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77
- 9
- 5
- 13
- 13
- 11
- 4
- 2
- 371
- 142
- 96
- 70
- 5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墨飞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6期 62-65页
【摘要】 随着"互联网+"教育新业态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应用于高校英语教育活动渐成趋势,并对固有教育模式和方法等产生了重大影响.新媒体之"新"既包括媒介创新,也包括内容创新,极大地拓展了高校英语教育工具与资源.立足高校英语教学场景,借助新媒体资源整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波 陈晨 等 《海外英语(下)》 2022年5期 57-58页
【摘要】 对当前外训教学中常见的教译结合式授课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优缺点,在实践的基础上、在跨文化交际和口译多任务处理模式的观照下尝试走出该模式授课的困境,以期提升课堂效果,更好地实现外训目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玲 方卫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7年34卷14期 41-4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翻译是不同文化的碰撞、比较、交汇和融合.通常翻译技能被认为是一项较高的英语技能.除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之外,一名优秀的翻译人员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素质:双文化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广阔的知识面、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对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宇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27卷5期 789-792页
【摘要】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经济、教育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医学生就业将面临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将成为医学生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对医学生进行跨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曦 董俭 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10期 102-103页
【摘要】 研究旨在探索中医院校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PBL教学方法应用.课题组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两个班级的对比教学为例,对PBL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效果评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教师的引导策略等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实践证明,P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芳 《中医教育》 2018年37卷2期 25-28页
【摘要】 以跨文化教育理论模式为基础,对中医药院校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体系4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构建以中医药对外传播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适应跨文化教育"本土化"和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需要.教学评估的结果反映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学军 杨雪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年06卷8期 751-752页ISTIC
【摘要】 <篇首> 1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交际是人类在相互交往中使用符号创造意义和反射意义的动态、系统过程.交际与文化密不可分.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或Communication BetweenCultur...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救援医学;英语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雪菲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11卷3期 215-216页ISTICCA
【摘要】 对中医英语专业学生未来的医学类方面的专业课程进行探讨,包括中医英语学习者摩该具备的有关中医专业知识,中医英语专业对中医文化背景的教学,中医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培养以及中医英语教学中对学生中医翻译能力的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丽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31卷4期 512,515页ISTIC
【摘要】 首先概述了英、汉语文化中对礼貌问题的研究状况,其次,对两种语言的礼貌原则进行对比分析,这些差异成为跨文化交际障碍之一.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红妮 邱春英 等 《护理学报》 2007年14卷10期 8-10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随着我国加入WTO,随着CGFNS考试进入中国,我国的医护行业日趋国际化,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护理教育理念和模式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国的护理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要求护士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完备的知识体系、较高的人文素养、良好的人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萌颖 刘秋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22卷4期 92-93页ISTIC
【摘要】 针对目前高校英语教学中重目的语文化输入,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就如何加强母语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及其必要性从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 曹光天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5年27卷6期 117-119页ISTIC
【摘要】 当今世界的迅猛发展使得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作用更加明显,大学外语教学应积极探索应对这一迫切形势的具体途径与办法.本文在分析大学外语教学中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关系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外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并总结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瑢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14卷3期 47-49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近几年来,有3门密切相关的语言学科同时在我国传播,①语言国情学;②跨文化交际学;③文化语言学.这3门语言学科研究的内容大同小异,只是侧重点不同.它们都是以研究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为主旨,以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为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平 吴夏南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卷17期 39-41页
【摘要】 丰富的文化色彩和人文内涵是中医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做好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做好中医翻译的关键.本文讨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的跨文化交际性,进而基于韦努蒂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举例分析讨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结论指出:跨文化交际视阈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常晖 《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5卷2期 57-60页ISTIC
【摘要】 文章在阐述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呈现了使学生获得成功交际体验的有效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勤 陈成东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11卷3期 64,封底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中医走向世界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医以其独特的疗法,赢得越来越多外国人的共识.中医走向世界要依靠外语(主要是英语)作为桥梁,而翻译(包括口译、笔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医的对外发展.因此,探讨跨文化交际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丽雯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38卷5期 82-86页
