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1
- 30
- 7
- 3
- 1
- 1
- 14
- 9
- 9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胡小钰 杨豫正 等 《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5卷2期 5-8,12页
【摘要】 痛风是临床少见的中西医同名的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优势.痛风治疗的关键是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代谢,将血尿酸水平长期控制在合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痛风的复发,减少尿酸盐对机体的损害.临床上需根据患者血尿酸水平及相关合并症,合理选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冠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年36卷1期 296-2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跳出辨证论治,寻找辨治新思路与新出路.重温经典发现,《黄帝内经》并存辨病、审因、对症、因天、因地、因人治疗六大辨治模式.三因治疗凸显"天人相应"特色概称辨证论治,与辨病、审因、对症治疗相辅相成、互联互补,四维一体构成完整辨治体系.走出"唯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冠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年34卷11期 5265-526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四大辨治思维的提出,对于全面传承与弘扬中医原创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以往总在强调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唯一思维.事实上,《黄帝内经》不仅原创辨证论治,同时还原创有辨病论治、审因论治、对症治疗,四大辨治思维并列并存、互为补充、不可或缺,四维一体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冠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年34卷6期 2554-25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四维辨治的提出,对于提高中医辨治水平、拓展辨治思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总在一味强调辨证论治,事实上《黄帝内经》不仅重视辨证论治,也同样重视辨病论治、审因论治与对症治疗,开辨病、审因、对症、辨证四维辨治之宗.辨病论治、审因论治、对症治疗、辨证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辛喜艳 李东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9期 3942-39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辅助生殖技术(ART)是目前解决不孕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由于卵巢反应性低下、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及胚胎质量差等因素的影响,中医药治疗与ART相结合提高试管婴儿孕育率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其关键问题是如何将中医诊治思维正确的应用于ART.王...
【关键词】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辅助生殖技术;中医药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风刚 石齐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年31卷6期 2154-21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中药辨证、辨病治疗对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作用.方法:采用无病生存期(DFS)作为结局指标进行评价,联合应用单因素分析(寿命表法和Wilcoxon检验)和多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冠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年31卷1期 55-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辨证论治存在的困惑与问题,不是辨证论治自身的过错,是独一无二的思维定势作的梗.由于认定"辨证论治"是独一无二的,定势的思维不仅人为地增加了辨证论治不应有的负担,又影响了中医学亘古既有的审因论治、辨病论治、对症治疗作用的正常发挥.亟须打破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36卷7期 882-8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中医辨病辨证治疗学和现代医学诊疗特点的叙述,分析中、西医学诊疗特点,探讨中医辨病及辨证治疗学在临床运用中的优势.进一步指出在中医临床治疗过程中,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能仅停留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础上,要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走出现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强 赵欢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6年27卷8期 1920-1922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辨证论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向.方法 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条件的患者,将156例PMOP患者随机分为辨证论治组、辨病论治组和基础治疗组,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琴琴 杨继芳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36卷2期 148-150页ISTIC
【摘要】 骨转移是中晚期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患者较为常见的病变。徐振晔教授通过辨别邪正虚实,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以及综合性疗法治疗骨转移疗效显著。同时,对于临床不同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治疗,徐教授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中药研究,根据多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念文 王彬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5年40卷4期 1739-17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临床上多以经验性药物治疗为主.中医学对男性不育症的认识历史悠久,中医药在改善男性生殖功能方面亦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临床上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李曰庆教授立足于经典古籍,结合自身经验及现代医学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铭阳 姜钧文 《河南中医》 2025年45卷5期 772-777页ISTIC
