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3
- 3
- 2
- 6
- 3
- 2
- 1
- 1
- 24
- 9
- 6
- 6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林怡 倪秦伟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5年49卷9期 48-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探究肾上腺素对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Ⅱ)感染的影响,实验以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感染GCRV-JX02为研究模型,利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晨 徐宁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3年47卷6期 859-86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VP39是草鱼呼肠孤Ⅲ型病毒(GCRV GenotypeⅢ,GCRV-Ⅲ)S9基因编码的蛋白,为研究VP39蛋白在GCRV-Ⅲ感染草鱼细胞过程中行使的生物学功能,将克隆VP39基因序列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VP39,通过原核表达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伟伟 王庆 等 《生物学杂志》 2012年29卷2期 12-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草鱼呼肠孤病毒HZ08株是本实验室从患出血病草鱼体内分离到的一个新毒株,已完成部分基因序列的分析,其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和873株相比,仅为20%~30%之间.因序列差异较大,无法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来扩增和分析其基因序列,采用单引物扩增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伟伟 王庆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1年35卷5期 790-7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江西南昌患出血病草鱼体内分离出的草鱼病毒(暂命名为JX09-01)能使草鱼肾脏细胞(CIK)、草鱼肝细胞(L8824)、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PSF)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感染CIK细胞固定后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质内有大量病毒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建国 朱作言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8年32卷5期 728-7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鳃暴露在水环境中,增加了对疾病的易感性.为了研究稀有鮈鲫人工感染草鱼呼肠孤病毒过程中鳃部先天性免疫反应机制,我们克隆了抗病毒效应分子Mx基因的部分序列,用适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双链RNA的模式识别受体(Toll-like receptor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彧 陈慧 等 《生命科学研究》 2018年22卷4期 259-270页ISTICCA
【摘要】 在脊椎动物中viperin已被证明是一种能抵御大多数DNA和RNA病毒的抗病毒蛋白质.本文克隆及鉴定了青鱼viperin.青鱼viperin (bc Viperin) 的c DNA由1 828个核苷酸组成, 编码360个氨基酸.预测的bc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宝芹 曾伟伟 等 《中国水产科学》 2012年19卷2期 329-335页
【摘要】 草鱼出血病是危害中国淡水养殖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其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hemorrhage virus,GCRV),其中,HZ08株是当前引起草鱼出血病的主要流行毒株.为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平 任宪刚 等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2年1期 50页
【摘要】 根据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的VP6基因序列设计一套RT-LAMP引物,以样品的cDNA为模板,在63C恒温条件下进行扩增,扩增后加入SYBR Green Ⅰ染料染料,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颜色变化来判定扩增结果.该方法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永奎 王庆 等 《中国水产科学》 2011年18卷5期 1077-1083页
【摘要】 收集江西南昌地区患典型草鱼出血病的病鱼组织,进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脾、肾样品中发现大量病毒颗粒,病毒无囊膜,近球形,直径约70 nm,形态与已报道的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相似.取病鱼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诗英 李婧慧 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7卷6期 659-664页
【摘要】 为探明呼肠孤病毒(GCRV)外衣壳蛋白VP7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产生的抗体效价水平和免疫保护力,用RT-PCR方法,从GCRV中扩增到VP7基因片段,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得到重组质粒pET-VP7,酶切鉴定后,将pE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波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26卷1期 48-53页
【摘要】 对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形态结构、理化特性、分子生物学特性、免疫原性及其免疫防治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其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更好地防治鱼出血病提供指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江 赵现锋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23年40卷6期 31-37页
【摘要】 广东省某渔场待出境送检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样品,经病理检查未发现临床症状,取样品的肝、脾和肾等器官组织,用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检测病毒性因子,发现该批次唐鱼样品的组织提取物能够造成EPC和CHSE-214 细胞发生细...
