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0
- 40
- 4
- 201
- 4
- 3
- 3
- 3
- 154
- 39
- 38
- 23
- 2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卢红蓉 李燕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21卷7期 1839-1840页PKUCSCDCA
【摘要】 钱乙总结其一生之儿科经验,提出小儿"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观点,并发展了五脏病机理论,五脏各有所主,临证中详辨五脏虚实;运用五脏生克制化分析脏腑关系,以此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转归;注重五脏与四时阴阳结合,以判断五脏气之盛衰,注重天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文敏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21卷11期 3035页PKUCSCDCA
【摘要】 钱乙在诊断儿科疾病过程中四诊合参,首重望诊,提出面上诊和目上诊.他继承前人脏腑辨证理论,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首创儿科五脏辨证纲领,并创立五脏补泻诸方;在遣药制方中灵活运用,善化古方,创制新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文敏 田思胜 《山东中医杂志》 2011年30卷6期 371-372页ISTIC
【摘要】 建立<小儿药证直诀>所载方药数据库,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钱乙治疗小儿疾病的用药特点为:组方药少力专、善用毒药、剂型灵活、重视肝脾胃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泥虎林 《山东中医杂志》 2011年30卷2期 132-133页ISTIC
【摘要】 <篇首> 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为中医儿科的重要文献,其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完善了五脏辨证理论体系,从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为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病理特点出发,立新法、创新方,对后世影响巨大,是中医儿科发展史上的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娟 张堃 《甘肃中医》 2010年23卷3期 5-7页ISTIC
【摘要】 钱氏的<小儿药证直诀>中贯穿了顾护脾胃的思想,本文从病理、生理特点、辨证论治、剖析遣方用药特点,调剂制方、饮食护理等方面阐述了钱乙在治疗小儿多种疾病时不忽视调理小儿脾胃这一指导思想,此理论可为今天的临床实践提供了诸多借鉴,值得深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群 韩新民 《中医药信息》 2010年27卷5期 54-56页ISTIC
【摘要】 通过探析钱乙的五脏辨证体系,阐述其在儿科临床上对小儿心肝疾病(主要是儿童多动症和抽动症)辨治的指导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荣臻 《中医药通报》 2010年9卷1期 36-37,62页ISTIC
【摘要】 钱乙的辨证纲领,以五脏为辨证基础,以证候为依据,辨别其虚实寒热以作为论治的准则.其中用"风、惊、困、喘、虚"来归纳肝、心、脾、肺、肾五脏的主要症候特点,用虚实寒热来判断脏腑的病理变化,用五行来阐述五脏之间及五脏与气候时令之间的相互关系,立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焕英 《光明中医》 2011年26卷12期 2564-2565页
【摘要】 本文从《小儿药证直诀》中选取钱乙常用药剂,对其调剂制方特点作了初步的分析.透过对调剂制方的分析来进一步学习钱乙在儿科药剂中的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本军 翟文敏 《江西中医药》 2011年42卷5期 5-6页CA
【摘要】 钱乙,齐鲁儿科名医,其著作<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他继承前人脏腑辨证理论,始论小儿体质,首创儿科五脏辨证纲领,其五脏辨证理论对后世儿科医家影响深远,并开创了儿科寒凉流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樊德春 郭万周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0年02卷3期 229-230页
【摘要】 钱乙是中国中医儿科奠基人之一,其<小儿药证直诀>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本文对该书记载的清泻五脏热名方导赤散、泻青丸、泻黄散、泻白散、六味地黄丸的组方特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对中医儿科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清热兼顾护脾肺肾,注重小儿生理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缙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11卷5期 5-6页
【摘要】 "河图"图式由古人观天象、定历法高度凝炼而来,是农耕文明智慧的结晶."变蒸"是古代医家用来解释小儿生长发育规律的一种学说.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在于"变蒸"现象是否真的存在,属于生理反应还是病理表现,很少有人去认真追溯它的学术渊源.通过对比和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琴 《黑龙江医药》 2010年23卷6期 1019-1020页CA
【摘要】 <篇首> 钱乙,字仲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儿科专家.所著<小儿药证直诀>(下称<直诀>)对小儿生理、病理以及治疗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化裁古法,多创新意.对儿科患者的护理,贯穿了辩证施护的思想,体现了顾护脾胃的学术观点,本文拟浅析于后,请同仁们指正.
