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2
- 13
- 13
- 227
- 22
- 15
- 8
- 5
- 87
- 35
- 29
- 26
- 2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宝赢 汤翰 等 《上海针灸杂志》 2022年41卷7期 732-736页 ISTICCSCD
【摘要】 目的 通过CT定位测量曲骨穴深刺至前列腺的深度和角度,探讨臀围、体质量指数、腰围、两侧髂前上棘间距离、前列腺体积、膀胱残余尿量对针刺深度和角度的影响.方法 将3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纳入研究,测算患者的臀围、体质量指数、腰围、两侧髂前上棘间...
【中文期刊】 刘晓磊 尚艳杰 《黑龙江中医药》 2018年48卷4期 94-95页
【摘要】 目的:研究天柱穴在核磁共振MRI定位下的针刺角度,为临床提供可供参考的安全针刺角度数据,以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方法:本研究随机选择自愿健康志愿者20人.分为二组:男性组为11人,女性组为9人.用强度为0.5T的核磁共振MRI扫描,三维定位成像...
【中文期刊】 余晓璐 范刚启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28卷8期 76-79页 ISTIC
【摘要】 从偏头痛疾病因素、针刺穴位、针刺方向、针刺角度、针刺深度以及针刺的工具,对目前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结果表明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三位一体,具有不可分割性,但为了研究的需要,可以选用多因素系统研究法.
【中文期刊】 傅俊钦 《吉林中医药》 2011年31卷5期 426-429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以痛为腧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3种针刺角度之临床疗效差异.方法:与皮肤表面呈平行方向按压扳机点(条索状硬结),病患最感疼痛的方向定义为痛点方向.将90位确诊为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平剌(15°)组、斜刺(45°...
【中文期刊】 周然宓 《上海针灸杂志》 2004年23卷4期 38-39页 ISTICCSCD
【摘要】 刺灸方法正确与否,对于保证针灸安全和疗效,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在阐述穴位刺灸法时,大多没有阐明穴位的具体针刺方向及其与针刺深度的关系,不同针刺方向和深度的疗效差别,以及每一穴位的具体灸法等.不同的针刺角度,针感不同,则疗效也不同,应将主治与...
【中文期刊】 鲍娜 王琼 等 《针刺研究》 2017年42卷1期 90-9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发掘耳穴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以单纯应用耳穴疗法治疗疾病的期刊、学位论文为数据样本,建立耳穴疗法数据库,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60多年来与耳穴疗法相关的文献进行下载、筛选、录入、审核、数据提取、统计分析,总结...
【中文期刊】 张晓梅 薛利圆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25年41卷1期 12-16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扶阳抑阴"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足内翻角度、患足足底压力比值及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足内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针刺治疗基于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之上,"扶阳抑阴...
【中文期刊】 刘莹莹 吕子旭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43卷8期 861-865,893页 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CT影像多平面重建,模拟经完骨穴向瞳孔方向穿刺路径,以茎乳孔为参照对象,探讨经完骨穴穿刺面神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扫描范围包含颅底的CT影像24例为观测样本,多平面重建后,设计穿刺路径,统计模拟穿刺线成功穿刺至茎乳孔附近的...
【中文期刊】 蔺远全 陈采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33卷17期 18-22页
【摘要】 腧穴是一个三维立体的结构,临床应用时往往需要针具以一定的角度刺入腧穴一定的深度,而刺激到不同层次的组织结构,从而发挥不同的临床效应.文章通过经典文献回顾、不同深浅/角度针刺的穴效关系临床研究和不同刺法的穴效关系机制研究等方面,探讨腧穴的不同...
【中文期刊】 李朝阳 《河南医学研究》 2022年31卷21期 3987-3990页 CA
【摘要】 目的 分析颈痛、颈夹脊穴针刺疗法联合多角度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6月原阳县人民医院接收的86例CSR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生成数字法分为观察...
