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87
- 32
- 2
- 1
- 1
- 233
- 213
- 14
- 14
- 4
- 84
- 70
- 65
- 31
- 2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川桥 柯小豪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年16卷2期 196-1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为了保证献血者、工作人员和受血者的安全,我们在采血车上采取了多项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献血者、工作人员和受血者的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晓明 陈丽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年14卷3期 336-3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笔者于2003年4~7月,对本站3辆流动采血车的各项空气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吉章 郑玉萍 等 《西南国防医药》 2016年26卷8期 948-950页ISTICCA
【摘要】 采血车上护理风险管理就是对采血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处理及效果评价,这一过程是不断完善的.近年来随着献血知识普及,越来越多的公民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1].在采血车上采血的过程中,尤其是人员相对集中时,采血空间相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逄晓燕 周慧 等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11卷24期 15-16页
【摘要】 目的:分析无偿采血车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及对策.方法:抽取我市9辆无偿采血车上7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编调查问卷评估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状况及应对心理压力的对策.结果:无偿采血车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以采血职业压力(87.50%)、工作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德光 苏琛 等 《医疗卫生装备》 2015年36卷2期 112-1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一种既适合在城市街头流动采血,又适合到基层单位集体采血的多任务型采血车.方法:采用大型客车底盘改装,通过合理布局,将功能区按照作业流程顺序划分,实现献血者“前门上车、后门下车”;针对执行基层单位集体采血任务时的具体需求特点,在加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捷 江小工 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9卷2期 88-90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香艾液气溶胶对特定空间消毒的效果.方法:借助气溶胶喷雾机将复方香艾液呈气溶胶状喷洒到流动采血车内,同时用三氯异氰尿酸(健之素)溶液作阳性对照,分别于消毒前、消毒后0.5 h、1h、2h、4h各时间段按自然沉降法取样,进行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萍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8年5期 222-223页
【摘要】 目的:对采血车上献血不良反应的观察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市采血车进行献血的6000例献血者,对其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全部6000名献血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献血者为67(1.11%)名,其中发生轻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小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年18卷4期 513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初次献血者的心理护理,降低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对初次献血者除进行献血前后的一般护理外,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进行了心理护理的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心理护理是献血者献血的必备内容之一,尤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艳霞 张宁 《护理管理杂志》 2010年10卷12期 860-861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调查采血车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为制订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血液中心16部采血车上的89名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源、心理压力引起的后果及应对压力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采血车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依次为:护理人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明霞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6卷24期 102-103页ISTICCA
【摘要】 随着卫生部对采供血工作"一个办法、两个规范"的颁布实施,加强了对采供血工作的管理,采血模式发生了以采血车采血为主的转变,针对采血车护士在血液采集工作中职业危害隐患的日渐凸显,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的管理,减少危害隐患,保证护理人员的健康,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杰 李蕾 等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9年11卷3期 267-26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和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公民无偿献血积极踊跃.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个别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和献血后发生的献血反应时有发生,给无偿献血工作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红 张曼 等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2008年21卷4期 439-44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采血车工作人员质量控制包括工作前准备、工作中关键控制点、工作结束时的质量保证和回站后几个交接口交接的质量控制.结束当日工作时的质量保证是减少差错,保证回站后交接口质量和后续工作的前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秋 王勤友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2年15卷4期 252-25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采血车流动性大,停留场所难以固定,车内环境受外界影响很大,特别是霉菌控制难度很大.目前国内对采血车内空气菌落数控制尚无标准,笔者参照卫生部对室内采血间空气菌落数的控制标准,即杂菌数应≤3个和不得有霉菌的要求,对采血车内空气消毒方法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蓉 古宇 《当代医学》 2016年22卷16期 159-160页
【摘要】 目的:探讨如何提升采血车工艺卫生质量,确保采供血安全。方法对德阳市2011~2014年采血车工艺卫生进行质量监测和结果分析。结果采血车空气监测合格率为93.8%,采血人员手指合格率为94.1%。结论血站采血车的工艺卫生质量是确保采供血安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乌兰 狄玉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30期 255-256页
【摘要】 目的:探讨采血车内采血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总结质量监控措施。方法选取我中心采血车内2015年1~6月无偿献血者24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试验组各120例。评估护理满意程度,观察采血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116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莹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5年21卷z2期 409-410页CA
【摘要】 目的:对应用不同方法对采血车进行空气消毒的效果后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从我站2015年1月~3月的采血车中抽取2辆进行研究,其中1辆采用空气负离子消毒器进行消毒,为对照组;另1辆为观察组,采用绿新素消毒液溶胶喷雾,采集样本后对两组的空气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09卷14期 122-122页