【摘要】 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治疗尚无统一标准.中医治疗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强调辨证论治,其证型主要有心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水泛证和气虚血瘀证等,常用中药有益气养心类(人参、黄芪)、温阳利水类(附子、桂枝)、活血化瘀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引廷 张卿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25年33卷7期 719-722页ISTICCA
【摘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属于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消化不良、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西医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但难缓解症状.本文介绍名老中医周克振采用中医治疗CAG的经验.周克振认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4年49卷9期 2544-25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复发性流产是妇产科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对复发性流产规范性诊治已成为生殖健康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西医结合为复发性流产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目前尚无复发性流产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该指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要求,按照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藏族医诊疗专家共识小组 仲格嘉 《中国中药杂志》 2024年49卷17期 4805-48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最常见的慢性高原病之一,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突出的公共健康问题.藏族医(以下简称"藏医")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目前尚无相应的藏医诊疗专家共识.该共识基于循证医学原则,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临床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一涵 谭程 等 《中国针灸》 2024年44卷11期 1317-13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梳理中医古代文献中"脑"的相关记载,初步分析人体"脑-经络-经筋运动系统"及"脑-经络-皮部感知系统"的潜在结构与功能,继而以中风后遗症的病症特点为出发点,以辨病位为核心,结合辨病性,确立中风的病机为"髓海失养、经筋失调、皮部营卫失和",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乐 张耀夫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年39卷8期 4156-41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首都名中医赵进喜教授长期从事内分泌疾病的临床工作,在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的相关理论基础上,提出"三阴三阳体质学说",创建了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的诊疗模式.赵进喜教授临床治疗中发现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海涛 任献青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24年35卷5期 1193-1196页PKUCSCDCA
【摘要】 小儿夜咳是儿科常见的一种肺系疾病症状,也是儿科治疗的难点,主要表现为白天不咳或少咳,入暮则咳嗽频发,尤以入睡后为剧,日轻夜重,或干咳无痰、少痰,或咳痰清稀量多.文章分别从中医药辨病、辨证治疗小儿夜咳证进行总结,探讨小儿夜咳证的中医辨治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嘉慧 李浩 《中医学报》 2024年39卷6期 1200-1203页ISTICCA
【摘要】 《伤寒论》第101 条言:"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其中,"但见一证便是"之"一证"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之一或几证相合.小柴胡汤非独主少阳一经,伤寒中风,传变迅速,"一证"表现迥异,仲景提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宇晓 王军威 等 《中医学报》 2024年39卷7期 1509-1513页ISTICCA
【摘要】 腓总神经损伤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胃、气血虚弱为主,且与肝肾关系密切,标实则多属湿热血瘀.根据疾病临床特点,可辨证分为气滞血瘀证、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3 种证型,治疗原则为益肾填精,强筋健骨,祛瘀通络,活血通脉.辨病则是在辨证基础上把握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朋涛 刘娟 等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4年32卷4期 89-93页ISTIC
【摘要】 郭诚杰教授认为痹证皆由正气不足,腠理空虚,不能御邪,以致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机体致病,病机多虚实夹杂,虚、郁、瘀互为交错,病位多在肝肾.郭诚杰教授谨守病机,提出痹证以经脉痹阻为核心,正气不足为基础,提出"以肝为枢"的理论指导痹证治疗,治疗原则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梦龙 冯学功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年38卷3期 1112-11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代著名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率先提出:《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冯世纶教授继承其学术思想,并明确提出中医有两大医学体系,张仲景医学属经方医学体系,《黄帝内经》属医经体系.经方治病是依据症状反应辨证论治,不是辨病论治.同样,经方治疗湿疹,亦主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月炜 党赢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年38卷1期 321-3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五辨"是将辨病、辨症、辨证、辨人、辨机相结合,运用于疾病诊断及临床治疗中的思维过程,是了解疾病、追溯病因、探究病机、拟定治法与方药的理论基础和思路.文章从"五辨"思维角度出发,通过辨病有助于认识糖尿病溃疡的发展全过程,辨症有助于分析疾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广栋 李娟梅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50卷3期 37-39页ISTICPKUCA
【摘要】 总结吕文良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的治疗经验,吕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的经验可概括为畅通腑气,恢复肠道微生态;益气合血,调肺治肝;法时因势,巧用风药;把握火候,扶正固本与燥湿解毒并重;把握病机,动态辨证;未病已病,防治结合;通过辨证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杨芷 江泳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年37卷11期 6660-66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张仲景承接《黄帝内经》《难经》思想,首提"虚劳"之名,形成了系统诊疗此类疾病的证治方法.虚劳包含病证范围广泛,肾消属于"虚劳"范畴.在虚劳证治的指导下,笔者法仲景辨病抓主症之法,提炼出肾消的主症为"小便如膏油",兼有"腿消瘦""渴""小便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强永虎 刘沈林 《辽宁中医杂志》 2022年49卷8期 169-172页ISTICPKUCA
