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8
- 24
- 16
- 1
- 19
- 12
- 10
- 10
- 9
- 32
- 13
- 9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段涛 杨庆岭 等 《遗传》 2011年33卷7期 725-73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减数分裂遗传重组对同源染色体的正确分离和单倍体的正确形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对人精母细胞减数分裂遗传重组机制了解的还很少.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标记减数分裂I联会复合体上的MLH1(DNA错配修复蛋白)位点可以检测人精母细胞的重组.文章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君 姜成喜 等 《遗传》 2006年28卷11期 1421-142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绥农14及其系谱中的亲本品种为实验材料, 对14个农艺性状及分布在20个大豆连锁群上139对SSR引物进行分析, 揭示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和遗传重组关系, 为大豆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相似, 每个SSR位点S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成树 王四宝 等 《菌物系统》 2001年20卷4期 475-4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球孢白僵菌28S rRNA基因D11域由于一内含子的存在与否,引起这一区域的扩增产物有两种片段类型(约520bp及120bp),将此作为分子标记分析了球孢白僵菌的117个菌株,发现17%菌株的扩增产物为双片段类型,即为异核体.异核体在不同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磊 胡海峰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3年44卷12期 1300-1307页ISTICCSCDCA
【摘要】 放线菌是一类革兰阳性菌,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天然产物.传统用于选育高产菌,或产新型天然产物的菌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诱变育种.近年来,遗传重组技术的发展已有取代传统育种技术的趋势.本文综述了遗传重组技术应用于选育高产放线菌及产新型代谢产物放线菌的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庆华 许波 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8年38卷8期 883-889页
【摘要】 非整倍体即染色体数目异常,发生于生殖细胞则可能导致不育不孕、自发流产和先天出生缺陷.精子非整倍体发生率为5%~7%,卵子非整倍体发生率为22%~90%;在早期自然流产中,非整倍体率高达50%.绝大多数临床上常见的非整倍体患儿的异常染色体来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查向东 尹若春 等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6卷1期 25-27页
【摘要】 遗传重组是普通遗传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总结了遗传学教学中遗传重组特别是三点测验的教学体会,并简单介绍了一些有关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四新 《中学生物学》 2007年23卷11期 4-5页
【摘要】 遗传物质的重组现象普遍发生在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然而,科学家发现真菌尤其是失去了有性生殖的真菌却可以通过无性的方式--准性生殖来实现遗传重组.真菌的准性生殖分为3个阶段.准性生殖是真菌进行遗传重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许多真菌学家认为,它在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秀颖 何秀萍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11年27卷7期 1049-10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酵母菌是乙醇发酵工业中非常重要的微生物细胞工厂,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胁迫一直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瓶颈之一,选育具有广泛温度适应性的酵母菌株对提高发酵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化学诱变和基于基因组DNA诱变的遗传重组技术对乙醇工业酵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欣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0年26卷11期 1068-107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联会复合体免疫荧光技术在全基因减数分裂遗传重组研究中具有精确和直观的优势.本研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方法制备小鼠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研究其形态组成与遗传重组特征,展示雄性小鼠遗传重组图谱并分析其重组位点(MLH1位点)的分布特征.4只小鼠共1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小进 杨庆岭 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12年29卷3期 275-279页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与遗传重组的情况.方法 对7名汉族正常人(对照组)和7例汉族无精子症患者,包括2例梗阻性无精子症(obstructive azoospermia,OA)和5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n-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光远 杨庆岭 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9年26卷4期 476-478页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 探讨可育男性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重组.方法 应用铺展技术制备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以SCP3抗体、MLH1抗体和CREST抗血清孵育来显示联会复合体侧轴、重组位点和着丝点.结果 5例可育男性中,粗线期细胞的比例介于67%~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婉秋 胡明达 等 《军事医学》 2024年48卷10期 737-743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系统研究全球范围内人感染札如病毒(SaV)的遗传特征和重组现象.方法 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下载全球SaV的全基因组数据,并筛选出序列质量较高的毒株作为实验样本.构建SaV的分子进化树进行遗传特征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羽 王瑀 等 《生物学杂志》 2023年40卷6期 115-1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遗传学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基因定位始终是其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基因定位在生物分子育种、作物遗传改良、基因检测辅助疾病诊断、靶向药物开发等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测序数据及大数据的发展,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基因定位方法,"连锁"和"关联"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莉 桂建芳 《动物学研究》 2002年23卷4期 329-33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传统的观念认为,单性动物由于失去了重组机会,必然难以适应变化的环境,终将绝灭.但是已被发现的近50种单性脊椎动物不仅没有因失去基因的重组和交换而绝灭,反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有害突变积累和较长的生物演化历程之间的矛盾和在缺乏遗传重组情况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鹤 芦现杰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5年40卷3期 171-1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Actinoplanes sp.N902-109是继吸水链霉菌ATCC292953后分离的第二株能够产生雷帕霉素的放线菌.采用Roche 454GS FLX测序技术和Sanger法PCR测序技术,我们首次完成了Actinoplanes sp...
