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
- 5
- 5
- 3
- 3
- 2
- 1
- 1
- 17
- 7
- 7
- 7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倩 赵冰 等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2014年z1期 884-886页
【摘要】 探讨了情绪词背景对中性词汇的多次重复启动过程的调节作用。设置了消极词、积极词和中性词三种背景,考察了其对中性词结构判断的15次重复启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种背景下,反应时与呈现次数之间均呈负幂函数关系;(2)三种背景下的总重复启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征宇 《心理科学》 2004年27卷5期 1272-1274页
【摘要】 关于技能学习与重复启动的基本机制问题在学术界存有很大的争议,对其进行探讨将会对从整体上考察程序性记忆的性质产生重要的影响.此文主要从函数形式、相关性和增减模式的理论分析,数字输入任务的计算模型、程序性记忆和学习的观点几个方面探讨了有关问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尧兰 夏阳 等 《生物物理学报》 2011年27卷10期 849-858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已逐渐成为脑功能成像研究中的热点.作者实验研究了10名被试在静息态、初次辨别声音和重复辨别声音(重复启动)三种情况下DMN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表明,DMN功能连接的强弱顺序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春茂 彭聃龄 《心理学报》 2000年32卷2期 127-132页
【摘要】 用词素重复启动的方法考察合成词的心理表征。目标刺激为24个语义透明度词、24个不透明词以及48个非词(都是两个字)。启动刺激有5种:(1)目标词本身,(2)目标词的第一词素,(3)目标词的第二词素,(4)由目标词的两个词素颠倒后形成的非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伟 张豹 等 《心理学报》 2025年57卷7期 1127-1138,中插1-中插3页
【摘要】 中文视觉词汇加工近年来的一个重要发现是,中文双字词识别诱发了一个反映词形加工的顶中区N200脑电成分,该成分呈现了较为少见的重复增强效应.双字词的词形加工是一个复杂过程,不仅包含对两个单字字形信息的加工,还有两个单字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信息.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丽 吴凤娟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年20卷4期 457-463页
【摘要】 重复知盲是在快速系列视觉呈现任务中对第二个重复刺激的加工缺陷.以汉语中反义字和成语为实验材料,采用全部报告任务,探讨刺激的语义关联性对重复知盲的影响.实验1以汉语单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三水平(目标刺激之间的语义关系:无关、相同、相反)被试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鑫 贾丽娜 等 《心理学报》 2019年51卷8期 914-923页
【摘要】 一致性序列效应是指个体根据前一情境中的冲突信息,灵活适应当前环境的能力.研究选取9~10岁的儿童和18~25岁的成人为被试,采用色?词Stroop任务和Stroop与Flanker刺激混合的任务,在控制重复启动的影响后,考察一致性序列效应在...
