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58
- 44
- 2
- 158
- 134
- 55
- 53
- 15
- 445
- 115
- 95
- 94
- 6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旭 张杰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25年41卷1期 171-17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补肾通腑方调控肠道菌群,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APP/PS1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补肾通腑方治疗8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慧慧 单德红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3期 133-135,后插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神经系统相关疾病是目前影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最常见的疾病类型."脑-肠轴"是脑和肠之间的双向交互通路,肠道菌群通过"脑-肠轴"的多途径影响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形成复杂的网络机制.通过探讨中医"心与小肠相表里"理论,探讨肠道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娜 李宏佳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8期 26-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究通便汤通过调节菌群-脑-肠轴信号通路治疗气阴亏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74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37例,西药组患者予以普芦卡必利片治疗,中药组予以通便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惺钱 王立 等 《世界中医药》 2025年20卷5期 791-796页ISTICPKUCA
【摘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难题之一,其发病率位居我国各类精神疾病之首.孤独症患儿普遍存在胃肠病症状及肠道菌群失调,且与患儿精神行为紊乱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与精神类疾病产生相互作用,调节肠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乾坤 李宪东 等 《中国卒中杂志》 2025年20卷4期 486-492页ISTICPKU
【摘要】 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机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针灸通过干预脑-肠轴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相关基础研究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其可能涉及以下机制:其一,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抑制致病菌增殖并促进有益菌定植,同时增强肠上皮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凌威 郑入文 等 《世界中医药》 2025年20卷3期 491-495页ISTICPKUCA
【摘要】 抑郁症是当代重大精神疾患,肝胃不和是其重要的中医病机.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与抑郁症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中医"肝"和"胃"功能与肠道菌群的功能特性具有许多共通之处.研究表明,肝胃不和的本质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临床多采用疏肝和胃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欣钰 邹道远 等 《世界中医药》 2025年20卷4期 568-57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王氏保赤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脑组织及肠组织中5-HT的表达情况,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阐述其治疗IBS-D的部分可能机制,传承并挖掘经方应用.方法:采用番泻叶灌胃联合束缚刺激法建立IBS-D模型.造模成功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思含 苏和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5年35卷14期 2235-22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机体的代谢、免疫功能息息相关,同时影响营养物质及药物代谢等环节,在维持生理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作为人体最大的微生物库,对人体保持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失调不仅会对胃肠道疾病产生影响,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荣华 徐敏逸 等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5年41卷7期 703-7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对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择期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96例,男35例,女61例,年龄≥65岁,BMI 18.5~25.5 kg/m2,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炳鑫 李雅雯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4期 573-5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疏肝调神"针刺对抑郁障碍小鼠模型肠道菌群、脂多糖和海马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索针刺治疗抑郁障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18 只雄性SPF级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帅 刘婧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8期 22-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脑肠轴理论指导下宁心安神汤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纳入102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细庆 陈文玲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2卷1期 124-1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肠道菌-神经递质-脑轴(简称脑肠轴)理论运用补益心脾法治疗产后抑郁心脾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就诊的136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繁磊 张丽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35卷1期 26-31页ISTICCA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步上升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UC症状持续,会诱发焦虑和抑郁,而目前对于UC诱发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具体机制研究较少.本文以肠-脑轴为出发点,从免疫反应、肠道菌群和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月美 贾含香 等 《工业微生物》 2025年55卷1期 116-124页ISTICCA
【摘要】 肠道菌群已被发现可通过微生物-肠-脑轴与大脑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各种生理过程进行调节.同时,微生物-肠-脑轴在抑郁症、孤独症谱系障碍、双相情感障碍、雷特综合征和注意缺失障碍等精神疾病中具有显著作用.在此背景下,文章就微生物-肠-脑轴在精神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天时 马培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25年32卷1期 72-76页ISTIC
【摘要】 抑郁症发病与肠道菌群水平密切相关,经肠-脑轴调控重建肠道菌群稳态可以起到防治抑郁症的作用.在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方面,肠道菌群稳态的分子生物学变化与肝、脾的生理病理机制联系紧密.中医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肝郁脾虚为抑郁症主要证型.逍遥散作为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坤 胡雅姣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5年17卷4期 26-29页ISTIC
【摘要】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为产后 4周到12个月之间的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发生在10%~15%的妇女中,主要表现为抑郁、悲伤、沮丧、易怒、幻觉和一系列精神障碍症状[1].PPD病理生理学机制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佳鑫 曾梦婷 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42卷7期 583-587页ISTICCA