【摘要】 自<献血法>实施以来,无偿献血已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如何及时、方便、快捷地为无偿献血者及其家庭成员办理无偿献血免费用血报销手续,促进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各地市献血办公室认真思考的工作重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玉秋 张赤峰 等 《中国医学创新》 2011年08卷8期 153页CA
【摘要】 <篇首> 临床护士每日都要采集和运送各种血液标本,为及时送检并取得检验结果.一般情况下,由护士将携有试管架及采血用物的治疗盘,置于患者床旁的床头柜上进行操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艳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03卷18期 71-71页
【摘要】 <篇首> 无偿献血队伍不断壮大,外出采血的队伍劳动强度也不断加大,给血液安全埋下隐患,因此,应按照<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对采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把关,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增强责任心,杜绝或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树博 王继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4卷9期 255-256页
【摘要】 目的 对街头采血车采血全过程进行感染控制.方法 对采血环境进行监测,选用动态消毒净化机合并紫外线灯空气消毒,规范采血过程及环境消毒方法.结果 新乡市每年采血车接待约2~3万人次献血,无1例发生医院感染.结论 通过以质控为核心对采血全过程的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成松 王建东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20卷1期 73-74页
【摘要】 <篇首> 在无偿献血过程中,献血反应时有发生,这对无偿献血工作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献血反应与献血者心理紧张、疲劳、睡眠不足、空腹、晕针及晕血史,献血室环境、采血时间长短等有关.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基本上避免了以上影响因素,降低了献血反应的同时,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书梅 赵宏祥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45卷19期 116,21页
【摘要】 目的 总结探讨街头采血车日常工作管理和对献血者护理的要素,进一步保障献血者和血液的质量安全.方法 对街头采血的主要环节进行总结,分析可能导致献血者和血液不安全的因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结果 在实际采血工作中通过这样的管理和护理办法.既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雅莉 蔡磊 等 《中国输血杂志》 2008年21卷12期 942-9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采血车的结构对采血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本站使用的由3类大客车改造而成的Ⅰ型(出入口同一门)、Ⅱ型(后门为入口,前门为出口)、Ⅲ型(中门为入口,前门为出口)结构的采血车(均具备献血者筛查、候采、采血、休息和出入口等基本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克梅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4年2期 347-347页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采血车上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总结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方法:对2012年4月~2012年7月我站采血科室收集的8200例献血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不良反应原因类型,提出防护对策。结果:820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丹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年23卷11期 6641-664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采血车上献血的不良反应及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我市某采血丰总献血6420人次进行分析,观察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原因.结果 6420人次中共发生献血不良反应72例,发生率为1.12%,其中心理因素是造成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爱娣 郑云海 《中外健康文摘》 2009年6卷8期 192-193页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采血车献血反应原因的正确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大兴安岭中心血站2007年-2008年两年间发生的25例献血反应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精神紧张7例,晕针2例,疲劳3例,环境原因6例,连锁反应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燕婷 蒋雪炳 等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5年32卷4期 23-26,3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虚拟数字人联合移动式智能采血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4年2月—8月在上海市某专科医院皮肤科病区收治的中重度寻常性银屑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一病区52例患者为对照组,二病区5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移动式智能采血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慧梅 全凤英 等 《护理学杂志》 2023年38卷5期 114-1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移动智能采血系统在病房采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6月和2021年1~6月病房采血标本作为对照组(n=13 435)和观察组(n=12 378),对照组常规留取血标本,观察组应用移动智能采血系统,优化并规范采血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一鸣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9卷6期 26-28页
【摘要】 借助流动采血车能够弥补传统固定采血站的缺陷,该方法已成为无偿献血的主要途径.不过,在应用流动采血车及其仪器设备时,需重视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动态化驾驶运行过程中,对相关设备仪器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流动采血车仪器设备需按照规范化进行装配,并明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丹 杨丽媚 等 《当代护士》 2022年29卷11期 164-167页
【摘要】 目的 设计一种实用型新型临床采血车,以提高临床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方法 将采血车分为试管放置区、无菌物品放置区、垃圾处理区(包含污染止血带放置盒、一次性可拆卸锐器盒)、可折叠操作台.骨科一区26名护士分别在2019年的不同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元春 卓创近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8卷31期 162-164,168页
【摘要】 目的 探究采血车与采血大厅不同采血环境对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市2019年1月—2020年5月2456名无偿献血人员为研究对象,依据采血场所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1226)在采血车进行采血,研究组(n=1230)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秀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27卷10期 27-29页
【摘要】 通过流动采血车的方式,能够有效替代固定的采血站,这样能够成为目前无偿献血的一种主要且重要的途径.通过流动采血车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在无偿献血方面的需求,但是流动采血车是需要时常处于驾驶的状态中,所以对于流动采血车配备的相关仪器设备的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佰华 宋向宝 等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31卷30期 60页
