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5
- 7
- 6
- 4
- 11
- 7
- 3
- 1
- 43
- 7
- 7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某 高熹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26卷3期 236-24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蜡蚧轮枝菌是一种防治植物病原物和害虫的生防菌,弄清其致病的分子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技术测序蜡蚧轮枝菌的cDNA文库,并进行RNA-Seq序列拼接和功能注释.[结果]共获得1634670条高品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春来 李新民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9年29卷2期 53-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昆虫病原真菌一蜡蚧轮枝菌菌株Tri-BA81进行5种单一基质和4种合基质固体发酵,初筛出谷子单一基质和谷子+麦麸+磷酸盐组合基质为最佳发酵基质,后者的产孢量是前者的3倍多.选取谷子、麦麸、磷酸盐和稻壳为4个组分因子,每个因子分别设有不同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国良 薛皎亮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年15卷2期 220-22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蜡蚧轮枝菌两个菌株No.V3.4504和No.V3.4505感染沙里院褐球蚧的外观症状、入侵体壁的过程及胞外蛋白酶与几丁质酶的作用.结果发现.用菌株No.V3.4504的孢子悬浮液感染蚧虫2 d后,在虫体表面蜡粉稀薄的位置和柔软的虫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仙红 李文英 等 《昆虫学报》 2003年46卷5期 655-6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感病菜青虫Pieris rapae组织切片的观察研究表明,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主要通过昆虫的体壁侵染虫体.菜青虫各龄幼虫在体壁接菌12 h后,附着在虫体表面的孢子即可萌发.2~3龄幼虫,蜡蚧轮枝菌菌丝24 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利群 郭亚力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5年4期 6-10页
【摘要】 研究了蜡蚧轮枝菌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斜纹夜蛾幼虫死亡率随蜡蚧轮枝菌孢子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在孢子浓度为3.4×108个/mL,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最高累计死亡率为87.48%,3龄幼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最高为82.6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洁 张艳军 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年6期 828-833页
【摘要】 土壤真菌分子生态学研究需要大量和高效地提取真菌的 DNA。应用市售的一般试剂盒提取土壤虫生真菌DNA,常常存在得率和质量低的问题,甚至根本提取不到土壤真菌的DNA样品。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对细胞破碎方式及后续DNA提取参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燕 袁盛勇 等 《南方农业学报》 2013年44卷10期 1662-1666页
【摘要】 [目的]测定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南瓜实蝇各虫态的室内毒力,为利用蜡蚧轮枝菌进行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瓜实蝇的幼虫、成虫和蛹为目标昆虫,利用3.0×104、3.0×105、3.0×106、3.0×107、3.0×10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鹏飞 孙跃先 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38-42页
【摘要】 采用点滴法,在室内测定了蜡蚧轮枝菌 Verticillium lecanii ( Zimm) KMZW-1菌株3.0×104、3.0×105、3.0×106、3.0×107、3.0×108个/mL 5个浓度的分生孢子液对扶桑绵粉蚧(Phe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宇平 冯镇泰 等 《中国植保导刊》 2012年32卷2期 16-20页
【摘要】 对从未喷药的中国农业大学校园露地栽培的辣根上采集的介壳虫制作成永久玻片后进行鉴定,初步判断为梨绒蚧(Eriococcus tokaedae Kuwana).将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Bj085-1菌株分生孢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盛勇 孔琼 等 《北方园艺》 2011年10期 131-133页
【摘要】 利用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的不同浓度孢子液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3.6×10(8)个/mL浓度下,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成虫的最高死亡率为(76.87±4.38)%,致死中浓度(4.14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华 赵宏霞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10年9期 141-144页
【摘要】 蜡蚧轮枝菌是一种地理分布和寄主范围均比较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功能.就蜡蚧轮枝菌优良菌的筛选、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影响其分生孢子产量的环境条件,如紫外线、温湿度、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春丽 袁盛勇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38卷23期 12552-12553页
【摘要】 [目的]探索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甜菜夜蛾二龄幼虫的致病性,为该菌株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开发应用及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不同孢子浓度对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致病性.[结果]在4.5×1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宇平 张红艳 等 《中国植保导刊》 2010年30卷11期 5-9页
