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76
- 16
- 13
- 235
- 83
- 16
- 11
- 10
- 125
- 49
- 27
- 26
- 2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鹏飞 张运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5年22卷1期 163-166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血管内超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评价血管和斑块断面信息的手段,但却不能准确反映粥样斑块的生物物理属性.血管内超声弹性图通过描述血管壁径向的应变情况,再现了管壁和斑块的生物弹性特征,可以分辨不稳定斑块、预测斑块破裂并能反映斑块成分;结果也较之单纯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鹏飞 李继福 等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8年24卷3期 196-2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适于介入性技术研究的肾动脉粥样硬化小型猪动物模型.方法 纯种系中国实验用小型猪(CEMP)8只,饲以高脂饮食13周后,以过大球囊拉伤单侧肾动脉,并继续高脂饲料喂养至40周.分别测定第1、14、40周的血脂和血肌酐水平,并于第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树媛 王爽 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23卷1期 82-84页ISTIC
【摘要】 目的 研究单心跳心脏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IVUS)鉴别诊断冠脉狭窄和斑块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到2023年3月我院冠心病患者96例,入院后先行256排CT检查,在一个月内行IVUS检查.以IVUS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占宇骥 王亚斌 《临床军医杂志》 2025年53卷2期 201-204页ISTICCA
【摘要】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在 40~49 岁、60~69岁人群中发病率分别约为50%、80%,且CAC发病率与严重程度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1].有研究报道,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沛昕 骆翔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42卷3期 196-199页ISTICCA
【摘要】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我国脑卒中防治的重点,传统影像技术[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在评估斑块易损性及术中动态监测方面存在局限.多模态血管腔内成像技术,包括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血管内超声(IVUS)及其双模系统...
【关键词】 多模态血管腔内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血管内超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喜旺 《临床医学》 2024年44卷3期 15-18页CA
【摘要】 目的 分析血管内超声技术(IVUS)用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5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冰 李琪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年43卷23期 5636-563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IVUSE)在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就诊的60 例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所选对象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与IVUSE检查,金标准为病理检...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娜 王小刚 等 《西部医学》 2022年34卷8期 1230-123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VH-IVUS)与实时剪切弹性成像技术(SWE)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就诊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30例...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实时剪切弹性成像技术;颈动脉斑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若飞 韩静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41卷7期 714-7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的介入治疗是当前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当CTO病变介入治疗失败或潜在风险超过预期获益时,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SPM)可以成为一项替代性的策略选择.本研究意在探讨应用SPM技术,其实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
【关键词】 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慢性闭塞病变;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伟丽 廉哲勋 等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0年29卷7期 659-66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QCA)、支架精显(StentViz)和血管内超声(IVU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评价支架可视性和膨胀性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1月同时接受StentViz和IVUS检查的P...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支架精显技术;血管内超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6卷3期 99-10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技术在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在冠状动脉造影引导下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在血管内超声技术引导下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海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35卷2期 301-303页
【摘要】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状动脉PCI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行冠状动脉PCI术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于冠状动脉PCI术前、术中及术后辅...
【关键词】 PCI;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血管内超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晓霞 龙云 等 《吉林中医药》 2021年41卷12期 1600-160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瓜萎薤白半夏汤对冠心病痰浊内阻证患者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血管内超声(IVUS)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62例冠心病痰浊内阻证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 杨翼菲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21年28卷4期 710-712页ISTICCA
【摘要】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难点在于处理一支血管会影响分叉的另一支血管,造成或加重狭窄,甚至导致闭塞.Aminian等[1]报道,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采用拘禁球囊可保护重要的分支血管.Szabo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开口及分叉病变(M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赵欢 王琳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年33卷10期 1479-148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采用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斑块负荷(PB)与面积应变(AS)的关系.方法 对40只雄性纯种新西兰兔全程高脂饲料喂养.第2周末行腹主动脉球囊拉伤术.第12周末行腹主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对每只动物选择两个等回声斑块,采集不少于3个心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柳燕 陈素芹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18卷4期 614-61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技术在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CHD病人208例,依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接受血管内超声技术(IVUS)引导下PCI治疗的病人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党生 杨菲菲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2年27卷1期 29-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支架影像增强显影技术(StentBoost,SB)增强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显影以及对球囊后扩张的指导作用.方法:收集2009-03至2010-07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在SB指导下给予球囊后扩张的184例患者资料,平均年龄...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增强显影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菲菲 王禹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0年25卷2期 92-9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StentBoost技术增强冠状动脉支架显影及检测支架扩张不充分的可行性并与血管内超声(IVUS)进行比较.方法:2009-03至2009-06间我院17例同时行IVUS和StentBoost检查的患者资料,平均年龄(55.76±...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术;血管内超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保玲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年31卷5期 766-768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检查.记录所有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类型及不同斑块图像特征...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血管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成彦 《智慧健康》 2020年6卷18期 1-2页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出50例自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数均为25,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经皮冠状动脉...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政军 万婷婷 《健康之友》 2020年4期 120页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56例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导丝通过技术进行开通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进行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豪 《青岛医药卫生》 2020年52卷5期 353-35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的真腔寻径及跟踪技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对侧冠...
