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7
- 16
- 4
- 3
- 3
- 1
- 7
- 5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汝伟 徐大鹏 等 《生态科学》 2017年36卷5期 41-48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了解浙江近海海域浮游病毒和异养细菌的时空生态分布,于2014年11月(秋)、2015年1月(冬)、2015年5月(春)和2015年7月(夏)连续4个季节采集了浙江近海海域表层海水样品,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样品浮游病毒和异养细菌丰度进行了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非 耿绪云 等 《海洋科学》 2009年33卷6期 35-40页
【摘要】 根据天津近海地理地貌特征设置了5个调查站住,分别采集不同水层的水样,进行了可培养细菌调查和多样性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天津近海海水细菌总数为0.28×107~6.08×107cfu/L.划线培养获得的菌株经16S rDNA扩增后,用Rsn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家欣 谈慧娟 等 《微生物学报》 2020年60卷2期 359-37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海洋固氮细菌在自然界氮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筛选和开发海洋固氮促生的菌种资源,对于生物菌肥的开发应用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海洋固氮细菌的生物多样性及对陆地作物的促生作用,筛选优良的植物根际促生菌株.[方法]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婧 导师:杜宗军 山东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博士) 2021年
【摘要】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有着丰富的多样性。但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处于未培养状态,尤其是海洋微生物。尽管可以通过免培养的宏基因组等方式来探究大部分未培养成员,却无法通过基于培养的方式对这些微生物进行系统的研究,严重限制了我们对其生理特征、生态功能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建洋 赵月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4期 8567-85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于2015年3月、5月、8月和10月在深圳市近岸海域(珠江口、深圳湾和大亚湾)采集表层水样,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总浮游细菌、高DNA含量亚群细菌(HNA)、低DNA含量亚群细菌(LNA)的丰度,分析它们的时空分布特点,阐释环境因子对浮游细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令云 导师:杜宗军 山东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近海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丰富,蕴藏大量的潜在新菌资源。本研究通过细菌富集分离手段,对不同富集时期的近海沉积物样品进行新菌资源挖掘,并通过454FLX+平台宏基因组测序探究了不同富集时期富集培养液中细菌区系演替规律。本研究发现了大量潜在新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常巨 熊金波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4期 8053-80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海集约化养殖是导致我国近海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浮游细菌在近海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海洋浮游细菌群落对养殖活动的响应,对于指示和评价海水养殖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采集了象山港网箱养殖区与非养殖区3个深度,包括表层(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裘琼芬 张德民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期 483-4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生物在有机物质分解、能量转移等生物地化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养殖活动对沉积物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正确评价近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沉积物的理化分析(T、pH、Eh和SO2-),通过T-RFLP(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楚江 王一农 等 《生物学杂志》 2012年29卷5期 81-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浙江舟山桃花岛近海海域分离筛选到一株高活性氨氧化细菌,命名为THD-1.菌株THD-1为革兰氏阴性,球状至椭球状,大小约为(0.5~0.8) μm×(0.7~1.3) μm;菌落呈无色透明状,针尖大小,边缘光滑;可在盐度为0~50‰的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裕宽 导师:李俊峰 青岛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发酵工程(硕士) 2014年
【摘要】
铁载体是由微生物合成与分泌的一类可螯合环境中铁离子的小分子化合物。在低铁环境下,它有助于维持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与促进多种生理代谢功能。由于海洋中可溶性铁浓度较低,同陆地微生物相比海洋微生物更加需要铁载体。
铁元素在鱼类体内的代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霍颖异 导师:吴敏 浙江大学 生物学 微生物学(博士) 2012年
【摘要】 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对海洋微生物资源的研究,不仅在生物的起源演化、环境适应机制及其生态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将海洋微生物应用于生物材料、医药食品和环境治理等领域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论文围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颖异 许学伟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0期 5166-51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浙江苍南大渔湾近海海底沉积物样品(东经120°34′28.6″,北纬27°19′57.3″),采用非培养法构建分子文库,并结合纯培养法分离培养海洋微生物,基于克隆子和分离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开展系统发育学研究,分析近海沉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晓盛 蔡友琼 等 《微生物学报》 2005年45卷2期 177-18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03年9月从福建近海养殖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体内分离出4株细菌,对它们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盐度、温度和pH生长条件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株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极生单鞭毛,发...