【摘要】 蜡蚧轮枝菌(Lecoanicillium lecanii)Bj085-1菌株分生孢子配成1.1×104~1.1×108孢子/mL的5个处理浓度,以京郊尚未喷药的温室采集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为试材,采用点滴法对其2龄若虫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美 张龙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38卷1期 19-24页
【摘要】 分离到了一种对蜡蚧轮枝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细菌,采用生理生化反应方法对该细菌进行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该细菌为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菌株.在不同温度下对该细菌的生长速度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研究,发现在弱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卓晶 周天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年21卷4期 444-446页
【摘要】 以昆明地区分离的蜡蚧轮枝菌KM9803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孢分离、紫外线诱变及化学诱变等手段获取14个菌株,经室内紫外线照射,测定14个菌株分生孢子萌芽率,表明各菌株分生孢子在抗紫外线能力上较出发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卓晶 周天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年21卷5期 571-575页
【摘要】 对14个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KM9803A菌株、KM9803F菌株、KM9803G菌株、Z1菌株、Z2菌株、H2菌株耐紫外线能力较强.KM9803A与KM9803C两菌株的生长速度最快;产孢量仍以出发菌株KM9803菌株最多. 3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蓉蓉 石旺鹏 等 《植物保护》 2004年30卷5期 41-43页
【摘要】 将蜡蚧轮枝菌Vp菌株在PDA培养基上23℃黑暗培养,分别于第5、 15、 20、 25、 30天后采收.将不同时间采收的分生孢子置于2%葡萄糖培养液内培养,16 h后检测其萌发率,结果表明,采收于第5天和第15天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达到8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明 万方浩 等 《中国生物防治》 2004年20卷2期 114-117页
【摘要】 通过菌株分生孢子萌发、菌落生长、液体和固体产孢等试验,综合评价了8个高毒力蜡蚧轮枝菌菌株用于工业发酵生产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一株来自中国福建北部山区果园,主要寄生粉虱的菌株CA-0319,萌发特性较好,12h萌发率达90.1%;菌落生长速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建定 徐企尧 等 《浙江林业科技》 2003年23卷6期 15-19页
【摘要】 对球孢白僵菌和蜡蚧轮枝孢菌作了分离和三级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和蜡蚧轮枝孢菌均有较好的培养性状.三级培养物中蜡蚧轮枝菌孢子含量可达1.46×1011个/g,白僵菌孢子数可达7.8×1010个/g.这二种虫生菌的分离培养成功,为松材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霞 周夏娣 等 《植物保护》 2003年29卷1期 28-30页
【摘要】 蜡蚧轮枝菌菌株VLFNL95经5种单一固体基质和7种一般组合固体基质的发酵,分析比较其产孢量和分生孢子活力,初筛出麦麸单一基质和玉米碎粒+黄豆饼粉+磷酸盐组合基质为最佳发酵基质,两者的产孢量很接近,孢子活力较高.选取黄豆饼粉、玉米碎粒、磷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来燕学 柳建定 等 《江苏林业科技》 2003年30卷4期 7-9页
【摘要】 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蜡蚧轮枝孢菌(Verticillium lecanii)及2种菌混合物配制成0.5×109~5.0×109孢子/mL,在室内和野外对松墨天牛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球孢白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鹏飞 张昕然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23年45卷4期 910-921,中插1-中插5页ISTICPKUCSCD
【摘要】 本文介绍了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spp.的致病性、致病机理、与其他农药的相容性及菌株基因工程改良等内容.蜡蚧轮枝菌的寄主范围极其广泛,寄主至少包括43种昆虫、3种螨类、2种线虫和5种植物病原真菌.蜡蚧轮枝菌一般通过穿透寄主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盛勇 闫鹏飞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16年38卷4期 748-754页ISTICPKUCSCD
【摘要】 测定了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 MZ041024菌株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蜡蚧轮枝菌MZ041024菌株对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的致病率为83.7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锦霞 杜文静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2年39卷1期 33-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蜡蚧轮枝茵(Verticillium lecanii)是国内外目前研究应用最广泛的杀虫生防真菌,欲扩大其防治范围、增强防治效果、降低生防成本.[方法] 采用共发酵技术,通过组合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皎亮 彭国良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0年16卷4期 504-50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蚧虫在取食和发育过程中排泄大量蜜露,通过研究蜜露对病原真菌侵染蚧虫的影响,可为应用病原真菌防治蚧虫提供科学依据.