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9
- 54
- 2
- 114
- 22
- 6
- 3
- 2
- 120
- 46
- 26
- 19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景甜甜 李昊 等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46卷1期 51-55页
【摘要】 为提高人体手腕动作识别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动作模式识别新方法.通过虚拟仪器采集人体手腕内翻、外翻、握拳、展拳4种动作对应肌电信号,通过小波分析方法构造其特征矢量,然后利用特征矢量对极限学习机进行训练,结合粒子群优化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辰甲 陈乃建 等 《山东工业技术》 2025年2期 35-45页
【摘要】 表面肌电信号作为一种手势识别的依据,基于表面肌电(sEMG)信号的手势识别被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控制.针对sEMG信号的非线性、非平稳性和多通道信号处理复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多元变分模态分解(MVMD)和深度森林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强 张志辉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43卷1期 29-34页ISTIC
【摘要】 目的 为实现不同上肢损伤程度患者的康复训练,设计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ic signal,sEMG)的上肢外骨骼康复训练系统.方法 该康复训练系统的机械结构主要由背部控制部分、可变刚度驱动器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科岐 姚固林 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40卷8期 22-26页
【摘要】 家用小型下肢康复器的诸多优势使其逐步取代传统的康复治疗手段,如何提高家用小型下肢康复器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成为设备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牵引式下肢康复器的控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下肢运动意图识别方法与主动控制模式.首先,对表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龙 梁辉 等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45卷4期 121-128页
【摘要】 提出一种多自由度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能够实现下肢多种康复训练.建立踝关节部分约束方程,采用数值法证明机构存在正确解.利用Delsys设备提取脚部运动的sEMG信号,采用LDA、RNN结合LSTM、CNN 3种信号分类方法,提出降维CNN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九英 米红林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3年42卷2期 124-12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表面肌电信号可以直接反映用户的动作意图,近年来已经成为手势识别等人机交互任务的主要控制信号.然而,个体差异性使得用户模型不能通用,限制了其应用与发展,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跨个体对抗适应网络(cross?subject advers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祎明 王婕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年26卷12期 1805-1811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用于恢复患者的基本行走能力,要实现人-机的高度协同和制定机器人控制策略,就要对包括步态在内的人体下肢运动意图进行识别.目的:提出一种新式分类器,利用人体表面肌电信号进行步态识别.方法:首先,采集人体5种步态模式的下肢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鹏 张峻霞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22年41卷1期 41-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提高人体肌电信号对于下肢动作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的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分类模型.通过采集人体日常8种下肢动作的表面肌电信号并选择"sym6"系小波函数对肌电信号进行滤波预处理,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梦琳 陈宇豪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1年27卷5期 595-60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分析基于表面肌电图人体运动意图识别的研究方法和识别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2月文献,筛选基于表面肌电图的人体运动意图识别实验研究,提取相关数据,进行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翔 涂娟 等 《传感技术学报》 2022年35卷5期 621-626页
【摘要】 为了提高基于表面肌电信号下肢运动识别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优化模糊加权核极限学习机(Kernel-based Fuzzy Weight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KFWELM)的下肢运动识别方法.首先提取表面肌电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静涵 杨鹏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年23卷32期 5164-5169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由于频发的各种意外灾害以及身体疾病,使得相当数量的人丧失了行走能力,如何通过对人体的动作识别,设计外骨骼助行器用于恢复这些患者的行走能力,已经逐渐成为康复工程领域的热门课题.目的:在分类器层面对表面肌电信号及三轴加速度信号进行融合,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玲玲 杨泽坤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年23卷34期 5473-5478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目前因受到后天环境影响或由于身体功能的退化,下肢肢体运动能力损伤老年人数目持续增长,而老年人下肢肢体运动能力的下降,使得下肢助行机器人的设计与研发成为了当下社会养老护理的重点之一.目的:当助行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与人体期望运动轨迹不一致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凯 董秀成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1年38卷4期 461-467页ISTICCSCD
【摘要】 为了提高表面肌电信号(sEMG)手部运动识别的正确率,比较常规的sEMG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小波包变换(WPT)的sEMG手势识别模型.首先,使用EMD方法将sEMG进行平稳化,得到一系列的固有模态函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夏丰 阚秀 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1年38卷11期 1392-1399页ISTICCSCD
【摘要】 针对手语手势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肌电信号与肌肉形变信号的手语识别架构.首先,设计信号采集系统;然后,采集肌电信号与肌肉形变信号,利用滤波及小波降噪等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采用基于能熵比的双门限端点检测法提取信号有效活动段;分别提取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超立 林科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6年35卷4期 385-3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人机交互的核心内容之一,面向机器人控制的步态识别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提出一种基于小腿表面肌电信号的智能移动机器人控制方法.通过优化互信息的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MRMR),实现对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4种步态分类识别,并建立一套移动机...
