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
- 27
- 42
- 7
- 2
- 2
- 2
- 15
- 14
- 11
- 9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静 李思雨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4年49卷14期 3804-381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Orbitrap-HRMS)联用技术对灵芝醇提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其代表性化学成分的裂解规律,并对灵芝潜在作用于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
【关键词】 UPLC-Orbitrap-HRMS;灵芝;化学成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锐峰 靳晓杰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4年41卷14期 1900-19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药效团模型-分子对接-结合自由能计算的虚拟筛选策略结合细胞生物学实验的中医药化学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归芪白术方中靶向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PI3K)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归芪白术方;中医药化学生物信息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文静 饶青青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11期 3609-36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从HERB数据库草药成分中筛选出靶向新型冠状病毒主蛋白酶(main protease,Mpro)、木瓜样蛋白酶(papain-like protease,PLpro)和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梦帆 赵子玉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4年40卷6期 319-3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开发针对头孢噻肟-水解酶-14(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ESBLs)的抑制剂,用以缓解细菌耐药带来的严重危害.[方法]使用DiscoveryStudio 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易 邵文晴 等 《药学学报》 2024年59卷4期 979-98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作为Ⅰ亚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成员,HDAC8是重要的抗肿瘤靶点.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构建的HDAC8药效团模型,以喹啉作为母核,设计并合成了 13个目标化合物,其中SDFZ-E2和SDFZ-...
【关键词】 喹啉衍生物;组蛋白去乙酰化酶8抑制剂;抗肿瘤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熙哲 任乐 等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24年34卷1期 7-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多种分子模拟研究方法,探究PARP1受体的结构及其作用方式,为设计PARP1抑制剂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基于PARP1受体的晶体结构,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动态互相关联矩阵及丙氨酸扫描等方法分析受体-配体作用方式,总结关键氨基酸信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定康 张鑫磊 等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4年39卷7期 1689-17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设计DPP-4和SGLT-2 双靶点抑制剂.方法 根据现有的DPP-4和SGLT-2 活性化合物训练BiRNN模型,使其生成具有潜在活性的双靶点新分子,并使用已经报道的活性化合物构建HipHop药效团模型,通过药效团模型对新分子进行初...
【关键词】 糖尿病;SGLT-2/DPP-4抑制剂;分子对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倩 黄维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6期 3298-33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配伍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最具特色的领域,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灵魂,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但由于中药复杂的化学成分和复方用药,中药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亟待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中药的配伍应用可以导致药效作用改变,而其内在变化规律则可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敏 邱璐 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2年39卷4期 450-4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药物需求,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以及网络药理方法探究活络丸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药效成分及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TCMSP、TCMID和化学专业数据库检索活络丸中药化合物.多靶点分子对接、结合自由能计算逐级对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海龙 史永恒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1年32卷7期 959-9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药效团模型与正负效应双靶标分子对接策略挖掘色氨酸羟化酶1(Tryptophan hydroxylase-1,TPH1)抑制剂相关的中药活性分子.方法 搭建药效团模型、类药性筛选、药代动力学预测、双靶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于一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闽辉 陈晓婷 等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0年26卷2期 116-119,1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趋化因子C-C-基元受体5(CCR5受体)是1型艾滋病病毒(HIV-1)入侵靶细胞的关键辅助受体之一,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进行虚拟筛选,并进行体外活性测定,以期获得新的CCR5受体抑制剂的先导化合物.方法 利用Discover...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趋化因子C-C-基元受体5;药效团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婧 韦缤琪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0年32卷12期 1981-19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采用药效团模型对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RdRp靶点的常用中药成分进行筛选,寻找潜在活性成分.对临床常用抗新冠肺炎中药处方进行全面挖掘及筛选,分析统计常用药材及使用频数,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及文献...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SARS-CoV-2;RdRp抑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婉荣 肖敏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年39卷3期 1185-11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菌性腐烂病是近年在海南火龙果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为有效防治该病害,阻止其进一步扩散和蔓延,本研究从临高县东英镇采集病样多份,经病原分离、形态和分子鉴定、致病性测定以及田间药效试验,对其进行了病原鉴定和田间药剂的筛选.结果 表明:代表菌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丹娜 孙砚辉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9年30卷9期 1039-10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构建辅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结合蛋白(UQCRB)小分子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对相似的氧化苦参碱化合物库进行虚拟筛选,寻找出UQCRB小分子抑制剂,为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奠定基础.方法 使用Discovery Studio 2.5软件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伟杰 李庆山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9年31卷2期 363-3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统计了全球范围内首次登记日期位于2011~2017年的102种(不包含生物农药)农药活性成分,并以此为研究对象综述分析了SND(Synthetic natural derived)和NP(Natural product)类农药分子的天然产物...