【摘要】 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等,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国民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其发病率、病死率逐年升高,中国消化道肿瘤负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刘沈林教授为全国名中医,师从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术承吴门、孟河医派,从事脾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佳珍 朱彩凤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2年40卷8期 176-1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总结朱彩凤教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分析朱彩凤教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治思路,总结其对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辨证思路及治疗用药,并分析典型案例.结果 朱彩凤教授认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病位在肾络,主要病机为肾络受损,其病因有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文晓 杜冠潮 等 《中医药导报》 2022年29卷7期 159-162页ISTIC
【摘要】 介绍郭军教授从痰瘀论治阴茎硬结症的思路及临证经验.郭军认为阴茎硬结症与肝、脾、肾相关,病机以肝肾阴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治以滋补肝肾、活血化痰为基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配以健脾、养心、安神、清热等治法.同时强调在治疗过程中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香 丁皓 等 《北京中医药》 2022年41卷11期 1322-1324页ISTIC
【摘要】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过度增殖的白血病细胞能抑制正常造血细胞,造成不同程度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下降而见贫血、出血、感染等临床症状[1].基于细胞形态学特征,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材 郑涵尹 等 《新中医》 2022年54卷16期 133-1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总结冯志荣治疗恶性肿瘤的用药规律.方法:拟定处方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冯志荣名老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病历,建立处方数据库.运用Excel进行药物频数及频率统计,提取高频药物;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昕月 包艳敏 等 《新中医》 2022年54卷17期 197-200页ISTICCA
【摘要】 王瑞平教授在中医药治疗大肠癌方面很有建树,通过对病因病机的分析,认为其发生发展与脾、肺、肝有密切关系,临床治疗重在益气健脾,升降相宜;疏肝理气,化瘀解毒;降气通腑,驱邪外出.遣方用药时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兼证,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敏超 吴敏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4期 1610-16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桥本甲状腺炎属于中医“瘿病”范畴,根据桥本氏三阶段,即甲亢期、稳定期、甲减期的发展规律,结合吴敏教授内分泌团队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中医相对应的证型分别为心肝火旺证、脾胃虚弱证和脾肾阳虚证.分期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相比于传统的西医激素替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黎黎 张家玮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6期 2525-25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方治疗痹证不是辨病论治,也不是某一经验方,而主要依据症状反应进行六经方证辨证,即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而治愈病.文章结合临床常用方证阐释了胡希恕先生提出的“痹证多在少阴,但痹证六经均有”的治疗思路,同时结合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坚 高想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3期 1087-10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痹证是临床上包括现代医学风湿病为主的一类病证,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对风湿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文章总结出已故围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治疗痹证三要诀:①主线始终抓住“益肾壮督”;②强调法宜变“通”,既注重疏通经络气血,又随证变通加减;③临床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颖智 张军平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8期 3809-38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药干预模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辨证论治组(82例)和辨病通治组(8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论治组采用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干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蒯仂 许逊哲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12期 5383-53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整理李斌教授运用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的学术思想,对各经主方主证治疗皮肤疾病进行分析,可知其从六经辨证入手,善用经方,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取得确切的疗效.丘疹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急性期湿疹、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等因风邪犯表、营卫不和的疾病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利宏 赵若琳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11期 4964-49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文章总结何裕民教授治胰腺癌经验,对胰腺癌治疗以“调整为先”“零毒为佳”“护胃为要”为治疗原则,内外兼治.