【关键词】 Actinoplanes sp.N902-109;基因组测序;雷帕霉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冰 谢明树 等 《生物学杂志》 2013年30卷1期 59-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因组表观遗传重组出现在细胞发育潜能发生变化的时期.早期植入前胚胎的表观遗传重新编程对于细胞分化和胚胎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这涉及到表观遗传印记(尤其是DNA甲基化)的消除和重建过程.脊椎动物许多物种中,DNA复制起始前父系基因组通常要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晓博 凌波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3年6期 26-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格特隐球菌VGI和VGII基因型菌株间线粒体基因重组与核基因、交配型位点重组间的关系。采用分子鉴定区分受试格特隐球菌的血清型、基因型和交配型;选取包含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10个位点的多位点序列分型( MLST)进行基因型和系统发育分析;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涂增 刘利成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37卷1期 67-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包膜蛋白基因(Envelope,E)重组的发生情况.方法:从GenBank收集共70个DV中国株的E基因序列,Clustal-W比对后,重组检测软件包RDP3检测E基因中可能存在的重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先泉 赵勤 等 《遗传》 2008年30卷6期 801-80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真菌和单细胞藻类四分子分析能够利用单次减数分裂的4个产物进行独特的遗传分析,是帮助人们直观地理解遗传机制的重要手段,已被用于高等生物遗传作图.文章运用孟德尔遗传规律,遗传重组机理与遗传作图原理,分析了两对基因杂交的子囊、子囊孢子类型间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书营 刘红涛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年27卷2期 108-1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杜氏盐藻(简称盐藻)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反应器,成为藻类基因工程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对盐藻进行遗传重组改造以生产外源性物质是目前研究的重要领域.从盐藻相关基因的克隆、cDNA文库的建立、基因组文库的构建、筛选标记的确立和外源基因的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符维娟 汪源源 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5年22卷3期 598-601,605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生物序列分析是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常常通过比较分析获取有用的信息.最常用的比较方法是序列比对,但是利用比对的序列比较假设了同源片断之间是邻接保守的,这和遗传重组相冲突,而且多序列比对在计算复杂性等方面存在困难,这些使得人们努力研究无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霞 陈中义 等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5年25卷3期 12-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遗传重组微生物(GMM)的环境监测作为生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正越来越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密切关注.综述了目前遗传工程菌和重组DNA的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一是基于培养的方法,包括利用选择性培养技术,报告基因,基因探针和PCR,免疫监测...
