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5
- 1
- 1
- 2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希贤 徐彦龙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1卷3期 31-35页
【摘要】 通过人工查阅的方法,对《针灸甲乙经》中论述肩痛的条目进行检索、统计、分析,探讨《针灸甲乙经》中肩痛的诊治特色.《针灸甲乙经》指出,肩痛的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邪气外袭,经络所过、病气所及,经筋失约、骨节失利,脏腑失和、肩部受累;治则治法为扶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菁晗 朴春丽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5期 2658-26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伤寒论》为医圣张仲景的代表著作,书中经方应用食物者占据大半,体现了张仲景对食物药用功效的重视.但现代医家在临床应用时常忽略饮食物的药用价值,探究仲景思想者颇多而论药食者甚少.文章试从药食同源、药食同味两个方面探赜张仲景"药食"思想.认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晶 鲍身涛 等 《北京中医药》 2022年41卷11期 1275-1278页ISTIC
【摘要】 湿疹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本病病因病机总由先天禀赋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而发.急性湿疹多从湿论治,慢性湿疹多从燥论治.湿疹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燥湿相兼、互化,"燥湿兼化"为本病病机的枢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豪 《中医药文化》 2022年17卷4期 295-302页
【摘要】 韭由野生到栽培的驯化史,是人类挑选并培育植物的结果.因其具有易于生长、适应能力强、栽培成本较低、收获量较大的特性,韭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成为重要蔬食之一,且演化出多种食用方法.韭用于食疗,可补虚益阳、调和脏腑.韭汁与根、子皆可入药,韭的药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博 任献青 等 《中医杂志》 2024年65卷9期 909-914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以"肾生髓"理论为指导,从经脉循行和脏腑关系角度阐述阴跷脉循行路线与"肾-髓-脑"轴相一致的观点.据此认为"肾-髓-脑"轴功能失司和阴跷脉病是儿童遗尿症的核心病机,并从肾精不足、"肾-髓-脑"轴功能失司,阴跷脉病、下焦虚寒,阴跷脉病、冲脉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杰 谭颖颖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4年35卷6期 1439-1441页PKUCSCDCA
【摘要】 《金匮》为杂病辨治之典范,以脏腑经络为核心辨证方法,以善用温药而著称.文章以《金匮》相关条文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病机推演,从"五脏元真通畅"理论视角下,研究温阳法的作用机理,发现阳气亏虚,五脏虚衰是内伤杂病的普遍发展态势,而温阳法具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月 裴林 《河南中医》 2024年44卷5期 705-709页ISTIC
【摘要】 裴林教授认为,内伤杂病的发生发展与三焦密不可分,三焦运行人体产生的诸气,传输布散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气血以此为通路,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调会导致内伤杂病的发生,病情缠绵难愈,大多虚实寒热并见,临床可结合三焦辨证治疗,三焦辨证不仅包括脏腑辨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婷 崔洁琼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3年34卷2期 461-462页PKUCSCDCA
【摘要】 总结熊磊教授从脏腑气机理论辨治儿童抽动障碍经验."百病皆生于气",基于脏腑气机理论,熊教授认为气机失调是儿童抽动障碍的病理基础,病位主要在肝,与脾、肺、心、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主要责之于风、痰、火,病机关键为肝亢风动.临证时将脏腑与病理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拓 付国兵 等 《北京中医药》 2023年42卷2期 204-207页ISTIC
【摘要】 摩揉法作为宫廷推拿流派的创新手法之一,操作于振腹法之前,结合了摩法与揉法的特点,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操作时采用逆推顺走的方法,可起到通补兼施的作用.摩揉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激发经络之气,促进元气的充养与气机的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鑫桂 蔡海荣 等 《新中医》 2022年54卷11期 235-239页ISTICCA
【摘要】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因此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拓宽临床诊疗思维.本文基于内生宿邪角度论述心力衰竭的致病机理和治疗方法,内生宿邪是机体脏腑功能失调和阴阳、气血、津液紊乱而产生的病理产物,与心力衰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智 李思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23卷1期 129-130,132页ISTICCSCDCA
【摘要】 冠心痛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中医认为胸痹病机为“阳微阴弦”,脏腑亏虚为本,血瘀、痰浊、气滞、寒凝等邪气侵袭心脏脉络为标.笔者跟随施小墨教授临证西医辨病、中医辨证,配伍用药,善用药对,通补兼施,标本兼顾,祛除病因,调和气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