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3
- 7
- 2
- 16
- 11
- 8
- 7
- 6
- 44
- 19
- 9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沙丽帕·艾尼瓦尔 马文静 等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24年38卷3期 3-10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应用串联质谱标签(TMT)标记技术结合IPA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开展弱精子症患者精子蛋白质组学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弱精子症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30例男性健康体检者和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标本,通过TMT技术进行蛋白质组学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彦 张莹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年37卷4期 834-84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筛选不同预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浆外泌体中的差异蛋白,分析其功能及生物学过程,为患者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7月—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确诊的ACLF患者10例,随访90 d,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太交 薛艳红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4年31卷11期 957-964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系统生物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之后一门新兴的生物学交叉学科,代表21世纪生物学的未来.最近,系统生物学研究机构纷纷成立.在研究上,了解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需要整合实验和计算方法.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中的高通量方法为系统生物学发展提供了大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盼盼 努尔比亚·阿力甫 等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0年39卷5期 357-360,364,后插1-后插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筛查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阐明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及相关的代谢通路,为进一步开展机制研究提供方向与思路.方法:分别收集正常人和弱精子症患者各30例的精子样本,利用串联质谱标签技术(Tandem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云 卢向阳 《生物学杂志》 2002年18卷3期 11-12,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物信息学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论方法研究生命科学中各种生物信息的表达、采集、储存、传递、检索、分析和解读的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和高度交叉形成的学科.本文简要介绍了现代生物信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晓晓 郭建影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25年34卷8期 481-4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缓解期(MM-RP)患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为疾病监测和预后评估提供潜在指标。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月至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9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NDMM)和9例MM-RP患者的骨髓血样本,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小林 任兴军 等 《重庆医学》 2011年40卷7期 641-643,后插3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寻找食管癌(EC)患者血清中差异蛋白质组,并建立诊断模型,为其广泛用于临床诊断积累数据资料.方法 用SELDI芯片检测食管癌及其相关人群的血清,Biomarker W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强 王长亮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5卷26期 20-22页ISTICCA
【摘要】 20世纪生物学从宏观到微观进步巨大,传统的分析还原的研究方法受到质疑.在此背景下,系统生物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之后一门新兴的生物学交叉学科.从系统角度来进行生物学研究逐步成为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的主流.在研究上,了解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畅 《生物学通报》 2007年42卷6期 18-21页ISTICCA
【摘要】 系统生物学以系统的观点,运用工程和计算机技术及各种先进的生物学研究手段研究细胞中所有基因和蛋白质,来解释生命的奥秘.系统生物学是在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完成由生命密码到生命过程的研究,了解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揭示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和运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圣青 戚好文 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38卷12期 1064-10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鼠血栓栓塞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的蛋白差异表达.方法 采用血栓颈静脉注入法制备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采用双向电泳技术(2-DE)找出差异蛋白,用MALDI-TOF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鉴定差异蛋白,并对部分差异表达蛋白采用Wester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海林 王振洲 等 《特产研究》 2015年37卷4期 64-68页
【摘要】 与单一作用靶点的药物相比较 ,中药的作用机制为典型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性治疗 ,各药物之间能够产生协同作用 ,最终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确证中药作用的靶点 ,对阐明我国传统药物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也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瑞祥 付岩 等 《中国科学E辑》 2006年36卷2期 222-234页
【摘要】 蛋白质组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又一新兴的生命科学研究对象,蛋白质组学研究细胞或组织内所有表达的蛋白质. 生物质谱技术已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产生了大规模的质谱数据; 而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提取和发现有关蛋白质组的重要生物学知识为计算蛋白质组学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克椿 《大学物理》 2001年20卷9期 1-6页
【摘要】
在简述20世纪物理学和生物学交互融合、推动了生命科学现代化方面的成就之后,着重介绍了国外为了更进一步有计划地推进生命科学发展而提出的所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旭 韩燕燕 等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24年13卷1期 18-23页