【关键词】 坎氏弧菌,牡蛎,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南 王保军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年10卷4期 484-4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近海养虾场底泥中的细菌数量和类群的调查,发现有超过50%的细菌生物量是产芽孢细菌,因此对底泥中的产芽孢细菌进行了分离和纯化,通过对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等特征的研究和对部分菌株的16S rRNA基因的ARDRA分型、序列分析等,鉴定了6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伟 周一平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4年29卷5期 463-4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西沙某岛水域海水细菌的菌种、菌量和药敏情况.方法对西沙某岛水域海水进行细菌学研究,按离岛远近海区共采集海水样本80份,进行细菌学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0份标本分离出87株共21种细菌,海水菌量平均为337.44±174.88cf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时瑶 导师:白洁 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近年来,沿海经济迅速发展,地面径流、养殖污染、油田污染、废水排放等人类活动严重影响了近海环境质量,近海污染范围不断扩大,近海海洋污染比较严重(刘海洋等,2001)。海洋细菌和病毒作为海洋微生物中的重要类群,不仅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波 导师:陈新华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资源宝库,嗜热微生物和嗜酸微生物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生长环境的极端特殊性,使得他们具有独特的酶系统和防御机制来适应这种对大多数生物难以生存的环境。他们的细胞和酶蛋白独特的性质和与之相适应的分子结构,使之成为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肖天 导师:王荣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博士) 1999年
【摘要】 该论文研究了胶州湾、东海和渤海的蓝细菌(Synechococcus)生物量、异养细菌生物 量和生产力的生态学特点.并在汇泉湾、渤海和东海用分极培养法对海洋蓝细菌在微型食物环(the microbialloop)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洋 许力波 等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6年23卷6期 51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海上石油平台由于距离大陆较远,因此,平台上的生活饮用水需由运输船将城市集中供水运送至平台上的水箱中储存,其储存时间为1周至1个月不等.为了解天津近海海上石油平台储水箱卫生状况,笔者于2005年1月-2006年6月,对海上石油平台的1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玲 尚碧莲 等 《人民军医》 2004年47卷6期 311-31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海水浸泡外伤创面分泌物的细菌种属及其抗生素敏感谱,为创口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兔25只,致伤后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2组港口码头处海水浸泡伤口,3组近海海水浸泡伤口.近海海水浸泡分别为不加处理、简单清创和清创并注射青霉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一平 赖福才 《感染、炎症、修复》 2003年4卷2期 106-108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海水细菌的菌种、菌量和药敏情况,对平、战时均有重要意义.方法:对西沙永兴岛海域海水进行细菌学研究,按离岛远近海区共采取海水样本80份,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80份标本分离出87株共21种细菌.溶藻弧菌检出率最高(45.9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洁 李子 等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4年29卷2期 94-100页
【摘要】 针对危害松属植物的重要病原物松材线虫,本文对采自于青岛近海海域的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得到49株细菌,并采用浸渍法对这些菌株的培养液进行杀线虫活性测定,从中筛选出1株具有较高杀线活性的海洋细菌G-23,将该菌株鉴定为产黑假交替单胞菌(Pseu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德全 谈蓉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8期 118-120,121页
【摘要】 从江苏省南通市沿海滩涂、近海海水、海藻体内分离到了862株海洋细菌,以玉米纹枯菌为指示菌对其抑菌活性进行检测,经初筛、复筛、定量复筛,获得7株抑菌效果较好的拮抗细菌,并对筛选出的高效拮抗菌株进行室内抑菌及田间防病测定试验。结果表明, N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辉辉 李书平 等 《浙江农业学报》 2012年24卷5期 801-807页
【摘要】 为了研究从浙江省温州市南麂岛近海海域海洋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抗大黄鱼病原菌活性的真菌NJ0104的分类地位,在标准培养条件下,采用传统形态鉴定方法,结合ITS-5.8S rDNA片段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建立系统发育树.形态学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婧雯 张心齐 等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2年39卷4期 443-449页
【摘要】 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从中国东海和南海近海水样品中分离得到105株细菌,探讨了不同海区可培养细菌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特点.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分离菌株分属于2个细菌门的14个种,南海分离菌株分属于3个细菌门的19个种.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美丽 齐树亭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8年36卷14期 6031-6034页
【摘要】 [目的]为细菌在海洋环境监测评估及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于冬夏两季对天津渤海湾的3个河流入海口(青静黄排水河、独流减河和海河)的表层水取6份水样,对水样中理化因子与细菌指标的污染评价结果及其相关性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细菌指标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葛美丽 齐树亭 等 《中国环境监测》 2008年24卷6期 4-9页
