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5
- 62
- 17
- 11
- 9
- 1
- 35
- 23
- 20
- 15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卓创近 招淑文 等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33卷6期 909-911,914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ALT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血站血液检测的无偿献血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项目检测,观察组在常规血液项目检测基础给予ALT初筛检验.比较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志健 《黑龙江医学》 2021年45卷21期 2324-2326页
【摘要】 目的:探讨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广州血液中心2018年4月—2020年4月间接待的400例无偿献血者进行研究,纳入对象自愿配合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检测,而观察组则在血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汉桥 《婚育与健康》 2023年29卷7期 55-57页
【摘要】 目的:分析献血者初筛检验的具体方法与应用价值,评估其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针对初筛检测中干化学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能存在的误差情况做实验分析,包括不同加样后上机时间、样本量与脂血程度对结果的干扰,以排除初筛ALT检测时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强 《药店周刊》 2021年30卷19期 47页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献血者初筛检验方法对于血站血液的检测的重要性.方法:将8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检测,给予研究组实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行血液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检查水平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旭芬 陈少彬 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10卷3期 87-9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血放置不同时间进行滤白、离心与分离对血液成分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至9月120袋400 mL的全血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后冷藏储存.当天滤白、离心,次日分离为A模式;当天滤白,次日离心、分离为B模式;次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庆彩 《智慧健康》 2023年9卷24期 137-14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站血液采集前采用干化学法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行快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12月于本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104例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其血标本均采用速率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将采用速率法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快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霞 《中国标准化》 2022年6期 124-126页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将标准化操作应用于血液样本检验室管理中,对二次穿刺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为研究时段,检验室7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单组内设置35名患者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用标准化采集模式,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婧涓 朱碧姝 等 《系统医学》 2022年7卷22期 80-8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云南省保山市无偿献血者性别及年龄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异常的影响,为制订献血者筛选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保山市2018年1月—2020年12月67563份无偿献血者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豪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7卷22期 152-154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抗-HCV)阳性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结果,为降低血液报废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09789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研究,所有无偿献血者均接受抗-HCV以及ALT检测,判断血液标本的合格率.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保林 屠燕钗 等 《中国卫生统计》 2014年31卷2期 297-29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分析温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布情况和血液安全状况,为减少血液报废,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及招募安全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12年10月温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标本ALT、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劲峰 杨立新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07年7卷3期 350-351,43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评价临床用血血样不同筛查模式的应用效果,以降低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率,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 方法 对不同时期临床用血采用不同传染性救病筛查模式进行筛查,并考核其安全性. 结果 自1997年开始,按照国家规定,临床用血安全性筛查项目包括H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乐幸 袁国平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5年32卷12期 1763-1763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在献血员血样的检测过程中,常常出现抗-HIV阳性.而在做平行试验检测时,部分结果有不相符的现象.为慎重起见,同时也为了寻找原因,将初筛阳性标本用原来的试剂加另一种原理的初筛试剂,同时重复检测,将结果为双阳或一阴一阳的标本送上一级部门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钰斌 汪传喜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9年21卷2期 159-1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比较广州血液中心2010~2015年对全血献血者血液标本的两种检测模式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数据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对广州血液中心两种检测模式的全血献血人数、血液采集量和报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5年全血无偿献血者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国荣 刘亚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年16卷13期 1868-1870,187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核酸检测(NAT)技术检测咸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的差异,为探讨科学合理的血液检测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中心血站2010—2018年432357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国产和进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旭焱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15卷16期 2431-243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泸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从而减少血液报废 、保障输血安全.方法 收集泸州市2010-2016年244231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抗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鹏 孙国栋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年20卷6期 612-6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定期维护和校准,以减少血液因ALT不合格的报废率.