于2007年4月自山西省太原市苹果树上沙里院褐球蚧Rhodococcus sariuoni Borchsenius雌虫虫体表面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国霞 周夏娣 《昆虫天敌》 2001年23卷2期 49-54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不同接种浓度、发酵时间、菌株和基质对蜡蚧轮枝菌固体发酵的产孢量都有显著影响,而对孢子活力的影响不明显,萌发率均在90%以上.在5至7天内,随发酵时间的延长产孢量有明显增长;7至10天则变化不大;15天时产孢量和孢子活力均显著降低.随接种孢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仙红 贺运春 等 《昆虫天敌》 2000年22卷4期 155-1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通过对蜡蚧轮枝菌V-816菌株致病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对菜青虫、小菜蛾、甘蓝蚜、棉叶螨有较强的致病力.随浓度增加,杀虫效果明显提高,且对幼龄幼虫的致病力较对老龄幼虫的强.温度对该菌的致病力有明显的影响,其致病适温为25~30℃.同时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军发 洪波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5年41卷8期 311-3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不同菌株的毒力差异,结合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数据分析,筛选蜡蚧轮枝菌(L.lecanii)菌株毒力的关键性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次级代谢产物(DEMs).[方法]采用R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联德 黄建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2期 391-3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室内测定蜡蚧轮枝菌毒素对烟粉虱种群干扰作用基础上,通过分别组建蜡蚧轮枝菌毒素和化学杀虫剂作用下的烟粉虱第5、6代自然种群生命表,采用种群趋势指数(I)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分析法,比较蜡蚧轮枝菌毒素和化学杀虫剂对茄子上烟粉虱的防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晓曼 张艳军 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3年2期 227-231页
【摘要】 真菌杀虫剂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中常与一些化学农药搭配使用.为了明确目前常用的农药品种与蜡蚧轮枝菌的相容性,本研究测定了北京市售的10种农药制剂对蜡蚧轮枝菌 Verticillium lecanii 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对孢子毒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佳茹 洪波 等 《应用昆虫学报》 2023年60卷5期 1526-15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确定蜡蚧轮枝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在防治枸杞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高效性和重要性,为科学安全防治枸杞棉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棉蚜的室内毒力效果,利用五点取样法调查温室防治效果,通过培养箱控制温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军发 赵雪怡 等 《生态学杂志》 2022年41卷9期 1726-17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开发蜡蚧轮枝菌的新型制剂防治蔬菜害虫,本实验利用乙酸乙酯提取蜡蚧轮枝菌JMC-01发酵8 d后的粗毒素,以无翅桃蚜和小菜蛾3龄幼虫为试虫,测定了粗毒素对试虫的室内毒力及处理后试虫体内解毒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羧酸酯酶(Car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婷 景亮亮 等 《应用昆虫学报》 2020年57卷3期 682-68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为明确8种常用农药与蜡蚧轮枝菌的相容性及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若虫的毒力.[方法]该试验采用涂板法和浸渍法分别测定了8种常用农药对蜡蚧轮枝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产孢量以及对烟粉虱若虫的LC50和共毒系数.[结果]结果表...
【关键词】 农药;蜡蚧轮枝菌JMC-01;烟粉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仁乙 高熹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15年37卷1期 77-84页ISTICPKUCSCD
【摘要】 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测量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成虫、幼虫和蛹三虫态供试虫体体表附着的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分生孢子数,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显微技术观察供试虫体体壁外长物分布情况以及附着分生孢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清 庞仁乙 等 《昆虫学报》 2014年57卷10期 1245-12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为解释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 lecanii对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a成虫、蛹和幼虫等3种虫态的致病性差异,研究分析了蜡蚧轮枝菌L lecanii分生孢子在3种虫态体表的附着能力及与寄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慧金 杨艺华 等 《应用昆虫学报》 2011年48卷1期 60-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和化学合成的吡啶-2,6-二羧酸(DPA)对烟粉虱成虫的忌避作用均表现出忌避与拒食活性.利用罩叶选择法测定了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和DPA对烟粉虱成虫的忌避与拒食活性.试验表明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和DPA对烟粉虱具忌避与拒食作用活性,...