【关键词】 小腿表面肌电信号;步态识别;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小波 邹任玲 等 《电子科技》 2021年34卷2期 62-67页
【摘要】 表面肌电信号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电信号.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建立人体康复动作识别系统操作方便,对身体无侵入性,对运动无干扰,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肢体康复动作识别系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号特征提取和分类器的使用.文中对近几年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表面肌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永柏 王刚 等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1年2卷4期 295-305页
【摘要】 目的:估计肘关节角度和提高模型的速度和精度.方法:建立并研究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m,sEMG)的Elman神经网络(Elman neural network,ENN),通过在肱二头肌(Biceps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晓阳 雷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2年31卷1期 7-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提高动作表面肌电信号的识别率,提出一种将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和多尺度分析结合的方法.从非线性和非平稳的角度出发,引入多尺度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特征,并应用到人体前臂6类动作表面肌电信号的模式识别中.首先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对原始信号进行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人成 郑双喜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8年23卷5期 410-4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套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手指运动模式识别系统.方法:研发了基于有源电极的sEMG检测装置和包含信号采集、分析、离线识别和在线识别模块的配套软件.结果:该系统能够同时采集4个通道sEMG数据,用16种时域、频域和时频域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二宁 邹任玲 等 《软件导刊》 2020年19卷11期 71-74页
【摘要】 为提高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人体腰背动作识别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能量与改进NARX神经网络的分类识别新方法.利用小波包变换对动作部位进行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提取,并采用改进NARX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识别.选取8名实验者分别在扭腰、弯腰、侧弯腰3种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凯 邹任玲 《生物信息学》 2018年16卷2期 76-82页ISTIC
【摘要】 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是通过相应肌群表面的传感器记录下来的一维时间序列非平稳生物电信号,不但反映了神经肌肉系统活动,对于反映相应动作肢体活动信息同样重要.而模式识别是肌电应用领域的基础和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景甜甜 洪洁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33卷12期 96-100页
【摘要】 为提高手腕动作的识别率,提出了一种将主成分分析(PCA)和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手腕动作肌电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提取手腕4种动作(内翻、外翻、握拳、展拳)的肌电信号,运用小波变化提取小波特征构造特征矢量,利用PCA算法对特征矢量进行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旭鹏 陈香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2年31卷2期 117-124页ISTIC
【摘要】 目的实现连续手势动作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的简单有效识别.方法 首先推导出测试信号属于手势动作模板的概率密度经验公式,通过数据处理实验确定公式参数,最后设计连续手势识别实验以测试该经验公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虎 谢洪波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2年31卷2期 164-169页ISTIC
【摘要】 目的为提高假肢系统对动作信号的识别速度,设计了基于优化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的特征选择法,对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高维特征向量降维以减少计算负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海龙 范雪莉 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42卷5期 512-517页
【摘要】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利用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信号进行动作识别成为研究的热点.针对sEMG与手部动作关系复杂且实际应用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擎 杨基海 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9年28卷1期 6-10页ISTIC
【摘要】 手势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利用手势动作时从前臂4块肌肉上获取的4路表面肌电(SEMG)信号,经特征提取并采用BP神经网络,对8种手势动作模式进行了识别.鉴于BP网络具有较强的模式分类能力,而特征提取(幅度绝对值均值、AR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欣 王蕾 等 《自动化学报》 2017年43卷3期 430-438页
【摘要】 表面肌电信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这将影响运动模式的分类精度.传统人体下肢假肢运动模式的识别算法不能保证在整个肌电控制时间内达到对运动模式的有效识别.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取步态初期200 ms的信号的特征值,将无监督和有监督的Koho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磊 杨鹏 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年51卷3期 562-571页
【摘要】 为进一步提升人体步态识别的准确率,参考人体步态特点,选择下肢表面肌电信号(SEMG)、髋关节角度、膝关节角度作为步态识别信息源,提出一种基于多核相关向量机(MKRVM)的人体步态识别方法.该方法以多源信息特征值作为多核相关向量机的输入,通过...