【关键词】 新农药活性成分;天然产物药效团衍生法;农药分子设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潇 程允堂 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9年14卷3期 298-303,3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采用药物靶标虚拟筛选技术筛选靶向弓形虫毒性因子ROP18的小分子竞争性抑制剂,并对中靶小分子进行活性分析. 方法 通过MOE软件的Structure Prepare完成ROP18 三维晶体结构的结构准备;以ATP结合口袋作为筛选起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慧 张林 《时珍国医国药》 2020年31卷12期 2854-2857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土茯苓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30%”和“类药性≥0.18”作为限定条件筛选土茯苓的活性成分.采用PharmMapper服务器反向药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俊廷 蒋学阳 等 《药学学报》 2018年53卷12期 2012-20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单靶点药物在治疗多因素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时,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引发毒性.而多靶点药物可以通过调控疾病的多个环节,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并改善耐药性,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着重介绍了多靶点药物设计策略(包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金涛 黄宁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18年53卷20期 1748-175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以葛根传统的降糖功效(中医称“止消渴”)作为研究对象,揭示葛根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针对葛根中27个活性成分,采用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进行作用靶点预测和作用机制探讨.通过对PharmMa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勇 李登科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8年27卷18期 2164-21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以法尼基转移酶(farnesyltransferase,FTase)为载体,阐释何首乌蒽醌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并筛选其中具有抑制FTase活性的化合物.方法:利用Common Feature Pharmacophore Ge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芳 王玫瑰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6年22卷20期 67-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为钠-葡萄糖协同转动蛋白(SGLT-2)抑制剂的设计提供指导.方法:从相关的文献报道中搜集出大量的活性SGLT-2抑制剂小分子,筛选出了24个小分子构成训练集,通过Discovery Studido 3.0软件,采用HypoGen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耀 高丽 等 《药学学报》 2015年50卷12期 1589-15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预测发现逍遥散抗抑郁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针对己报道逍遥散中抗抑郁的活性成分(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阿魏酸、藁本内酯、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芍药苷、芍药内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根 宁香丽 等 《药学进展》 2020年44卷9期 667-680页ISTICCA
【摘要】 金属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与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一大类重要的药物作用靶标.尽管已有若干靶向金属酶抑制剂批准用于临床,但大多数金属酶还缺乏特异性药物分子或尚未开发,靶向金属酶的创新药物研究仍然是目前重要研究领域之一.鉴于金属酶活性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逸腾 刘欣悦 等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20年30卷4期 209-2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PD-1/PD-L1小分子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PD-1/PD-L1小分子免疫抑制剂的结构,分析受体-配体作用方式,构建药效团模型,并开展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 与结论PD-1/PD-L1靶点活性位点的关键氨基酸包含IL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卓 《生命的化学》 2019年39卷3期 561-567页ISTIC
