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
- 11
- 3
- 2
- 1
- 1
- 6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利 宋艳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3年34期 109-109页
【摘要】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血管穿刺压迫止血带的制作与应用。方法详细阐述本新型血管穿刺压迫止血带的工作原理和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临床应用证实,本新型血管穿刺压迫止血带能够持续保持相同力度并不会移位。结论本新型血管穿刺压迫止血带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洪波 甘晓英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13卷15期 1705-170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3种压迫止血方法 对于出凝血异常患者血管穿刺后压迫止血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出凝血异常的300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手指压迫、传统点压式加压止血带和T型血管压迫止血器进行止血.对比3种止血方式的止血效果和止血相关并发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金萍 陶源 等 《护理学杂志》 2006年21卷23期 4-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有效、安全的压迫止血方法.方法 将86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50例)与改进组(36例).传统组采用常规压迫止血法,改进组采用一次性股动(静)脉气囊压迫止血带进行压力递减压迫止血.观察两组术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丽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23卷17期 109页ISTIC
【摘要】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条件,对初次行血液透析无动静脉内瘘或慢性肾衰竭内瘘成熟前的患者,需要留置临时性血液透析导管作为血管通路. 当拔除血液透析导管后,对穿刺点的压迫止血常采用局部指压20~30 min,再以宽布胶带加医用棉卷压迫24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聪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22卷8期 17-17页ISTIC
【摘要】 传统的止血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是医护工作中为患者执行静脉穿刺前使血管充盈的工具。压脉带可以在患者动静脉拔针后为其压迫止血。为了穿刺前后有效充盈血管和压迫止血,避免造成穿刺点出血、周围皮下淤血、局部肿胀等情况,同时也避免护理人员长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秀凤 杨秀梅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3年34卷4期 73-74,11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自制驱止血带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血管穿刺处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诊断为心房颤动行导管消融术患者78例,随机分组.实验组(n=36)术后腹股沟股静脉穿刺处采用自制的驱止血带压迫止血6h,患者取平卧位4h后下肢可水平移动,可按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冬梅 覃小娟 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10卷5期 113-11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肥胖患者化疗中颈外静脉穿刺使用两种不同压迫方法对颈外静脉充盈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78例乳腺癌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助手使用止血带在锁骨上凹压迫颈外静脉近心端,对照组操作者以左手食指轻压颈外静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爱英 《医药前沿》 2018年8卷32期 87-88页
【摘要】 目的:观察自粘性绷带对动静脉内瘘血肿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中发生穿刺部位肿胀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穿刺部位发生血肿时先用弹力止血带加纱球进行穿刺点的压迫,再用3M自粘性绷带缠绕在血肿上,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倩 《中国美容医学》 2011年20卷z5期 350页ISTICCA
【摘要】 静脉输液技术已广泛应用,输液后一般都是利用棉球对针眼处进行压迫止血,棉球止血需要靠手的压力,必须得拿出一支手来压住针眼处,如果遇到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还需要一直压住针眼处,非常的不方便;同时患者如果按压方式不恰当还会引起皮下瘀血,会加大穿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雪燕 宋艳芹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11期 276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血液透析患者每次进行透析时,需要使用16G穿刺针穿刺2点,以建立血液回路,再加上体外循环时常使用抗凝剂,所以,当透析结束时,穿刺点止血比较困难.如按压不当可致渗血,造成血液丢失,加重贫血;如形成皮下血肿,将不同程度的压迫内瘘血管,而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金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年8卷29期 7087-70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TRI术后应用自制腕带压迫止血时开始松腕带的最佳时间.方法:对112例TRI术后患者采用我科自制腕带按压止血,分别于拔管后0.5 h和1 h开始松腕带,6 h取下腕带,记录穿刺局部出血、血肿、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果:在TRI术后...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护理;桡动脉/外科学;止血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丽 《齐鲁护理杂志》 2003年9卷5期 370-370,394页ISTIC
【摘要】 <篇首> 心脏介入治疗由于其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我科对240例行心血管介入检查治疗的患者,术后股动脉穿刺处采用气囊压迫止血带压迫止血,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颖 韩靖 等 《医疗设备信息》 2002年17卷10期 47-47页ISTIC
【摘要】 <篇首> 我院进行人工肝治疗时,血管通路的建立一般以桡动脉和同侧肘正中静脉为首选,个别血管条件好的病人也会采用双侧肘正中静脉.由于这些病人都是肝功能衰竭,机体的凝血机能差,这就给治疗后的动静脉按压止血带来一定的难度.起初,我们采用人工手法按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宵 王昭昭 《中国临床护理》 2015年2期 178-179页
【摘要】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I)现已广泛用于冠心病治疗,为减少穿刺血管并发症,除了加强护理,止血方法也在不断改进[1]。现介绍一种 Radis-top桡动脉压迫止血带在TRI术后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篇首> 静脉穿刺是临床基础护理中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最常见的方法是扎上止血带,消毒后患者手紧握成拳,护士持针进行穿刺.这种方法对体质偏瘦和偏胖的患者及幼儿有一定的弊端,患者手紧握成拳,皮肤绷的过紧,对血管的压迫过强,疼痛感也强,穿刺时容易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登秀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年18卷2期 194-195页
【摘要】 <篇首> 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液透析(HD)最常用的血管通道,被视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每次血液透析须使用16G穿刺针,且体外循环使用抗凝剂透析后穿刺点止血较困难[1],如局部反复出血肿胀,将影响内瘘的使用寿命.寻求较传统的无菌纱布块和棉球压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晓峰 李玲娜 《天津护理》 2005年13卷6期 357-357页
【摘要】 <篇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诊断、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等特点,但由于是有创伤性治疗、围手术期使用抗凝药物、各种大管径血管鞘管的应用及操作过程和临床危险因素等,穿刺点压迫不当发生出血、血肿是常见并发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芬 王冬梅 等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03年12期 25-27页
【摘要】 目的:探讨血透病人血管穿刺后的止血方法,提高止血效果.方法:采用带钮扣的弹力止血带压迫止血.结果:从1996年10月至2003年7月使用该法止血,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认为带钮扣的弹力止血带可用于血透及止血、凝血功能障碍病人血管穿刺后的止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英春 胡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22卷28期 4130-4130页ISTIC
【摘要】 尿毒症患者如果不进行肾移植,常需要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患者需要血管穿刺进行透析,透析结束后又要严格谨慎地压迫止血,否则会导致所穿刺的动脉或造瘘后动脉化的静脉大出血危及生命。传统弹力绷带压迫止血,常会不同程度地阻碍远端动脉供血及向心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静 王宁 等 《中国基层医药》 2010年17卷10期 1430-14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分别以沙袋加弹力绷带压迫和止血器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将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止血器组(n=60)和沙袋加弹力绷带组(n=60),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成功率、压迫止血的总时间、并发...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止血技术;止血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玲 钟蕾 《中外健康文摘》 2013年21期 365-365页
【摘要】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给药途径及护理技术操作,其成功率的高低体现了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都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次静脉穿刺。而护理人员的技术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病人病情、血管等等因素,往往难免会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