【中文期刊】 于文颜 马良宵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37卷5期 93-97页 ISTIC
【摘要】 本研究总结分析了浅刺法治疗疼痛的理论基础、历史源流及临床应用,以期为多元化针刺治痛方案及浅刺法治痛的研究提供依据及思路.通过对各类浅刺法治痛的特点、针具使用和适应痛证类型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浅刺法治痛特色鲜明,镇痛效果突出,操作便利,...
【中文期刊】 章海娟 涂明琦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56卷1期 53-54页 ISTIC
【摘要】 针刺角度是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部分疾病,选择合适的针刺角度,对疾病的疗效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在经筋病的治疗中尤以为重.经筋病,是有别于经脉病的另一大类疾病范畴,但尚无明确定义.目前较为公认的是:在中医"皮脉肉筋骨"层次上,经...
【中文期刊】 杨鹏 孙晓文 等 《医用生物力学》 2016年31卷2期 154-15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提插和捻转两种针灸手法手部相关关节运动角度的精确测定,为针灸手法提供量化依据.方法 招募6名有3年以上针灸经验的针灸师志愿者和1名受试者参与实验.运用NDI视频动作捕捉系统,测定提插和捻转两种针灸手法时前臂、腕关节、拇指和食指掌...
【中文期刊】 宋越 马良宵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36卷2期 5-8页 ISTIC
【摘要】 本研究总结分析毫针刺法与针效关系的研究现状,为优化临床针刺方案及毫针刺法与针效关系研究提供可能的思路.检索毫针刺法影响针效的相关文献,重点对针刺角度、方向、深度影响针效的作用环节及规律进行总结分析.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对针效的影响各不相同...
【中文期刊】 谢伟 张树源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18卷1期 8-11页 ISTIC
【摘要】 目的:应用CT测量不同体型患者针刺天鼎穴的针刺安全深度及角度,并探讨针刺安全深度与颈围、罗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搜集不同年龄患者135例,按罗氏指数分为瘦长型(A组)、中间型(B组)和矮胖型(C组)3组,每组45例.每组随机选择15例针刺穴...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针刺; 穴,天鼎;
【中文期刊】 李娟 程为平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32卷7期 49-51页 ISTIC
【摘要】 目的:在磁共振成像的情况下研究人迎穴的针刺安全深度及角度,以提供安全针刺该穴的参考数据.方法:选择BMI指数为18.5~22.9的健康成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应用MRI进行观察和测量人迎穴的针刺深度和角度,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中文期刊】 程为平 季超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29卷3期 54-55页 ISTIC
【摘要】 目的:运用MRI对关元穴的层次结构、针刺危险深度和角度进行研究,分析针刺深度与身高、体重及BMI指数的相关性.方法:根据BMI指数选择健康青年20名(男女各10例),在关元穴用维生素E丸固定体表标记.应用MRI影像观测关元穴的针刺深度和角度...
【中文期刊】 申等金 王伟亮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26卷6期 10-11页
【摘要】 腰椎管狭窄是腰腿痛的原因之一,造成大量青壮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给社会、患者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加之因手术风险较高、远期疗效较差、易反复发作等因素影响,绝大部分患者惧怕手术.该病属于骨伤科疑难杂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根治办法...
【中文期刊】 王磊 程为平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28卷12期 46-49页 ISTIC
【摘要】 目的:在MRI定位下观察上脘穴的针刺安全深度和角度,为安全针刺该穴提供参考数据,避免针刺意外的发生.方法:选择BMI指数在规定范围内的成年健康志愿者,在MRI定位下进行观察和测量上脘穴的针刺深度和角度,安全深度≤危险平均深度×75%,安全角...
【中文期刊】 候静 李晓陵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27卷6期 47-48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日月穴的安全性,为针刺日月穴的安全操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MRI扫描双侧日月穴的解剖结构;测量日月穴与内部各重要组织的距离、角度及向外、向内、向上、向下各方向上15°、30°、45°时危险深度。结果:向上针刺左日月穴时,各个角...
