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6
- 4
- 20
- 13
- 3
- 10
- 5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立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年16卷93期 151页
【摘要】 目的:分析研讨蛇盘疮采用中药内服外治临床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蛇盘疮患者中,抽取120例纳入到对比研讨中,12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对照组(60例,内服西药阿昔洛韦药物治疗)和研究组(6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淮 《光明中医》 2010年25卷7期 1262-1262页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中医称"蛇盘疮"、"缠腰火毒".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七情内伤,致肝经湿热蕴结,或脾湿郁久化火热,兼感外界毒邪,蕴积肌肤所发.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红斑成簇水疱群,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芳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1年09卷7期 218页
【摘要】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蛇盘疮"、"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松洁 钟长鸣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年22卷9期 3374-338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价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带状疱疹患者的循证治疗提供科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获得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陈秀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 2005年
【摘要】 蛇盘疮又名"蛇串疮"、"缠腰火丹",是一种带状分布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本病常突然发生,出现成群的簇集性水疱,疼痛为火燎,以中老年为多见,愈后极少再复发.此属肝、胆、心、胃经风火所致病.本文介绍了采用外敷加内服药物治疗蛇盘疮186例,取得满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守国 陈桂华 《中国学校卫生》 2005年26卷2期 160-1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民间称蛇盘疮.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周围神经所致.临床上以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继之成为多数成簇的水疱,多呈带状排列,好发于周围神经单侧.病人可有烧灼样、针刺样疼痛.笔者采用大黄五倍子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金 《中医药学刊》 2004年22卷5期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蛇串疮,是一种皮肤出现成簇水泡的急性皮肤病,本病又称"缠腰火丹""蛇丹""蛇盘疮"或称"火带疮""蜘蛛疮"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刁迎梅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18卷3期 188页ISTIC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浆液性炎症,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盘疮.症见胸腹部起簇状水泡,痛如锥刺,昼夜难寐,患者常伴有恶寒发热,舌苔黄,舌尖舌边红,脉弦滑.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半刺拔罐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桂凤 《广西医学》 2008年30卷5期 780-78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蛇盘疮"、"蜘蛛疮",以皮肤出现集簇疱疹,呈带片状,伴有疼痛为主要特点.我科用自制黄五酊溶液局部湿敷治疗带状疱疹皮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雪芬 《北京中医》 2007年26卷10期 671-672页ISTIC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非传染性皮肤病,沿单侧周围神经走行分布.中医学称"缠腰火丹",俗称"蛇盘疮".因有神经痛的特点尤其老年患者疼痛较重,常引起恐慌心理.笔者自2002年以来,运用激光针疗法加拔罐治疗此病取得满意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代惠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16卷10期 1272-1273页ISTIC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俗称"蜘蛛疮"、"蛇盘疮",因好发于腰背肋间,疱疹密集成群成带状,故又称为"缠腰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丕林 马辉丽 《医药产业资讯》 2006年3卷6期 11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中医称"缠腰火丹",俗称"蛇盘疮".其病原体为带状疱疹或水痘病毒,具亲神经性,故多沿神经分布区损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学义 李珊 《贵州医药》 2004年28卷3期 26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俗称"蛇盘疮",本病多因肝气不舒郁久化火或肝胆火盛,内蕴湿热外感毒邪而发.西医认为本病为病毒性感染,好发于腰胁部,常沿胁间神经分布,出现簇集性绿豆或黄豆大小的水疱样疹.基底发红,排列呈带状,发病时间局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珍 《饮食保健》 2017年4卷17期 194-195页
【摘要】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称为"蛇盘疮"、"蜘蛛疮".春秋两季多发,以老年人发病较多 [1].第一次感染此病毒,主要表现为水痘,一些患者会有不典型感染症状,病毒潜伏于脊髓后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当机体免疫力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小兴 徐萍 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25卷11期 1052-1053页
【摘要】 带状疱疹是由人疱疹病毒3型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盘疮"、"蛇串疮"或"蜘蛛疮".绝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且有30%以上的患者会留下后遗神经痛(PHN)[1],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对PHN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杰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21卷2期 40-40页
【摘要】 <篇首> 蛇盘疮中医叫缠腰火丹,西医称为带状疱疹,是一种同时损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疾病.好发于胸部,其次为头部和腰腹部,通常只发作于身体单侧.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笔者应用偏方治疗蛇盘疮23例,疗效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慧叶子 《医学信息》 2013年18期 305-305页
【摘要】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蛇盘疮""蜘蛛疮",以皮肤出现集簇疱疹,呈带片状,伴有疼痛为主要特点。老年人因生理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潜伏在神经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易被激活,好发本病,又因其反应迟钝,致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延误病情,产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成 《医药前沿》 2013年30期 268-268页
【摘要】 带状疱疹俗称“蛇盘疮”、“蛇丹”、“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是带状疱疹-水痘引起的一种急性水疮性皮肤病,多见于春秋季节,本病好发于胸腹部,发疹前常有轻度的全身症状,如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疲倦无力等全身症状,疮疹具有集簇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秀兰 《医药前沿》 2013年31期 293-293页
【摘要】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蛇盘疮”“蜘蛛疮”,以皮肤出现集簇疱疹,呈带片状,伴有疼痛为主要特点。疼痛以各种形式出现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芝红 刘秀梅 《中外医疗》 2010年29卷9期 35页
【摘要】 带状疤疹是临床常晃的一种感染所致的一种疼痛剧烈的急性疤疹皮肤病.因其皮肤上游红斑气泡,如串珠,缠腰而发,故中医称"蛇盘疮"、"缠腰火丹"等.我们在临床中对110例子带状疤疹患者分别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中医药物治疗(对照组)的方法治疗该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玉岭 《中国科技财富》 2009年14期 179页
