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0
- 19
- 6
- 3
- 2
- 1
- 13
- 5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晶晶 贾海彬 等 《生物多样性》 2023年31卷3期 237-24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蚯蚓(地龙)是一种常见的动物类中药资源,在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为大量获取野生蚯蚓,高效获取蚯蚓的方式"电击"法应运而生,但过度攫取可能会威胁蚯蚓的野外生存.为了解"电击"蚯蚓存在的潜在威胁和影响,本文利用19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琼 《特别健康》 2023年19期 23-24页
【摘要】 本文对肉苁蓉的药源调查和资源保护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中国主要肉苁蓉产地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分析了肉苁蓉资源的现状、利用与保护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资源保护策略.研究显示,过度采集和环境污染已对肉苁蓉资源产生了显著影响,导致了资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盛基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3年35卷4期 401-40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民族植物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植物相互关系的学科,用于了解世界各地人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对于寻找保护植物的最好方法至关重要,这一科学领域在许多国家被应用于有关植物的传统知识调查记载,大量地方性植物区系中的有用植物编目已经完成.在过去一百年中,从民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淮虎银 刘爱忠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3年35卷2期 180-18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选择性采集是人类利用野生生物资源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选择性采集不仅对采集对象及其所在的生态系统有明显影响,而且也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在选择性采集对资源植物及其所在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集中阐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晓晶 郭娟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10期 1887-189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的物质基础,几千年的积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药物基础保障,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加之对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的认识不足,使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陷入困境,中药材质量难以保障、中药传统文化精髓丢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再富 《生物多样性》 2015年23卷1期 126-1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至今,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采取了多种行动计划,但世界各国领导人在2002年于南非召开的联合国“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所作的在201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前扭转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趋势的承诺至今都无法实现.究其主要原因,除...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西双版纳傣族民族传统文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婧祎 赵文武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4期 1055-106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社会水文学是水文学和自然、社会、人文的交叉学科,主要探究人-水耦合系统的双向互馈方式及其协同进化的动态机理,并着力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问题.本文从社会水文学的产生背景与形成过程入手,介绍了社会水文学的基本概念,总结了其学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悦 谢屹 《生态学杂志》 2014年33卷11期 3157-31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运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辽宁省水资源生态盈亏和用水效率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与其他省份及其他方法的研究结果做了比较.时间维度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2年期间,仅2010年人均水资源账户生态盈余,其他年份均生态赤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莉 刘凯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39卷8期 1407-14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是中药大黄的重要基原,然而,由于多年的过度采挖其野生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该文在查阅唐古特大黄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走访调查和现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采用了本课题组提出的线路样方法和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慧莉 田涛 等 《生态学杂志》 2014年33卷11期 3127-31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凸显,旱区农业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生态学家的关注.本文综述了2013年10月14-18日在兰州大学举行的干旱农业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国际会议全部28场学术报告,围绕“旱区雨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斌 郑勇奇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年15卷6期 1390-13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经过遗传改良的重要造林树种有100多种,全国年均提供各类林木种子2300万kg,年均生产各类良种壮苗约130亿株.林木良种在生产上的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综合增益,其中用材林平均生长增益达10% ~ 30%,经济林平均产量增益达15%~6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艳琴 刘小丽 等 《中草药》 2011年42卷12期 2552-25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草珊瑚是我国重点研究药用植物之一.在系统查阅和整理国内外有关草珊瑚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尤其是质量控制及人工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草珊瑚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指出在医药领域需进一步加强对其化学成分、药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璐琦 彭华胜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1期 1-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者在分析中药资源利用的现状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当前中药资源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策略:针对盲目引种的现象,提出以"道地"为基础的定向栽培;针对品种选育进展缓慢的问题,提出以"有效成分"为目标的定向培育;针对药用器官利用单一的现象,提出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定华 陈仕江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1年36卷6期 814-8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者多年来在对冬虫夏草进行人工培殖研究的实际工作中、在对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等冬虫夏草主产区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梳理了引起冬虫夏草资源趋于濒危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多年来采收方式不当影响了高山草甸土中菌种复壮和更新.二是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陈绪中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10年28卷4期 497-5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木通属(Akebia Decaisne)植物为我国传统药用植物,有着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叶、花、果观赏性强,果肉营养丰富,可鲜食或加工,开发潜力巨大.作者对3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木通属植物(五叶木通Akebia qu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作志 林昭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1期 221-2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其可持续利用的评价则是目前世界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及热点问题.