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1
- 9
- 140
- 102
- 31
- 24
- 23
- 27
- 23
- 17
- 15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苗苗 于慧敏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20年36卷11期 2377-238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表面活性素是一种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因其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可生物降解及抗菌活性,在石油开采、医药、农业和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产表面活性素菌株的获得和发酵过程优化是其商业化生产的关键.文中考察了脂肪酸合成途径对表面活性素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凯 李艳文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9年37卷2期 155-160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比较刚地弓形虫重组蛋白表面抗原1 (rSAG1)与rSAG4单独及联合诱导昆明小鼠的免疫保护性作用,为研制复合型疫苗分子提供参考. 方法 以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SAG1和SAG4,构建重组质粒pET-28a (+...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弓形虫重组蛋白表面抗原1;弓形虫重组蛋白表面抗原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忠华 江政英 等 《中华烧伤杂志》 2018年34卷7期 466-47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rhKGF-2)对重度烟雾吸入性损伤兔肺组织的作用. 方法 将12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重度烟雾吸入性损伤模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每组24只.单纯损伤组兔吸入空气;损伤+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一瑾 王腾飞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7年37卷1期 71-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藻糖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非还原性双糖,是一种极好的天然干燥剂和保鲜剂.海藻糖合酶能够催化α,α-1,4-糖苷键连接的麦芽糖直接转化为α,α-1,1-糖苷键连接的海藻糖,是生产海藻糖的首选.为获得具有良好展示效果的海藻糖合酶,将其高效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梦悦 王腾飞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6年36卷2期 73-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藻糖合酶能够利用麦芽糖一步法转化生产海藻糖,其底物专一性较高,该酶体系生产工艺简单,不受底物麦芽糖浓度的影响,是工业生产海藻糖的首选.为获得具有生产海藻糖合酶能力的毕赤酵母表面展示载体,实验以筛选的Pseudomonas putide 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燕娟 曹建平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5年5期 368-371,376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构建能同时表达多个基因的刚地弓形虫 DNA 鸡尾酒疫苗并初步观察其免疫原性。方法从基因组 DNA 扩增刚地弓形虫表面抗原( surface antigen , SAG )、微线体蛋白( microneme , MIC )和棒状体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海英 彭永辉 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5年5期 377-38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构建肺炎链球菌家族Ⅰ中支系1和2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 PspA)重组融合蛋白,分析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 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质粒并表达,ELISA检测抗体滴度和亲和度,以及抗蛋白血清特异性和免疫交叉性。结果成功构建重...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表面蛋白A;重组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子豪 于沛伶 等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1年44卷1期 28-32页CA
【摘要】 目的:构建人 IL-2与 HBsAg融合基因并转化到BCG中构建重组BCG(recombinant BCG,rBCG),为制备治疗和预防乙型肝炎和结核病的二联疫苗奠定基础。 方法:以IL-2 pMalLP质粒和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营改 乌姗娜 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4年9卷4期 318-321,32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原核表达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i,Pj)主要表面糖蛋白(major surface glycoprotein,Msg)氨基端片段,获得可溶性Pj重组Msg抗原(recombinant Msg,rMs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营改 任珊珊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14年14卷11期 1347-135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利用北京地区随机人群,抗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i,Pj)人工合成主要表面糖蛋白(Recombinant major surface glycoprotein),调查抗PjrMsg、IgG、IgM和I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营改 卜定方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14年14卷2期 240-242,245页ISTICPKUCA
【摘要】 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i,Pj)是引起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的真菌类病原体,是免疫功能缺陷者重要的条件致病菌.Pj通过主要表面糖蛋白(Major surfac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营改 刘意 等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4年20卷10期 711-7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原核表达的耶氏肺孢子菌(Pj)重组主要表面糖蛋白(rMsg)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调查176例艾滋病病毒(HIV-1)感染者的抗Pj rMsg IgG和IgM抗体的检出率.方法 以临床获得的Pj脱氧核糖核酸(D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绪成 陈晓霞 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35卷8期 862-86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中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三维成像(VR)、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在诊断足踝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自2015-01-2019-06经临床确诊的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密琴 钮志林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3年40卷15期 2905-290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不同产地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DV)接种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学效果.方法 对年龄在18~35岁的青年人分3组采用不同剂量,不同产地,但均按0、1、6个月程序作乙肝疫苗免疫注射,对第三针免疫注射后1个月的HBsAb阳性率情况作统...