【摘要】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s)涉及各个重要的生物通路以及生理过程,作为一类新的药物靶标,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更好地了解了PPIs界面的特点,也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刚 潘莉 等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8年28卷5期 414-421页ISTICCA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愈来愈威胁人类的健康,发病时会出现多种病理反应,目前现有的治疗药物很难单独改善发病症状,需要联合用药.近年来,研究发展了一些在同一个分子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效团的药物分子,这些药效团在体内可同时发挥作用,延长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园 陈亚 等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7年26卷8期 545-555页ISTICCSCDCA
【摘要】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s,MRPs)是在人体广泛分布的一类跨膜转运蛋白.MRPs可选择性和特异性地将不同结构的药物、药物结合物及代谢物和其他的小分子化合物转到细胞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袁凤珠 导师:曾毅 肖向茜 北京工业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8年
【摘要】
临床抗HIV-1药物耐药性是持续存在的问题,需要不断研发新的药物以对抗病毒的变异。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在临床治疗药物中具有高效低毒、与其它药物协同作用、作用机制明确以及结构多样性等特点。
通过体外生物学实验检测到中药H...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 逆转录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润方 导师:林建平 南开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5-羟色胺(5-H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的一种重要神经递质。截止2013年,科研人员总共发现了14种5-HT受体亚型,并将其按照结构特性以及生化作用的不同归类为7个受体亚型家族(5-HT1-7),且除5-HT3受体外,其他均为G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志 导师:蒋华良 朱维良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药学 药物设计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分子模拟是研究蛋白质动态行为与功能关系的有效方法。本论文阐述了分子模拟的几类主要方法的原理、应用以及最新的发展情况。其中分子动力学(MD)模拟是在分子力学基础上描述体系运动随时间的演化过程,可以在原子水平上提供体系运动变化的细节,为蛋白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振明 导师:来鲁华 北京大学 化学 物理化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伴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及后基因组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与疾病过程密切相关的靶标生物大分子得以精确测定三维结构。在分子尺度上研究蛋白质结构、功能及大规模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网络以及基于生物作用调控网络进行合理药物设计成为可能。生物体是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玉美 崔华清 等 《药学学报》 2017年52卷5期 773-7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设计合成新型结构sirtuins抑制剂并评价其对SIRT1~SIRT3的抑制活性.基于已报道的sirtuins抑制剂结构和药效团特征,设计了一系列苯并咪唑和苯并噻唑类化合物.以乙基黄原酸钾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了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少姿 导师:李明 中国海洋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β-甘露糖苷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学功能。由于其不利的异头位效应和C-2的空间位阻效应,β-甘露糖苷键被认为是糖化学领域最难构建的糖苷键之一。从1958-2020年,不断有课题组对其进行挑战,发展了新的方法,提出了新的机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辉 导师:李文保 中国海洋大学 药学 制药工程(硕士) 2019年
【摘要】 鞘氨醇激酶(SphK)是一种调节脂质代谢途径的激酶,它能催化鞘氨醇(Sphingosine)向鞘氨醇-1-磷酸(S1P)的转化,后者在细胞迁移和血管生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SphK/S1P途径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包括过敏性炎症、心血管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蒋迎迎 导师:高洪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硕士) 2018年
【摘要】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CADD)一直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方法,因为它节省了大量资金,并且实现了一些在实验中无法完成的事情。在这项研究中,本文的目的是应用CADD技术探索出高活性、高选择性的阿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伟 导师:林建平 南开大学 药学 药学;药物化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5-羟色胺2B(5-HT2B)受体是5-HT2受体家族中的一种受体亚型,也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具有典型的七次跨膜结构,该家族中还有5-HT2A、5-HT2C两种受体亚型。5-HT2A受体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靶点,而5-H...