【中文期刊】 于浩 唐东昕 等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20卷3期 53-54页 ISTICCSCD
【摘要】 <篇首> 颈性心绞痛的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3%[1].目前,颈性心绞痛的确切病理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而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临床上充分发挥中医优势,运用针刺疗法治疗颈性心绞痛,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中文期刊】 谢永财 陈跃 等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16卷5期 23-24页 ISTICCSCD
【摘要】 采用钢针标定法和层次解剖法,在46具成年人尸体上,研究风门穴与肺俞穴的解剖结构和针刺深度及角度.结果显示:向下直刺的解剖结构依次是皮肤、浅筋膜、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肋提肌、肋间内膜、胸内筋膜、肋胸膜,向下直刺的平均危险深度,风...
【中文期刊】 彭巧 韩宝杰 等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26卷12期 1246-1248页
【摘要】 通过对近5年(2012-03-18-2017-03-18)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文献进行阅读和分析,总结其针刺论治角度.发现近5年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的针刺论治角度有从胃论治、从神论治、从脑胃论治、从肝胃论治、从肺肾论治、从肝胆论治、从多脏...
【中文期刊】 李亚东 李健男 等 《针灸临床杂志》 2004年20卷10期 47-50页 ISTIC
【摘要】 目的:为给针灸临床操作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应用CT断层技术和断面解剖学,测量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7个穴位的直刺深度、斜刺距离和角度.结果:得到各组数据;斜刺距离和角度与罗氏指数的回归方程.结论:不同体型人组[1]的7个穴位的直刺深度、斜...
【中文期刊】 孙德标 费来霆 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6卷10期 950-951页
【摘要】 我们应用多角度等长肌力训练联合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动力增强关节稳定性,现报道如下。
【中文期刊】 李礼 樊小农 等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5年4卷5期 222-225页
【摘要】 进针参数对经气方向、腧穴主治和补泻效果等有重要影响,保持一定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是安全针刺的前提,限定进针参数是针刺手法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研究者主要从人体解剖学结构的角度进行穴位安全性研究,也有研究者利用CT、MRI等医学影像学方法...
【中文期刊】 丛树园 毛晓雯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6期 51-52页
【摘要】 目的:通过MRI测量肝俞针刺的危险深度角度,计算出肝俞针刺安全深度。方法:(1)把身高170±5cm体重80-50kg的40例成年男性志愿者按罗氏指数分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2)取穴定位后使用MRI测量肝俞的针刺深度及角度。结果:...
【中文期刊】 丛树园 唐柱生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1期 90-90,94页
【摘要】 目的:为针灸临床提供肺俞针刺安全深度及角度的参考数据。方法:将40例成年男性志愿者按罗氏指数分为瘦人组、适中人组和胖人组3型,应用MRI测量肺俞的针刺深度及角度。结果:不同体型人的针刺安全深度及角度不同,肺俞瘦人组直刺安全深度为(33.44...
【中文期刊】 神民英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年1期 129-13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角度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的效果.方法 将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的270例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留置针常规穿刺术组,30°~45°穿刺术组,45°~60°穿刺术组,每组各90例,比较三组穿刺术效果.结果 30°~45°穿刺术组穿刺成功率...
【中文期刊】 王身芳 林宇煌 等 《中医学报》 2023年38卷11期 2467-247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患侧下肢单腿支撑膝关节运动角度调整训练治疗中风后膝过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 例中风后膝过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针刺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侧下肢单腿支撑膝关节运动角度调...
【关键词】 中风后膝过伸; 针刺; 患侧下肢单腿支撑膝关节运动角度调整训练;
【中文期刊】 陈波 韩明路 等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31卷8期 60-62,96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针刺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8月-2022年4月诊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术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按照1:1配对原则,将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针刺组)48...