【关键词】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免疫剂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才春 陈少兴 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2年18卷5期 582-58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制备获得的CD154-Ag43重组嵌合蛋白是否能够诱导产生抗自身抗CD154抗体的免疫反应.方法:将CD154-Ag43重组蛋白作为模式疫苗免疫刀豆素蛋白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小鼠,用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了解是否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兴智 郭凯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年30卷3期 170-173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重组表达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Prugniaud (PRU)株缓殖子期特异抗原(BSR4)基因,并检测其免疫特性.方法 将已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28a(+)-BSR4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coli) B...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缓殖子表面抗原相关蛋白4;重组表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朝兰 汤冬生 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11年30卷4期 376-37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弓形虫膜表面抗原SAG1基因的表达产物-原核表达蛋白(rSAG1)用于弓形虫病的免疫诊断价值.方法 用异丙基-B-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大肠埃希菌重组质粒pET28a-SAG1(pET28a-SAG1/BL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磊 陈劲春 《昆虫学报》 2011年54卷6期 675-67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纳米金在生物探针方面的应用技术是重要的研究方向,这一技术的关键在于纳米金与生物分子有效的结合,本文通过基因重组策略,研究杆状病毒表面展示技术与金特异结合肽介导的固定化方法联用以构建生物-无机复合材料的可行性.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
【关键词】 金特异结合肽;Bac-to-Bac;融合表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卫 林长缨 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0年31卷7期 767-77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评价10μg和20μg国产重组酵母(CHO)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应用于成年人的免疫效果,以及影响免疫效果的个体因素.方法 在北京市4个区县范围内选择18~45岁未接种乙肝疫苗、乙肝五项指标均为阴性的642名成年人...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春林 陈小璠 等 《中华眼科杂志》 2008年44卷3期 244-2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构建具有特异阻断大鼠NgR基因功能的siRNA表达系统,为视神经损伤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方法 实验研究.根据Genbank提供的NgR基因mRNA序列,应用设计软件设计特异性的短链寡核苷酸,化学合成2对编码短发夹RNA的寡核苷酸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慧琦 韩焕兴 等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5年23卷4期 229-2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构建人源单克隆抗-HBs Fab片段-IFN-α表达载体,对原核表达该融合蛋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进行实验研究.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体外扩增目的基因IFN-α,单酶点插入已含人源抗-HBs Fab基因的载体,插入点位于轻链基因3'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智 邱彬 《中国医师杂志》 2018年20卷4期 612-6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因重组干扰素γ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6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
【关键词】 干扰素γ,重组/投药和剂量;细支气管炎/病毒学/药物疗法;呼吸道合胞病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彩霞 李逦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7年30卷8期 788-793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甲醛处理前后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疫苗(汉逊酵母)成品各项检测指标及稳定性的变化,评估甲醛在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工艺中的作用,为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工艺中是否可取消甲醛处理步骤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HPL...
【关键词】 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甲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霞 单璞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7年30卷12期 1300-1304,1310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建立鼻腔喷雾型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含量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对壳聚糖酶的处理条件(反应温度、酶浓度和酶解时间)进行优化,建立鼻腔喷雾型重组乙肝疫苗中HBsAg含量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线...
【关键词】 鼻腔喷雾型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乌姗娜 郭爽 等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7年31卷6期 541-544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14岁以下人群,抗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i,Pj)人工合成主要表面糖蛋白(Recombinant major surface glycoprotein,rMsg)IgG和IgM抗体检出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卫东 刘重程 等 《职业与健康》 2014年30卷1期 88-89,9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国产重组酵母(CHO)乙型肝炎(乙肝)疫苗(10和20μg)免疫接种后机体体液免疫变化,以及接种不良反应情况,以确定适合成人免疫接种方案.方法 对符合选择标准的222名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按照免疫程序分别接种10和20...
