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3
- 25
- 1
- 1
- 25
- 9
- 9
- 6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齐宗辉 刘善英 《齐鲁医学杂志》 2009年24卷5期 458-458页ISTIC
【摘要】 <篇首> 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病人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科学、及时、有效的控制.如何科学有效地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控制护理缺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成为医院加强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由于护士和病人接触的时间长,护士对死亡和伤害承担的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存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11卷5期 161-16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吴鞠通轶事吴鞠通(1758-1836),名塘,字鞠通,江苏淮阴人,清代温病学派"四大家"之一.吴氏之学本于叶天士,编著<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的理论,拟定不少温病名方,多为后世医家所采用.另外著有<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存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11卷9期 147-14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施今墨轶事施今墨(1881-1969),浙江萧山县人,民国时期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善治内科杂症,1930年曾应邀赴西安为杨虎城将军治病,药到病除,当时报纸传为佳话.1932年创办"华北国医学院",对中医教育颇有贡献.解放后先后在北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存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11卷3期 153-15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程钟龄轶事程钟龄(1662-1735),名国彭,号恒阳子,安徽歙县人,清代著名医家.著有<医学心悟>、<医门八法>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存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11卷2期 143-14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焚经学医下决心朱丹溪早年习儒,学识渊博,追随老师许文谦学习朱熹理学已经多年,对伦理、哲学、历史、天文、地理等多有造诣,成为有名的"东南大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颖颖 刘宝林 等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期 78-79页
【摘要】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枯燥、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讲的现象,所以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加入一些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相关的名人趣事,则会起到调动气氛,同时帮助理解一些基本原理的作用.本文就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和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迅 左新河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13卷2期 7-8页
【摘要】 本文梳理了古代诗文中有关瘿病的记述,古代诗文以其独特的文人视角,对瘿病症状有很多珍贵的描述,认识到山区是瘿病主要流行地区,并且注意到了瘿病流行与水土环境、地形景观等的密切关系,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有关瘿病的医学史料.探寻古代诗文中瘿病之记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山西中医》 2013年29卷8期 37页
【摘要】 王怀义大夫是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的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河南省孟津县人,1962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今成都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同年分配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今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工作,王君大约比我晚报到1个月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菡 《兰台世界》 2013年30期 60-61页
【摘要】 晚清传播西方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郭嵩焘历来主张兼容并包、经世致用之学,这种相对开放且讲究实用的思想意识为他后来认同和接纳西方文化、形成西方文化观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丰富的西方文化观内涵,与一般洋务派不同而自成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桂祥 《中医文献杂志》 2012年30卷4期 42-44页
【摘要】 笔者师从朱良春老师,从私淑弟子到入室弟子历经17个年头,师生之谊已逾30余载.本文通过国医大师朱良春老师“两件墨宝”、“深夜示教”、“海纳百川”、“无微不至”、“蓬荜生辉”一些平易琐事的记载,彰显老师伟大的人格、崇高的道德修养、毕生为中医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山西中医》 2011年27卷7期 36-37页
【摘要】 <篇首> 孔嗣伯老大夫是京华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老先生的哲嗣,尽得孔太老之真传,亦以善用寒凉药名噪京门.先生供职于北京同仁医院中医科,我在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读书时,1961年进行毕业实习期间,有幸受到孔嗣伯老师的亲炙,并赠送我<四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山西中医》 2011年27卷3期 36-37页
【摘要】 <篇首> 上世纪70~80年代,我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山西分会理事兼秘书.秘书的事,实际上是负责学会的日常活动、上下联系、安排会议、组织学术活动等等.因此,和我省的中医药界人士接触来往较多,不论是省城的还是各地市的知名人士都有过联系和来往,这确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山西中医》 2011年27卷11期 40-41页
【摘要】 1上世纪80年代,河北省中医研究所王其飞教授,让我为他开发的新药做些药效、药理学的实验,并告之曰:方中有雄蚕娥,是补虚益肾、强精种子的良药云云.众所周知,蚕娥属于中药中的虫类药,虫类药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中即有“五药”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光宇 《中医文献杂志》 2011年29卷4期 46-47页
【摘要】 <篇首> 今年5月3日,是上海市宁波同乡联谊会顾问、国医大师、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裘沛然先生逝世1周年纪念日.特撰此文,记叙裘老生前些许小事,以志纪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山西中医》 2011年27卷9期 32-33页