【关键词】 唐鱼;草鱼呼肠孤病毒;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伟伟 董寒旭 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0卷1期 1-9页
【摘要】 目的 对一例典型草鱼出血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分离病毒、PCR检测和测序分析、电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IFA)分析、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回归感染鉴定对采集的草鱼出血病样品进行病原分析.结果 接种病毒的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文根 李星浩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9年43卷1期 109-1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揭示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菌群的影响,在通过人工浸泡方式感染GCRV后,采用针对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草鱼肠道菌群的...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翠玉 李炎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6年40卷3期 481-48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阐明免疫刺激诱导草鱼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体外表达特征,克隆了草鱼TNF-α的cDNA,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TNF-α,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了His6-TNF-α.利用亲和层析镍柱纯化表达重组蛋白后将其作为免疫原免疫...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肿瘤坏死因子TNF-α;原核表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褚鹏飞 何利波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6年40卷6期 1166-117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从患病草鱼中新分离到一株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对其进行了病毒纯化与电镜观察、基因组RT-PCR分型以及病毒量定量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一种新的病毒人工感染方法。取病鱼肌肉组织进行病毒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贵杰 袁雪梅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5年4期 751-7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研究开发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基因疫苗,以编码其主要衣壳蛋白VP7的序列为靶基因,克隆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pEGFP-N1-VP7。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真核细胞COS-1和CIK进行瞬时表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青梅 陈利军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4年5期 834-84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草鱼呼肠孤病毒腹腔注射草鱼,通过定量 RT-PCR 检测了12个抗病毒免疫相关基因在鳃中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模式,以了解鳃对内源性病毒的免疫应答。模式识别受体基因 CiTLR3、CiTLR7、CiTLR22、CiRIG-I、CiMDA5、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雪梅 沈锦玉 等 《生物学杂志》 2014年31卷2期 30-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G1组1×106TCID5o/mL、G2组1×103TCID5o/mL两种不同浓度草鱼呼肠孤病毒通过腹腔注射感染草鱼,G3组用草鱼呼肠孤病毒细胞灭活苗注射免疫草鱼,并设计对照组:用相同体积的PBS腹腔注射草鱼,分别在注射后1、2、7、1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三甫 张小榕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0年24卷6期 616-6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技术研究鱼呼肠孤病毒诱导草鱼肾细胞(CIK)凋亡.结果显示,鱼呼肠孤病毒感染CIK细胞后,光镜下可见空斑形成;荧光染色观察到细胞凋亡碎裂核;且电镜下呈现细胞核裂解,核周裂隙增大,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庆 刘明珠 等 《南方农业学报》 2020年51卷12期 3057-3065页
【摘要】 [目的]筛选出能高特异性和高亲和性识别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感染细胞的核酸适配体,为研发操作便捷、成本低、耗时短、准确度高的GCRV检测技术打下基础,同时为提高水产疫病检测及防控效率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草鱼呼肠孤病毒I型(GCRV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亚方 曾伟伟 等 《淡水渔业》 2018年48卷1期 9-14页
【摘要】 为了制备高效的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VP6蛋白多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进行鉴定,实验以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HZ08株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S9基因,将该S9基因与pET-32a( +)载体连接构建pET-32a-S9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雪梅 姚嘉赟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18年35卷3期 98-103页
【摘要】 以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873毒株为试验材料,建立了GCR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用GCRV 873株感染CIK细胞及草鱼,通过对病毒RNA复制水平、子代病毒含量以及细胞病变等情况进行监测,研究其在CIK细胞及草鱼体内的生长特性.在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琦雯 王庆 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7年39卷10期 804-809页
【摘要】 基因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Ⅱ)是当前引起草鱼出血病暴发与流行的主要病原,为建立快速检测GCRV-Ⅱ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CRV-ⅡRdRp基因的保守区域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经反应参数优化,建立了检测GCRV-Ⅱ的荧光定量P...
【关键词】 草鱼呼肠孤病毒;基因Ⅱ型;TaqMan荧光定量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映 于辉 等 《广东农业科学》 2015年42卷15期 92-97页
【摘要】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为四大家鱼之一,尤其在我国气候温暖的南方如长江、珠江水域养殖量极大.然而草鱼在幼苗阶段极易发病,其中威胁最大是草鱼出血病(grasscarp hemorrh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宏丽 曹欢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14年12期 78-81,83页
【摘要】 研究以纯化的羊抗草鱼呼肠孤病毒多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抗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草鱼呼肠孤病毒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其最佳反应条件是:羊多克隆抗体包埋浓度为2.5μg/mL,抗草鱼呼肠孤病毒单克隆抗体工作浓度为1: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刚 曾伟伟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3年34卷4期 97-103页
【摘要】 由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是危害我国淡水养殖业,尤其是草鱼养殖业最为重要的疫病,论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草鱼呼肠孤病毒一般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特征、蛋白及其功能、细胞培养特性、致病机理、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等各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草鱼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秋凤 曾令兵 等 《淡水渔业》 2013年43卷4期 69-75页
【摘要】 研究了在悬浮培养系统中使用微载体Cephodex规模化培养草鱼肾脏组织细胞CIK和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的条件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Cephodex是一种适合CIK细胞贴壁生长的微载体,搅拌方式(搅拌时间/静止时间)及血清浓度(0%、...