【关键词】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剂量;成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席娟 蔡保欢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13年15卷6期 725-7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构建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 (SP-B)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并分析其在H441细胞中的转录活性.方法 (1)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SP-B启动子(-218/+435 bp)序列片段,并通过TA克隆方法连接到...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剂/遗传学;启动区(遗传学);萤光素酶类/遗传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强 张睿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年25卷12期 1706-1708,1711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采用国产激流式生物反应器培养表达HBsAg的重组CHO细胞.方法 分别应用美国NBS公司的Celligen 310型生物反应器和国产AP20SC型激流式生物反应器(单个细胞培养袋和4个细胞培养袋)连续灌流培养重组CHO细胞,连续培养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波 袁进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2年25卷10期 1261-1263,1270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考察毕赤酵母表达的含前S抗原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原液和成品的稳定性.方法 将3批疫苗原液置4℃存放,分别于0、1、2、3、6个月时取样,测定其在各时间点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S、前S1 (PreS1)、前S2(PreS2)抗原滴度及HPLC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宁宁 何奎芳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12年21卷6期 637-642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将已构建的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重组质粒pEGFP-N1-Srv+经不同途径免疫SD大鼠,观察其在大鼠体内的原位表达,免疫定菌鼠后的特异性抗体形成及对龋齿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重组质粒pEGFP-N1-Srv+经...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V区;重组质粒pEGFP-N1-Sr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维寿 孙超美 等 《职业与健康》 2011年27卷17期 1924-19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新生儿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后11年的免疫效果.方法 对上海市黄浦区1997年出生并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的新生儿于免疫后11年进行随访,采血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
【关键词】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乙肝表面抗原;保护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二琳 王玉叶 等 《实用肿瘤杂志》 2010年25卷2期 141-14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重组卡介苗(BCG)和野生BCG对人外周单核细胞(hPBMC)上TLR的调节差异,揭示hIFN-α-2b对hPBMC上TLR4的表达是否具有协同增强效应,以及BCG介导免疫细胞活化效应的新机制.方法 比较研究重组hIFN-α-2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心春 刘威龙 等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9年23卷3期 161-164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携带GFP报告基因腺病毒载体表达HBsAg细胞毒性T细胞(CIL)表位MHC单链三聚体,为增强HBV特异性免疫提供新方法.方法 构建小鼠MHC Ⅰ类分子(H-2Ld)限制的HBsAg优势CTL表位肽与MHCⅠ类分子重链(Ld)和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彩霞 张萍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年22卷2期 158-161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构建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分泌型汉逊酵母工程菌株,并进行诱导表达.方法 在HBsAg基因前加酿酒酵母α前导肽(MFα)基因序列作为信号肽,将整个序列优化为汉逊酵母优选密码子,采用搭桥PCR方法分别合成后,通过1对引物PCR...
【关键词】 汉逊酵母;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分泌表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泳航 杨向阳 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年22卷12期 1199-1202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联合重组鼠白介素-12(rmIL-12)对免疫小鼠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给药方式、不同剂量的HBsAg联合rmIL-12免疫C57BL/6J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及脾淋巴细胞中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斌 朱虹 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7年35卷2期 12-14页ISTICCA
【摘要】 为探索一种大量表达功能性重组肺炎链球菌表面黏附素A(rPsaA)的方法,用PCR和基因重组技术将基因psaA的先导序列替换为伯氏疏螺旋体外膜蛋白A(OspA)信号肽基因序列,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检测,Western...
