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0
- 1
- 13
- 10
- 6
- 5
- 4
- 15
- 3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汪婷 张霞 等 《广西植物》 2021年41卷1期 144-1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因其表型可塑性、高生长速率和快速无性繁殖能适应水、陆生境.该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水、陆生境的水花生不定根、茎解剖结构、组织化学特征及质外体通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梵 皮秀权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5期 615-6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菰(Zizania latifolia)是一种多年生挺水植物,为了探讨该植物根、茎和叶的解剖结构、组织化学及其质外体屏障的通透性生理.该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菰的根、茎、叶进行了解剖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菰不定根解剖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鑫 王沛 等 《植物学报》 2021年56卷6期 761-7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根系的构型和超微结构具有物种特异性,对水分和矿质营养的吸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内、外皮层的木栓层和凯氏带是2种重要的质外体屏障,可非定向地阻断水分和离子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及响应逆境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媛 导师:王驰 重庆医科大学 药学 药剂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口服给药途径是使用最为广泛,也是最容易被患者接受的一种给药途径,特别是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口服给药在患者顺应性方面大大优于其他给药途径。然而对于某些药物来说,如抗HIV药物,抗肿瘤药物等,由于本身性质(如水溶性低,因P-糖蛋白的外排作用导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隽 陈正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29卷11期 1269-1271,1276页ISTIC
【摘要】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以异常免疫反应为主要特征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为该细胞自主分泌的胞外囊泡颗粒,其脂双层结构表面及内部富含核酸、蛋白质等成分.已有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结肠炎动物模型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与调控巨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强 葛腾 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4年29卷10期 991-9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2002年,由美国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所提出了“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概念[1].NVU是指由神经元、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小胶质细胞以及维持脑和神经组织完整性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敬海明 李国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0年24卷6期 562-5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血-脑脊液屏障(BCB)位于脉络丛组织中,将外周血与脑脊液(CSF)分为2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负责二者之间的物质转运.BCB通过分泌CSF及其成分维持脑室的稳态环境,同时通过其屏障作用保护脑组织免受各种内源性与外源性有害因素的损害作用,近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树斌 袁飞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年13卷29期 5739-5742页ISTICPKUCA
【摘要】 近年来纳米材料的研究正成为医药学者研究的焦点,纳米载体作为控释系统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使其在药物输送方面具有高效,稳定,特异性强等优点,因其粒径呈纳米态,可透过细胞膜和穿透血脑屏障等,能更好的向靶器官,靶细胞,靶分子输送药物,起到更好的治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刚强 孙少艾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年12卷19期 3725-3728页ISTICPKUCA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各种用于烧伤创面外用人工皮肤的临床应用特点进行讨论.皮肤是保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环境入侵,捧泄水分、调节体温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皮肤烧伤后机体发生的各种损害均与丧失皮肤屏障有关.表皮替代物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琳 郭虹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8年24卷8期 992-9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作为构成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tier,BBB)的主要结构基础,由于其特殊的细胞膜转运系统和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从而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血管内外物质交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其与脑缺血、脑水肿等脑血管疾病的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建平 孙曼霁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7年23卷11期 1401-140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药物递送入脑的主要障碍是血脑屏障,为克服血脑屏障,目前主要采取神经外科手术、增加分子脂溶性、通过内源性血脑屏障转运载体的递送策略.PTD介导跨血脑屏障药物递送是近来出现的新技术,可以方便、高效地使各种分子通过外周血、腹腔等途径,跨越血脑屏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小琴 张奠湘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7年15卷3期 203-20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等手段,对白皮松(Pinus bungeana)子叶、初生叶及2 a生针叶内皮层细胞径向壁的显微结构特征、化学成分,以及在叶子横切面上Na和Cl的微区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广立 程翼宇 《药学学报》 2006年41卷10期 917-9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1997年"Lipinski 5原则"的提出标志着基于化合物结构的体内性质分析数学模型被成功引入药物设计的早期阶段[1].通过虚拟筛选,可以缩短新药开发周期,有效降低开发成本.因此,药物体内性质的预测研究,即absorption-d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宇红 Dirk Feuchter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6年25卷2期 219-2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角质层是皮肤屏障作用的最主要部分,它决定可外界物质对皮肤的渗透情况.本研究在假设角质层细胞为一种三维的十四面体(物理学经典的Tetrakaidecahedron体)下,进行对角质层渗透性质的数值模拟工作.为此,首先完成了对角质层空间结构的网...