【关键词】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辩证施护学术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荣翠平 赵育芳 《光明中医》 2010年25卷3期 407-409页
【摘要】 从脾与六腑的功能、"困"之"不通、虚损"及"统摄"含义等方面,将钱乙"脾主困"的思想进行扩充,认为脾指代了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而"脾主困"也体现了整体观,并结合钱乙五脏虚实病证的遣方用药对该观点进行分析论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明珠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09年1卷6期 502-504页
【摘要】 本文通过对钱乙儿科学术思想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出其独特及创新之处有3点:(1)明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2)确立儿科五脏辨证纲领,重视脾胃调理;(3)善于化裁古方,自创新方.并分析其学术思想对祖国医学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认为其促进了不少新学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宇 笑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17卷12期 1311,1319页ISTICCSCDCA
【摘要】 我国医学史上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其著作首次系统体现了儿科辨证施治法.本文从脏腑辨证明补泻,五行生克巧施法;脏腑娇嫩重健脾,纯阳之体慎益火;正反医验示训诫,探源应变出意表等方面,探讨了钱乙小儿五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金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27卷6期 628-630页ISTICCA
【摘要】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重视小儿脾胃的调理.小儿脾胃娇弱,调治不当,则变证百出.钱乙在脾胃受损诸证的治疗中形成了独特的辨治特色.辨证上,详审病情,参以时节,细辨寒热虚实,详分轻重缓急;治疗上,妙用温凉补泻之法,遣药重在运脾,所创剂型丰富,轻巧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敬生 《河南中医》 2009年29卷10期 1039页ISTIC
【摘要】 <篇首> 据北宋学者刘跤<钱仲阳传>记载:宋神宗元丰年间,长公主的女儿生病,召钱乙诊治,因治愈患儿而立下功劳,长公主上书奏请皇上,拜授翰林医学官职,特赐给他赤色丝帛官服.第二年,九皇子仪国公患手足痉挛之疾,国医皆不能治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敬生 《河南中医》 2009年29卷9期 926页ISTIC
【摘要】 <篇首> 据北宋学者刘跂<钱仲阳传>记载:钱乙,字仲阳,祖上是钱塘人,跟吴越王钱镠有宗族关系.吴越第五代王钱俶纳土归宋后,钱乙曾祖父钱赟跟随吴越王北上,于是迁居到山东郓州.钱乙父亲钱颢,是擅长针术的医生,然而嗜好饮酒,喜好游访.有一天他隐匿姓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家璇 杨见辉 等 《中医儿科杂志》 2025年21卷4期 33-36页
【摘要】 探究并分析《小儿药证直诀》中从清实热、退虚热、敛阴固本、顾护脾胃等方面治疗小儿汗证的方法,探讨钱乙治疗小儿汗证的思路及方法.钱乙在治疗小儿汗证时力求辨证准确、处方灵活,重视小儿稚阴稚阳,五脏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的生理特点及小儿受邪后易寒易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贺醒 李瑞星 等 《中医药导报》 2025年31卷4期 221-225页ISTIC
【摘要】 矿物类药是指以原矿物、矿物原料的加工品以及动物或动物骨骼的化石入药的一类中药,用药历史悠久,且功效覆盖范围广泛.《小儿药证直诀》全书共载方122首,涉及189味药物.其中,使用矿物类药物的方剂有55首,占45.08%(55/122);涉及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晨曦 周志焕 等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4卷6期 536-5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析《小儿药证直诀》辨治急、慢惊风的组方应用规律.[方法]收集《小儿药证直诀》中治疗急、慢惊风的处方,应用Excel 2021统计单味中药的使用频数及性味归经,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药物关联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萱 孙占学 等 《四川中医》 2025年43卷1期 6-10页ISTIC
【摘要】 钱乙基于小儿体质及脏腑特点创立五脏理论.导师孙占学教授取象小儿形体脏腑之"纯阳之体""脏气清灵"特点,与头面部皮毛官窍相比类,认为头面作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皮毛卫外为固,五官连络五脏,易受风火阳邪及五脏郁火侵犯,因此在辨治头面部皮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志远 汪受传 《江苏中医药》 2025年57卷2期 68-70页ISTICCA