本文以可持续利用的有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适用于广东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灰色综合评判模型分析了1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朝阳 赵庭周 《中草药》 2009年40卷2期 319-3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围绕重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收效甚微,未能从根本上扭转重楼资源不可持续的趋势和现状.在回顾并综合分析重楼资源的地位、利用现状、资源基本特征、相关科研概况和生产实践经验后,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郎萍 张忠慧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9年17卷Z1期 123-1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栗属(Castanea Mill.)植物共有7个种,中国板栗(C.mollissima Bl.)、茅栗(C. seguinii Dode)和锥栗(C.henryi Rehd.& Wil s.)为栗属的中国特有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云伟 鲍梦幻 等 《生物多样性》 2024年32卷5期 138-16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海洋生物地理学是研究海洋生物地理分布时空格局、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结构稳定以及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物种分布模型是研究物种地理分布变化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对于海洋生物地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白梅 朱田田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23期 8235-82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当归Angelica sinensis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中药,具有悠久的药用和栽培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逐渐被发现,有力推动了当归的产业发展.当归含有挥发油、多糖、有机酸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降血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碧玉 《生物多样性》 2024年32卷5期 12-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我国在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制建设过程中应重视研究域外治理经验,吸收适合国情的内容,避免重复他国的弯路.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方法,总结了印度立法、修法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法律完善提出建议.印度2023年8月以促进生物资源商业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绍杰 王宇飞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20期 7192-72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薯蓣属植物作为一个重要的药用类群,其分子生物学研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薯蓣属植物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近缘物种及混伪品的鉴别问题,同时还可促进其优良品种的开发与利用.从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分子鉴定、系统进化、物种起源和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海 何拓 等 《生物多样性》 2023年31卷9期 22-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21年12月和2022年5月,国务院分别批复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在广州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批复文件要求,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国家植物园具有国家代表性、科学系统性和社会公益性.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海 文香英 等 《生物多样性》 2022年30卷4期 194-2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来源,植物多样性是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的战略资源.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两种主要方法,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构建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露颖 施梦瑶 等 《中草药》 2022年53卷21期 6931-69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道地药材因其品质优良、疗效显著,被认为是中药界的"品质标杆".近年来,"辨状论质"、指纹图谱和生物效价检测等技术从性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等方面揭示了道地药材的品质特征.多种DNA分子标记技术从遗传物质方面为道地药材的鉴定提供了方法,不断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席辉辉 王祎晴 等 《生物多样性》 2022年30卷7期 69-8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苏铁类植物含2科10属,是现存种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苏铁属(Cycas)是唯一在中国有自然分布的苏铁类植物,约20种,多数种类为中国特有.中国的苏铁属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大部分种类为狭域分布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跃华 《中草药》 2022年53卷13期 3889-38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患者为中心"是医药相关领域共同遵循的理念.结合中药新药药学研究与评价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从"以患者为中心"的角度出发,对中药新药的药学研究如何满足患者需求进行了探讨,建议:(1)加强药材中外源性污染物及药品中内源性有毒成分等的质量控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翠 刘冰 等 《生物多样性》 2022年30卷6期 1-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区域性维管植物编目对于该区域内植物多样性保护及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尽管编目工作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得以开展,但近30年来没有进行系统更新.现有数据零散、不系统,相关编目进展甚至已经落后于周边地区.本文在《北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婷婷 陈彤垚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2年46卷5期 516-52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兰科植物是典型的菌根植物.兰菌根是兰科植物根与真菌形成的菌根共生体.兰菌根真菌的营养来源影响宿主植物的生活方式和营养水平.氮是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兰科植物具有富集氮的特征,其组织和器官的氮含量通常高于同生境中的其他植物.该文综述了兰菌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曼 韩亭亭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20期 5103-51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白及产业发展迅速,在医药、保健、美容等领域广泛应用,但是仍存在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通过对白及市场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课题组研究成果,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野生资源短缺,品种参差不齐;作用机制不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锐 陈旭辉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7期 190-1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磷元素是农作物的主要营养限制因子之一,开发利用土壤中的磷资源对解决作物的磷素限制意义深远.植酸是土壤有机磷的主要形态,其矿化分解并释放有效磷的过程是一个酶促反应,植酸酶是这一过程的关键酶.植酸酶在土壤改良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领域具有较强的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琴 樊小莉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2期 526-5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挖掘具有药用价值的优异重楼属植物资源,缓解药用重楼资源压力,为促进重楼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材料基础.方法 在四川盆周山地采集21份重楼资源,根据表型筛选出大块茎资源GQ与MH,多芽资源GK.初步形态鉴定后,利用DNA条形码ITS、psb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得红 刘思嘉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10期 152-1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我国地方品种滩羊双羔群体进行SNP检测和多胎性状相关性研究,促进SNPs在双羔家系分子育种中的应用.