【关键词】 角质层;Tetrakaidecahedron;网格拆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晋 陈奕 等 《生理科学进展》 2006年37卷4期 307-312页ISTICPKUCA
【摘要】 基底膜是一种特化的细胞外基质,是肿瘤转移过程中必须穿越的物理屏障.基底膜的组成成分通过和细胞表面受体整合素相互作用,在调节肿瘤转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肿瘤细胞通过分泌基质降解酶类破坏基底膜的组织结构,同时调节细胞外基质受体整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镜 尹飞 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5年7卷6期 526-52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相对简单可靠、接近在体状态的SD大鼠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方法原代分离、纯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将两种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Ⅷ因子、GFAP免疫组化鉴定细胞类型,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透射电镜观察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艳明 王宁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年24卷7期 632-6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冰片开放血脑屏障的机制.方法制备含冰片的家兔血清,应用马丁达比狗肾上皮细胞系作为血脑屏障的体外模型,观察冰片对血脑屏障细胞间紧密连接、细胞吞饮囊泡的影响.结果冰片能使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减少、细胞吞饮囊泡数量增加、粒径...
【关键词】 冰片;血脑屏障体外模型;马丁达比狗肾上皮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伟 孙建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2年10卷2期 125-1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内耳的结构特点及其局部给药的解剖基础由于血迷路屏障的存在,与其他器官相比,内耳与身体其他部分是相对独立的.圆窗膜的半渗透性使得某些药物通过圆窗直接渗透进入鼓阶外淋巴液.耳蜗的骨质结构既可为局部给药和固定提供条件,又可防止药物向周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晓岚 常新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998年15卷z1期 95-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近年来的研究已证明,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耐药性可由染色体介导或质粒介导产生,其耐药机制与下列3个方面有关:细菌外膜的屏障作用;作用靶位结构的改变;水解酶的产生[1-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小兰 胡美 等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31卷1期 113-115页ISTICCA
【摘要】 肠黏膜屏障主要是指由不断更新的肠上皮细胞为结构基础构成的消化道屏障. 肠黏膜屏障是机体肠腔与微生物内环境的第一道屏障,其高度的选择渗透性保证了机体内外环境物质交换的动态平衡.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lial cell line-der...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肠黏膜屏障;肠神经胶质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盼 李凤娟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34卷7期 444-448页ISTIC
【摘要】 梅毒螺旋体(TP)为胞外致病菌,具有强大的组织侵袭能力,不仅能在机体内广泛播散,还能穿透人体多种生理屏障,TP在感染过程中与宿主细胞的黏附,有赖于细菌表面黏附蛋白的存在,近年来相继发现了多种具有黏附功能的TP蛋白质,对其功能和结构的研究也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书婷(综述) 杨春俊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25卷12期 110-112页ISTICCA
【摘要】 皮肤是最直接与外界接触的器官,覆盖于整个体表,起到了重要的屏障作用:一方面保护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环境中的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有害因素的侵袭,另一方面防止组织内的各种营养物质、水分、电解质丧失,从而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伯松 郭安臣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7卷14期 54-58页
【摘要】 介绍血脑屏障及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的应用.结合血脑屏障的结构特点及性质,查阅国内外血脑屏障模型建立的相关文献资料.如何能够使得体外血脑屏障的模型更贴近体内的微环境,目前仍是研究者的热议话题.血脑屏障的模型随着细胞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曼 杨万超 等 《疑难病杂志》 2014年6期 647-649页ISTICCA
【摘要】 血管与脑、脊髓细胞外液之间存在的一个调节界面,即脑屏障。由血脑屏障( BBB )、血-脑脊液屏障( BCSFB )和脑脊液-脑屏障共同组成。脑屏障仅允许必需的代谢物质进入,阻止和移除不需要的代谢产物或毒性物质[1],使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在脑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海威 张丹参 等 《神经药理学报》 2018年8卷3期 1-8页
【摘要】 目的:采用原代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S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和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建立相对简单可靠、重复性好、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起珏 《中国美容医学》 2011年20卷1期 171-17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皮肤是人体与外部环境间的重要屏障,皮肤屏障结构及功能的稳定对保护机体内脏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有害因素损伤,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及营养物质的丢失具有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斌艳 夏爱晓 等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0年37卷1期 40-42页ISTICCA