【关键词】 重组肺炎链球菌表面黏附素A;融合表达;抗原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斌 朱虹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7年35卷3期 84-86页ISTICCA
【摘要】 肺炎链球菌表面黏附素A(PsaA)是各型肺炎链球菌共有的种特异性表面结合脂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在肺炎链球菌黏附呼吸道粘膜过程中起关键作用,PsaA的编码基因psaA在遗传上高度保守,PsaA是目前肺炎链球菌抗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十...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表面黏附素A(PsaA);psaA基因;重组Psa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琳 张鹏艳 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7年35卷4期 6-9页ISTICCA
【摘要】 为了研究重组CHO细胞乙肝表面抗原(CHO-rHBsAg)在小鼠中诱导T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全面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以CHO-rHBsAg免疫BALB/c小鼠,常规制备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并在体外以抗原或特异多肽刺激;采用ELISA法测定抗原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进 谭昌耀 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7年35卷4期 32-37页ISTICCA
【摘要】 分子筛层析作为分析蛋白质颗粒聚集物的一种有力工具,被用于研究重组乙肝表面抗原聚集物的形成.已去除聚集物的表面抗原放置在不同的理化条件下或经过不同的纯化方法处理后,应用HPLC分析其聚集物的形成.为研究发酵过程中是否形成表面抗原聚集物,酵母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超美 吴维寿 等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1年22卷3期 170-17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并与血源乙肝疫苗效果比较.方法 对1997年出生并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隔年随访一次,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
【关键词】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发病监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新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0年04卷8期 504页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为实际工作中的疫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不同剂量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对180名适种健康人群进行免疫效果观察.结果 全程免疫后一个月,接种5μg/0.5ml和10μ g/0.5ml两组的表面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仁基 黄小芬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综合版)》 2005年17期 247-248页
【摘要】 目的观察评价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DV)接种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学效果.方法对某大学两组采用不同免疫剂量的新生(Ⅰ组:0.5 μg×3和Ⅱ组:10μg×3),均按0、1、6个月程序作乙肝免疫注射,于第一针免疫注射后第12个月的HBsAb阳性率情况...
【关键词】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免疫剂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晋龙 何黎升 等 《中国新医药》 2004年3卷4期 7-8页
【摘要】 目的研究复合BMP的珊瑚人工骨贴附移植于下颌骨表面后局部成骨及与下颌骨的结合情况.方法12只杂种犬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将复合rhBMP-2的珊瑚块植于下颌骨表面,用钛钉将其固定,令其与下颌骨表面尽量贴合.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取材,制作组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建忠 王志康 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年40卷8期 867-8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使用MR三维梯度回波(3D flash)序列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的扫描图像进行脑表面三维重组,对两种方法显示脑表面结构的能力、价值与限度及临床应用等进行比较和探讨.方法 对30名正常人行头颅3D flash和DWI检查.通过容...
【关键词】 脑;磁共振成像;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慧 罗建国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年12卷10期 24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表面重组(SSD),多层面重组(MPR)技术对鳃裂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的鳃裂囊肿CT平扫、增强及SSD、MPR重组表现.结果 22例中第二鳃裂囊肿19例,第一鳃裂囊肿2例,第三腮裂囊肿1例;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俊杰 导师:李峰 淮北师范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磁小体是趋磁细菌体内合成的,由生物膜包被的纳米级磁性颗粒,含有多种膜蛋白,其中Mam C含量最丰富,MamF与磁小体膜结合最紧密.磁小体具有形态大小一致、单磁畴、顺磁性、低毒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应用前景很高.表面修饰是磁小体应用的关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茜 导师:颜炜群 吉林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医学生物工程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受到贝壳类海洋生物分泌的黏附性蛋白质的结构的启发,有许多学者报道了聚多巴胺的粘附机理和性能.结果表明,多巴胺(3,4-二羟基-苯丙氨酸)以及其他具有类似儿茶酚结构的化合物可沉积在不同材料基体的表面,包括有机、无机和金属材料.利用聚多巴胺层表...
【关键词】 重组人明胶 ; 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倩 导师:睢大筼 王玉霞 吉林大学 药学 药理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的干燥根,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例如黄酮、多糖、生物碱和木质素.多糖是板蓝根中主要活性物质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板蓝根粗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菌、抗肿瘤等药理学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