【关键词】 下肢表面肌电信号(SEMG);关节角度;多核学习(MK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丹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24卷1期 39-45页
【摘要】 文章对表面肌电信号的RMS特征和AR模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采集到的原始表面肌电信号数据进行了RMS和AR参数的提取.利用提取的数据对上肢动作进行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双通道数据或多维数据联合分布能够有效的区分和识别相应的动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敏 王志中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1年25卷3期 156-160页MEDLINEISTIC
【摘要】 论述了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研究,给出了各种特征估计,介绍了用于假肢动作控制的两大类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识别方法,总结了目前多功能肌电假肢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表面肌电信号的分析方法研究及实际应用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旗 毛啊敏 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34卷6期 831-835页
【摘要】 通过虚拟仪器同时采集桡侧腕屈肌和肱桡肌两路表面肌电信号,取其平均绝对值(MAV)和均方根(RMS)作为特征参数,并应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对采集的样本进行模式识别.与其它特征识别方式的实验对比表明,所提的识别方法能够成功地从表面肌电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旗 李林伟 等 《控制工程》 2015年22卷4期 649-653页
【摘要】 为提高智能轮椅人机接口中表面肌电信号的正确识别率和识别效率,研究了基于小波包多尺度分解的特征表示和模式识别方法.首先把采集的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然后用小波包系数构造特征基向量.然后,根据小波包系数与表面肌电信号能量之间的内在联系重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红旗 李林伟 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5年9期 217-220,247页
【摘要】 为提高智能轮椅人机接口中表面肌电信号的正确识别率和识别效率,主要研究了基于小波包多尺度分解的特征表示及识别。把采集的表面肌电信号在指定尺度及核函数的同一组正交小波包基下进行分解,用小波包多尺度分解的系数构造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基向量。考虑到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涛 侯文生 等 《仪器仪表学报》 2014年8期 1907-1913页
【摘要】 表面肌电信号(sEMG)被广泛应用于假肢控制,但是由于解剖组织、生理状态等因素使肌电信号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传统的参数归一化方法需要大样本的训练构建适合用户的肌电控制模型,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动作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双线性模型为肌电假肢控制...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sEMG);双线性模型;手指动作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天鹏 张华 等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2卷1期 14-17页
【摘要】 分析上臂动作与上臂肌肉的关系,通过表面肌电信号正确识别上臂的动作,是实现上肢功能修复的关键.设计了上肢曲臂、伸臂、水平外摆、水平内收、手臂垂直外旋和手臂垂直内旋6个动作,分别同时记录三角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表面肌电信号,采用时域和频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媛媛 陈香 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0年40卷8期 829-834页
【摘要】 针对手势动作肌电信号识别中存在的识别效率和稳定性问题,采用一种基于ART2神经网络的手势识别方法,并进行了单用户和多用户的实验研究.对8名受试者、8类手势动作模式的单用户实验,取得了较高的识别正确率,与BP网络相比,ART2分类器具有识别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建国 王旭 等 《控制与决策》 2006年21卷2期 158-162页
【摘要】 对于人体表面肌电(SEMG)信号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在磁场刺激下,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从掌长肌、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肱二头肌上采集的4路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析,并提取其6级小波分解系数绝对值累加和的平均值作为信号的特征,构建特征矢量.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留凯 张克勤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21年38卷4期 621-629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表面肌电信号(sEMG)是一种不平稳非周期的微弱信号,基于时域和频域特征提取的sEMG信号分类方法识别率低、稳定性差.本文通过对sEMG信号能量核特征的建模分析,提出一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对sEMG信号能量核相图进行分类的新架构,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娄存广 刘晓光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0年20卷2期 385-3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针对老人易跌倒和跌倒过后可能产生严重后果这一现实问题,通过将表面肌电信号和加速度融合,进一步优化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下的包含跌倒在内的几种不同动作的分类效果.方法:提出基于表面肌电和加速度信号融合的跌倒识别算法,首先采集股直肌,股内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强 杨基海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0年27卷4期 893-897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通过对表面肌电(sEMG)信号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波形的检测及其模式分析来探讨神经肌肉系统中募集运动单位的发放功能信息.采用一阶Hermite-Rodriguez(HR)函数作为连续小波变换处理的母函数,结合假设检验方法提取隐含在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 陈香 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0年23卷6期 419-424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基于加速计和多通道表面肌电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用于手语识别的效果.方法 根据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的瞬时能量自动检测手语动作,采用多级决策树融合多传感器信息,实现对中国手语词的连续识别.结果 在中国手语30类典型单手词汇和模拟真实情景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 陈香 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0年23卷3期 196-20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索基于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中国手语手势识别的可行性,尽量减少用户执行手势动作主观用力差异对SEMG分类的不利影响.方法 以中国手语30个字母手势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手势动作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旭 导师:刘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 其他 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中医药智能化(硕士) 2024年
【摘要】 目的:本研究聚焦于sEMG信号的手势识别技术,这一技术通过将人类手势转化为智能设备指令,不仅提升了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灵活性,而且显著改善了肢体功能受损者的生活质量。sEMG信号采集的复杂性及对受试者的高依赖性导致了数据的稀缺性和变异性,因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董泽萍 导师:刘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 其他 中医药智能化(硕士) 2024年
【摘要】 目的:表面肌电技术因具备非入侵性、无创伤性、易采集等优点,成为当前手势识别研究热点。但是,表面肌电信号存在精细活动识别效果差、个体差异明显等问题,影响其在手势识别中的应用。加速度信号可以反映手势精确信息,将其与表面肌电进行信息互补,有助于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敏 导师:王宇春 佳木斯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 2024年
【摘要】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大潮的推涌,智能仿生肌电假手的出现与研发为手部残疾人来了福音。表面肌电信号(surfaceelectromyography,sEMG)凭借采集简单、超前肢体、识别度高等特性被作为一种可靠的控制源,被用于智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锐浩 导师:洪应平 中北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仪器科学与技术(硕士) 2024年
【摘要】 表面肌电(sEMG)信号是人体皮肤表面的电信号,其承载了人体运动信息和肌肉状态信息。可穿戴技术用于帮助人类更高效地执行复杂任务,具有sEMG信号采集功能的肌电手环是极具吸引力的非侵入性设备。来自肌电手环的sEMG信号通过模式识别算法可以获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