【关键词】 蜡蚧轮枝菌毒素Ⅷ;吡啶-2,6-二羧酸;烟粉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石玉杰 导师:徐向群 浙江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应用化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lecanii)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防治真菌,寄主范围广,能寄生蚧类、蚜虫类、螨类、粉虱,还可寄生鳞翅目的一些害虫、线虫等,在生物防治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固态发酵具有设备投资少、能耗低、污染少、容易操作等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炎平 导师:关雄 福建农林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 Vicgas)作为重要的病原真菌在害虫(主要是粉虱、蚜虫和蚧壳虫)的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几丁质酶很可能是昆虫病原真菌一个重要的毒力因子,在侵染昆虫的过程中起特定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邱君志 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六届菌物学学术讨论会 2003年
【摘要】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PDA)技术对来自不同地理来源和不同寄主的14株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进行分析,从RAPD分析构建的UPGMA聚类图可知蜡蚧轮枝菌种内具丰富的遗传多样型.RAPD扩增指纹图谱能有效地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肖玲 导师:李国霞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 (Zimm.)Viegas)是一种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目前主要应用于防治温室的蚜虫、蓟马以及白粉虱,并对菜青虫(Pieris rapae)、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谢明 中国昆虫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 2001年
【摘要】 本研究测定12种杀虫剂和5种除草剂对蜡蚧轮枝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品种对蜡蚧轮枝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少数品种安全,与蜡蚧轮枝菌完全兼容.杀虫剂绿宝、菜蛾敌(50倍稀释液)均未检出有杀伤作用;天霸、先力、一遍净及万灵对蜡蚧轮枝菌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友中 导师:李国霞 杜家纬 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生物学 动物学(硕士) 2000年
【摘要】 蜡蚧轮枝菌是可以用来防治多种害虫的重要昆虫病原真菌.影响该菌对害虫寄生、侵染力的因素很多,而不同菌株及其相关酶类的活性是与其密切相关的内在因子,无论在自然状态还是在防治害虫的应用中,相对温度(RH)对该菌的影响和限制都较其它昆虫病原真菌更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中康 第七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讨论会 1998年
【摘要】 应用分生孢子悬浮液浸没法测试了几种昆虫病原真菌对蚜虫的毒力,3株蜡蚧轮枝菌的毒力(LC<,50>)均在85℅以上,3株球抱白僵菌对麦蚜都有较强的毒力,但最适接种浓度因不同菌株而异,Bb03以上10<'6>个/mL较好,Bb04以上10<'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联德 导师:黄建 福建农林大学 植物保护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博士) 2003年
【摘要】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Homoptera: Aleyrodidae)为目前温室大棚作物和露地蔬菜、花卉上的危险性害虫之一,已在中国22个省市发生为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生物防治是持续控制烟粉虱最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文超 杜广祖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27卷4期 240-248页ISTICPKUCSCD
【摘要】 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的世界性害虫,对农林业危害巨大.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当前防治西花蓟马的虫生真菌的种类、高毒力菌株的筛选及防治现状.现已知西花蓟马的寄生病原真菌有5种,包括蜡蚧轮枝菌(半知菌:丝孢目)、球孢白僵菌(半知菌:丝孢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燕 任顺祥 等 《昆虫天敌》 2001年23卷1期 30-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烟粉虱Bemisia tabaci属世界性分布的大害虫.在一定条件下虫生真菌是控制烟粉虱种群的最有效天敌.本文就几种常见虫生真菌: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lecanii、座壳孢Aschersoniaspp.、玫烟色拟青霉Paec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晓彦 任素丽 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年3期 414-419页
【摘要】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柑橘黄龙病的重要媒介昆虫,对我国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潜在着巨大的威胁。本文在综合国内柑橘木虱防控技术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柑橘木虱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且对其生物防治的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国庆 陈彦 等 《应用昆虫学报》 2011年48卷6期 1638-16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9-2010年,以辽东山区大豆主产区岫岩县作为试验点,系统调查了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 正常型蚜和小型蚜的种群动态,研究了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 Zimmerman) V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漫红 高利 等 《菌物学报》 2009年28卷1期 64-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防真菌产孢条件的测定一般都是通过连续培养方法,即在同一种限定培养基上完成其生长和产孢过程.文中我们提出分离真菌的生长和产孢阶段,测定产孢营养需求的两步培养新方法.6种生防真菌首先在平板上进行营养生长,然后转移至营养成分和浓度确定的新鲜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滨 丁德贵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12期 2357-23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白僵菌生物防治林中虫生真菌群落的结构研究表明,长期接种式释放白僵菌的马尾松林中虫生真菌共有4属7种.球孢白僵菌的数量占绝对优势,为总数的63.22%;拟青霉次之,占25.86%;绿僵菌占9.20%;轮枝孢仅占1.72%.从寄主昆虫的多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