【摘要】 血脑屏障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的结构基础,有效保护脑组织避免外源性有害物质侵害,但也阻碍许多治疗药物进入脑内,限制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临床应用.如何有效透过血脑屏障成为此类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环节.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能携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璐 王航辉 等 《陕西医学杂志》 2009年38卷1期 34-3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严重烫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GFAP表达与血脑屏障功能的关系.方法:建立严重烫伤大鼠模型.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烫伤组,烫伤组,烫伤后又设3、6、12、24、48 h 5个时间点,用透射电镜观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变...
【关键词】 烧伤/病理生理学;纤维蛋白/代谢;星形细胞/代谢血脑屏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航辉 王璐 等 《解剖学杂志》 2009年32卷2期 222-22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严重烫伤早期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L-NAME对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烫伤组、烫伤组、烫伤+L-...
【关键词】 烫伤;血脑屏障;L-硝基-精氨酸甲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茂松 吴雅冰 等 《国际眼科杂志》 2009年9卷1期 44-4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GM 6001干预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方法:将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tPVR组和外伤后应用GM 6001组,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结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示tPVR组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和RP...
【关键词】 GM 6001;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病理形态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伯锋 王航辉 等 《天津医药》 2009年37卷1期 46-48,后插1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变化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与严重烫伤引起的血脑屏障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烫伤组(分3、6、12、24、48 h 5个时相点),用透射电镜观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变化;紫外分光...
【关键词】 烧伤;星形细胞;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冰 潘彦舒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7年7卷1期 115-119页ISTICCA
【摘要】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简称BBB)是维护脑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功能单位,它不仅可以阻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而且能够清除脑内的有毒代谢产物.BBB上表达的转运系统在积极转运营养物质入脑和选择性外排药物的两个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魏强 张正斌 等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6年32卷5期 505-51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植物表皮蜡质是覆盖在植物最外层的一类有机混合物总称,它是植物自我防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文章就植物表皮蜡质的成分、转运、晶体的形成和发育、形态结构以及环境变化对表皮蜡质的影响,特别是在蜡质与角质蒸腾、叶片水分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道同 刘长安 《重庆医学》 2006年35卷3期 279-281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篇首> 癌细胞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浸润转移,而在此过程中必需突破由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和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BM)组成的屏障.该屏障主要由2种成分构成:(1)结构蛋白:包括胶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云 陈卫国 等 《当代医学》 2017年23卷17期 198-200页
【摘要】 肠道不仅可以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排泄代谢废物,而且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及有害物质通过肠道跨细胞和细胞旁转运侵入机体,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即肠道的黏膜屏障功能(IBF).肠黏膜屏障与多种临床疾病密切相关,多项研究表明肝硬化可引起肠黏膜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 《海峡药学》 2017年29卷4期 201-202页
【摘要】 乳腺癌耐药蛋白是体内重要的跨膜半转运蛋白,是一种依赖ATP酶的半结合转运体,主要负责将内、外源性物质排至细胞外.乳腺癌耐药蛋白在体内分布广泛,胎盘、干细胞、血脑屏障、小肠及肾小管等重要组织中均有表达,是介导肿瘤细胞耐药的重要蛋白,是影响肿瘤...
