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7
- 3
- 25
- 16
- 3
- 2
- 1
- 19
- 12
- 9
- 8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沈永艳 黄晓华 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2024年37卷10期 1089-1091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评估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血站血液库存管理中的应用效能,特别是在工作效率、血液产品冷链保障以及血液产品质量方面的提升.方法 采用RFID技术对湖州市中心血站的血液库存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通过对比RFID技术应用前后的工作效率、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委娜 李大玮 等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3年30卷2期 90-92页ISTIC
【摘要】 为全面提升血液应急保障能力,保障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青岛市中心血站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构建覆盖血站和38所医疗机构的智慧血液冷链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血液储存和运输过程冷链信息的精准监控,冷链监控链条延伸至临床用血科室,全面提升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洁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9卷18期 139-141页
【摘要】 目的:探讨无线冷链监控系统对血液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无线冷链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安装方式、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分析和阐述其应用情况,分别从应用无线冷链监控系统前、后统计2021年1月~12月工作人员发现报警时长、工作人员记录温度时长,以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登 吴康乐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37卷10期 92-96,127页ISTIC
【摘要】 目的 实现从献血者血管到患者血管的全程冷链监控.方法 通过采集终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标签、温度检测探头、GPS]、数据管理平台和云平台实时监控温度信息,实现数据共享并对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青岭 《中国数字医学》 2021年16卷8期 58-61页ISTIC
【摘要】 目的:提升医院血液管理质量控制水平,形成一套符合医院业务管理及JCI标准的血液冷链管理闭环.方法:通过综合运用互联网云平台、冷链电子标签等物联网技术,在医院现有血库冷链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从血站到医院转运过程的冷链环节,采集相关温度数据并保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学军 宿宏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34卷5期 42-45页ISTIC
【摘要】 为了解决目前医院血液转运专用保存箱人工管理费时费力的弊端,我们自行设计发明了血液转运箱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有效地控制血液运输过程中冷链运输环节,并保证血液质量和患者的安全.该血液转运箱信息化管理系统基于限位轨道、限位开关和连接耦等原理,可以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正 张敏 等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9年26卷1期 121-123页ISTIC
【摘要】 血液冷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在血液冷链管理方面存在缺少理论支持与指导;质量管理链条长,参与管理人员多;环境、设备、操作等质量管理有漏洞等问题.对此,应从以下方面改进,加强冷链基础知识培训与考核,实施取血人员资格准入,强化冷链储存设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秋莲 王亚兰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16卷6期 12-15页ISTIC
【摘要】 目的:设计一种用于供血箱中的风扇架,置于JXH-0605型专用手术取血箱中,以解决取血运输过程中温度变化的问题.方法:供血箱中的风扇架由微型风扇、充电宝、专用冰源和不锈钢架组成,血液制品和冰块分别放于不锈钢上层和底层,冰源通过风扇架上的微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哲 刘洋 等 《中国药业》 2018年27卷7期 70-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冷链对血液成分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医院血液和采供血机构血液的采集、制备、转运、储存等环节管理经验的梳理,分析国内在血液运输及储存中血液冷链的现状,找出存在问题的薄弱环节.结果与结论 血液冷链可有效保障血液的安全及质量.针对各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荣 李哲 等 《中国药业》 2018年27卷8期 95-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实行冷链管理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未实施血液冷链系统临床反馈的输血患者19749例与2016年实施血液冷链系统后得到临床反馈的输血患者22300例,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由2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秋莲 王显全 等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15卷6期 36-39页ISTIC
【摘要】 目的:设计新型血液存放箱(架),放置于JXH-0605专用手术取血箱中,解决取血运输过程中温度变化的问题.方法:新型血液存放箱(架)由6块不锈钢及专用冰源组成,放置血液制品时,冰块分别放在不锈钢左、右、底层3个方向,血液制品放在不锈钢底层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9卷14期 145,148页
【摘要】 目的:观察血液和血液标本全程冷链运输标准化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基于血液标本匀运输人员自身资质、运输设备、运输信息化流程以及相关体系文件的基础上建立血液与血液标本运输标准化质量管理模式,通过模拟血液与血液标本实际的运输情况,从定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军 李洁 《健康必读》 2019年19期 291-292页