【摘要】 语用学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对跨文化交际生活系统结构的语用四要素的分析,构建了跨文化交际生活的沟通系统模型。基于该模型思考了理论拓展研究与实际应用问题,提出以语用学为指导,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语用路向: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欣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5期 213-214页
【摘要】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这就给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分析留学生特点,在留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强跨文化交际研究,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研究,对当今快速发展的留学生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艳 《教育界》 2016年24期 127,129页
【摘要】 文章对新疆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以及中药学专业的222名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的5个层面进行了测评,发现其中两项比较薄弱,这与我们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侧重点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文章提出了应把不同文化认知、讨论、交际纳入大学英语课堂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霞 《海外英语(上)》 2016年6期 10-11页
【摘要】 自对外开放以来,我国与国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上的交融逐渐增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我国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必须加大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视程度,在学校就开始培养学生语言知识运用能力,不断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玉娥 《现代交际》 2016年6期 53-54页
【摘要】 时间是一种语言.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时间语言.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时间观,但是这些时间观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全球化和世界局势的变化而变化的.了解这些差异和变化能帮助我们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兰思成 《科教导刊》 2016年11期 13-14,16页
【摘要】 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于国际化,所以良好的外事交际能力对于高校教育而言越来越重要。而外事工作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跨文化交际”。语言的结构、词汇含义、表达的情感色彩等都是外事翻译的重要组成也是主要的翻译障碍所在。优秀的译员应充分理解双方文化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艳君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31卷2期 67-70页
【摘要】 在国际医学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和涉外医疗全方位开展的背景下,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医学委婉语所包含的内容及医学文化信息需要准确地传递给译文接受者.在翻译目的论视角下,通过分析目的论及其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认为医学委婉语翻译要根据翻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娟 《英语广场(下旬刊)》 2016年9期 22-23页
【摘要】 当不同文化的人们在特定情境下,进行互动跨文化沟通时,往往会表现出某些情绪或情感的变化.交际双方的情绪或情感的波动,势必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效果.本文将结合实例,探讨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有效提高跨文化敏觉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静 《新课程研究(中旬-单)》 2016年4期 30-31页
【摘要】 文化导入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结构,在交际中更加准确地使用语言,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当前大学英语课堂中,文化导入尽管受到重视,却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教学方法。文章结合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燕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7卷2期 97-99页
【摘要】 从英国林肯大学EFL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在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国外ESL教育强调对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重视;具体从学习动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材选用以及学习语境这五个方面,阐述其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学的特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悦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5期 165-166页
【摘要】 本文探讨了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优点和运用方式,以及这种方式在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霓虹 《中外交流》 2016年13期 58页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世界经济逐渐接轨,跨文化交际也是越来越密切.语言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主要交流工具,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运用的英语,因此,我们应格外注意自身英语的学习与交流.本文根据笔者自身学习英语的一些经历和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遇见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昕 《现代商业》 2015年23期 253-254页
【摘要】 世界以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组合而成,而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中,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语言.自古以来,国际间的商务交流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世界各个国家在进行经济贸易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对自己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进行着传播,展现出一种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颖 《海外英语(上)》 2015年12期 63-64页
【摘要】 高职英语阅读课程以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获取信息的能力为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高职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与跨文化意识都相对薄弱,教学过程往往会注重语言知识和阅读能力方面的培养而忽略了文化知识的传授,使中西文化差异成为阅读的障碍,导致学生的整体阅读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瑾 谢静静 《求知导刊》 2015年18期 79-80页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刊发以来,国内不少高等院校根据基础、提高、发展三级教学目标,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大课程体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本文探讨了在《指南》的指...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课程设置;通用英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凡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20-21页
【摘要】 在跨文化交际中,汉英话语风格差异明显,使得交际参与者不能有效沟通,进而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在分析汉英语言风格差异的基础上,从文化传统、思维模式、社会心理、哲学观念和话语美学标准五个视角探求汉英话语风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冰鹤 姚怡婷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498-499页