【关键词】 草鱼肾脏组织细胞系(CIK);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微载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晨 王晓洁 等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9卷2期 139-143,169,封3页
【摘要】 将不同培养时间及不同传代次数的病毒用PBS稀释后,感染健康草鱼(5~15cm),取感染后具有典型症状的草鱼肾脏组织液,对健康草鱼进行重复感染,对其致病和致死率进行统计,并用抗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单克隆抗体5F11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宝芹 曾伟伟 等 《广东农业科学》 2012年39卷11期 139-143页
【摘要】 根据GCRV JX-0901株S7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针对GCRV JX-0901株病毒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方法,并利用FQ-PCR方法对该毒株在不同鱼类细胞中的增殖情况和不同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英杰 颜其贵 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29卷2期 41-44页
【摘要】 研究呼肠孤病毒草鱼肾脏感染后肾脏的病理变化.用常规(HE)染色方法观察草鱼在感染呼肠孤病毒后的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感染呼肠孤病毒的草鱼肾脏的显微结构变化结果,临床上感染后的草鱼出现严重出血变化.7 d出现死亡并达到最高峰,死亡率为8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方华 李安兴 《南方水产》 2006年2卷3期 66-71页
【摘要】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困扰着草鱼养殖业发展的一大疾病.根据近几十年来对于该病研究的进展,就草鱼出血病病原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发现株之间的比较、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疾病的防治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述,总结了草鱼出血病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雪雁 刘琪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42卷4期 68-73页
【摘要】 为建立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病毒(ISKNV)的快速检测方法,对ISKNV主衣壳蛋白(MCP)编码基因进行分析,依据编码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建立了定性和定量检测ISKNV的TB Green嵌合荧光定量PCR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灵敏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曾伟伟 第十四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 2018年
【摘要】 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引起的草鱼出血病给我国的草鱼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早期诊断是防控草鱼出血病的关键.本研究基于NASBA及ELISA试验建立了一种分子水平上快速检测GCRV的方法.根据Ⅱ型GCRV的S6节段基因保守区域设计...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 ; 呼肠孤病毒 ; 核酸依赖性扩增检测技术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土 第九届全国微生物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从草鱼出血病发病地区提取病料,感染草鱼肾细胞(CIK)并提取病毒基因组(dsRNA),电泳显示出水生呼肠孤病毒基因组的典型特征。应用简化的FLAC技术(Full-length amplification of cDNAs)扩增得到病毒的4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诗英 导师:陈辉 杨家新 南京师范大学 生物学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长期以来,草鱼出血病(hemorrhagic disease of glass carp)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高达80%以上,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祝祥 郭早枣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2年46卷4期 514-5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研究草鱼BCL10基因在草鱼出血病中的应答机制,文章克隆了BCL10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荧光定量和血涂片等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BCL10基因开放阅读框为738 bp,编码245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 徐立蒲 等 《中国动物检疫》 2023年40卷4期 106-113页
【摘要】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是一种严重危害鲑鳟鱼类的重要传染性病原.为建立IPNV快速检测方法,根据IPNV VP2蛋白编码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筛选出特异性引物和T...
【关键词】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TaqMan探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倩 曹海鹏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2年28卷3期 240-2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草鱼出血病是由草鱼呼肠孤病毒( Grass Crap Reovirus,GCRV)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传染性强,对草鱼的致死率极高,是危害我国水产养殖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1].因此,采用快速有效的手段检测草鱼呼肠孤病毒对诊断草鱼出血病具有重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琳 汪亚平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0年34卷5期 1031-10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由小的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介导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转录后基因沉默方法,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基因网络调控的探讨以及疾病的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莎 陈芸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0年34卷4期 837-84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采用草鱼H1基因启动子,以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外衣壳蛋白VP7基因为靶基因,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为报告基因,构建了3个小发卡RNA(shRNA)表达载体pHlsiGCRV(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建国 朱作言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9年33卷5期 986-99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lrus,GCRV)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是对草鱼危害最大的传染性疾病之一.GCRV是双链RNA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水生呼肠孤病毒属(Aquareovirus),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音音 晏俊 等 《生命科学研究》 2019年23卷4期 297-304页ISTICCA
【摘要】 哺乳动物中,TRAF家族相关的NF-κB激活因子(TRAF family member-associated NF-κB activator,TANK)参与调控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在硬骨鱼...
【关键词】 斑马鱼;TRAF家族相关的NF-κB激活因子(TANK);天然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勇 徐诗英 等 《水产养殖》 2011年32卷10期 1-4页
【摘要】 为探讨含有草鱼呼肠孤病毒外衣壳蛋白VP6基因的重组基因疫苗对草鱼出血病的免疫效果,将重组基因疫苗分别配制为10、30和60μg三个梯度,同时设30μgpFastBacTMDual空载体组,均以等体积的氢氧化铝佐剂为免疫增强剂,对草鱼进行注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求 朱文根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25年49卷6期 96-10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大型海藻对感染呼肠孤病毒(GCRV)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肠道菌群和免疫的影响,在草鱼饲料中分别添加5%的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紫杉状海门冬(Asparag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龙龙 邱军强 等 《生物学杂志》 2018年35卷4期 16-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草鱼Ⅲ型呼肠孤病毒VP6和VP38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利用酵母双杂交Gal4系统分别筛选了能与GCRV104毒株编码的VP6和VP38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利用RT-PCR从感染GCRV104的草鱼肾脏细胞中扩增GCRV104 s8和s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