种到沙保氏培养基,26℃培养箱培养7 d,收集真菌混悬液,血细胞计数板调整孢子数量为1×1010CFU/mL.清洁级树鼩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丹 高嵩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8期 5151-515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豚鼠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为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角膜划痕法和角膜基质注射法以不同浓度茄病镰刀菌孢子悬液感染豚鼠,建立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观察感染症状,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病原学检查,判断最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梅 徐良雄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2年20卷6期 585-5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一株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固体发酵培养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水杨酸甲酯(2)、水杨酸戊酯(3)、香草乙酮(4)、草夹竹桃苷(5)、2-甲氧基-4-乙烯苯基-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贤慧 钱涛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32卷12期 2527-253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兔眼真菌性角膜炎(FK)动物模型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新西兰白兔15只(30只眼),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兔眼.采用角膜基质注射法建立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接种后2d角膜刮片行真菌培养;接种后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开 胡志敏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9年38卷10期 659-6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告1例茄病镰刀菌致角膜溃疡.患者女,56岁.右眼红肿、疼痛伴视物模糊28 d.眼科检查见右眼角膜中部有一约5 mm×6 mm浸润灶,上覆灰白色牙膏状分泌物,前房有积脓,脓液黏稠呈灰白色.取溃疡处病变组织涂片直接镜检见真菌菌丝,依据小培养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利国 王晓英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年26卷1期 147-1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温度、pH、培养基、碳源和光照对广金钱草茄病镰刀菌生长、产孢以及孢子萌发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同处理,每处理接3个平板,每项实验重复3次.结果:茄病镰刀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2~37℃,最适为20~30℃.茄病镰刀菌在pH 3.0~1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美芳 赵俊英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8年37卷6期 372-3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告1例茄病镰刀菌致急性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女,31岁,农民.左眼视力下降,伴红肿、疼痛、畏光、流泪2周.经角膜分泌物真菌镜检及培养证实为茄病镰刀菌,经系统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目前仍在随访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永勉 郑孝贤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7年32卷6期 337-34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环孢菌素A两种不同产生菌--雪白白僵菌和茄病镰刀菌为出发菌株,开展了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的研究,并分别实现了两个不同种的菌株原生质体再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志敏 胡茫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年20卷5期 298-2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告茄病镰刀菌引起的儿童角膜溃疡1例.患儿男,7岁,学生.因右眼红肿、疼痛13天之主诉入院.从皮损处取材做真菌检查,直接镜检发现真菌菌丝,3次培养均为同一菌株生长,依据小培养镜下特征鉴定为茄病镰刀菌.依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茄病镰刀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冼苡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4年33卷2期 125-1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角膜真菌病是指角膜的真菌感染,治疗上有一定的困难,并可引起严重的视力障碍甚至失明.我们局部应用5%那他霉素(natamycin)眼用混悬液(商品名:那特真),治愈新月弯孢霉角膜炎及茄病镰刀菌角膜炎各1例,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卫 卓锦明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1年26卷6期 417-419,4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茄病镰刀菌4-11(Fusarium solani sp.No.4-11)的发酵产物中分离纯化到一个环孢菌素的同系物,经理化性质研究和光谱解析,证实它与由多孔木霉(Tolypocladium inflatum)产生的环孢菌素H同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少珍 陈中举 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3年28卷1期 158-16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提高临床对免疫系统低下患者血流感染少见深部真菌的认识,加强实验室对其培养、鉴定的能力,了解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方法 报道实验室发现的一例确诊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异体移植术后血流感染茄病镰刀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原体的培养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涛 刘珂凤 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3年8卷1期 10-13,19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构建RNA干扰质粒载体抑制茄病镰刀菌碱性丝氨酸蛋白酶(ALP)基因,通过检测ALP的表达及酶活性变化筛选出基因沉默菌株.方法 构建2个ALP的干扰载体,转化茄病镰刀菌孢子,获得ALP基因沉默菌株△ALP1、△ALP2,通过RT-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贤慧 钱涛 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年06卷1期 22-25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孵育温度对茄病镰刀菌生长状态的影响,为获得大量饱子寻找较好方案.方法 茄病镰刀菌按孵育温度不同分为6组,A组、B组、C组、D组、E组分别于20℃,25℃,30℃,35℃,37℃温箱黑暗孵育7d,F组于35℃温箱黑暗孵育3d再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乃芬 孙艳华 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年06卷6期 355-357页ISTICCSCD