【摘要】 偏头痛是一种复杂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全球患病率逐渐攀升,造成显著的医疗负担.近年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的双向通信网络,在偏头痛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系统综述肠道菌群-肠-脑轴与偏头痛的关联及其机制,为偏头痛的深入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从痛快 周升生 等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5年52卷2期 420-425页ISTIC
【摘要】 目的 ①对比双相障碍躁狂相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特征的差异.②探究躁狂症状缓解后肠道菌群的改变.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36例双相障碍躁狂相住院患者为患者组,同期从住院患者非直系陪护家属中招募3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荣华 蒋蕴智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59卷7期 22-3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电针对老年围手术期认知功能障碍(PCD)的临床疗效,并以"脑-肠轴"为基础,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02例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于围手术期施以电针治疗,对照组施以假电针治疗.分别于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丹琦 宁博 等 《新中医》 2025年57卷16期 177-184页ISTICCA
【摘要】 帕金森病(PD)伴抑郁是以PD核心运动症状伴抑郁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神经精神共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肠-脑轴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肠道菌群失调和神经递质紊乱.其中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增加肠屏障通透性,释放炎症因子,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宇轩 雷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29卷12期 142-148页ISTICCA
【摘要】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肠道微环境对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当前肠道微环境与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关系的研究现状,包括肠道微环境与神经系统的早期联系、微生物-肠-脑轴概念、肠道微环境在儿童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枫洁 刘健萍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24卷7期 551-555页ISTIC
【摘要】 肠道微生物组成变化会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在肠道与大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信息交流,这些菌群通过"肠道菌群-肠-脑"轴在大脑认知功能、代谢和免疫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阐明肠道菌群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发展中的影响,有助于针对性地防治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坤兰 张正亿 等 《四川中医》 2025年43卷5期 41-46页ISTIC
【摘要】 应激性溃疡是常见的急性胃肠黏膜损伤性疾病,现代医学防治手段存在过度抑酸等副作用,如何综合防治成为改善预后的关键挑战.肠道菌群紊乱是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通过脑-肠轴双向调控机制可加剧肠道黏膜屏障损害.中医学认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不外乎脑神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粒萌 张士栋 等 《陕西中医》 2025年46卷4期 564-567页ISTICCA
【摘要】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的复杂疾病,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 CFS 的特定药物.研究揭示肠道菌群失衡与CFS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现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阐明肠道菌群影响脑-肠-菌轴相关代谢产物、肠道黏膜屏障、免疫炎症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荣华 蔡靓羽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29卷13期 89-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2015-2025年肠道菌群和认知功能障碍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现状和热点,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更全面参考,并探究前沿研究方向.方法 检索WoSCC数据库相关研究领域文献,利用VOSviewer、CiteSpace、Sciman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叶丽 余文婷 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35卷7期 65-70页ISTIC
【摘要】 创伤性脑损伤是一种高致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疾病.创伤性脑损伤可引起胃肠道症状,并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肠道微生物群通过脑-肠轴影响TBI的进展和预后,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多个途径.目前关于脑-肠轴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该文对脑-肠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锦铃 高玖妹 等 《陕西中医》 2025年46卷5期 660-663页ISTICCA
【摘要】 阳明为水谷气血之海,濡养周身脏腑与经络.若病在阳明,气血化生不足,津液输布失常,使机体产生气、痰、瘀、热等病理因素,进而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生发展."二阳之病发心脾"与肠-脑轴具有潜在联系,阳明脏腑与肠道菌群功能相似.此外,冲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碧雨 罗琪 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35卷5期 627-632页ISTICCA
【摘要】 肝性脑病作为一种与严重肝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的神经系统综合征,是肝硬化晚期和其他慢性肝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本文查阅近年文献资料,对国内外有针对性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来促进有益菌的生长,从而增加短链脂肪酸在体内合成与利用率的文献进行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冀鲁 王影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31卷8期 1334-1338页ISTICCSCDCA
【摘要】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 50 岁以上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急性视神经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确切阐明.视神经是大脑向前的延伸,眼和大脑在组织结构、退化和再生过程以及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脑-肠轴"参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峻铭 陈超 《新中医》 2025年57卷16期 151-156页ISTICCA
【摘要】 "上下交损,治其中"出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上焦、下焦均出现虚损的症状或病变,可将治疗的重点放在中焦(脾胃)上.中医学认为,中焦脾胃失运,肾精失充,脑髓失养,痰湿瘀血阻滞脑络引发糖尿病认知障碍.现代医学认为,肠道菌群失调与糖尿病认知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伊晨曦 高峰 等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5年20卷7期 426-429,434页ISTIC
【摘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其患病率近年来显著上升.ASD的病因涉及遗传、环境及神经发育等多个因素,然而具体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显示,基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佳居 刘奇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31卷1期 31-34页ISTICCSCDCA