【摘要】 <篇首> "蛇盘疮"医学上又称带状疱疹.本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复发所致.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减弱,带状疱疹病毒就开始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出现皮疹,严重时可呈血性水疱,彼此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波 《中国民间疗法》 2008年16卷7期 34页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又名"缠腰火丹",俗称"蛇盘疮".起病突然,症状为腰肋问神经分布区出现成丛的红斑,先有刺痛,继而出现如黄豆或绿豆大小的水疱,排列成束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淑华 田谣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2卷23期 71页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中医称"缠腰火丹",亦称"蛇盘疮",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皮肤病,以集簇性水疱沿身体一侧某支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并伴有神经痛为特征.皮疹可在2~3周内消退,但部分患者因体质虚弱或治疗不当等原因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桂凤 《右江医学》 2007年35卷5期 613-615页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蛇盘疮""蜘蛛疮",以皮肤出现集簇疱疹,呈带片状,伴有疼痛为主要特点.老年人因生理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潜伏在神经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易被激活,好发本病[1];又因其反应迟钝,致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景龙 《内蒙古中医药》 2007年26卷4期 17-18页
【摘要】 <篇首> 蛇窜疮是中医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称火带疮、蛇丹、蛇盘疮,西医称带状疱疹,笔者在临床当中采用中药内、外治相结合治疗69例,疗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闽英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13卷6期 51页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且痛如火燎,好发于腰间、肋间,民间称"蛇盘疮",属中医"火带疮"范畴.该病四季可见,尤好发于春秋,往往在学习工作紧张劳累、情志不舒之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27卷2期 174页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在祖国医学中称为"缠腰火丹"、"蛇盘疮".它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1].本病常突然发生,初期表现为红斑和簇集的水疱,沿一侧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有局部灼痛、窜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作洲 彭程达 《黑龙江医药》 2004年17卷1期 73页CA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成簇水疱沿体表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常伴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带状疱疹病毒系脱氧核糖核酸疱疹病毒,又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中医称"缠腰火丹",亦称"蛇盘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树丛 《医药论坛杂志》 2012年33卷6期 112页ISTIC
【摘要】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为缠腰火丹,蛇盘疮,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有报道有患者疼痛长达16年之久[1].该症是一种非常顽固和难治性痛症,治疗原则是止痛,抗病毒,消炎及局部预防激发感染.大多数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带状疱疹俗称“蛇盘疮”或“缠腰龙”,是由水痘一带状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其致病病毒由鼻粘膜侵入人体后,平时则潜伏于体内,并不会引起什么症状,在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时才引起发病.病毒主要侵犯脊髓神经根,引起神经细胞的炎性改变.本病多见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民间一直把带状疱疹称为"缠腰龙"或"蛇盘疮",常见于中老年人.但这不意味着年轻人对带状疱疹就是免疫的.年轻人加班熬夜警惕"蛇"缠身小齐是一家网游公司的策划.因为工作压力大,频频加班熬夜.前几天,他突然感觉背部一阵火辣辣刺痛;抓痒过后,后背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天元 《中外健康文摘》 2012年09卷23期 440-441页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再发,造成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伴随神经痛.俗称蛇盘疮.此病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正常人过度疲劳或年老体弱、抵抗力下降时,易感染本病...
【关键词】 嘎日迪-5和红花七味丸;外用煅石膏;带状疱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洁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03卷6期 207页MEDLINE
【摘要】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中医称"蛇盘疮""蜘蛛疮",以皮肤出现集簇疱疹,呈带片状,伴有疼痛为主要特点.老年人因生理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潜伏在神经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薄易被激活,好发本病[1];又因其反应迟钝,致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延谟病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宜武 《中外健康文摘》 2009年6卷22期 260-260页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成簇水泡沿体表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多伴有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很少复发.民间称此病"蛇盘疮"、"蜘蛛疮".中医称"缠腰火丹".由肝胆火盛、脾湿久郁、湿热内蕴、气血不通、经络阻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佟立成 佟立秉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1卷9期 233页
【摘要】 <篇首> 1 蛇盘疮马××,女,38岁,2002年6月16日初诊.患者素嗜辛辣煎炸之品,3d前腰背部皮肤灼热疼痛.出现水疱.当地诊断为带状疱疹,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要求中医诊断.查:右侧腰背部有呈带形分布的簇集性水疱,绿豆至黄豆大,疱周基底潮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青 《中外健康文摘》 2009年6卷1期 138-139页
【摘要】 <篇首>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非传染性皮肤病,多发于单侧,发病部位常见胸、腰、四肢及头面等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但以春秋二季多见.中医亦称之为"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蛇盘疮".又因其好发于腰背肋间,疱疮密集成群,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姜文香 第二届特色中医药传承创新论坛 2013年
【摘要】 本文从中医理论首先介绍了带状疱疹的症状,其次分析了带状疱疹的病因机制,然后根据带状疙疹的发作层次及发作程度不同,姜氏特色疗法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采用姜氏特色疗法治疗各种带状疤疹及带状疤疹后遗症患者200余例,痊愈率达1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长林 第四届中医特色诊疗国际学术会议 2011年
【摘要】 中华中医药为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健康、祖国昌盛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治疗的新理念。中风及脑血栓的治疗与探索、消渴症及糖尿病的治疗与探索、风湿病的探索、接骨丹具有治疗“骨折”和“铁打损伤”的双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宜武 2009年全国基层优秀中医表彰大会暨全国第二次民间验方、诊疗技术学术研讨会 2009年
【摘要】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成簇水泡沿体表一侧的皮肤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多伴有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很少复发.民间称此病"蛇盘疮""蜘蛛疮".中医称"缠腰火丹".由肝胆火盛、脾湿久郁、湿热内蕴、气血不通、经络阻隔.带状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