根据胰腺癌临床表现分为脾虚气滞、湿热蕴结、气血瘀滞、气血两亏等,脾虚是胰腺癌患者的共性特点,治以健脾和胃辨病论治.同时针对性地配合外敷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静 郭利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5期 2323-23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高脂血症具有症状多、涉病脏器多、证候错综复杂的特点,中医对高脂血症这类复慢性疾病的辨证治疗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具有鲜明的特色与明显的优势.但目前高脂血症中医辨病的意识薄弱影响了高脂血症中医研究的发展,鉴于“气涩血浊”理论与高脂血症具有高度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文辉 姚博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7期 2842-28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培养中医思维要辨明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学的核心是医学,其根本任务是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其次,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是自然演化思维,即整体是由另一个整体演化而来;整体中的每个局部都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阴平阳秘是中医治疗的目标,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榕键 林丽珠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7年44卷10期 2052-205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索和总结林丽珠教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思维和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收集整理林丽珠教授辨证治疗大肠癌的178张门诊处方,运用频数分析方法,分析病案中的药物和药对使用频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大肠癌患者46例,共就诊178次,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刚 张琪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7年44卷7期 1393-1395页ISTICPKUCA
【摘要】 中医皮肤病有其独特辨证体系,临证中既要整体察病,密切关注与患者发病相关的内外因,又要详审其皮损特性,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参,方能有效立法遣方用药.中药性能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根据中药药性理论,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盛艳 张旭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8期 3526-35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盛灿若教授重视经络学说和针刺手法的应用,取穴少而精,对神经系统疾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近年来笔者一直跟随盛教授门诊,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发现盛教授的治疗方法,大致有四大规律可循:①以经络学说为主导,以针刺手法为切实点;②辨证与辨病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铭 王宝迎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年32卷12期 5303-53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辨证论治是建立在从“天人相应”的观点上认识疾病的基础上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向前推进,人类对于细胞、分子这些微观层面的“天”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中医学对人类疾病的认识也向微观层面前进了一步.中医学逐渐融合了西方医学的知识,从病理生理方面对局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云冰 李炜 《中国保健食品》 2021年10期 34-35页
【摘要】 本文根据癌症治疗现状,介绍中医学治疗癌症的主要原则和临证思路,即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生理与心理相结合,以期对癌症的辨治有所裨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同涛 侯珣瑞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7年28卷7期 1733-1735页PKUCSCDCA
【摘要】 吕明庄教授从医近五十载,治学严谨,学验俱丰,独树一帜.提倡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辨经相结合.善用耳穴诊治,研制通阳刮痧板用于临床.长于针灸美容,提倡针灸、针药并用.取穴少而精,在痛症治疗方面总结了一整套方法.文章通过总结其学术思想,便于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芳 周彩云 等 《北京中医药》 2017年36卷5期 432-435页ISTIC
【摘要】 血管为自身免疫病的靶器官之一,因此血管炎在自身免疫病中,既是病名又是病理表现.房定亚教授认为,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属中医学“络病”范畴,络脉是其基本病位,络脉损伤是病理基础,热毒是发病的关键因素,热毒伤络是其病机.治则为清络散血,清络为清解络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游旭军 《新中医》 2017年49卷4期 174-176页ISTICCA
【摘要】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在治疗上主要以服用o-受体阻滞剂、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相关对症处理为主,但在临床上疗效不甚满意.袁少英教授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善增 刘耀婷 等 《中医药导报》 2017年23卷17期 16-18页ISTIC
【摘要】 任顺平教授通过长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在深入剖析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基础上,提出“三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即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内治和外治及整体和局部治疗相结合,将中医外治法引入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整体辨证,局部对症,内外相合,分期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海亚美 程青青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1卷4期 87-91页ISTICCSCDCA
【摘要】 中医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上有一定的优势,且辨证论治在RA的临床诊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RA中医证候的研究颇多,包括基本的临床经验辨证分型,以及影响证型的年龄、性别、病程、地域等方面的因素归类;与中医证候相关联的病理生理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