【摘要】 《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儿科学专著,详细记载了北宋儿科医家钱乙治疗儿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奠定了中医儿科学的理论与临床基础.惊风,西医称为"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重病症,以神志不清、局部或全身肌肉抽搐为主要表现.钱乙辨治小儿惊风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沫淋 杨江 等 《中医药通报》 2025年25卷4期 54-57页ISTIC
【摘要】 梳理归纳《小儿药证直诀》中有关肾虚证的辨治论述与医案,总结钱乙对小儿肾虚证的辨证要点.钱乙认为,小儿肾虚的起源是禀赋不足,小儿肾虚有神怯、面怯、目怯、发怯、齿怯、骨怯、语怯7种怯象,小儿肾虚由误治而致.文中通过分析钱乙治疗小儿肾虚证的3则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萌 李瑞星 等 《中医药导报》 2024年30卷10期 195-199页ISTIC
【摘要】 虫类药属动物类中药,用药部位为动物类整体、局部或产物、分泌物.虫类药具有独特的药效作用及药理活性,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息风止痉、开窍醒神、清热凉血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小儿药证直诀》全书共载方122首,涉及189味药物.其中使用虫类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宏 吴力群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24年31卷5期 58-60,76页ISTIC
【摘要】 儿科鼻祖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系统的阐述了小儿喘证,提出"肺主喘",病位在肺,与脾脏有密切的关系,主要病机为肺失宣降.喘证分虚实,以盛即下之、久即补之为治则.喘证分为风寒喘急、肺热喘咳、痰热哮喘、气虚复感和阴虚喘咳型,以麻黄汤、泻白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欢 蔡萌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21卷28期 164-168页ISTICCA
【摘要】 热性惊厥为小儿临床常见危急重症,以高热、抽搐和昏迷为主症.结合《小儿药证直诀》中(早晨发搐、日午发搐、日晚发搐、夜间发搐)四节,以"时辰节律"为主线,加钱乙"五脏辨治"思想,融贯时辰与五脏盛衰,总结抽搐病因.早晨多因肝阳化风、水不涵木、风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景茂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6期 1-7页ISTIC
【摘要】 《小儿药证直诀》奠定了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基础,确立了儿科五脏辨证纲领,提出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注重脾胃,拟定了一系列儿科方剂,是儿科学的经典之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维祎 廖尖兵 等 《中医研究》 2024年37卷10期 21-23页
【摘要】 "中土五行"思想在钱乙医案中得到充分体现,为后来学者重视小儿脾胃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参考.分析钱乙治病验案,基于"中土五行"思想探究钱乙治疗儿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和用药特色.认为钱乙治疗脾系疾病以调理中焦气机为主,治疗其他脏腑疾病重在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索兰芳 徐丽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33卷6期 95-99页
【摘要】 小儿泄泻与诸滞困脾关系密切.滞分虚实,虚滞为中土脏虚所生,实滞为寒食湿热及无形中气壅滞,多有虚实夹杂.小儿脾常不足,滞邪困脾,脾失运化,气机枢转反作,清阳不升,携未化谷液合污而下,发为泄泻.临证中,当以"解湿运脾,行滞调气"为治疗原则,善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月华 韩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6卷11期 1587-15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儿童孤独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精神及行为障碍疾病.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提出"虽有声而不能言,又能咽药,此非失音,为肾怯".本文基于钱乙"肾怯失音"理论,试将其引入儿童孤独症的证治探究,结合儿童生理病理特点及儿童孤独症相关症状,基于中医学异病同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於菁雯 黄振鹏 等 《环球中医药》 2023年16卷8期 1563-1566页ISTICCA