【摘要】 1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方,是经方之祖,是“公认”的辛温解表剂的代表方,特别是从清初汪昂的《汤头歌诀》将其与麻黄汤同类列入“发表剂”后.由于该书是一本流传广泛的中医门径书,不论是家传还是师授的民间中医,都把它做科徒的必读之书.1956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09卷23期 11-13页
【摘要】 <篇首> 岐伯其人本是中国医史上彪柄千秋的苍生大医,据文献记载,他是轩辕黄帝的医药"天师",而中医药界尊其为医祖.从医史的集体记忆中关于他的轶事和他对中药学所做出的伟大业绩看,他永远值得人们学习研究、敬仰尊崇和记念缅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水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4卷1期 111-114,120页
【摘要】 通过解读爱默生的作品<美国学者>、<诗人>以及斯蒂文斯的书信等提炼出两者相契合的三个诗学观点:"诗学自立"、"平凡事物寓奇迹"和"诗人创造新象征".以斯蒂文斯的<坛子轶事>和爱默生的<紫杜鹃>两首诗为主要实例,以<坛子轶事>与<希腊古瓮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山西中医》 2009年25卷11期 43-43页
【摘要】 <篇首> 我和朱进忠是在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读书时的同学,寒窗共读6年有余.他长我2岁,1962年毕业后又同时被分配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今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同在一个科室,同住单身宿舍一个房间,直到1973年他的宝眷来并才分开,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山西中医》 2009年25卷7期 39-40页
【摘要】 <篇首> 24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1)肾精子与海浮石这两味药是印会河老师推荐的.印老师是原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在上世纪70年代末由卫生部认定的第一批中医终身教授,后调任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他有一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山西中医》 2008年24卷4期 32页
【摘要】 <篇首> 9石膏之药性及应用石膏是中医临床上的常用药,也是金石类药物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之一.临床上应用最多最广的是清热泻火的生石膏,经煅烧后称熟石膏,其性变为收湿、敛疮生肌而专供外用,通常说石膏系指生石膏而言.石膏常用而用途又广,因此善用者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山西中医》 2008年24卷12期 32-33页
【摘要】 <篇首> 22 马蛇子能治痫证大约是在上世纪80年代,谢海洲老师在谈论癲痫的食疗时介绍说,他在吉林民间得知,当地医师以马蛇子(也称马舌子,即蜥蜴)代替蛤蚧,配伍在丸散中,以其化痰之能治疗痰喘,颇有效验.谢老根据痫症多与痰涎相关的中医理论,试用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山西中医》 2008年24卷7期 43页
【摘要】 <篇首> 12最有用而最难用的"虎狼之品"--附子附子是临床上的常用药之一,尽管古今医家都认为该品有毒,但确定是温阳救逆的要药,更是"火神派"扶阳补火的首选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山西中医》 2008年24卷9期 41-41页
【摘要】 <篇首> 16 合欢花与合欢皮合欢花为豆科植物合欢的干燥花序,合欢皮则是该植物的干燥树皮.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以合欢皮为正品,属养心安神药,其功能为解郁安神,活血消肿,除用于失眠外,还可用于跌打骨折的血瘀肿痛和肺痈及疮痈肿毒;合欢花则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山西中医》 2007年23卷3期 50页
【摘要】 <篇首> 4定痛良药--冰片北京中医学院的任应秋老师(1914-1984),字鸿宾,1914年出生于四川省江津县,17岁开始学医,23岁就读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未及毕业,抗日战争爆发而返回四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良春 《中医文献杂志》 2007年25卷2期 58-59页
【摘要】 <篇首> 由于章次公老师(1903~1959年)在1956年底写给我的这封信(见下图)失而复得,并阅及何时希学兄在《近代医林轶事》(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7年印行)一书中"外狂内谨的章次公"的文章,感慨万千,令人黯然神伤,不能自已,爰濡笔追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山西中医》 2007年23卷5期 54-54页
【摘要】 <篇首> 6 厚朴功效之争议关于厚朴的效用,北京中医学院开院的四位元老之一方鸣谦老师对此药颇有微词.他认为,该药性燥烈,破气之力大,用之不慎则伤元气,并说有一妇女,服用厚朴因破气太甚,元气暴脱,遗尿而亡,故厚朴之使用要慎之又慎,必要时可选用"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山西中医》 2006年22卷6期 42页
【摘要】 <篇首> 3 医应识药医药本为一家,古今中外似都如此,如英语的"medicine,就是医或药的意思.在我国古代,药王就是名医的代称,不过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其代表人物都不一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仲成 《山西中医》 2006年22卷3期 43-44页
【摘要】 <篇首> 谢海洲老师于2005年11月15日在北京逝世,我因病未能参加谢老师的追悼会,只好发了唁电寄托我的哀思.谢老师虽已辞世,但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时时浮现在我的脑际:高大硬朗的身材,红润的面色,洪钟般的嗓门,耄耄之年仍耳聪目明,精力过人,思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民 《山西中医》 2006年22卷4期 46-47页
【摘要】 <篇首> 1956年9月1日,我高高兴兴地迈进了北京中医学院(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大门,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大学生.刚刚建立的这所高等中医学府,当时借住在北京市东城区北门仓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的校舍里,1958年才迁入海运仓胡同原"朝阳大学"的旧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卫星 《山西中医》 2005年21卷3期 43-44页
【摘要】 <篇首> 惊闻恩师刘绍武先生于2004年12月2日在海口谢世,心中十分悲痛.当我在三部六病网站浏览先生的生平时,不禁潸然泪下,许多往事再现在脑海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郭海 全国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2014年年会 2014年
【摘要】 南京自古以来重视教育,各地权贵及文人雅士多聚集于此,南京地区历代名医辈出,现将南京地方志记载历代名医传承脉络及书籍、轶事研究进行整理。文章阐明南京地区名医辈出,以世代相传为主,其著述甚丰,以流行性疾病为主,行医轶事,以术德双馨为主。神圣工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何庆勇 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毛泽东的中医轶事:1、中医几根银针治愈了毛主席的肩周炎;2、毛泽东称中医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3、毛泽东外感日久不愈,中药两剂即病除;4、中医针拨术使毛泽东视力恢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单于德 全国回族医药学术研讨会 2008年
【摘要】 本文介绍了止痢良方,荜茇奶、超尘拔俗的苏合香与苏合香丸,以及海上奇方补骨脂丸等回回医药早期传入中国的轶事,探讨了神奇的方术古老的传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