【关键词】 5-羟色胺2B受体激动剂 ; 虚拟筛选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丹 导师:蒋华良 罗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制药工程(硕士) 2014年
【摘要】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 Aided Drug Design,CADD)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充分利用已有的有关药物及其生物大分子靶标知识,通过理论模拟、计算和预测,指导辅助新型药物分子的设计和发展的一门学科。随着CADD技术的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静 导师:张翱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博士) 2011年
【摘要】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多种疾病(如帕金森氏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多巴胺受体分为D1-样受体和D2-样受体,前者包括D1和D5两种亚型,后者包括D2、D3和D4三种亚型。其中,多巴胺D1受体是多巴胺受体在脑中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更香 导师:黄明东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化学 物理化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简称尿激酶。从细胞中分泌、释放出的尿激酶具有低活性,称为尿激酶原(pro-uPA),它有三个结构域:类生长因子功能区(growt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乔颖欣 导师:周家驹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化学工程与技术 应用化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不依赖受体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因其操作过程简便,靶标不受限制,可行性强,实用性好而广受关注。本文对其中的定量构效关系和药效团模型两种方法进行了研究。
对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着重探索了在模型中系统引入分子轨道信息的可行性。以具有抑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华 导师:张华北 北京师范大学 化学 无机化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论文主要采用定量构效关系(QSAR)分析的方法来设计高亲和性和高选择性NAChR的配体,并加以合成。对受体结合活性好的配体,再考虑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用于生物实验。本论文的目的是有两方面:获得新的高活性配体,和进一步深入NAChRs药效团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彭涛 导师:周家驹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艺(博士) 2002年
【摘要】 该文利用CoMFA方法和FLARM方法对一系列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了三维水平上的构效关系研究,得到了合理的构效关系模型,并对一些化合物的活性进行了预报.FLARM方法的计算结果给出了虚拟的受体模型,该模型说明了抑制剂与受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唯瑜 石小燕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24年59卷15期 1384-13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设计将具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deacetylase,HDAC)抑制活性的芳香异羟肟酸与双联吡啶钌(Ⅱ)配合物进行偶联,合成一系列双功能异羟肟酸类钌配合物作为HDAC6选择性抑制剂,并评价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芳香环为连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迎宾 何海冰 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3年40卷2期 258-266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三重再摄取抑制剂(triple reuptake inhibitors,TRIs)抗抑郁药物的结构设计及其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总结近几年相关文献,综述了 TRIs的化学结构、抗抑郁作用、作用机制及其发展方向等内容.结果 TR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宁宁 刘振明 等 《中国药学(英文版)》 2017年26卷7期 512-520页ISTICCSCDCA
【摘要】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是鸡尾酒疗法,即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主要组成成分,S-DABO系列化合物及其类似骨架对HIV-1逆转录酶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本文基于公共骨架叠合的方法生成了基于场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Field-based Q...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博文 导师:王辉 龙亚秋 华南师范大学 化学 有机化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本研究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 基于黄酮醇骨架的新型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HIV-1整合酶为病毒复制所必需的三大基本酶之一,它为HIV-1病毒所特有,宿主体内没有相应的酶,其介导的整合...
【关键词】 免疫缺陷病毒-1整合酶 ; 黄酮醇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晓峰 导师:蒋华良 陈凯先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设计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虚拟筛选作为高通量筛选的互补技术,具有成本低、速度快和命中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药物发现。虚拟筛选主要分为两种策略:基于配体的虚拟筛选和基于受体的虚拟筛选。随着功能基因组学和结构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靶标分子的结构得以解析,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方大树 导师:胡湘南 重庆医科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问世是糖尿病治疗药物领域的重大突破,其通过减少胰岛素抵抗,有效的发挥胰岛素功能,起到保护胰岛β细胞,恢复自身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达到长期控制血糖稳定以及改善脂类代谢和预防糖尿病肾脏病变。与通过刺激胰岛素β细胞来促进胰岛素释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黄少胥 导师:龙亚秋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 药物化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第一部分,构象约束的多肽HIV-1整合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研究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引起的艾滋病已经成为同癌症一样迫切需要改善治疗策略的全球性疾病。HIV-1感染人免疫系统细胞需要将病毒的DNA有效地插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