【关键词】 认知适应;一致性序列效应;色?词Stroop任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亮 程怀东 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1年24卷1期 71-7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Tulving提出的记忆多系统理论认为,记忆按照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外显记忆(EM)和内隐记忆(IM),EM是有意识的记忆,如自由回忆和再认等.IM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特征是被试者并非意识到自己具有这种记忆,只在对特定任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晓雷 王永胜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年13卷6期 737-743页
【摘要】 使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实验范式, 考察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的语义和词汇表征的特点. 在完成语义判断任务时, 被试在测验阶段对已学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未学词, 且熟练和非熟练藏-汉双语者都表现出明显的同语言和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效应. 在完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丽 马帆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年13卷3期 306-310页
【摘要】 探索情绪性图片在不同重复水平下的重复启动效应.结果发现在最初的重复之后,正性、负性和中性图片都表现出类似的重复启动效应.而随着重复遍数的增加,只有中性图片的重复启动效应继续增大,正性和负性图片的重复启动量相对稳定且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爱情 张瑞卿 等 《应用心理学》 2015年21卷4期 334-343页
【摘要】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通过实验考察了不同注意方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姓名与面孔匹配方式(匹配和不匹配)对名人姓名和名人面孔重复启动效应的影响.行为分析显示,姓名和面孔的反应时启动结果均受注意方式和匹配方式所调节.脑电分析显示,名人姓名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乔 张瑞卿 等 《应用心理学》 2015年21卷2期 131-139页
【摘要】 已有研究证实,刺激预存知识表征对重复启动效应具有调节作用.然而,尚无刺激特征预存知识表征和特征转换调节该效应的报道.本研究以颜色诊断性假说为依据,对颜色特征的预存知识表征进行控制,旨在考察颜色特征的预存知识表征、特征转换及重复次数对重复启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爱情 王志轩 等 《应用心理学》 2014年20卷3期 203-209页
【摘要】 已有研究大多以中性刺激为材料,尚缺乏同时关注预存知识表征和情绪效价对重复启动效应影响及时间间隔对情绪材料相应效应调节机制的探究.本研究以国际情绪词库翻译而成的汉语双字词为材料并控制其效价,旨在探讨时间间隔对不同情绪效价词的重复启动效应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尔敏 《医学信息》 2013年26卷30期 124页
【摘要】 目的 基于汉语双字词启动词一目标词启动范式,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时空模式探讨不同脑区在语言加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4名被试以重复启动组(例:汽车-汽车)、语义失配组(例:汽车-玉米)两类关系对先后显示的启动词和靶词作出相应按键,同时记录其行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彩虹 张金桥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3年11卷5期 595-600页
【摘要】 采用重复启动范式和词汇判断任务考察了汉英双语者英语复合词的词汇通达机制.结果表明,在语义透明的英语复合词词汇通达中词素和整词均有促进作用,首、尾词素的促进作用相同但弱于整词的促进作用;在语义不透明的英语复合词词汇通达中词素和整词均有影响,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欢 王瑞明 等 《心理研究》 2012年5卷6期 27-34页
【摘要】 采用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探讨母语为汉语的中英双语者在词汇判断任务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层面。实验1在学习阶段采用词汇判断任务.测验阶段采用非目标语言的翻译对等词的生物属性判断任务。实验2在学习阶段采用词汇判断任务,测验阶段采用非目标语言对应的图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健 王彬 《医疗装备》 2012年25卷6期 48页
【摘要】 故障现象:开机,整机无电,电脑屏幕无显示,调制器和温控机组不能启动,调压器无电.重复启动后,机器恢复正常.次日开机再次重复昨日现象.故障分析:首先查工控机柜计算机控制部份,电源开关接触不良,更换.CPU板指示灯不亮,检查计算机电源,正常.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海军 蔺素琴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1年09卷4期 310-314页
【摘要】 以3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熟悉和陌生的正倒立面孔对重复启动效应的影响,以此考察知觉结构和语义表征对面孔重复启动的贡献.结果表明:(1)熟悉面孔的重复启动既存在知觉启动也存在语义启动,而不熟悉面孔仅仅存在知觉启动.(2)知觉结构和语义表征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语 王瑞明 《应用心理学》 2011年17卷4期 346-353页
【摘要】 采用长时重复启动范式进一步探讨言语理解中信息表征的方式.实验1探讨听力理解中的信息表征,学习阶段采用句子理解任务,测验阶段进行图片判断任务,结果发现匹配和不匹配的图片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学过和未学过的图片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也没有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利 莫雷 等 《心理学探新》 2010年30卷2期 35-40页
【摘要】 该文通过两个实验考察早期双语儿童第二语言的词汇概念组织.实验1运用跨语言重复启动的范式,结果发现了跨语言重复启动效应,说明早期双语儿童可以直接通达概念意义,但是二语词汇语义通达的强度要弱于一语词汇语义通达的强度.在实验1的基础上,实验2运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利 莫雷 等 《心理学报》 2008年40卷5期 523-530页
【摘要】 通过两个实验运用跨语言重复启动的范式考察熟练中-英双语者对不熟练的第三语言词汇的语义通达方式.实验1以三语为日语的熟练中-英双语者为被试,实验2以三语为法语的熟练中-英双语者为被试,两个实验都发现了显著的跨语言重复启动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锋 黄希庭 等 《心理学报》 2008年40卷7期 766-773页
【摘要】 在时序判断任务中,重复启动导致被试把启动的靶刺激知觉为先出现的.知觉加工增强观和决策反应偏向观都试图解释其机制,但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图形材料,通过三个实验系统考察了重复启动对时序知觉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启动和指导语都具有显著效应.这说...