方法 每3个月采用CLSI EP15-A指南中推荐的方法进行验证:5 d,每日一分析批,每日2个浓度水平,每个浓度水平上同一标本3次重复.如果因为质量控制程序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春荣 赵琪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年38卷2期 256-2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2011-2015年溧阳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情况,分析其趋势变化,寻找应对措施,在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通过血站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并统计2011-2015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相关数据,分析血液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旭映 王淏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年38卷3期 419-4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新一代核酸检测试剂Procleix Ultrio Plus Assay(简称Ultrio Plus)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效果和必要性。方法采用Procleix TIGRIS System检测系统对来自广州血液中心的447017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卫社 刘乐霞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7年19卷3期 295-29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胶体金标法快速检测HBsAg漏检原因,以采取措施减少因HBsAg漏检造成的血液报废.方法 采用胶体金标法复检ELISA试剂检测出的HBsAg阳性标本,分析复检情况,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对57480份标本采用两种ELISA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绍秋 魏中菲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年18卷3期 236-2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造成血小板检测项目不合格报废的主要原因,降低阳性报废率.方法 对唐山血站2009~2014年度采集的机采血小板因血液检测项目不合格而报废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结果 2009年1月~2014年12月29 673份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毓 孙国栋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年18卷6期 559-5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ELISA法不同S/CO值与金标法HBsAg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以科学方式指导血液采集,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4月邯郸地区无偿献血者37966例。经采血车初筛合格后,对前3个月无偿献血者ELISA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月冬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24卷5期 195-19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献血前开展ALT初筛的意义。方法:资料回顾性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抽取的540份血液标本,将其设为研究组,抽取2013年1月~12月540份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研究组不同性别ALT初筛结果,2组血液废弃及复筛A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瑞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6年18卷5期 469-470,4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ALT和HBsAg、抗-HCV、抗-HIV、抗-TP酶免结果进行追踪分析,为日后更科学合理地设置“灰区”和献血者归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ALT检测>40 U和酶免4项HBsAg、抗-HCV、抗-HIV、抗-TP结果吸光度值在0.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彩娟 李爱华 等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11卷10期 46页
【摘要】 目的:分析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方法:以本血站血液检测中推行献血者初筛检验的时间为分组间隔,分别自2016年3月~2016年8月、2017年3月~2017年8月这两个时段,各抽取留取血液标本的献血者为研究对象,依次纳入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芳 马艳梅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2019年3卷7期 73-74页
【摘要】 目的 研究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于廊坊中心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一般数据,提取出其中80例进行研究,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献血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抽到红色球的献血者)和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欢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年30卷4期 596-598页CA
【摘要】 目的 探究采血前开展血液初筛对降低献血者血液报废率的作用.方法 将2016年1月~12月随机抽取1692例献血者设为对照组,在采血前单纯给予常规的血型、HBsAg、Hb、 抗TP等项目检测;另于2017年1月~12月抽取1385例献血者设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桃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86期 355,36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无偿献血者2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血液初筛检测;对照组进行常规血液检测.比较两组献血者的血液标本报废率及血液检测的HBsAg水平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海燕 《饮食保健》 2019年6卷18期 265-266页
【摘要】 目的:探讨血站检验科关键环节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站检验科行血液标本的279份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站检验科行血液标本的230份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血液标本报废发生率.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棚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1期 316页
【摘要】 目的:对流动采血车与检验科ALT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使血液报废率得以降低.方法 择取2017.7至2018.7本站检验科及5辆流动采血车的ALT检测结果当做此次研究的对象,对参与此活动的献血车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寒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20期 244页
【摘要】 目的:对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本血站进行血液检测的60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将这600例献血者的血液标本按照检测方法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胥灏 虞莉 《家庭医药》 2019年2期 379-380页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尽量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合格报废,保证血液安全的同时节约血液资源.方法:查询扬州市2012~2018年的无偿献血标本检测检测结果,对不合格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lt检测不合格率最高,依次是HbsAg,T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虞莉 胥灏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23卷1期 44-46页
【摘要】 为降低血液的报废,有必要对无偿献血者中ALT初筛不合格标本进行复检.采用干式生化分析仪(终点法)进行初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进行复检,取29862份初检合格和101份初检不合格的标本进行复检.结果 发现,初筛合格的标本有0.3%复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万河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9卷14期 269页