【关键词】 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管内超声;真腔寻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建涛 唐国璋 等 《医学综述》 2018年24卷15期 3071-3075页ISTICCA
【摘要】 超声技术自应用到心脏疾病诊疗以来经历了快速发展,近年来心脏外科超声技术呈现多种形式共同发展,主要包括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超声造影技术等,这几种形式的超声技术各有利弊及适应证,各种形式之间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是今后超声技术的发展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敏(综述) 贺勇(审校)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14卷1期 21-25页ISTIC
【摘要】 近年来,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仍然是人类生命和健康最大的威胁。由于其发病的普遍性,故早期、准确的诊断成为冠心病目前关注的焦点。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疗中的价值也日益凸显。先进的影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小节 严金川 等 《山东医药》 2016年56卷38期 55-5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比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OCT组20例和IVUS组57例,分别将IVUS和OCT技术用于PCI支架植入前的相关检查、指导PC...
【关键词】 光学干涉断层成像技术;血管内超声;冠心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梓 来晏 等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37卷5期 47-5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讨论光学相关断层摄影技术观察壁冠状动脉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36名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患者(即冠脉造影可见“挤奶现象”的患者)行光学相干断层摄影检查(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
【关键词】 心肌桥;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摄影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倩南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6年37卷2期 192-197页ISTICCA
【摘要】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指的是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为30%~69%,在临床上临界病变的发生率远高于显著病变,大约为其20倍;另外,部分临界病变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罪犯血管,故判断和评估其功能对决策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虽然冠状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亮亮 卫海松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12卷2期 185-186页ISTIC
【摘要】 目的 用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技术(IVUS-VH)评价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冠脉狭窄病人斑块性质的疗效.方法 通过造影及冠脉超声诊断为轻中度狭窄后,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及高血压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
【关键词】 轻中度冠脉狭窄;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成像技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光 黄宇玲 等 《当代医学》 2018年24卷34期 6-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按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唐山工人医院心内一科住院并且行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技术(IVUS-VH)及纤维蛋白原、同型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书灿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6卷23期 88-90页
【摘要】 目的:分析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滨海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各50例患者...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脏不良事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菊 勇强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4卷3期 281-286页
【摘要】 颈动脉IMT和动脉弹性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检测的重要指标,而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可以预测脑卒中风险,斑块的不稳定性与斑块的组成成分密切相关.基于原始射频信号的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可早期、实时、准确的测量颈动脉IMT和动脉弹性,对临床早期评价动...