【关键词】 遗传重组微生物(GMM) 生物安全 监测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莉 张飞雄 《遗传》 2001年23卷2期 173-1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蛋白——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SMC蛋白,structural maintenance of chromosome proteins)与染色体结构细胞周期性的动态变化紧密相关,它们参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的集缩和分离、性染色体的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玲玉 孙振高 《中国性科学》 2019年28卷8期 77-80页ISTIC
【摘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G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失调和代谢紊乱性疾病,在女性生殖年龄非常普遍.PCOS的确切病理生理学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学参与了PCOS的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静芬 乔战龙 等 《生物信息学》 2018年16卷3期 143-147页ISTIC
【摘要】 基因置换,又称基因替代作用,它指的是遗传信息单向的从一个序列向其同源序列传递的过程.近年来,人们对遗传重组的发生机制、功能及影响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发现"重组"造成的基因置换远超过以前认识.与遗传重组不同,基因置换有可能改变等位基因频率,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建华 《生物学教学》 2005年30卷8期 78页PKU
【摘要】 <篇首> 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结构也相对简单,其繁殖方式主要为二分裂.但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否全是无性生殖呢?从1945年开始,莱德伯格却一直着迷于寻找细菌的性别,更准确地说,是大肠杆菌中的遗传重组现象.其研究室的动力来自于1944年洛克菲勒研究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希 胡跃明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7年37卷1期 43-4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沙门氏菌Ⅲ型分泌候选基因yiiG的分布和进化。方法利用序列比对检测yiiG分布,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树重建分析基因进化史。结合RNA-seq数据,分析yiiG和其他沙门氏菌毒性基因表达相关性。生物信息预测YiiG蛋白是否含有公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宏清 陈惠鹏 《生物技术通讯》 2009年20卷4期 564-567页ISTICCA
【摘要】 大肠杆菌是遗传重组领域广泛应用的宿主之一,用于生产重组蛋白、氨基酸和其他化学品.基因组减小可以减少代谢调节网络中的冗余,提高其预测性和可控性.我们介绍了最小基因组的研究策略、应用无痕敲除技术减小大肠杆菌基因组的方法,以及基因组减小后对菌体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莲军 曹伍捌 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6年14卷9期 572-573页ISTIC
【摘要】 <篇首> 哺乳动物两性配子(精子和卵子)相互结合形成双倍体合子(也称受精卵),启动新一代个体的整个发育过程,不仅形成子代成体中所有组织的干细胞,而且还形成子代生殖细胞的干细胞.在这个意义上,生殖细胞是物种的"干细胞",是哺乳动物连接亲代与子代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媛媛 甘旭华 等 《激光生物学报》 2006年15卷5期 478-482页ISTICCA
【摘要】 将对数期的钝顶节旋藻(Arthrospira platensis)(原名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A9菌株用超声波40 s预处理破碎成2个~4个细胞大小的片断,分别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UV)和60Coγ射线处理,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初霞 《生物学通报》 2005年40卷7期 53-5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问:细菌主要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二分裂是否就是无丝分裂?二者有何区别?答:细菌可以以无性或者遗传重组二种方式繁殖,最主要的方式是以二分裂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一个细菌细胞壁横向分裂,形成两个子代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远德 万春玲 等 《生物数学学报》 2000年15卷2期 180-188页ISTIC
【摘要】 在鳞翅目昆虫中,雌性个体的减数分裂细胞不发生遗传重组.这类物种的杂交F2群体中杂合子基因型的与一般物种中雌雄个体的减数分裂细胞都发生遗传重组的F2群体杂合子表型不同.由于这个原因,作图这类物种的遗传连锁图谱通常是使用回交群体.但是,用回交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亮 徐龙龙 等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15年35卷6期 108-112页
【摘要】 通过化学诱变和基于基因组 DNA 诱变的遗传重组技术,对乙醇工业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抑制物耐受性进行改造,获得了重组酿酒酵母HN-1-24,其抑制物耐受性能和发酵性能均得到了提高. 重组菌株在含7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雪莲 王振怡 等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2期 76-80页
【摘要】 多个禾本科物种全基因组测序的相继完成为禾本科植物基因组物理和遗传结构进化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以五个禾本科物种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同源共线性方法对其基因组进行了比对分析,获得了物种的同源信息,并根据同源信息结合基因组同源结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国新 邹礼平 等 《河南农业科学》 2014年43卷7期 23-27页
【摘要】 为分析籼粳交水稻花培DH系的遗传重组情况,利用籼粳分化InDel标记鉴定了Bph68s与少蘖粳(SNJ)籼粳交的94个花培DH系的籼粳指数.结果表明,DH系的籼粳指数呈正态分布,籼粳中间型材料占66.67%,偏籼、籼稻、偏粳、粳稻材料分别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海岐 申国安 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47卷1期 88-92页
【摘要】 Spo11基因是减数分裂双链断裂(DSBs)与分裂重组的初始化基因,在基因组进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改进的Nest-PCR方法,从水稻愈伤组织中克隆到了水稻DNA拓扑异构酶OsSpo11基因的cDNA片段.克隆测序与表达研究表明,OsS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先军 李杰 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年37卷6期 829-833页