【摘要】 目的 对采血车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找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我市采血车进行无偿献血者2000人次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献血者中出现献血反应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献血反应产生的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杰 杜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年22卷16期 36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年采血量的不断攀升,流动采血车上非一次性物品(以下简称物品)使用的数量和频率也快速增长.因此,做好相关物品的清洁消毒工作,是避免和减少交叉感染,保证血液质量和献血者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笔者从物品种类、人员资质、操作流程等管理方面予以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杰 杜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年22卷13期 27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做好流动采血车非一次性物品的清洁消毒工作,是避免和减少交叉感染、保证血液质量和献血者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笔者从非一次性物品种类与消毒程序报道如下.1物品种类采血车上非一次性采血物品包括盛血容器、止血带、袖带、毛巾等.2操作流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俊芳 斯景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24卷5期 614-615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了解流动采血车上采血护士在采集血液过程中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及其他损伤,探讨预防措施与对策.方法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对50名采血护士在采血操作各环节中被针刺伤和其他不适症状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针尖刺伤的15人,职业暴露的总发生率为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洪亮 朱岷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9年8卷6期 432-4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调查流动采血车医务人员手细菌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污染状况.对流动采血车医务人员手消毒后工作状态下未戴手套及戴手套的手指采样,进行细菌培养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 显示,未戴手套操作时,采血人员、检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川桥 薛炼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年17卷7期 861-862,8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流动采血车采血全过程进行感染控制.方法 对采血环境进行监测,增加ALT初筛检测、改进针扎取手指血为激光扎手指仪、选用动态消毒净化机取代传统三氧或紫外灯消毒,规范采血过程及环境消毒方法.结果 武汉市每年采血车接待约11万人次献血,无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磊 吴霞 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年14卷8期 878-8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血站站内消毒是预防站内采血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强对站内消毒效果监督检测是控制站内采血环境感染、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提供安全采供血环境的有效措施.为此,对我站成分室、机采室、血检室、供血科、储血冰箱、流动采血车、采血人员手消毒效果质量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云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17卷2期 13-15页
【摘要】 目的 分析血站规范流动采血车消毒管理的效果评价.方法 该文研究对象为血站工作人员,研究总例数50名,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2016年1月之间,总人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5名(实施流动采血车消毒管理)、对照组25名(实施常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华 王依彩 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5期 162,166页
【摘要】 目的:分析流动采血车献血反应的原因,并探讨合理的护理对策,以尽可能减少献血反应发生.方法:对流动采血车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街头采血期间发生的241例献血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献血反应类型及产生原因.结果:241例发生献血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晓萌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6卷1期 173-174页
【摘要】 目的:探讨流动采血车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对血液的影响.方法:本中心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流动采血车仪器设备全面质量管理,对比全面质量管理前后流动采血车物品摆放标准化评分、物品取放流程合理性评分、器械设备维修率以及献血者满意度.结果:全面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婷婷 吴亚芬 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年31卷9期 1115-1116页
【摘要】 介绍多功能智能采血车的优势,并与传统的移动采血车进行对比分析,将医院的信息系统与采血车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其优势,在减轻了临床护士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采血的工作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血标本及核酸采集更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秀君 刘舸 等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6卷4期 3-5页
【摘要】 目的 探析规范流动采血车前后消毒处理的效果情况.方法 将2015年1月前未实施规范流动采血车消毒管理时采集的436份样本作为参照组, 把2015年1月后实施规范流动采血车消毒管理时采集的438份样本作为研究组, 分析比较流动采血车规范前后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英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2期 310页
【摘要】 目的:分析流动采血车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防控策略.方法:选择负责在流动采血车采血的48名护士作为观察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采血过程中各种不适症状和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48名采血护士中出现针刺伤10名(20.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棚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1期 316页
【摘要】 目的:对流动采血车与检验科ALT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使血液报废率得以降低.方法 择取2017.7至2018.7本站检验科及5辆流动采血车的ALT检测结果当做此次研究的对象,对参与此活动的献血车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柏松 侯志敏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37卷12期 1476-147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规范流动采血车前后消毒管理的效果,保证血液采集的安全有效.方法 对宁夏血站流动采血车内的空气、物表在2009年规范消毒管理前后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规范管理前车内空气消毒合格率为56.22%,物表消毒合格率为66.33%.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振宇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5年17卷5期 470-471页ISTICCA
【摘要】 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5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而简称5S管理.这是起源于日本制造业的一种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通过规范现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广安 高占海 等 《西部医学》 2014年26卷4期 518-519,522页ISTIC
【摘要】 目的 对比采血车和检验科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结果,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 选取2012年1~6月血站五辆采血车和检验科ALT检验结果作为研究对象.对两者献血过程中的工作者、献血者以及献血车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