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9
- 15
- 6
- 2
- 1
- 1
- 47
- 9
- 8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韩锐 《医学临床研究》 2018年35卷9期 1669-16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氢吗啡酮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 6年12月于本院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所有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进行,对...
【关键词】 膝关节,人工/副作用;镇痛;药用制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富东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15卷2期 251-254页ISTIC
【摘要】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并预防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方法:将东北老年病专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4年收集的ADR报告进行分析,应用Office 2007 Excel软件处理数据.结果:205例ADR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但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淑霞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8期 1093-1094,1095页ISTICCA
【摘要】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ADR 是伴随药品而存在的无法完全避免的一种医学风险。开展 ADR 监测,分析各类药品、各类人群发生的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我院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娜 邓倩 等 《医学临床研究》 2015年5期 891-8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长沙市妇幼保健院2008~2013年收集并上报的ADR报告194例,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惠 《医学临床研究》 2012年29卷3期 589-59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176 例ADR患者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总结护理经验.[结果]①成年人与老年人出现ADR的构成比较高.②患者造成损伤最为明显的是皮肤损害.③发生ADR构成比最高的科室为...
【关键词】 药用制剂/副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佩瑶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34卷22期 3547-3549页
【摘要】 目的 了解地佐辛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8年1月某院地佐辛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209例,从患者基本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晓虹 王霞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34卷19期 3086-3087页
【摘要】 案例教学法用于药物不良反应(ADR)教学中,通过教师对临床真实案例的有效提取,设置涵盖授课重点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回答,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ADR的定义、涵盖的内容及对ADR的判断及结果的评价.将案例教学法融入课堂教学,缩短了教学与实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莎莎 马健娟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34卷9期 1382-138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儿童白血病治疗中应用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疗效的差异.方法 将2014年9月至2017年4月该院儿科收治的白血病患儿100例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应用培门冬酶,B组在常规化疗基础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惠礼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34卷12期 1927-1930页
【摘要】 目的 分析该院发生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的药物种类,为临床用药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该院电子病案管理系统,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发生DILI的住院和门诊病例,以及期间出现"肝功能损伤"或"转氨酶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位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34卷9期 1416-1418页
【摘要】 目的 探究预防性护理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消化系统和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彬青 李晋芳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34卷1期 152-154页
【摘要】 替比夫定是被广泛用于临床的一类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药物,其于2006年得到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现已在我国上市近9年,该药在治疗乙肝方面与其他药物比较,显示出了疗效优势,拥有高病毒反应率,对降低转氨酶也较优秀,还有较高的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雅莉 文晓柯 《医学临床研究》 2008年25卷3期 545-5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7年门诊、病房收集的175例ADR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75例ADR报告中,涉及药物共7类48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占82.86%(...
【关键词】 药用制剂/副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志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30期 7551-755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老年人约占总人口的10%,而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老年人因多病,治疗时应用药物品种也较多,约有1/4老年患者同时用药4~6种,因此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大,约占15%,不少药物老年人比青年人更易引起不良反应[1].我国人口也日趋老龄化,人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萍 李成建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年6卷1期 17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环丙沙星男,82岁.因上感自行给予环丙沙星注射液20 ml(内含乳酸环丙沙星)雾气吸入,3次/d,20 min/次,3 d后出现四肢末端散在性紫斑疹,同时伴有血尿、腰痛、心悸、乏力等,门诊化验尿蛋白(++),潜血(+++),诊断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韵琦 李成建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年6卷15期 3054-305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甲硝唑董树林[1]报道应用甲硝唑后饮酒致双硫醒反应8例,年龄28~40岁,4例阴道滴虫病,2例牙周炎,1例肺部感染,1例慢性胆囊炎.口服甲硝唑0.6~1.2 g/d,静滴0.5 g/d,均为甲硝唑应用期间饮酒,酒后20 min~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富超 朱军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年6卷23期 4651-465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皮肤坏死是指口服或胃肠道外给药后皮肤出现红斑、水肿、水疱以及皮肤坏死,真皮微血管有血栓形成改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海琴 李成建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年5卷4期 757-75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青霉素女,32岁.因上感给予青霉素640万U/d静滴,连用3 d后症状好转,次日继用本品,输液中诉头晕、胃部不适,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四肢无力,出冷汗,继而昏迷,心跳呼吸停止,抢救80 min后呼吸心跳仍未恢复,心电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才荣 齐玉琴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4年4卷12期 2129-213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病例报告男,83岁.患多发性骨髓瘤4 a,曾做过多次化疗,平时白细胞及血小板偏低,于2004-04 -25间断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IL-11)3 mg,1次/d肌注.2004-04-28T09 左右卧床时突然面部潮红发热,继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红 李成建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4年4卷8期 1337-133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 牛黄解毒片致药疹例1:女,24岁.因咽喉肿痛自服牛黄解毒片,4片/次,2次/d,当日服药2次后于夜间口唇及面部出现大如绿豆,小如粟米,大小不等的红斑,淡红色小脓胞,边界清楚,在面颊部对称出现,伴轻度瘙痒,稍有发热.即停药,给予抗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寒光 王红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33卷19期 2932-2936页
【摘要】 目的 评价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mGC)的疗效、安全性,并探讨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5例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mG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松 邓晓军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33卷8期 1133-113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特点.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自愿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108例,其中老年艾滋病组(老年组)54例,非老年艾滋病组(非老年组)54例,对所有入组患者实施1年的抗病毒临...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抗病毒药;药用制剂/副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辉 张振财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33卷2期 307-309页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安全合理的理论依据。方法对该院2015年度门、急诊及病区上报的119例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比例最高,共83例,占69.75%;给药途径主要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守慧 田崇会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3年3卷3期 460-46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有些药物可出现与治疗目的相悖的作用.对此倘若疏忽,有时会导致治疗失败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关键词】 药用制剂/副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旦慧文 王朝荣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3年3卷10期 1582-158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氯氮平致死胎女,27岁.入院时妊娠6个月余,因精神分裂症服氯氮平每日量渐增至350mg,1个月后以250mg/d维持治疗,3个月余后顺产一死婴,后改用亚氟利多治疗,2a后足月顺产一女孩,现健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骅 汤大娟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32卷7期 978-980页
【摘要】 目的:分析2011~2013年安徽省黄山市多家医院抗微生物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并总结其数据特点,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安徽省黄山市2011~2013年抗微生物ADR报告1055例,利用药品不良反应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敖栋基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期 112-114页
【摘要】 目的:分析该院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并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该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且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的患者51例,对其临床用药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发现,该院消化内科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华涛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24期 3765-3766页
【摘要】 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各科室报告的88例氟喹诺酮药物不良反应(ADR)患者资料,统计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分析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用药建议。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柱 黄向民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30卷6期 826-82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头孢呋辛钠两种方案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7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常规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头孢呋辛钠序贯疗法,判定...