【摘要】 近30年来,以苏云金杆菌为基础利用ICPs基因构建性能优良的重组菌株和生产遗传重组杀虫剂成为生物农药公司的主要目标.生物工程杀虫剂相继商品化,用于防治重要经济作物的害虫.为了增强工程菌的杀虫效果,研究者在构建高性能载体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桂明 许杨 等 《食品科学》 2006年27卷12期 924-929页
【摘要】 工业微生物菌种改良技术经历了诱变、遗传重组和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菌种等三个发展阶段,第二代基因工程技术--基因打靶技术具有定位性强、打靶后新基因随染色体DNA稳定遗传的特点,使人们可以有目的地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创造有利于生产的微生物新品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珍 舒焕麟 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28卷1期 54-57页
【摘要】 对来自杂交组合中5/"S 265的1个抗条锈病小麦新材料011077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表明,011077具44条染色体,6条随体,为二体附加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分析表明,011077二价体总数是21.48,虽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珊 高轶静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年20卷3期 718-7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揭示斑茅割手密复合体在杂交利用过程中的斑茅、割手密野生特异基因在各世代的遗传规律,为利用斑割复合体创制甘蔗育种新亲本提供理论依据.利用AFLP-PCR分子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斑割复合体在杂交利用过程中的斑茅、割手密野生特异基因在各世代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翰文 吕慧颖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年19卷3期 390-39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传统遗传育种方法是建立在有性杂交的基础上,通过遗传重组和表型选择进行新品种选培.随着所用品种遗传多样性逐步减少,传统育种瓶颈效应愈来愈为明显,利用常规育种技术已经很难育成突破性新品种.生物技术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现代育种的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硕康 罗泽伟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34卷7期 119-1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将四分子分析应用于多倍体遗传重组的研究,本研究从qrt1基因突变的二倍体Columbia(Col)与Landsbergerecta(Ler)生态型拟南芥出发,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核基因组加倍,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筛选出成功加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慧敏 马玉超 《生物工程学报》 2010年26卷9期 1199-120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因敲除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工业微生物代谢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以下从基因敲除技术 的遗传重组原理出发,总结了基因敲除策略的类型、特征和应用,重点介绍了采用线性双链DNA 的λ Red 同源重组系 统、使用环状质粒载体介导的单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艳 王慧中 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8年24卷9期 819-8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基因枪介导转化的转基因水稻植株中发现1个四倍体变异株系XIP-4N.该变异株系T0代植株中转基因的整合模式与二倍体转基因株系XIP-2N相同,并且二者来自同一转化体系,推测XIP-4N株系是转化后的水稻愈伤组织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瑛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2年37卷9期 570-5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从理论上讲,任何外源基因在载体介导下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和同源重组技术均可以转移至体细胞、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细胞和胚胎干细胞(ES细胞)中.由于早期胚胎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经过遗传重组可以获得包括生殖系在内的任何转基因组织.现仅就其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华消化杂志》 2001年21卷9期 526-5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尿素酶B亚单位(ureB)基因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疫苗菌.方法用PCR扩增ureB基因,经适当酶切-连接反应将其克隆入高效原核表达质粒pTrc99A,进行基因测序,重组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胡海峰 第十三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 2017年
【摘要】 微生物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其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分析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基因组序列分析获得微生物能够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多个生物合成基因簇包括重要微生物药物的完整生物合成基因簇。对于微生物药物合成基因簇分析,能够判断出结构基因、调节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家新 潘南胜 等 1991年05卷4期 422-426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将一种灵敏而简单的 125I标记肽图分析方法应用于鉴别甲1和甲3亚型流感病毒的膜蛋白(M 1),这两种亚型病毒的M 1能由肽图上的一个特征性的斑点清楚地区别开来。我们先后检查的13株甲1和甲3型流感病毒的肽图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峰 导师:李海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物学 计算生物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遗传重组混合亲本遗传信息,为物种进化提供新的原材料,是重要的进化动力,所以估计群体遗传重组率ρ(=4Ner)始终是群体遗传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然而目前估计ρ的群体遗传学方法极其耗时,特别是样本量较大的时候问题尤其突出。我们研究组在201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