【摘要】 目的:探讨扶正祛瘀解毒法的消岩汤作用于人肺腺癌细胞后对蛋白表达谱特征的影响,并采用生物信息学富集分析差异信号通路。方法:以消岩汤干预人肺腺癌A549细胞,提取对照组和消岩汤组细胞的总蛋白,利用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莹莹 舒坤贤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23年39卷9期 3579-359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数据非依赖采集(data-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是一种高通量、无偏性的质谱数据采集方法,具有定量结果重现性好,对低丰度蛋白质友好的特点,是近年来进行大队列蛋白质组研究的首选方法之一.由于DIA产生的二级谱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靖 刘明学 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22年21卷5期 474-4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reteropelvic junction,UPJ)狭窄患儿狭窄段输尿管组织与邻近正常输尿管组织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探索先天性UPJ狭窄的可能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0例先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瑞祥 董梦秋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0年37卷1期 94-102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蛋白质组学的兴起带动了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质谱技术的进步则拓宽了蛋白质组学研究问题的广度.最近10年内,肽段或完整蛋白质在质谱仪中的裂解技术--电子捕获裂解(electron capture dissociation,ECD)与电子转运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汉昌 张纪阳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0年37卷12期 1278-1288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年来,基于质谱技术的高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发展迅速,利用串联质谱图谱鉴定蛋白质是其数据处理中一个基础而又重要的环节.由于不需要利用蛋白质序列数据库,从头测序方法能够分析新物种或者基因组未测序物种的串联质谱数据,具有数据库搜索方法不可替代的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少利 刘家有 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9年28卷5期 590-5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E3A)在乳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将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分别转染shRNA-UBE3A片段(UBE3A敲低组)与阴性对照shRNA片段(对照组)后,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柏强善 阴继凯 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8年27卷2期 187-1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一种可靠、方便、高通量的胆汁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方法.方法:抽取3例胆囊结石和3例胆囊癌患者的胆囊胆汁进行蛋白质提取纯化和定量,然后利用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进行蛋白质的鉴定以及定量,并进行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思辰 刘佩玺 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33卷10期 1062-106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从蛋白水平探索颅内动脉瘤(IA)的发展及破裂机制,寻找靶点蛋白.方法 选取3例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行动脉瘤夹闭患者的IA标本和3例同期接受经翼点入路手术患者的颞浅动脉(STA)标本.利用非标记...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蛋白质非标记定量技术;蛋白质组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亚美 谢丹丹 等 《生命的化学》 2017年37卷1期 57-64页ISTIC
【摘要】 基于数据依赖性采集模式(DDA)的质谱分析是进行规模化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常用方法.由于这类方法往往是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因此肽段分离及其质量鉴定是该方法的核心指标.对于复杂肽段混合物而言,混合质谱图是广泛存在的;它们给肽段定性和定量都带来严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晶 黄三钱 等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16年43卷10期 721-72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和阳性乳腺癌的蛋白质表达谱寻找二者间的差异表达蛋白,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新的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方法应用蛋白质组学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iTRAQ)技术建立 HER-2阳性和阴性乳腺癌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欣 刘春生 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24年40卷7期 1009-10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氧化还原敏感半胱氨酸(RSC)硫醇参与了许多生物过程,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氧化还原敏感半胱氨酸进行准确鉴定.然而,传统的氧化还原敏感半胱氨酸鉴定非常昂贵且耗时.目前,迫切需要一种数学计算方法来识别序列信息,快速准确地鉴定出氧化还...
【关键词】 氧化还原敏感半胱氨酸;特征提取;词嵌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佳生 李梦圆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5年39卷5期 370-3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潜在眼刺激性评估是国际法规有关化学品安全测试要求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对动物福利的日益关注,开发体外替代方法来减少眼刺激试验中的动物使用已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基于器官模型、细胞系以及重建人角膜样上皮组织的体外测试方法,分析了单一体外测试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妱阳 李玉凤 等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5年28卷2期 279-283页ISTICCA
【摘要】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近年来,糖尿病合并结核病(DM-TB)患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给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但是,目前缺乏针对DM-TB早期风险预警的生物标志物.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普及,生物标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雅文 王丹丹 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4年46卷13期 1523-15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探究苯并(k)荧蒽[Benzo(k)fluoranthene,BkF]对雄性小鼠生殖损伤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只健康清洁级6周龄雄性昆明小鼠[体质量(18±2)g],按完全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低剂量B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春露 陈龙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24年51卷13期 695-7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究乳腺癌骨转移细胞的蛋白表达特征及调控骨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过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luc和骨转细胞亚系MCF-7-BOM-luc;左心室注射细胞建立乳腺癌骨转移裸鼠模型;应用小动物活性成像仪、微计算机...