【关键词】 头孢呋辛/投药和剂量;呼吸道感染;序贯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牟萍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13期 2075-2076页
【摘要】 阿托伐他汀钙为新型他汀类羟甲基戊二酰辅酶 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刺激细胞合成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加速,使肝细胞表面LDL受体数目增多及活性增强,具有显著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TG)的作用,被临床广泛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丹 胡帮芹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7期 997-999,1027页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某院2012年收集的162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及年龄、出现不良反应时间、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的转归及报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慧玲 彭元香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9期 1377-1378,1379页
【摘要】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引起60岁以上老人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抗菌药物的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原始病历,提取基本资料、给药方式、临床表现、用药种类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例患者中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发生ADR数量最多(2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秋萍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30卷2期 256-258页
【摘要】 目的 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231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1例ADR报告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金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29卷18期 2866-2867页
【摘要】 <篇首> 注射剂因其作用迅速、可靠,能够及时、有效地缓解、控制和治疗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急危重患者的抢治过程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如何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积极发挥注射药物的治疗作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这就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注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浩 张灵珠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29卷20期 3122-3123页
【摘要】 目的 了解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收集上报至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111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岁儿童最易引发ADR,占45.05%;抗感染药易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忠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29卷15期 2349-2350页
【摘要】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方法 对2012 年80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病原微生物药品不良反应居首位(66.2%,53/80),主要累及皮肤附件(28.8%,23/80)和消化系统(23.8%,19/80),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筠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29卷18期 2762-2763页
【摘要】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方法 参照<药物临床信息参考>(2008 年),并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发ADR 的药物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等,对174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鹏 李丹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29卷1期 27-2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及相关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1月发生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155例病例资料.结果 60岁以上患者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27.10%(42/155);以左氧氟沙星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述涛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29卷24期 3761-376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引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ADR的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降低ADR发生率.方法 收集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上报的156例ADR报告,分别统计分析其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的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丽娟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28卷23期 3611-3612页
【摘要】 目的 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对某院2010-2011年20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8例ADR报告中,抗感染药物占54.33%,中药制剂占15.3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永洙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28卷10期 1539-1541页
【摘要】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DID)是人类应用药物在预防、治疗或诊断疾病过程中,由于药物而致的疾病[1].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和由于超量、误服、错误地应用以及不正常使用药物所引起的疾病.DID...
【关键词】 医源性疾病/预防和控制;药物过敏;药用制剂/副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燕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28卷17期 2660-2661页
【摘要】 目的 分析该院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1年的102份ADR/不良事件(ADE)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02份ADR/ADE报告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最高,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涉及ADR的药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秀珍 陈进 等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28卷14期 2177-2179页
【摘要】 老年人由于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长时间用药等原因,使老年人药源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猝死、精神障碍、肾功能不全二重感染等.根据老年人药源性疾病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药学监护十分必要.临床药师应从监护前准备、药源性疾病的预防、药源性疾病的诊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中 刘雪梅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34期 846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儿童不良反应基本情况和发生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9-2010年大连市儿童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249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49例报告中男160例,女89例.1~4岁幼儿ADR比率最高.最常见的给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玲 黄瑛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29期 7174-717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广义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由于药品质量问题或用药不当所引起的有害反应[1].笔者认为与护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有:扩大的反应、化学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强 费改顺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年11卷21期 5277-52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以及其机制与双硫仑样反应的症状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1999-01-2010-12收集到的79例双硫仑样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涉及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共7个品种,其中以头孢哌酮居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桂芳 邵立君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年10卷34期 8545-854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近年来医药科技迅猛发展,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也越来越多,护理工作与安全用药密切相关,用药安全管理对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凤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年10卷24期 6045-60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8-2009年上报的ADR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发生率以中老年人居多(43.74%),抗菌药最高(55.41%),静脉滴...
【关键词】 药用制剂/副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艳巧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年10卷14期 3410-34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为提高对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过敏性休克的认识,探讨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对3 a来本院急诊科诊治的26例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抢救治疗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中最易发生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是青霉素类其次是头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广卉 董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年9卷13期 3276-32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老年人服用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甩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2005/2007年所收集的280份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统计的这280份不良反应报表中,男122例,女158例,平均年龄为7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