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
- 14
- 8
- 5
- 5
- 1
- 12
- 10
- 7
- 6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崔俊林 丁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37卷22期 3223-32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指征,分析血小板输注疗效,为临床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住院并输注血小板患者128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血小板计数数值,在输注前后各1 h、输注后24 h分别采集血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茂玲 赵婷婷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年3期 296-297,3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影响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因素。方法共检测102例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及输注后1、24 h 的血小板计数,计算出血小板校正计数增加值(CCI 值),结合临床表现判断输注疗效。患者输注血小板前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并根据是否有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素容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14期 1898-1899,19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血小板输注后的效果监测,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为临床治疗输注血小板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住院、有血小板减少的498例各类疾病患者,在输注单采血小板前、输注后1 h、输注后24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丽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年34卷2期 180-18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血小板在人体凝血和止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出现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时,输注血小板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是血小板输注中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因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迅速破坏而危及生命.PTR在血...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计数校正增加值;同种异体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菁 冯水堂 《中国输血杂志》 2004年17卷4期 262-26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80℃冰冻保存3个月的机采血小板输注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测定输注有效率及观察临床止血效果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急性大出血与术中出血患者输注后Plt显著高于输注前白血病与肿瘤放、化疗患者输注后Plt有所升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威 王彤彤 等 《浙江医学教育》 2017年16卷3期 62-63,13页
【摘要】 目的:观察白血病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效果,提高血小板的有效输注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白血病患者337次血小板输注的资料,比较输注后24h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判断血小板输注有效与否,综合分析患者疾病类型、年龄、性别、输注时体温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明 邱骏 等 《临床检验杂志》 2002年20卷1期 56-5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随着血液成份分离技术的进步,浓缩血小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白血病、出血性疾病、肿瘤及心脏外科手术等领域.笔者对2000年12月~2001年3月四个月间在我院所用机采血小板进行监测,包括浓缩血小板总数,红细胞混入数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澍英 邹小立 等 《广东医学》 1999年20卷7期 492-4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治疗效果与人类组织相容性系统(HL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淋巴细胞毒试验(lymphocyte cytotoxicity test,LCT)和HLA-Ⅰ类分型,研究了66例接受血小板输注的住院病人.血小板校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治伟 邓素容 《医学信息》 2014年9期 147-148页
【摘要】 目的:了解血小板输注临床指征,分析血小板输注后效果,为临床治疗出血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医院住院期间,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小板计数数值,将血小板输注分为治疗性输注和预防性;在输注前后各1 ...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阈值;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新宇 陈舒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22年35卷11期 1101-110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具有不同平均荧光强度(MFI)的抗-HLA-Ⅰ对HLA-A,-B基因配型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为临床血小板基因配型输注策略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从81名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申请在本实验室血小板基因数据库中搜寻HLA-Ⅰ类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更夫 黄飞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16年29卷3期 295-2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CD62p表达率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联性.方法 根据血小板输注后1及24h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将黄石市中心医院115名患者分为输注有效组(n=94)和无效组(n=21).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符合无偿捐...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表面分子标志物CD62p;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金平 杨和军 《中国输血杂志》 2012年25卷9期 906-911页ISTICCA
【摘要】 血小板是人体生理性止血和凝血机制中至关重要的血液成分,临床上出现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时,输注血小板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是血小板输注中主...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计数校正增加值;同种异体免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浩珍 徐静 等 《高原医学杂志》 2018年28卷2期 57-60页CA
【摘要】 目的:观察本院血液病和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抗体产生率及其输注效果,并探讨其可能原因.方法:用固相凝集法对我院204例患者ABO血型及Rh血型同型输注血小板539人次,进行了血小板抗体检测,观察抗体产生后对输注血小板效果的影响.结果: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娟 孙俊波 等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32卷2期 55-57页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反复血小板输注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20 年 9月至 2023 年 9 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 70 例反复血小板输注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依据血小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小立 陈澍英 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4年24卷9期 529-5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与淋巴细胞毒试验(LCT)同种免疫的关系.方法对1997-12~2002-12广东省人民医院5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经多次血小板输注后进行淋巴细胞毒试验,进行血小板校正增加值测定(CCI),探讨LCT与血小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一文 丁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3年32卷5期 470-471页ISTICPKUCABP
【摘要】 以血小板输血后校正增加值(CCI)评估去除白细胞的血小板输血的临床效果.去除白细胞的单采血小板输注后临床输注效果较好,CCI值为(16.7±3.6)×109/L,与未去除白细胞手工浓缩血小板(5.4±4.3)×109/L比较差异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彩霞 杨莉洁 等 《安徽医学》 2016年37卷10期 1279-1281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治疗白血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并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白血病患者113例,根据并发症发生与否、血小板抗体、输注次数、血小板类型分组,分别比较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分析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刚 李晓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7卷3期 123-124页
【摘要】 目的:观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采用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51例,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水平、血小板计数、不同输注次数的血小板校正增加...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血小板输注;疗效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士杰 陈扬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4卷6期 494-498页ISTIC