【关键词】 乳腺癌骨转移;蛋白质组学;S100钙结合蛋白A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天舒 导师:董凌莉 华中科技大学 基础医学 风湿免疫(硕士) 2022年
【摘要】
目的:
IgG4相关性疾病(Immunoglobulin G4 related disease,IgG4-RD)是一种慢性炎症介导的可累及全身多脏器(常见于泪腺、唾液腺、鼻窦、淋巴结、胰腺、胆管、腹膜后、纵膈、肺、肾脏、前列腺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Wasif Mumtaz 导师:邱仲潘 厦门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技术(硕士) 2020年
【摘要】 神经网络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特别是分类和目标检测。在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对于微观的物体比如多肽和蛋白质检测,神经网络没有被广泛应用。多肽在生物蛋白质组学中进行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者利用开源的软件平台和工具OpenMSFeat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冠 尹芳艳 等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9年35卷2期 308-311页ISTICPKUCA
【摘要】 影像学是临床疾病诊断、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影像学主要基于观察病灶的形态、大小、体积、密度等对疾病进行诊断,进而指导临床.这种过于依赖形态学的诊断方法 对于一些"同病异形,异形同病"的疾病通常束手无策,造成相对高的误诊率.此外,传统影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闯 导师:李肯立 湖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 2019年
【摘要】 近年来,串联质谱技术以其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等优势成为了研究蛋白质组的关键技术之一。串联质谱数据承载着蛋白质及肽段的信息,对其处理分析不仅是计算蛋白质组研究中尤为关键的一步,也是后续生物蛋白质结构功能等分析的基本保障。然而,质谱数据分析在计算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迟浩 第五届中国计算蛋白质组学研讨会 2018年
【摘要】 第五届中国计算蛋白质组学研讨会设立多项专题:自顶向下蛋白质组学、糖蛋白质组学、化学蛋白质组学、非数据依赖采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邱繼輝 第五届中国计算蛋白质组学研讨会 2018年
【摘要】 Glycotopes and Protein Glycosylation Analysis at Omics level,Less is More:A Primer for Glycosylation&Glycobiology,A Gly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翔 李宁求 等 《遗传》 2015年37卷7期 702-7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作为生命科学的关键组成,生物信息学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中.然而,生物信息分析平台的构建需要高性能计算机而非普通的个人电脑,从而极大地限制了生物信息学在水产科学中的应用.本研究基于“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构建了水产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冬 郑礼胜 等 《中国药房》 2015年30期 4311-4315,431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了解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为促进其更好地服务于药物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磷酸化蛋白质组学虽然是蛋白质组学的一个新分支,但却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林 导师:李肯立 高晓飞 湖南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技术(硕士) 2016年
【摘要】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生命科学研究步入了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则成为了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蛋白质组学中,利用串联质谱对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鉴定是一个基础又重要的研究环节。然而,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海量数据使得现行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建文 胡兵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年15卷41期 7763-776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目的:全面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蛋白质组学相关的研究.方法:检索万方、清华同方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 数据库2001-01/2010-12 的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中医证型、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盛兰 陈玲 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1年27卷9期 820-8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和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广泛耐药(XDR)与耐多药(MDR)菌株在菌体蛋白质表达水平上的差异,并寻找与XDR相关的蛋白质点.方法 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XDR、MDR菌株以及H37Rv标准菌株菌体蛋白质,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各菌株...
【关键词】 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组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孟文 《生物技术通报》 2009年1期 55-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18O内标蛋白质质谱定量分析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比较蛋白组学研究技术,虽然该方法与迄今所有内标法相比有一系列优点.但是由于其质谱是由16O未标记品种,单及双18O标记品种分子同位素峰簇相互迭加所构成的复杂谱,定量分析的关键是发展有效的质谱解析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晓林 董宝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12卷5期 966-970页ISTICPKUCA
【摘要】 学术背景: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寻找肝病的特异性标志物提供了值得探索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肝脏的相关研究中,许多有潜在价值的标记物相继被发现.目的:综合分析蛋白质组学在肝脏发育、再生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新港 隋传宇 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7年25卷3期 237-247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近年发展起来的反向疫苗学,以"序列-结构-功能"思想为依据,以免疫信息学、计算机预测设计以及高通量的各种组学(包括基因组学、转录本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综合集成技术为核心,可能为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的发现提供一条新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反向疫苗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泽松 陈建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年11卷7期 1365-136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综述蛋白质组学的技术和方法及其在白血病研究中的应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1-01/2006-03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proteomics、leukemia",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家彬 李学军 《生理科学进展》 2007年38卷1期 25-31页ISTICPKUCA
【摘要】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药物发现研究领域不断涌现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从而迅速推进药物发现的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崛起与发展,为药物发现提供更为广泛而深刻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巍然 柯杰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年11卷23期 4618-462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蛋白组学及蛋白芯片技术发展现状进行综述,为该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资料.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2003-01/2006-12期间相关蛋白组学及蛋白芯片技术方面的文章,检索词"exercise AND prot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妍洁 导师:贺思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 2011年
【摘要】 蛋白质序列鉴定是人类了解蛋白质的第一步,随着基于串联质谱鉴定的蛋白质鉴定技术日趋成熟,高通量、大规模的蛋白质序列鉴定已不再是难题;蛋白质交联技术建立了从蛋白质序列到蛋白质结构和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一座桥梁,与质谱技术结合的蛋白质交联鉴定使得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斌 毕志刚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年19卷11期 660-6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初步分析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的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色后,Imaging Master 2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海鹏 导师:高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 2010年
【摘要】 蛋白质鉴定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础问题之一。串联质谱技术和数据库搜索已成为自底向上蛋白质鉴定策略的常规技术手段。为了鉴定蛋白质序列,首先需要鉴定由蛋白质酶切产生的肽序列。可以说,肽鉴定模块是蛋白质鉴定软件的核心,而将肽序列与串联质谱关联起来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符雄 《医药导报》 2003年22卷3期 139-141页ISTICPKUCA
【摘要】 对后基因组时代医药新兴学科进行简略地介绍.这些学科包括:化学生物学、预防药学、疾病基因组学、药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药理蛋白质组学和环境基因组学.对化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模拟技术亦有概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澄 导师:杨洁 南京大学 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基于计算机的理论研究方法已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药物开发中。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方法从两方面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相关药物开发提供指导。 1.小分子药物的ADME/T—QSAR模型。越来越多的实例表明,除了药理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