【摘要】 报告1例由茄病镰刀菌感染引起的角膜溃疡.患者男性,40岁,木工,左眼红、痛、流泪、视力下降10d.经过角膜清创,系统性及局部抗真菌治疗后好转.致病菌株经真菌学鉴定为茄病镰刀菌,它是真菌性角膜炎的常见致病菌之一.真菌性角膜炎病程进展迅速,能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芸 周哓鸿 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年06卷6期 358-360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报道1例茄病镰刀菌引起的足部透明丝孢霉病.方法 询问病史及体检,取足部的皮损行皮肤病理检查、真菌培养及致病菌的形态学观察、鉴定.结果 致病菌为茄病镰刀菌,给予局部病灶切除及伊曲康唑治疗,随访3个月,病灶明显缩小.结论 本病例证实为茄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志敏 张开 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9年4卷6期 358-360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报告1例茄病镰刀霉引起的皮肤透明丝孢霉病.方法 从患者皮损取材作真菌镜检、培养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直接镜检及组织病理切片均发现真菌菌丝,3次培养均为同一菌株生长.镜下可见大分生孢子基部细胞短、钝圆,小分生孢子呈假头状着生,可见厚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江莉 崔红平 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29卷6期 19-23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大鼠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分析MMP-9与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的关系,为针对抑制MMPs活性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角膜划痕法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三敏 《职业与健康》 2007年23卷1期 67-6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真菌性角膜溃疡发病大多与植物性小外伤有密切关系,其中以稻谷伤为最多;其次为植物枝叶擦伤及尘土等异物入眼;也可见于患其他性质角膜炎时继发真菌感染者.致伤物如稻谷、植物枝叶等常携带真菌,当角膜上皮破损时,真菌即可接种于角膜,引起发病,其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冉玉平 王晓霞 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6年1卷4期 197-199,210页ISTICCSCD
【摘要】 报道1例55岁男性农民,因右小腿溃疡4个月余就诊.取其溃疡组织作真菌培养和病理检查,真菌培养在含氯霉素、放线菌酮和不含氯霉素、放线菌酮的沙堡弱培养基中27℃都长出白色棉絮状菌落,而在不含氯霉素、放线菌酮条件下生长更好;在马玲薯培养基中长出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子璠 李继安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5年56卷1期 58-65页ISTICCSCDCA
【摘要】 为提高茄病镰刀菌产环孢素A(1)的产量,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 1发酵培养基中的关键成分,包括碳源、有机氮源和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优化配方为:葡萄糖31.3 g/L,麦芽糊精62.7 g/L,酪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兴旺 杜新华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年28卷5期 746-7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眼科真菌性角膜炎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200例患者眼角膜刮片标本进行真菌培养,行药敏检测.结果 20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培养出221株病原真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煌建 王德森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年29卷2期 240-2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反相制备色谱等方法从茄病镰刀菌FIM116发酵液中分离得到2个环孢菌素同系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解析,证实其分别与环孢菌素G和环孢菌素T同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爽 姜兰香 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38卷3期 590-5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白假丝酵母和茄病镰刀菌胞内蛋白质浓度、种类及数量的影响,为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真菌胞内蛋白质提取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白假丝酵母菌和茄病镰刀菌为研究对象,培养时间为36、48和72 h,超声波工作时间为20 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礼彬 韩晓丽 等 《眼科研究》 2009年27卷9期 747-7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茄病镰刀菌刺激小鼠角膜基质细胞后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分布,探讨TLR4在角膜真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角膜基质细胞,采用茄病镰刀菌液(孢子密度为1×106 CFU/mL)来刺激传3代的小鼠角膜基质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敬 谢立信 等 《眼科研究》 2008年26卷1期 26-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白色念珠菌、茄病镰刀菌、烟曲霉菌在角膜内的生长方式.方法 应用表层角膜植片术,在植床与植片间注射真菌菌液,建立浅层真菌性角膜感染的兔模型.28只健康成年家兔,分为白色念珠菌感染组、茄病镰刀菌感染组、烟曲霉菌感染组,每组随机取8只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前程 张迎迎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2年42卷6期 974-9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尖孢镰刀菌是番茄枯萎病的致病菌,该研究利用拟康宁木霉T-51菌株对尖孢镰刀菌展开对峙培养试验、防治最适温度、酸碱度筛选试验及生物防治效果试验,并测定防治试验中番茄幼苗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和水杨酸、茉莉酸合成和信号途径关键基因表达量,探讨T-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豪亮 朱然 等 《眼科新进展》 2021年41卷7期 633-6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茄病镰刀菌对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中NOD2表达及下游炎症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hCEC分为对照组(无真菌刺激)、真菌刺激组(根据加入真菌浓度不同分为103、104、105、106 CFU·mL-1刺激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然 梁舒 等 《眼科新进展》 2021年41卷6期 534-5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环境下茄病镰刀菌和尖端赛多孢子菌对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的黏附能力和HCEC中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CEC分为3组:低糖组(5.5 mmol·L-1葡萄糖培养基培养)、高糖组(25.0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秀云 陈建魁 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年21卷11期 2720-2721,272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茄病镰刀菌及细菌引起患者双足多重感染的诊断.方法:连续采集患者双足分泌物或破溃处坏死组织行真菌和细菌培养,同时行真菌学直接镜检;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连续2次对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晓丽 黄礼彬 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1年29卷11期 1197-120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检测茄病镰刀菌刺激小鼠角膜基质细胞后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的表达分布状况,探讨TLR4与炎性因子分泌的关系.方法 对小鼠角膜基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和鉴定;制备茄病镰刀菌液;MTT法观察菌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梦寒 赵望 等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22年17卷1期 17-21,31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构建大蜡螟幼虫动物茄病镰刀菌感染模型并观察伏立康唑治疗效果.方法 选用临床分离获得茄病镰刀菌1株,实验所用孢子悬液浓度梯度为1×105~1×108 CFU/mL,根据死亡率筛选出最佳感染浓度,并以此浓度感染大蜡螟幼虫,用伏立康唑(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应鹏 陈虹均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0年40卷12期 2000-200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实验采用定量逆转录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方法分析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sis related 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青 李永杰 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41卷3期 173-180页