【摘要】 血小板输注无效是指患者在输注血小板后,其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提升, 临床出血症状未见改善. 目前,临床判断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依据为输注前、输注后1 h、输注后24 h时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通常以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orrected 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海波 卢小东 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23卷6期 538-539,5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抗血小板抗体检测和配型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固相凝集法检测39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清中的抗血小板抗体,抗体阳性者与供者之间进行交叉配合试验.对其中的17例进行配合性输注,15例随机输注.结果:交叉配合组与随机输注组24 h校正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繁九 杨文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年08卷1期 52-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输注冷冻机采去白细胞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测6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198例次输注冷冻机采去白细胞血小板前后1 h和24 h血小板值及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I),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198例次输注后血小板计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莉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1年04卷6期 33-34页ISTICCA
【摘要】 近年来,血小板输注是成分输血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与此同时,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已经成为困扰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PTR是指患者输注血小板后未收到较好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跃辉 周立红 等 《广东医学》 2010年31卷1期 84-8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滤器在肿瘤、血液病患者输血治疗中的作用,进一步证实白细胞过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肿瘤和血液病患者使用滤白机采血小板的情况,并通过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率、血小板有效输注及24 h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
【关键词】 白细胞滤器;机采血小板;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海文 林应标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07卷30期 46-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无效输注(PTR)的原因.方法:收集15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的患者80例,B组为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的患者78例,观察输注1 h后的血小板数量,与输注前血小板数量进行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荣秀 李萍 等 《广东医学》 2009年30卷8期 1079-10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无效输注(PTR)的原因.方法 观察2组血液肿瘤患者,A组为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的患者40例,B组为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患者32例,通过输注血小板后测定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判断PTR,并对出血症状进行分级,同时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永启 王奕锐 等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2008年21卷1期 88-8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122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输注1单位单采血小板效果的实验室观察.方法:按血小板输血史将患者分为3组.A组(首次输血者,41例);B组(重复输血者,69例);C组(频繁输血者,12例).血小板输注1 h和24 h后,比较患者校正血小板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伟帆 杨志超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5卷33期 46-4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多种因素.方法 观察8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效果,运用血小板校正计数增加值(CCI)、实际血小板回收率(R)作为量化判断依据,结合患者的临床出血表现对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效果进行评价,对输注无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小立 陈澍英 等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3年16卷6期 265-2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配型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7例需要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淋巴细胞毒试验(LCT)检测,研究患者血小板校正增加值测定(CCI)与LCT、血小板输注无效之间的关系.经多次血小板输注产生同种抗体的部分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振江 《中国处方药》 2016年14卷11期 114-115页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冻存自体血小板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某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输注健康献血人员的冻存血小板,观察组输注自体血小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彦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期 178-178,179页
【摘要】 目的:分析反复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对我院反复输血的100例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分析。结果15例患者检出阳性,阳性患者的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低于抗体阴性患者,滤除白细胞之后的阳性检出率低于未滤除白细胞的阳性检出率。结论减少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永生 杨劲 等 《医药前沿》 2014年36期 176-177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血小板制剂在临床各科室患者中输注的效果。方法:将173例输注血小板患者分为4组。组1为22例手术科室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制剂、组2为34例非手术科室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制剂、组3为67例手术科室患者输注浓缩血小板制剂、组4为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惠如 李斌 等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09卷18期 51-5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患者反复输注血小板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对80例急性白血病反复输血及输血小板的患者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组,采用淋巴细胞毒试验(LCT)检测,分别研究这两组患者的血小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玉芬 刘新华 《当代医学》 2009年15卷3期 65-66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近几年临床应用冰冻机采血小板的疗效分析进一步证明冰冻机采血小板的推广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临床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患者检测输注前,输注后1小时和24小时的血小板值,血小板校正增加值(CCl),且进行临床疗效分析观察.,结果输注后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清 朱鑫方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19年32卷10期 1008-10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血液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后体温变化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1)每次输注单采血小板1袋,且同时未输注红细胞;2)本次入院首次输注血小板;3)血小板输注前无出血;4)血小板抗体(抗-HLA、抗-HPA)检测阴性;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小立 陈澍英 等 《医师进修杂志》 2003年26卷5期 15-1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对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方法对本组54例需要反复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淋巴细胞毒试验(LCT)检测,研究这组患者的血小板校正增加值测定(CCI)与淋巴细胞毒试验、血小板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利 鲜蓉华 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7期 444-444页
【摘要】 目的:探讨输血时间对机采血小板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影响。方法:收集81例血液病患儿136例次输注机采血小板的资料,查阅检验资料比较输注前后24h内记录的血小板检查结果,以输注后校正血小板增加值(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