【摘要】 通过对天津渤海湾的三个河流入海口(青静黄排水河、独流减河和海河),不同季节实地采集的水样中微生物数量及理化因子如温度、盐度、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无机氮等的研究,发现细菌指标与理化指标对污染指示结果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指示青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兰兰 林洪 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7年33卷10期 155-159页
【摘要】 从青岛近海分离鉴定出1株鳆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leiognathi)YL,发光性质及其发光规律曲线的测定表明,鳆发光杆菌发光规律稳定,持续发光时间长,发光强度大.各种抗生素的抑菌圈试验得出,鳆发光杆菌YL对氯霉素最敏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宗军 赵苑 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37卷2期 277-282页
【摘要】 对青岛近海海水中琼胶降解细菌进行系统的分离,筛选得到87株海洋琼胶降解细菌.从中选出15株有代表性的菌株,克隆其16SrDNA序列,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细菌主要分布在Cellulophaga, Cytophaga, Microbu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晚涛 张卫 等 《海洋环境科学》 2007年26卷3期 217-220页
【摘要】 研究繁茂膜海绵(Hymeniacidon perleve)滤食近海养殖水体中病原体细菌.海绵处理海水24 h后,海水中总大肠菌群、弧菌和总细菌分别比初始数量降低55.%~91.%、55.%~96.%和25.%~95.%.海绵滤食总大肠菌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铭新 姜义霖 《口岸卫生控制》 2007年12卷2期 55-57页
【摘要】 <篇首>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是一种具有嗜盐性的细菌,常存在于近海海水、海底沉积物、海产品及盐渍食品中,是夏、秋季沿海地区食物中毒和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备 唐静亮 《海洋环境科学》 2000年19卷1期 29-34页
【摘要】 对舟山市两大排污口的污水和附近海水中细菌的数量和种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排污水中的细菌数量相当高,平均为8.2×105个/ml,粪大肠杆菌数量高达3.5×108个/L.细菌的种类组成隶属20个属、25种.污水细菌中主要优势菌为Xa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浙生 王满琴 等 《旅行医学科学》 2000年6卷3期 19-20页
【摘要】 本文选择人粪大肠菌群作为卫生指示细菌,细菌连续3年对浙江近海自北至南20个毛蚶养殖点及其水质,进行不同季节定点动态观察.结果证明,养殖海水中大肠菌群阳检率在80%以上;毛蚶阳检率在97%以上,按当前国内生食贝类养殖水质标准,超标率为41.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晓荣 于敏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9年46卷6期 1272-12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细菌密度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指细菌利用分泌的信号分子进行相互交流的现象,而密度感应淬灭(Quorum quenching,QQ)是指通过干扰信号分子的产生、释放、积累或应答从而阻抑密度感应通路.[目的]探究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凯旋 张瑜斌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1期 8-1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于2010年7月(夏季)调查了雷州半岛近海海域浮游植物和细菌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其与海区主要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雷州半岛近海海域夏季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15.66~1114.92 mg·m-3;平均值为192.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贤 殷波 等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0年22卷11期 978-981,98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近海区生态环境中分离纯化98株海洋菌株,以根癌农杆菌WCF47为敏感检测菌株,筛选出1株具细菌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菌株Zou 03,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和16S rDNA分子鉴定.结果 显示,Zou 03具枯草芽胞杆菌(Baci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洁 李海艳 等 《微生物学报》 2009年49卷3期 343-3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为揭示北黄海不同海域中真细菌群落分布的差异,[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文库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远海和近海两个站位的沉积物和水体中细菌群落特征进行了解析和评价.[结果]文库分析揭示海水及沉积物中微生物种类丰富,...
【关键词】 北黄海;16S rRNA;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贞良 谢培增 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3年31卷2期 100-10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南沙海域海面水细菌种类分布及对抗茵药物的敏感性情况,为该海区海水浸泡伤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在离岸15、10、5、0 km4个水域,各采20个点海水水样,计80份水样.对海水水样进行细菌培养、分离、细菌计数,应用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芳红 雷晓凌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08年24卷5期 483-486页
【摘要】 用行业标准分别对文蛤原料、清洗并热烫后和冷冻0.5 h后等加工工序中文蛤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粪大肠菌群数、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湛江东海岛近海文蛤原料的细菌总数为(4.0±0.1)×105 cfu/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