【摘要】 角药是三味具有一定联系的中药组合.本文通过整理分析《小儿药证直诀》中治疗脾虚泻的条文和方剂,挖掘提取出7 组治疗脾虚泻的角药:"人参、白术、茯苓"角药健脾祛湿;"茯苓、白术、陈皮"、"陈皮、木香、诃子"健脾行气;"人参、白术、干姜"健脾温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妍琪 郭昱宁 等 《中医药导报》 2023年29卷1期 130-134,165页ISTIC
【摘要】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钱乙治疗小儿惊风的用药规律.方法:从《小儿药证直诀》中筛选处方48首,经规范化处理后建立数据库,应用Excel 2019、Cytoscape3.8.2、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梅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31卷6期 30-32页
【摘要】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一方面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另一方面又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使其易汗出、喜汗出,因此汗证为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治疗小儿汗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悠久的历史.钱乙是中国医学史上的著名儿科专家,《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蕾 《基层中医药》 2023年2卷3期 71-74页
【摘要】 钱乙被后世尊为儿科鼻祖,其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本文通过对《小儿药证直诀·咳嗽》篇章的学习,探讨钱乙治疗小儿咳嗽的学术思想,分析其灵活运用下法,方选葶苈丸、褊银丸、白饼子、百祥丸等治疗小儿咳嗽的用药特点,为现代临床运用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萍 刘薇薇 《江苏中医药》 2022年54卷1期 61-64页ISTICCA
【摘要】 北宋儿科医家钱乙的代表著作《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最早理论联系实际的儿科专著,其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辨治小儿惊风.小儿惊风,责之外因腠理未密,责之内因脏腑娇嫩,又因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感邪之后,易于生热,热盛生痰,痰热生风,风动生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香文 王文靖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28卷12期 1941-1943页ISTICCSCDCA
【摘要】 汗证是以汗出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儿科临床也可是其他病症的兼证.钱乙治疗小儿汗证独具特色,但鉴于其所著《小儿药证直诀》记录文辞简要,诸类汗证证候记录不够丰富立体,给临床推广应用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基于《小儿药证直诀》总结归纳了钱乙临证常见的小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青云 董盈妹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8卷2期 127-130页ISTIC
【摘要】 "土郁夺之"始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为中焦壅滞不得畅达.后世诸家多以邪实困阻脾胃立论.《小儿药证直诀》中"土郁"病机不仅限于邪实,亦含虚滞,治疗上不拘于攻下、涌吐等狭义"夺"法,而随证以清化宣畅、温运和中、消积化癖、补运兼施立法并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寿梅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30卷8期 19-21,86页
【摘要】 "取象比类"思想是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之一,贯穿中医的理法方药,是古代医家以常衡变、观察世界的重要方法.该文通过古今诸多的本草学著作及医学著作,探讨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临床用药时遵循"取象比类"思想的经验,认为根类药物可补先后天之本,皮类药物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利梅 郜栾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4卷1期 3-5页
【摘要】 中医的发展历史漫长而悠久,历代医家及各个流派的学说不断碰撞、汇集、交融,从而推动了中医药的发展.理论的差异与交锋,带来的是对疾病机理更加深入的思考.基于李东垣与钱乙两位医家的著作,从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等方面对两位医家小儿惊风之论治思想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浦任 邵征洋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27卷3期 510-512页ISTICCSCDCA