【摘要】 目的:探究配送血液中冷链温度监控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我院血液配送运输工作自2018年1月起加强对冷链温度的监控管理,自管理前(2017年1月-2017年12月)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各随机抽取3000例血液制品作为研究对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超 翟方丽 等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9卷1期 384页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冷链的规范化管理对于血液质量及安全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4月期间于我血站工作的24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经血液冷链的规范化管理后,评价其取血安全和血液冷链管理质量.结果:与规范化管理前相比,规范化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卿 高琛 《中国医疗设备》 2014年11期 93-95页ISTIC
【摘要】 本文介绍了我院输血科冷链设备温度无线监控系统的实施,实现了冷链设备温度自动化的集中监测、记录和预警等功能,确保温控数据的完整和可靠性,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桂香 吕颖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2年14卷1期 46-4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实现科室内多台贮血冰箱温度的自动监控.方法 将冷链设备监控系统与多台贮血冰箱连接,并设定相关参数指标进行监控.结果 实现多台贮血冰箱温度的自动监控,实现智能化.结论 该监控系统适用于血站、医院的血液管理体系,可对分布在各房间的冷链设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丽霞 黄燕 等 《黑龙江中医药》 2018年47卷6期 115-116页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血液和血液标本全程冷链运输标准化质量管理模式的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检索,进而实施医院临床调研,调查临床科室对检验标本运输的需求.依据不同专家指导与课题小组,通过临床科室、信息科等讨论以及科室资料收集,明确需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阵 董长征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29卷9期 1089-1092页
【摘要】 目的:建立与实施淮安市“血液冷链”框架,保障临床用血质量与安全.方法:采取独立设置储血点,规划供血区域,理顺采、储血点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血液冷链”管理制度,构建“血液冷链”管理培训长效机制;引进血液运输专用箱、温度监控系统及血液运输温度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培义 丁永波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2011年24卷3期 362-36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随着我国对采供血工作的重视,有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相继出台,社会对输血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这对血站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与血液质量有密切相关的血液冷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冷链管理可以理解为血液从献血者血管到患者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小冬 张海英 等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0年7卷3期 12-15页ISTIC
【摘要】 本文在简要回顾冷链管理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目前血液管理产品交付和运输是血液冷链管理的薄弱环节.通过比较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优缺点,针对血液产品冷链管理需求的特点,提出了混合无源RFID标签和有源温度标签的血液产品的冷链管理前端数据采集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美玲 王晖 等 《医院管理论坛》 2017年34卷9期 11-13,5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血液制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HFMEA评估院内血液制品的采购、验收、储存、院内流通环节中易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春媛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13卷16期 40-42页
【摘要】 目的:探讨采供血系统冷链管理对血液质量和血液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采供血机构和用血机构的血液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管理经验,总结供血系统的冷链管理方法。结果供血系统经过规范化冷链管理,用血安全得到有效保证。结论通过对供血系统冷链管理环节的有效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幼兰 吕霞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年15卷38期 254-256页
【摘要】 通过梳理采供血机构及医院血液的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管理经验,探讨国内血液冷链现状,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保证各种血液成份血的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年15卷72期 162-162,163页
【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完整运输过程中冷链管理的现状,建立更有效地冷链管理体系,包装血液运输的质量。方法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血液运输过程中冷链管理的现状和存有的问题,并对运输血液的人员、运输血液的设备等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结论在血液运输过程中建立良好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南丽霞 邹红梅 等 《医学信息》 2014年37期 196-196页
【摘要】 目的:探讨冷链保障对维护血液有效及安全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血液从采集到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分析,结合血液本身的生理特点,论证冷链保障的各个因素。结果冷链对血液安全有效的保障非常重要。结论血站、各储血点及医疗机构应该积极行动,从人员及设备入手,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冲 刘志勇 等 《医药前沿》 2014年32期 390-391页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自1998年10月1日实施以来,焦作市临床用血途径均100%来自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不仅满足了临床用血需求,而且确保了临床输血安全。