【摘要】 为探究内生真菌砖红镰刀菌在番茄生长及抗病过程中的作用,使用1×107 CFU/mL砖红镰刀菌芽生孢子悬液浸根处理发芽的番茄,结果显示:处理50 d后番茄株高较对照组增加了1.15倍;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16倍和1.4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映涛 苟珈棋 等 《微生物学报》 2025年65卷1期 303-3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长叶轮钟草[Campanumoea lancifolia(Roxb.)Merr.]是一种具有药食两用价值的新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田间调研发现,随着其种植面积的扩大,根腐病问题日益严重,在根腐病严重的田间,损失可高达40%,占长叶轮钟草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小迪 魏升华 等 《南方农业学报》 2021年52卷8期 2140-2147页
【摘要】 [目的]明确贵州山豆根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为山豆根根腐病的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保湿培养法和组织分离法对感染根腐病的山豆根植株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对代表性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刚 耿承芳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年26卷8期 730-7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65岁.右手背反复出现肿胀、溃疡7年余,多次给予碘化钾、伊曲康唑等治疗,均初始有效.经过真菌涂片、真菌培养、组织病理鉴定为茄病镰刀菌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冉从荣 周村建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1年40卷3期 170-1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病历摘要患者男,64 岁,农民.右小腿反复溃疡21 年于2008 年10月来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就诊.患者21 年前右膝关节下外侧皮肤擦伤后,局部出现疼痛、出血,自行外敷"酸茄子"无效,疼痛加剧影响活动,至当地乡医院诊治,诊断不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秀云 陈建魁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年17期 3614-36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茄病镰刀菌引起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临床连续送检的脓液和坏死组织标本行真菌培养,根据真菌培养的菌落特点和镜下形态鉴定致病真菌,采用MIC方法进行真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从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全身出现的多发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录萍 张晶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7年36卷5期 325-3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PG)是一种以皮肤破坏性溃疡为特征的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少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曼 钱芳 等 《植物保护》 2019年45卷5期 232-236,258页
【摘要】 本研究对葫芦砧木萎蔫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室内杀菌剂筛选,为葫芦萎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从嫁接西瓜主产区和葫芦砧木育种大棚采集具有典型萎蔫症状的病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共得到6株分离物.形态学观察发现分离物具有茄病镰刀菌Fusa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静 梁宗锁 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年30卷1期 158-163页
【摘要】 从云南文山三七药材基地感染根腐病的三七组织获得分离物,并对其进行培养和纯化,并运用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进行病原菌回接感染,得3株致病明显的菌株,后对此菌株进行生物学和18S-rDNA全序列分析鉴定及室内药效防治.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晶晶 龚汉明 等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24年33卷10期 781-784页ISTICCA
【摘要】 报道临床药师参与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合并茄病镰刀菌感染致全身多处皮肤损害病例的诊疗及药学实践过程.患者,男性,22岁,于2021年12月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放化疗后,患者出现面瘫、满月脸、全身乏力和口腔黏膜破溃等症状.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东亚 祁瑞雪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3年39卷2期 211-2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引起的根腐病严重影响黄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获得高效拮抗黄瓜根腐病的芽孢杆菌并明确其促生效果,从黄瓜根际分离芽孢杆菌,筛选高抗茄病镰刀菌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遗传特性及植株促生特性的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琨 赵福运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22年42卷7期 54-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根腐病病原菌之一的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为抗原制备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单抗)的细胞株,开发基于单抗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为检测浙贝母根腐病提供技术支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威 刘世禹 等 《中草药》 2021年52卷10期 3075-30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筛选得到能够防治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根腐病的内生细菌.方法 采用传统分离法从白术健康组织中分离内生细菌,以白术根腐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刀菌F.solani和半裸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欣 崔秀明 等 《中草药》 2020年51卷5期 1302-13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准确、快速地检测三七Panax notoginseng根腐病病原真菌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方法 基于茄腐镰刀菌的氨基己二酸还原酶(Lys2)基因设计了qRT-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建龙 李玉权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5年42卷2期 289-2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贵州省半夏块茎腐烂病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为开发有效的防治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根据柯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从贵州3个半夏产地患病样品中分...
【关键词】 半夏;块茎腐烂病;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丹 万雪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4年34卷1期 19-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掌握真菌性角膜炎在吉林省的病原菌种类和流行病学特征,建立主要病原菌种的快速、特异性鉴定方法.方法 采集225例疑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刮片,分离、鉴定病原真菌,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建立主要病原菌种茄病镰刀菌的复合PCR鉴定方法,用于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