【关键词】 重复启动;时序知觉;双加工表征匹配调节假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勇 许贵芳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8年6卷2期 81-88页
【摘要】 16名母语为汉语的被试参加了一个混合语言的语义判断任务,关键词用汉语和英语呈现,然后重复这些词(语言内或者语言间).比较词汇第一次呈现、语言内和语言间重复产生的N400波幅的差异发现:汉语和英语的语言内重复启动效应差异不显著,而两种方向的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雷 李利 等 《心理科学》 2005年28卷6期 1288-1293页
【摘要】 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探讨熟练中-英双语者的记忆表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词义决定任务条件下,发现了跨语言重复启动效应(实验一);在词汇决定任务条件下,没有发现跨语言重复启动效应(实验二);在学习阶段完成概念任务、测验阶段完成词汇任务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爱伦 孙延超 《心理科学》 2004年27卷2期 261-263页
【摘要】 本研究目的探讨线索熟悉性和易接近性与FOK判断的关系.两个实验以中文词为材料,采用重复启动操纵线索的熟悉性,用联想集大小操纵易接近性,线索词和目标词之间无联想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线索熟悉性和易接近性都有促进FOK判断的作用,但二者对FOK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玛依拉·亚克甫 周晓林 《心理学报》 2004年36卷5期 515-524页
【摘要】 利用维吾尔语的一些特点,采用视觉-视觉启动听觉-视觉跨通道启动、和延迟重复启动等三种启动技术,改变目标词和启动词之间在词素、词形以及语义上的多种关系,通过比较启动效应的异同,来考察词素效应是否可以还原为词形启动效应、语义效应,是否可以看成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连娣 李晓东 《心理学探新》 2004年24卷4期 27-29页
【摘要】 使用2-AFC任务,对汉语相似启动中的偏好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联想相比,语义相似对产生启动更有帮助;相似启动中存在偏好效应,但偏好方向发生了改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速励 沈政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38卷3期 404-412页
【摘要】 以恒河猴为被试,选择人类面孔、几何图形和食物3个范畴的刺激.为使恒河猴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反应,经过了3个连续训练步骤(同时辨别、相继辨别和重复启动范式).结果表明,恒河猴通过训练,能和人类共享一种重复启动实验范式,且正确反应率达到90%所需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利 张扬 等 《心理学报》 2016年48卷11期 1401-1409页
【摘要】 采用跨语言重复启动的任务范式探讨三语者的语义通达机制.被试为在广州学习汉语的印度尼西亚留学生48名.自变量是学习条件(包括学过与未学过),因变量是单词判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实验1探讨三语者在视觉与听觉呈现的三语词汇语义通达任务中是否会借助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锋 赵国祥 等 《心理科学》 2015年38卷6期 1296-1302页
【摘要】 采用时序判断和时距估计任务,探讨重复启动对时序知觉和时距知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时序判断中,当未启动的靶刺激先出现时出现了显著的启动效应,启动的靶刺激被知觉为早出现;在启动的靶刺激先出现时产生了启动效应的反转,启动的靶刺激被知觉为后出现.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英杰 魏萍 等 《心理学报》 2014年3期 321-330页