【关键词】 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ABCG2;体内药物代谢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祎招 徐如祥 等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3年25卷5期 313-315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为探索星形胶质细胞在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形成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内皮细胞系ECV304与星形胶质细胞体外接触共培养的方法,采用电镜及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银染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对内皮细胞系紧密连接的诱导作用.运用Millipore-ERS系统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德兴 江九祥 等 《肿瘤防治研究》 2000年27卷4期 27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基膜是分布广泛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含有层粘蛋白、纤维蛋白等多种成分,构成了机体细胞与组织间的屏障.细胞发生恶变时,由于基膜在结构、分布和数量上都发生变化,有利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本文采用层粘蛋白和Ⅳ型胶原抗体检测鼻咽癌中基膜的表达,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雪晴 杨志宏 等 《神经药理学报》 2016年6卷1期 25-34页
【摘要】 血脑屏障是由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周皮细胞等组成的动态生理结构,在维持中枢系统内环境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外实验其高效、灵敏、快速、稳定等特点使其成为候选药物高通量筛选及生理病理机制研究的首选方案。该文主要对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孟 刘海波 等 《福建医药杂志》 2010年32卷1期 104-105页CA
【摘要】 目的 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氧自由基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择30例室间隔缺损的婴幼儿,随机分为NO组和对照组.NO组在体外循环期间吸入40 ppm NO直至关胸.在体外循环前、主动脉开放后1、3、5、10 min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宇红 乔爱科 等 《应用数学和力学》 2006年27卷4期 417-423页
【摘要】 角质层是皮肤屏障作用的最主要部分,它决定了外界物质对皮肤的渗透情况.在假设角质层细胞为一种三维的十四面体(物理学经典的tetrakaidecahedron体)的情况下,利用有限元法对角质层渗透性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为此,首先完成了对角质层...
【关键词】 角质层;tetrakaidecahedron;网格拆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云 包振民 等 《海洋科学》 2005年29卷12期 25-30页
【摘要】 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健康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呼吸树的形态结构,并观察研究濒死刺参呼吸树的异常,结果显示:刺参呼吸树由外向内依次为体腔上皮、肌层、血腔、内皮细胞和中央腔.体腔上皮细胞游离面有长而不...
【关键词】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呼吸树;体腔上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若天 张晓敏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9年35卷2期 211-2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间充质干细胞(MSC)广泛应用于包括眼科在内的多种疾病治疗研究.近年研究表明,MSC外泌体具有与MSC类似的生物学功能,可替代MSC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外泌体是一类纳米级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的小囊泡,可以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信号传导,发挥多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丽莉 郑峻松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7年37卷12期 1-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构建易调控、接近在体微环境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方法:微流控芯片体外模型采用上下双培养池结构,由多聚碳酸酯膜分隔,两套流路系统控制流体.细胞采用原代分离纯化的大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进行鉴定,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学成 仝燕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42卷7期 1338-134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文拟研究冬青油的体外经皮促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选择蛇床子素和桅子苷作为亲脂性和亲水性模型药物,利用体外透皮试验测定冬青油的经皮促透效果;采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研究冬青油对大鼠皮肤角质层分子结构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直观观察冬青油对大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家驹 《中华消化杂志》 2016年36卷7期 496-4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IBD 主要包括 UC 和 CD,是我国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仍未明确,诊治较为棘手[1]。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连续统一体(continuum)概念,认为 IBD 系发生复杂、相互作用的连续统一体病变所致[2]。所谓复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永坤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0年25卷7期 516-51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1 胃肠道微生态系统及其变化目前,将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宿主相互关系的科学称为微生态学[1-2].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泌尿、胃肠道4个系统.其中,以胃肠道微生态系统最为主要和复杂.有学者估计,人体微生物质量(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蔄茂强 宋顺鹏 等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0年43卷7期 517-5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表皮通透屏障功能通常是指表皮防止过多的水分进出机体的功能,使人类能够在干燥的环境下,不丢失过多的体液而健康地生存;浸泡于水中时,也不会因水透入体内过多而致病.角质层中角质细胞间的复层板层膜结构是其主要的功能部分.体内外诸多因素均可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