随着我站无偿献血事业的快速发展,临床用血量的增加,血液的运输工作也是无偿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韩颖 第八届全国低温生物医学及器械学术大会 2013年
【摘要】 血液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是一项不能生产的特殊物资和稀缺资源.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血液在临床救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输血已经成为各类手术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救治措施.在突发的发生大规模灾害事件和战争时,血液的供应更是首当其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唐建炳 中国医师协会输血分会2009年第三届输血学术年会 2009年
【摘要】 所谓“冷链”就是一套用于血液和血液成分贮存及运输的系统。冷链管理可以理解为血液从献血者血管到患者血管的全过程的温度控制,包括两大要素即组织和管理血液制品储存和运输的人员以及安全储存和运输血液制品的设备。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具有不同的体外保存条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寇铁颖 东北地区采供血机构输血技术组2009年会 2009年
【摘要】 冷链是一套用于血液和血浆贮存和运输的系统。它采用尽可能的安全方法使血液维持各种血液成分的功能。冷链的管理应贯穿于血液采集、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保存和运输的全过程。冷链包括两个要素,既人和储存设备。血液冷链系统是血液从献血者到用血者整个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登 张支凤 等 《甘肃医药》 2023年42卷1期 33-35页
【摘要】 目的:根据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构建血站冷链管理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过程,系统全面的罗列出关键控制点、管理要点,进一步提出基于 5G的冷链监控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从"献血者血管"到"用血者血管"的全程冷链监控,确保血液的安全性.方法:对甘肃省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敏华 蔡葵 等 《现代医院》 2023年23卷2期 280-283页
【摘要】 目的 采用国际先进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依托冷链监测系统,实现医院血液制品前移至临床科室,并进行全流程监控.方法 输血科将RFID标签贴于血袋背面,用冷链运送箱转运血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兰竹 谢映明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6年23卷z1期 225-2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析血站运输红细胞成分血的现状,优化最佳运输方式.[方法]采用可录式电子温度监控仪对标本每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结果]无冰块的保温箱能运输红细胞成分血的时间为0.8 h;冰块量:血液量为1∶6的保温箱能运输红细胞成分血的时间为2.7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洋 张荣 等 《中国药业》 2018年27卷11期 78-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冷链设备温度无线监控系统对提高血液质量的意义.方法 从医院管理中的相关工作原理、安装方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方面,分析和阐述冷链设备温度无线监控系统的应用情况.结果 通过对冷链设备温度无线监控系统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血液质量.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行燕 荀玉静 等 《大医生》 2019年4卷7期 151-152页
【摘要】 目的 探究血站成分制备工作中出现血液报废问题的主要原因及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盐城市中心血站收置的血液供给84例在成分制备中的报废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预防血液报废的具体方法进行探究.结果 报废的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 冯燕 等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26卷3期 381-382页
【摘要】 冷藏药品是对温度敏感性药品, 是指对药品储存和运输都有冷处温度要求的药品,冷处是指温度符合2~8 ℃的储存和运输条件,比如常见的疫苗,血液制品等生品制品[1]. 按《中国药典》对冷藏药品管理制度规定,药品从出厂到使用,整个储存和流通过程都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秀英 孙超 等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9卷1期 94-95页
【摘要】 普通送血箱血液运输冷链的研究.方法:选取我站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普通送血箱血液运输工作,设为对照组,该组行常规运输管理.对工作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另选取我站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的普通送血箱血液运输工作,设为观察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建勇 骆莺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5年17卷1期 40-4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从血液质量管理角度分析冷链状态下罕见p血型引起血液外观异常现象.方法 本血液中心在全血冷链运输过程中发现外观异常血液样本1例,经血型鉴定为罕见p血型.将该血液样本分别置于室温(25 C)、10℃和4℃条件下,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测,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振宇 谭萍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4年16卷2期 221-223页ISTICCA