【摘要】 导赤散是《小儿药证直诀》中的经典方剂,后世医家对其方证病机进行过诸多阐述,但似乎与钱乙的本意不甚相符.本文通过分析导赤散方药,并对《小儿药证直诀》中相关条文进行整理探讨其方证要义.认为导赤散证以"夜寐惊叫""小便不利""不甚搐"为主症,其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作玺 陈贵海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1卷2期 174-177页ISTICCA
【摘要】 通过分析《小儿药证直诀》误治小儿内伤发热医案,结合古今医家相关阐述,认为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已初步具有了"阴火"理论的内涵,对李杲"阴火"理论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且为后世治疗小儿气虚发热、伤食发热、肾阳不足发热等"阴火"所致内伤热病的治疗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林 王明炯 等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59卷28期 188-192页
【摘要】 笔者从<伤寒论>中对比两阳合病的方证入手,认为芍药四物解肌汤乃是黄芩汤基于儿科生理特点的化裁,而升麻葛根汤所治为疮疹,是针对伤寒发热疮疹的特殊病症及患者群演变而来,其理论源于太阳与阳明合病,但又与典型的太阳与阳明合病有所差异,其病机为"五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鑫 王宏利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29卷6期 15-18页
【摘要】 《薛氏医案》所载肝病辨证病案众多,将肝病的虚实辨证具体细化为肝气虚、肝血虚、肝阴虚的虚证证型,以及肝火炽盛、肝火血热、肝火血燥、肝经湿热、肝脾郁结的实证证型,同时也补充了肝血虚火燥、肝血虚火动生风、肝火血虚、肝木克脾土等虚实夹杂的复合证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兆辰 陈莹 等 《福建中医药》 2021年52卷10期 31-34页
【摘要】 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被誉为"儿科经方",书中共载方124首,中药194味,由1~6味组成的方剂占总数2/3以上,其中"3味药方剂"占比最大.钱乙用药剂型灵活多样,以丸散剂居多,善用丸剂的赋形剂及多种送服汤剂以提高疗效,并通过使用多种给药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1年21卷27期 270,27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药证直诀》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的启示.方法 阅读《小儿药证直诀》,整理钱乙论述与诊治抽动障碍有关的内容,根据发搐的类型及发搐的时间分别辨证,探讨其治疗方法.结果 /结论从上述辨证中,可得出在治疗发搐时,当识病之轻重、究五脏之相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萍 《科学养生》 2021年24卷6期 291页
【摘要】 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中医治小儿咳嗽的辨证论治源于《内经》.钱乙认为治疗咳嗽时应注意虚实之辨,主要根据判断症状及持续时间,同时注意临床情况,灵活辨证小儿咳嗽类型,并确立治疗咳嗽的药方.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对后世辨证论治咳嗽具有十分重要的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有鹏 刘璐佳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29卷11期 1189-11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挖掘《小儿药证直诀》辨治儿科疾病的用药特点及规律.方法 选择《小儿药证直诀》中卷下记载的内服方剂113首作为研究对象,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基于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提取结果.结果 《小儿药证直诀》中内服方剂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启刚 梁晓鑫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9卷1期 81-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国名老中医汪受传教授继承钱乙“肺主喘”的学术观点,认为“喘”为肺系疾病的代表性证候,其总的病机为宣肃失司;实证为外邪郁肺、肺失宣肃,虚证为气阴不足、宣肃无力.治疗上实证宜祛邪利肺,宣肃肺气;虚证宜益气养阴,补肺而恢复其主气司宣肃之功.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迪 尚晓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31卷3期 524-527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六味地黄丸是宋代钱乙创制的滋阴补肾的方剂,由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六味中药组成.自创方以来,疗效显著,为治疗肾虚之要方.而肾阴虚证为老年病的常见证候之一,很多疾病均可见肾虚的表现,疗效显著.本文综述此方近年来用于防治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