【摘要】 本文基于心合小肠生理相属、病理相连的特性,总结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与心合小肠功能失调相关.而心合小肠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肠道菌群-肠-脑轴理论具有相似性,两者结合可对AD进行论治,治疗以"从肠治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婷 冯所芹 等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5年22卷2期 226-229页ISTIC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目前肠脑轴和外泌体是PD的两大研究热点,肠道菌群失调通过脑-肠轴影响机体的炎症水平、肠屏障通透性、神经炎症等参与PD的进展,而外泌体作为通讯信使参与神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α-sy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长江 伍大华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5期 483-487页ISTIC
【摘要】 中医认为"脾为之卫"理论与缺血性中风(IS)密切相关."脾为之卫"理论以脾为卫之源、脾卫坚实则脑安难伤,脾失之卫则邪扰脑窍为主.而脑-肠轴(GBA)与中医学"脾为之卫"在生理、病理上相通.GBA可通过脑肠肽类物质的分布、肠道菌群的神经、内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飞 李致文 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5年25卷4期 264-269页ISTIC
【摘要】 肠道菌群在癫痫的发病、治疗和预后中扮演重要角色.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可能影响癫痫的发生发展,癫痫患者肠道菌群失衡与疾病发作频率、严重程度和药物反应性相关.调节肠道菌群,如通过药物、饮食或益生菌,可能改善癫痫治疗效果.肠道菌群在癫痫管理中的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小敏 陈炜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27卷4期 100-104页ISTICCA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于老年人群中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的紊乱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与发展,肠道菌群可通过神经递质、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影响AD的发生发展,这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维一 孙亚菲 等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年46卷1期 81-87页
【摘要】 目的 研究小鼠模拟高原低压缺氧后回到平原脱习服阶段学习记忆能力变化,并通过高原缺氧环境对肠道菌群变化探索其发生改变的肠脑轴机制,为高原脱习服采取针对性的保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新新 游志远 等 《光明中医》 2025年40卷6期 1123-1126页
【摘要】 目的 基于脑肠轴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2024 年 1月寿光市中医医院和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 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竟宏 宋佳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5年25卷5期 86-100页
【摘要】 母乳低聚糖(HMOs)是母乳中含量仅次于乳糖和脂肪的第3丰富的营养物质,在新生儿生长发育、免疫系统的建立及肠道微生态调节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营养调控角色.本文综述HMOs的结构特征、分类及其在母乳中组成的变化,并探讨HMOs通过调节肠道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梦蕾 冉莉娜 等 《生物化工》 2025年11卷2期 44-48,76页
【摘要】 目的:基于"脑-肠-菌群轴"理论,通过动物试验探究电针阳明经穴结合解毒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行为学、脑内β淀粉样蛋白 1-42(Aβ1-42)水平及短链脂肪酸(SCF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40 只健康雄性KM小鼠,随机选取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灿娇 王梅 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34卷3期 284-293页
【摘要】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目前关于IBD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内脏高敏感、脑肠轴紊乱、肠道微生态失衡和肠粘膜免疫紊乱等.然而,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阎浩 程岩岩 《中医临床研究》 2025年17卷5期 38-44页
【摘要】 后循环缺血是由后循环系统血管变窄等原因导致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是后循环缺血主要的临床表现,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憐环 陈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23卷7期 144-14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薯蓣粥调控菌-肠-脑轴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予脑卒中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12周的薯蓣粥饮食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军鹏 张艳阳 等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年46卷3期 344-348,356页
【摘要】 目的 以库欣病(CD)患者为模型,探讨长期高浓度皮质醇暴露对人体炎症反应及微生物-肠-脑轴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纳入解放军总医院2021年5月至2024年3月拟手术的16例CD患者,同期匹配健康对照(HC)30名,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心理学和认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那雨竹 张威 《中医研究》 2025年38卷6期 7-11页
【摘要】 中风是全球残疾主因及第二大死因,近年来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脑-肠轴理论揭示了肠道菌群与缺血性中风的密切联系,为针灸治疗提供新视角.从中医学对中风及大肠与中风关系的认识出发,探讨脑与肠道及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短链脂肪酸、脂多糖)与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景熠 高小娇 等 《巴楚医学》 2025年8卷2期 118-122页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常伴有脂质氧化,AS早期可观察到肠道菌群失衡.血管活性肠肽(VIP)作为一种胃肠道激素和神经肽,通过与特定受体结合,显著降低AS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肠道产生的代谢产物丁酸,具有维护肠道屏障和缓解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晟桢 余倩颖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4年38卷3期 349-3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银屑病是常见的由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常见共病有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焦虑、抑郁等.近年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及心理应激对银屑病具有重要影响,其可能的实现途径"肠-脑-皮轴"成为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欣甫 王得昌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2期 1833-1839页ISTICPKUCA
【摘要】 随着西医学的研究和进展,多数医家认为精神心理状态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二者之间有着明确的联系.脑肠轴在二者的发病机制中皆处于重要的地位,以脑肠互动理论来论治本病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西医认为脑-肠肽、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可导致肠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信亚 刘坤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4年42卷12期 76-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究温脾开窍通络方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7月门诊治疗收集的4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阎瑾逸 李志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53卷4期 539-5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组因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系统导致功能损伤障碍的疾病.近年关于肠道微生物群在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常常伴随有肠道菌群紊乱以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异常.肠道菌群紊乱以菌群的...
【关键词】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肠道菌群;微生物-肠-脑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