【摘要】 采用延迟样本匹配任务并控制被试对部分项目的有意识学习经验,当前研究考察了老年被试与青年被试在追逐靶、排除分心物的过程中,重复启动效应如何受到项目外显学习经验的影响。老年被试和青年被试首先学习一些物体图片,这些熟悉的图片与一些新图片作为之后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利军 韦玮 等 《心理研究》 2011年04卷1期 24-29页
【摘要】 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实验范式研究熟练普-粤双言者的记忆表征模型,探讨两者是否共享概念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熟练双言者在启动词为普通话时表现出显著的跨语言重复启动效应,而在启动词为粤语时没有出现跨语言重复启动效应.熟练言者的记忆表征支持概念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艳珠 何先友 等 《心理科学》 2011年34卷4期 775-781页
【摘要】 采用重复启动范式探讨语义启动效应减少的机制。结果发现,在SOA为短的167ms条件下,重复/相同和重复/相关的启动效应无差异,且重复/相关启动并未导致语义启动效应的减少;而在SOA为长的1200ms条件下,重复/相同和重复/相关的启动效应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嘉文 王瑞明 等 《心理学报》 2011年43卷11期 1263-1272页
【摘要】 运用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探讨熟练和非熟练中—英双语者语言产生过程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与抑制.实验1探讨双语被试在学习阶段使用中文进行图片命名任务时,非目标语言英文概念层面的激活与抑制情况,结果发现,两种熟练水平的被试均没有出现重复启动效应;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瑞明 邓汉深 等 《心理学报》 2011年43卷7期 771-783页
【摘要】 采用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探讨母语为汉语的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的激活状况.实验1和实验2使用词汇判断任务,实验3和实验4使用概念判断任务.在每个实验的第一个小实验中,非加工语言是英文,在每个实验的第二个小实验中,非加工语言是中文.实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冷英 陈旭莲 《心理学报》 2011年43卷12期 1370-1379页
【摘要】 以汉语中的多音字为研究材料,采用RSVP任务,探讨重复知盲的发生水平.采用三因素混合设计.结果是重复情况、位置和呈现时间有主效应.重复状况和呈现时间有交互效应:完全重复条件下,呈现时间为100 ms和200ms时都会产生重复知盲,但同音重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瑞明 张洁婷 等 《心理科学》 2010年33卷4期 853-856页
【摘要】 运用跨语言重复启动范式,探讨晚期熟练中英双语者二语词汇在三语词汇语义通达中的作用.实验1探讨乏语为日语的被试英语词汇在日语词汇语义通达中的作用,实验2探讨三语为法语的被试英语词汇在法语词汇语义通达中的作用.总的实验的结果表明,晚期熟练中英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锋 黄希庭 《心理学报》 2010年42卷11期 1033-1039页
【摘要】 先前研究采用两项反应任务发现了时序知觉重复启动效应,这可能是反应选项导致的虚假效应,本研究采用三项反应任务对此进行了检验.实验1运用三项判断任务以消除缺乏中间选项所致的反应偏向,结果发现重复启动显著影响"哪个图形先出现"和"两个图形同时出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Soledad Ballesteros Julia Mayas 《心理学报》 2009年41卷11期 1063-1074页
【摘要】 通道内重复启动的研究提示老年人内隐记忆未受损,这不只体现在视觉通道上还包括其他感觉通道(例如触觉、听觉和嗅觉).然而很少有研究考察启动任务是否具有通道特异性.在以年轻人为被试的研究中发现跨通道迁移(视觉到触觉和触觉到视觉)和通道内迁移(视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锋 黄希庭 等 《心理学报》 2009年41卷3期 233-241页
【摘要】 前期研究发现,时序判断任务在启动的靶刺激先出现时出现了重复启动效应的反转,这是以往的理论所不能单独解释的.通过两个实验对我们提出的双加工表征匹配调节假说加以实证检验,实验结果支持了该假说.因此,双加工表征匹配调节假说能较完整地综合解释时序知...