【中文期刊】 杨娟 陈振虎 等 《新中医》 2022年54卷8期 166-169页 ISTICCA
【摘要】 合谷刺属于《灵枢·官针》五刺法之一,亦是岐黄针疗法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刺法.岐黄针对合谷刺的运用强调通过对疾病病位、病性以及病变范围的把握,进行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合谷刺,如根据针刺刺激目的确定合谷刺方向,根据病变范围调整合谷刺角...
【中文期刊】 徐春花 范刚启 等 《中国针灸》 2016年36卷6期 663-667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查阅头皮针流派近40年的相关文献及书籍,对头皮针主要流派进行梳理,对其取穴定位原则及针刺方法进行归纳比较,为优化头皮针针刺方案作准备.发现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头针有焦顺发头针、方云鹏头皮针、于致顺头针等十大流派.各流派刺激部位选取原则不尽相同...
【中文期刊】 黄尚飞 陈永斌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37卷4期 78-79页
【摘要】 目的:利用CT定位下测量针刺新设穴的危险深度和角度,探讨针刺危险深度、角度与身高、体质量、颈围、罗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疑似颈椎病患者105例,按罗氏指数分为3组,其中瘦长组28例、适中组40例、肥胖组37例.将浸泡35%碘海醇造影剂的...
【中文期刊】 许宁 武连仲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年36卷6期 140-142页
【摘要】 "直刺"是毫针刺法之一,也是针刺方向.直刺法又被称之为深刺法,主要是将40 mm的毫针刺入患者的穴位进行治疗.直刺法常被用于治疗部分眼部疾病、高血压、中风等.虽然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直刺"的记载,但后世对于"直刺"的论述不够精准,导...
【中文期刊】 陈大春 高建芸 等 《中国针灸》 2015年35卷12期 1225-123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对比治疗卒中后肩痛的疗效差异,并通过正交设计选择不同时期针刺刺法的最优方案.方法:选取90例患者,均接受综合康复训练,其中9例分入对照组不予针刺治疗,81例为进行正交设计的患者接受采用相同穴位、相同疗...
【中文期刊】 吴冰洁 卢明毅 等 《河南中医》 2020年40卷1期 145-148页 ISTIC
【摘要】 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具有行气止痛、活血祛瘀、解痉除痹、疏通经络、分解粘连的功效,可促进炎症吸收,从而缓解颈部疼痛.手法治疗还可纠正关节紊乱,具体表现为可缩小寰齿前间隙,减少齿状突与寰枢椎两者轴线之间的偏移距离.临床常用于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
【关键词】 寰枢关节半脱位; 壮医经筋手法; 改良小角度矢状位扳法;
【中文期刊】 续龙 井蕾 等 《中国针灸》 2013年33卷1期 38-4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的针刺角度与方向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阳经平刺斜刺组和常规针刺组各100例.两组取穴相同,上肢取极泉、内关、肩髃、臂臑、手三里、外关、阳池、合谷、八邪;下肢取血海、...
【中文期刊】 程为平 董升平 《中国针灸》 2012年32卷6期 515-51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测针刺鸠尾穴的安全角度与深度,为临床安全针刺该穴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健康成年男女各10名,运用MRI对鸠尾穴进行扫描获得图像,得出安全角度和安全深度并与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乳间距和拇指同身寸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中文期刊】 范刚启 赵杨 等 《中国针灸》 2010年30卷11期 965-96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疼痛病症、针刺进针点、针刺工具及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不同角度,对近30年针刺镇痛文献进行分析,初步优化针刺方向、角度、深度与针刺镇痛的关系,以提高针刺镇痛疗效.结果表明,针刺方向、角度及深度是影响针刺镇痛疗效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对此研究非...
【中文期刊】 马佳佳 孟向文 等 《四川中医》 2017年35卷12期 15-17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穴位安全针刺的要素.方法:关于《需要特别谨慎穴位的针灸针安全操作规范》草案中90余个常用的、需要特别谨慎的穴位,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得到104篇从解剖层面研究影响穴位安全针刺要素的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