【关键词】 超声射频信号;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血管内-中膜精准测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过云峰 郭素峡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18卷6期 576-5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标准剂量对稳定性斑块的影响.方法 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查确定为稳定性斑块的135例患者,分为3组:辛伐他汀20 mg组47例,阿托伐他汀20 mg组45例,瑞舒伐他汀10 mg组43例.随访3~6个月,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娟 包晶晶 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7年3卷2期 680-682,703页
【摘要】 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IVUS)具有穿透性高、成像范围广等特点.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具有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等优点,被称为"光学活检".2种技术各有优势.本文对ICUS和OCT的临床应用作综合回顾,并探讨其应用于颈部和颅内血管检查、介...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颈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爱粉 王恒亮 等 《实用临床医学》 2017年18卷5期 16-19,封4页CA
【摘要】 目的 分析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改良CRUSH技术对左主干分叉病变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经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确诊为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例,均在IVUS指导下接受改良CRU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晤 李东野 等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22卷2期 119-12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获取正常的下腔静脉和(或)肝右静脉(IVC/RHV)血流动力学方面的生理资料,提出一种新的、更可靠的检测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方法.方法使用血管内多普勒导丝对10例正常人IVC/RHV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进行测定.结果获取了正常的生理数据: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岚 高晓军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28卷15期 45-47页
【摘要】 血管重构是指血管为适应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功能、形态和结构的一系列适应性变化.超声新诊断技术可发现在未出现形态学变化前的血管弹性功能的变化,亦能识别斑块内的新生血管.本文即综述血管重构的形成机制和临床意义,以及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瞬时波强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芳 陈海涛 等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2年26卷2期 158-160页
【摘要】 血管内超声(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是通过一种导管技术利用安装在心导管尖端的微型超声探头经血管内探查进行显像的方法,可提供血管的横截面图像,不仅可以了解管腔的具体形态,还可以显示血管壁的结构,进一步了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丽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22卷15期 12-14页
【摘要】 目的 探究血管内超声技术(IVUS)对冠心病(CHD)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及术后残余狭窄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CHD患者,按照单双数原则,两组轮流抽取,最终各48例.前者、后者分别在冠状动脉造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绒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13期 80-82页
【摘要】 目的:探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PCI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8月~2023年08月我院收治的74例冠状动脉PCI术患者,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开展血管内超声技术,观察组开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血管内超声;冠状动脉PCI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烁 李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4年24卷22期 116-119页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冠脉血管内超声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该技术为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等优点.自20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冠脉血管内超声技术在诊断和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斑块性质判断、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目的:讨论血管内超声技术在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冠心病患者30例,随机归为:对照组(15例)、研究组(15例).两组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冠脉造影引导,研究组血管内超声技术...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技术;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骋 朱水兵 等 《江苏医药》 2018年44卷5期 509-5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 ECT)指导冠状动脉(冠脉)临界病变治疗的价值.方法 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患者118例,分别采用FFR(FFR组,17例...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血流储备分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边文慧 李杰 等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22卷2期 175-179页CA
【摘要】 目前临床用于筛查动脉硬化的主要方式有血管造影技术、血管内超声技术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测量技术.冠状动脉造影术、血管内超声技术因其有创,费用较高,操作复杂等特点,难以将其作为常规检查项目.而PW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冠宇导师:汪友生 北京工业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 2015年
【摘要】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日益增高。血管内超声技术是观测血管的新兴影像技术,提供血管壁横截面图像,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成为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有效工具。针对血管内超声图像特征点匹配以及配准的研究,能够为血管的弹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林清飞导师:陈良龙 福建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心血管病)(博士) 2011年
【摘要】
目的:
1.在新西兰大白兔的腹主动脉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动物模型。
2.通过血管内超声技术VH—IVUS与病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价血管内超声技术在识别易损斑块中价值。
3.通过观察血脂及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 第四届中国血管病变和动脉功能学术会议、第二届国际血管健康学会亚太地区会议 2007年
【摘要】 OCT成像原理类似血管内超声,是运用反射或散射的红外线来定量评价斑块的组成。本文就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显像技术(OCT)与血管内超声技术(IVUS)进行比较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杨娅 第四届五洲国际心血管病研讨会 2006年
【摘要】 冠状动脉造影一直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和标准,但冠状动脉造影无法直接了解血管壁和斑块的、特性,其局限性现正逐渐被认识。本文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造影(CAG)临界病变的介入诊断及治疗决策选择中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军武 司丽萍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15卷6期 730-73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不同支架置入术后对支架内内膜增生及外周血血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
【关键词】 冠心病;聚合物可降解药物涂层支架;永久性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梦弦 袁冬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年24卷4期 1503-150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基于血管内超声技术探讨痰瘀毒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分布特点,为急性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辨证论治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且行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患者,将其分为痰阻心脉证、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和瘀毒互结证.结果 共纳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梅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3年6期 430-4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主要的病理基础。研究表明,AS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其导致的临床事件之间仅存在弱的相关性,易损斑块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变基础,其形态学特点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