【关键词】 重复启动;时序知觉;双加工表征匹配调节假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丽辉 罗倩 等 《心理科学》 2009年32卷1期 110-113页
【摘要】 重复可促进信息的加工,人们对一定时间范围内重复出现的刺激能够更快更准的做出反应.本研究采用掩蔽重复启动范式,考察了情绪与非情绪判断任务中积极与消极词的阈下重复所产生的启动效应.结果发现.情绪判断任务下积极词反应优于消极词,并且表现出更大的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占玲 张积家 《心理学报》 2009年41卷3期 208-219页
【摘要】 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的研究范式,考察了藏-汉-英三语者三种语言的联系模式.结果表明:(1)藏-汉-英三语者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模式不同.藏语和汉语之间为概念中介联系模式,汉语和英语之间为词汇联系模式,藏语和英语之间没有直接联系.(2)语言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利 莫雷 等 《心理学报》 2006年38卷5期 672-680页
【摘要】 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研究范式进一步探讨非熟练中-英双语者的记忆表征模型.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大一本科生共140名.实验自变量是语言条件(同语言和跨语言)和学习状况(学习过的和未学习过的),实验因变量是单词判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实验1中被试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阔 王敬欣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年3卷1期 30-34页
【摘要】 使用图片命名的重复启动范式来考察同一语种内和不同语种间条件下图片的重复呈现对词汇生成的启动效应.结果表明,语种内重复启动显著大于语种间重复启动,汉、英语种内重复启动效应无显著差异;语种间条件下两种语言间的重复启动存在不对称性,汉语-英语的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路遥 李兵兵 《心理学报》 2023年55卷4期 529-541页
【摘要】 使用汉语双字词为实验材料,采用听觉掩蔽启动范式,通过3个实验考察汉语听觉阈下启动效应.结果发现,真词的听觉阈下重复启动效应显著,并且听觉阈下重复启动效应不受启动、目标发音者性别一致性的影响.但真词的阈下语音、语素和语义启动效应及假词的阈下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华 李娜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年16卷6期 763-770页
【摘要】 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来探讨情绪启动对低自尊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实验一采用点探测实验范式考察高、低自尊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实验二将重复启动范式和点探测实验范式相结合,进一步探讨情绪启动如何影响低自尊水平个体注意偏向.结果表明:低自尊个体对负性信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Yoon HoYung 李程程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6年14卷2期 207-213页
【摘要】 关于语义水平的重复知盲效应一直存在争论.本研究考察非平衡韩-汉双语者在语言内和语言间词义水平的RB效应.实验1采用韩语双字词为实验材料探究韩语语言内的RB效应,结果表明在韩语词汇水平存在RB效应.实验2采用两个关键词为韩语(R1)和汉语(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媛 刘海兰 等 《西藏科技》 2016年10期 15-18页
【摘要】 文章旨在采用跨语言长时重复启动范式探讨不同学习方式下非熟练藏汉英三语者英语词汇的语义激活模式.学习阶段两组被试分别通过藏、汉语学习英语假词,启动学习阶段任务为识记学过的英语假词,启动测验阶段任务为跨语言(藏语和汉语)条件下的词汇再认.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清芳 《心理科学进展》 2005年13卷6期 752-759页
【摘要】 综述了音节在语言产生中的作用.首先简单介绍了音节的概念;然后介绍了两类语言产生理论关于音节存储和音节如何起作用的不同观点;第三,从实验研究的主要范式和主要问题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在语言产生领域对音节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主要的研究范式有: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尔敏 周曙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年20卷5期 616-618,70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考察汉语双字词启动任务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时空模式特性.方法:以词汇重复(例:大豆-大豆)、语义启动(例:高粱-大豆)和语义失配(例:轮船-大豆)三类关系先后显示启动词和靶词,16名被试判断靶词是否与启动词同类而分别按键,同时记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