从实验前期SNP筛选的基础上,利用候选基因飞行质谱法最终确定3种基因13个SNP位点作为候选位点,对滩羊双羔群体的多胎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家兴 安建东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5期 486-4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熊蜂是众多野生植物和农作物的重要传粉者,在维持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地形多样、植被丰富,是全球熊蜂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但过去缺乏系统调查研究,中国熊蜂多样性现状及其利用特性不详.本文介绍了近20年在中国熊蜂资源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千里 王美娟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16期 3797-38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作为药材使用,具有抗菌、抗炎、祛风寒的作用.关苍术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东北地区的道地药材,也是朝鲜民族的传统药材.对关苍术的植物形态、分类、药材性状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耀 李耕耘 等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4期 414-42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栽培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全球人口与人均需求量的持续增长导致对植物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栽培植物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是限制其产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主要冈素.栽培植物野生近缘种在自然环境中积累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并在应对环境变化的过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耀 陈家宽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4期 333-34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长江流域的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著名的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孕育了大量的栽培植物.本文梳理了起源于长江流域的农作物的资料以及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植物遗存信息;结合对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全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玉国 杨洁 等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4期 373-38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长江流域是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起源和演化的关键分布区,富集了全世界重要的猕猴桃属野生物种资源和中华-美味猕猴桃物种复合体(Actinidia chinensis-A.deliciosa species complex)的种群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琴 陈家宽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4期 327-3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1 植物遗传资源应当是今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全球生物多样性每年为人类创造的服务价值远高于经济生产总值,据Costanza等(1997,2014)研究,1995年全球生态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玮琳 董梅 等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6期 645-6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中国于2016年9月6日成为《名古屋议定书》缔约方,意味着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以及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在国际和国内层面已经步入履行阶段.传统知识的防御性保护是防范生物剽窃,建设性保护是促进惠益分享.本研究通过多年的实地调研发现,德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盾 任梦云 等 《中草药》 2018年49卷1期 219-2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甘肃、青海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遗传多样性研究,为野生山莨菪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1个野生山莨菪居群的127份DNA进行扩增,对其扩增条带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所得遗传距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再富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7期 780-78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笔者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主要对象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民族森林文化等科学研究已近一甲子,十分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近时,笔者了解到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象明乡的苏底村正在建设一座水电站.虽然该项目已在2011年5月作过环评,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彩云 黄珊珊 等 《中草药》 2017年48卷11期 2306-23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利用标准的一个或多个DNA片段对物种进行鉴定,是近年来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也是生物学发展最迅速的方向之一.总结了植物DNA条形码研究的发展历程及最新进展,重点讨论了超级条形码在近缘物种鉴别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达元 《生物多样性》 2017年25卷11期 1145-114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物多样性公约》(CBD,以下简称《公约》)于1992年5月22日获得通过,并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目前有196个缔约方.《公约》旨在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公平公正地分享因利用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所产生的惠益.目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中苏直 田波 等 《中草药》 2017年48卷9期 1834-18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为滇重楼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方法 采用SSR分子标记对滇重楼5个不同居群共115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筛选出8对可用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楚源 陈文列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37卷4期 438-44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以药用植物草珊瑚叶、茎为材料,研究黄酮类物质在其中的分布.方法:在观察草珊瑚植物叶、茎显微结构的基础上,用NaOH显色和醋酸镁甲醇液显色的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黄酮类化合物定位.结果:黄酮类化合物在叶中主要分布在表皮和位于上下表皮内的厚角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小波 郭兰萍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37卷11期 1517-15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地资源是中药资源存在和药用生物资源繁衍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土地也是联系中药资源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中药资源处于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复合系统中,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包括资源本身的持续性,还涉及到资源所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莹 刘元进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4期 888-8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2010年莱州湾15个站位的多毛类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及其对主要海水化学、沉积物环境变化的响应,并与1998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以期对莱州湾生态质量现状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与1998年相比,2010年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和生物多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