【摘要】 涉外护理作为护理行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培养一批既能熟练掌握现代护理知识和技能,又可熟练运用公共英语、护理专业英语以及涉外护理知识的学生。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护理对象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为涉外护理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商国印 张丹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147-148页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深深地植根于语言,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的理解。唯有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琴 王李俊 等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2015年11期 152页
【摘要】 随着护理环境与多种文化的交融日益加深,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的职业能力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研究者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护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阻碍护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因素,寻求有效的策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欢 《中文信息》 2015年7期 117-118页
【摘要】 本文主要从中英问候习俗对比着手,介绍了问候的社会功能和类别,并对中英问候习俗规范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实例阐释在跨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者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问候表达,以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师改改 《中外企业家》 2015年23期 262-262页
【摘要】 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感知的生理机制使人们对颜色词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种颜色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文化风俗,心理以及思维方式使颜色词所蕴涵的意义产生差异。在各种语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琪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153-153,158页
【摘要】 中西方由于拥有不同历史、地处不同地域、深受不同的哲学思想指导行为。一直有着不同的文化表现。本文从影视作品这个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使我们今后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更加顺畅,更加游刃有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佰蕾 《中文信息》 2015年5期 219-220页
【摘要】 《英语课程标准》对现代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语言运用得体的保证是文化意识则,这就要求我们不要一味地进行就语言而语言的教学活动。因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萍 《科教文汇》 2015年29期 176-177页
【摘要】 近年我国日语教学正在经历由传统知识传授型向完成课题型的演变,对日语教材的开发提出新要求。JF Can-do理论以完成课题为核心,强调细化教学目标,科学严谨组织学习要素,客观具体详尽地量化教学大纲。本文以《跨文化交际护理日语教程》为例,具体演...
【关键词】 教学大纲;《跨文化交际护理日语教程》;JF Can-do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俊海 《华夏医学》 2014年27卷1期 134-135页CA
【摘要】 随着国际交流和合作的不断增加,国际护理人才在全世界范围,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严重短缺.从2012年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就业预测中我们发现在美国相较于其他职业,注册护士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量最大,2010年的需求量为274万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芳 《消费导刊》 2014年5期 228-228页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关系非常密切,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要素,那么不同文化要素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模式中形成了影响人们思维方式和语言形成的固定习惯。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必要经历文化接触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艳 杨亚涛 《才智》 2014年36期 306-306页
【摘要】 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文化的多元化势必在造成文化冲击现象。文章积极从这个角度出发,探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多元化和文化冲击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文化交流发展策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海静 罗海燕 《大学教育》 2014年15期 46-47,53页
【摘要】 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的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突出表现在教材设计不合理、教师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学过程的组织不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曼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24期 136-136,137页
【摘要】 随着全球一体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被视为当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代教育技术也更加丰富化,各种当代交际技术更是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和相关知识的认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然 《科技视界》 2014年8期 182-182,228页
【摘要】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严重阻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遥本文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产生的原因袁即长期以来教育制度和外语教学方面对中国文化的忽视以及外语学习者自身跨文化意识较弱尧自身不重视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遥在此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勋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5期 144-144,145页
【摘要】 跨文化交际是人们因生产生活需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之间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进行的结果之一---外来词,也就随之产生了。外来词对汉语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汉语中的外来词主要有英语外来词、宗教外来词、网络词汇以及其他语言的外来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祖婉慧 《电影评介》 2013年4期 71,78页
【摘要】 英语电影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英语电影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效的加强了学生间的沟通交际能力,对跨文化交际有了更多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掘英语学习的乐趣,挖掘西方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娣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31期 2页
【摘要】 中西跨文化交际必须考虑民族性格差异.这是交际成功的重要保障.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庸与直爽、内敛与外向、谦虚与自信等四个方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兰丽伟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4卷1期 157-160页
【摘要】 英汉礼貌原则因其文化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礼貌的内涵、“面子”现、礼貌准则等方面,而这些差异是两种文化价值观差异的体现.因此,在现代外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得体的礼貌言语行为的语用能力,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