【摘要】 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血液在临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血液质量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冷链是确保血液质量的基本条件,加强冷链管理是保证血液质量的重要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少华 李运琴 等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5卷32期 167-168页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液成分制备不合格血液报废情况原因、提出相应预防对策,以减少血站血液报废率.方法 对2017年1—12月期间焦作市中心血站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报废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血液不合格报废原因.结果 血站共制备血液89982 U,报废30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颖 《中国保健营养》 2018年28卷35期 382页
【摘要】 血液质量是血站的生 命[1],而 血 液 的 保 存 温 度 是 血 液 质 量 保 证 的 关 键 环 节 之一,为提高血液质量,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必须使血液及成分血在有效 的 温 度 范围内储存,对保存血液的冷链设备实施严格温度监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冬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年32卷17期 2040-204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血液在临床救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血液的质量关系着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随着中国对采供血工作的重视,有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社会对输血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市民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这对血站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道波 周望梅 等 《护理学报》 2011年18卷11期 23-25页ISTICCSCD
【摘要】 通过对临床输血信息的统计分析,认为血液病患者门诊输血存在以下管理风险:需要在非住院状态甚至非医疗区长时间等候血液,且最终还可能无血输注;标本管理失控;血液冷链管理不到位;输血后管理记录空缺等.提出输血科应与医院通过优化流程、采用信息化管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莉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2010年23卷4期 486-4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加强采供血链的过程管理,提高血液质量、保障血液安全和献血服务.方法:找出工业生产链和采供血链的相同点,借鉴工业化的过程管理理念,系统识别整个采供血链的过程,确定过程的关键控制活动和有效控制过程的准则与方法,对过程实施有效的监视、测量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秀娟 黄金环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9年16卷6期 62-64页ISTIC
【摘要】 在采供血过程中,可通过采取加强采供血过程的消毒控制、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冷链管理控制及建立健全监督监控机制等措施,控制血液细菌污染,提高输血安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鹏 孙建军 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8年32卷6期 424-427页MEDLINEISTIC
【摘要】 目的:血液、疫苗等温度敏感性医用产品在冷链贮运过程中,为了保证质量,减少损耗需要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方法:利用Zigbee技术设计了一种冷链无线监测系统.结果:实现了冷链温度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预警.结论:系统低功耗.低成本、高容量、高可靠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志高 罗贤瑞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7年20卷3期 252-25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采供血机构冷链是一套用于血液和血浆贮存和运输的系统,它采用尽可能安全的方法以维持血液和血浆的各项功能[1].冷链管理可以理解为血液从献血者血管到患者血管全过程的温度控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飞 《广西医学》 2006年28卷9期 1459-146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随着输血事业的快速发展,血站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日显突出,各个质量环节都应摆在重要位置.因为,影响血液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急救运输血液车辆而言,它是采供血机构血液冷链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运血车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通常人员是"软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敖常青 刘保霞 等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4卷29期 125-126页
【摘要】 血站采供血工作中,冷链控制是相对较弱并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近年来,血站采供血工作更多的关注冷链控制在质量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该站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冷链控制管理程序,并涵盖了血液采集、制备、保存、发放、运输,以及临床输注的全过程,以确保血液制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红 金秀国 等 《医院管理论坛》 2017年34卷12期 68-69页
【摘要】 以国家相关法规为依据,研发血液冷链储运监控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监控边远地区血液运输和储存的冷链,建立基于信息化的血液调配机制.避免或减少应急采用血的发生,减少医院备血的过期报废及潜在的不合理用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兰蔚莲 《医药前沿》 2017年7卷16期 386-387页
【摘要】 加强成分血液制备冷链管理,预防采供血冷链系统断裂,消除成分血液质量安全隐患,使成分血液制备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建立成分血液制备冷链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确保成分血液质量,保障用血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