【摘要】 目的:了解近年来呼和浩特地区无偿献血者以及所献血液复检ALT[1]不合格原因,以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收集2014-2018年共计210390个无偿献血者初检合格标本,复检ALT不合格3880个标本.结果:2014-2018年呼和浩特地区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姣梅 郑欣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年7期 867-8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检测的相关性,并探讨降低血液报废率的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深圳市血液中心330633例无偿献血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新莉 王艺芳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年21期 3162-31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开展献血者核酸检测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献血者标本核酸检测,同时分析ALT不合格者及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636-637页ISTIC
【摘要】 目的:分析献血者血液因乙肝表面抗原( HbsAg)、丙肝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和艾滋抗体(抗-HIV)及谷丙转氨酶( ALT )5项指标检测不达标准的报废情况。方法:用双试剂对贵阳地区2013年度74025例献血者的血浆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国 何路军 等 《医学综述》 2014年20卷1期 174-17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石家庄市近5年献血人群输血传染疾病标志物检测结果,为制定预防输血传播疾病、减少血液浪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 ~2012年石家庄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项目丙氨酸转氨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国庆 曾毅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4年16卷1期 70-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荆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探讨献血人群抗-HIV感染率的发展趋势.方法 对献血者标本进行2次ELISA检测,任何一次有反应性即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确认试验.结果 2007~2012年荆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阳性率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萍 胡昭宇 等 《西南国防医药》 2014年24卷12期 1358-13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军队无偿献血人员ALT不合格结果,以最大限度减少血液报废.方法 对2008~ 2012年我院军队无偿献血者标本AL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5年间军队无偿献血者标本ALT总体不合格率为1.51%,从年龄上分析36~45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先海 吴亚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年17期 2403-240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降低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率的途径和办法。方法对近几年来黄冈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血液传染性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间共采集103312例,检测不合格为6049例,占检测标本总数的5.86%。ALT 不合格率为2.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帅敏 杨茂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22期 3008-30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乐山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为无偿献血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达到提高检测质量,减少血液报废,保障输血安全的目的。方法收集乐山市2006~2012年160798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数据,并对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晓丹 孟秀芹 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年34卷21期 2917-291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方法 选择18 400例无偿献血血液,献血者经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初筛,合格者抽取静脉血复检.HBsAg、抗HCV抗体、抗HIV抗体、抗TP抗体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显良 吴娇婵 等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18期 2458-24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病毒核酸检测与酶联免疫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病毒核酸检测效果,同时探讨血液检测假阳性所引起的血液报废问题。方法对无偿献血者血样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艾滋病抗体双试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同时,所有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 蔡健 《贵州医药》 2013年11期 1015-1016页ISTICCA
【摘要】 目前在无偿献血中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检测有两种,一是经干化学生化分析仪初筛合格后采集血液回实验室做复检,二是直接采集后回实验室做初复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作为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的标准之一[1],对于团体及单位集中献血的情况,做初筛实验对整个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嘉洪 张微 等 《北京医学》 2012年34卷5期 388-389页ISTICCA
【摘要】 为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造成的血液报废占血液总报废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献血者进行准确的ALT预筛.我们以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为参比仪器,比较了不同厂家的3台适合街头使用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拟选择出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玉娟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年7卷3期 48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重要性.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于本血站行血液检测的无偿献血者10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为对照组(n=50)献血者给予常规的血液项目检测,为观察组(n=50)献血者基于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素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6卷22期 174-175页
【摘要】 目的 探究血站ALT初筛方法不同对血液检测合格率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血站血液检查的合格率.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本血站标本中的共800份,观察组的200例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6月1、4号献血车标本,应用干式化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矫慧晓 《皮肤病与性病》 2018年40卷5期 671-672页
【摘要】 目的 了解许昌市无偿献血者中检测艾滋病病毒的结果,提升血液安全保障.方法 选取许昌市2014年~2017年间的无偿献血者,实施抗HIV初筛,阳性和可疑阳性标本送达CDC实验室确认.结果 2014年至2017年间本市无偿献血者抗HIV确认阳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昌文 《医疗装备》 2018年31卷6期 43-4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开展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筛查对提高献血合格率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进行无偿献血的8964例献血者的资料,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的4472份血液标本纳入观察组,将2015年1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结敏 黄小毅 等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4卷29期 182-183,185页
【摘要】 目的:探讨过程能力指数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在血站质量管理中实施过程能力指数前后采血一针率、采血量不足率、留取血液标本质量合格率、离心破袋报废率、全血及红细胞类成分非阳性报废率和医院退血率的差异.结果:血站实施前采血量不足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